第6章 苛政当头(2 / 2)

捕君心 一孤灯 1676 字 16小时前

贺朝霖转头看向他的背影,只觉这两日遭遇的跌宕起伏,竟比为官数月加起来还多,心中暗潮汹涌,久久难以平复。

次日,薄雾未散,贺朝霖早早地来到院门前,垂首肃立,静静等待着。几名太子府的侍卫同样站得笔直,面无表情,没有与他交谈。

院内传来两个由远及近的脚步声,随即门被“吱呀”一声拉开,贺朝霖抬头望去,见到门后的两人,不由得露出诧异的神色。

——是身着常服的楚祁和萧承烨。

贺朝霖连忙恭敬行礼,低声道:“殿下,世子。”

楚祁恍若未闻,连眼神都未给一个,自顾自地迈步而出,仿佛他是一个透明人。萧承烨则是对他微微点头,温声道:“贺大人请进。”

贺朝霖应声,迈步进入院内。

萧承烨扭头目送他进入侧室,才抬脚跟上楚祁的步伐。

二人行至侧门前,拉开门迈步而出,在几位衙役的请安声中缓步走下台阶。

林一早已牵着两匹马候在路旁,见二人走近,连忙迎上来行礼,并将其中一匹马的缰绳递给萧承烨后,牵着另一匹马退到一旁。

萧承烨有些不解其意,随后才意识到楚祁是要与自己同乘一骑,于是翻身上马,对着楚祁伸出手。

楚祁搭上他的手掌,借力跃上马背,顺势环住他的腰,将下巴搁置在他肩头,低声笑道:“多谢世子。”

见他如此旁若无人,萧承烨露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回道:“殿下客气了。”说罢,余光瞥见林一也已上马,便轻夹马腹。马儿迈开四蹄,向街道另一头踢踏走去。

直到马蹄声渐远,衙役们才敢抬起头来。一名衙役目送三人两骑渐渐远去,抬手拱了拱身旁的人,嘀咕道:“哎,殿下可真会享受,日日带着世子出门,换着法子游山玩水。”

旁边的人却面无表情,没有搭腔。他自讨了个没趣,只得收回目光,整容肃立。

高昌城外三里远的沙漠绿洲只有一处,一行三人只随意找了个路人询问,便轻松得知了方位。

随着马匹疾驰,绿洲的轮廓渐渐映入眼帘。再靠近些,便能看到绿洲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人群围绕的中央有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台上空空荡荡。

三人策马至绿洲近前,将马匹拴在外围的胡杨树上,迈步进入绿洲。

人群中,大多是云中道本地面容,亦有少部分中州模样。据衣着来判断,既有商贾,也有牧民和农户。但人人神色间皆带愁绪,或蹙眉肃立,或窃窃私语。

行进间,林一不知去了何方。二人越往里走,人群越密集,直至摩肩接踵。

萧承烨脚步一顿,心中有些迟疑。若是再往前行,就要与人推推搡搡,实在有失礼数,也非君子之风……

楚祁却毫无顾忌,一把抓起他的手腕,带着他颇为娴熟地在人群缝隙间穿梭。在一片骂声中,两人硬生生地挤出一条道,辗转来到了最里围距离高台最近的位置。

“……”萧承烨转头看向楚祁,眼神复杂,一时无言以对。

察觉到他的目光,楚祁转过头,笑着问道:“是不是很厉害?”

萧承烨叹了口气,略带无奈地说道:“你简直就像个……”

“像什么?”楚祁眉眼含笑,凑上前来,呼吸近可拂面。

见他光天化日之下凑得这么近,萧承烨脸上一热,抬手抵住他的额头,意图把他往后推。

楚祁却跟他较上了劲,不仅不退,还笑嘻嘻地伸手环住了他的腰,将他死死揽在怀中。

萧承烨的脸唰地一下红透了。他抿着唇,一手去掰搂在腰间的那只手,另一手用力推拒对方的胸膛。

楚祁轻挑眉梢,紧紧环住他,毫不相让。两人你推我搡之间,忽听台上有人朗声道:“请大家静一静!”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纷纷抬头望向高台。

楚祁暗中在萧承烨侧腰捏了一把,才笑吟吟地收回手,将目光投向台上。

萧承烨吃了个闷亏,气得狠狠踩了他一脚,听到他倒吸一口凉气,才平息了几分怒气,收敛情绪,跟着抬头望过去。

台上站着一名身着红色锦袍的行商。他环顾四周,对着台下的人群拱手,朗声道:“今日大家应邀前来,想必早已对此番改革有所耳闻。朝廷不顾民生疾苦,执意下发政令,克扣地方用度,大幅增加税赋!”

“与大家一样,鄙人不过是一家小商行的掌柜,平日里买进卖出,做些小本生意,赚取微薄利润,只为养家糊口。我家中上有高龄老母,下有蹒跚稚儿,全家上下十几张口,都指望着我日夜操劳赚取的三瓜两枣,才能勉强度日。”

说到这里,他的眼眶红了起来,声音也开始哽咽:“可如今,苛政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