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愁云惨淡(2 / 2)

捕君心 一孤灯 1637 字 16小时前

楚祁将匕首缓缓收回鞘中,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语气平静地说道:“依你之见,云中道此次税制改革,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么?”

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贺朝霖犹豫一瞬,还是选择先开口回答:“自然。”

“那对于云中道府衙而言,又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楚祁追问道。

见他似是真心商讨正事,贺朝霖也恢复了几分冷静,略作思索后,答道:“失去了自主用税权,行事会较以前多有掣肘。”

“何止多有掣肘?”楚祁嗤笑道,“贪渎起来,可就大大不便了呢。”

闻言,贺朝霖一时失语,沉默下来。

“所以你猜猜看,此番改革,云中道会有多少官员明里暗里反对?”楚祁忽然睁开眼看着他,目光幽深。

贺朝霖有些迟疑地道:“殿下亲临,应当没有大人敢反对吧?即使有,也当是极为少数,毕竟前段时日才有一批官员因洛家之事伏法……”

楚祁似笑非笑,轻声打断:“错了。”

贺朝霖露出诧异的神色。

楚祁眸色深邃,缓缓吐露,字字清晰:

——“是全部。”

贺朝霖瞳孔骤缩,只觉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他难以置信地道:“这怎么可能?!殿下未必太过危言耸听!且不说云中道的旧臣,节度使大人和陆税官均是朝廷精挑细选的贤能,前段时日才走马上任,怎会阻滞税制改革?”

“如果云中道此番改革成功,将发生何事?”楚祁面色不变,淡然问道。

“自然是推广至整个大楚。”贺朝霖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么,所有失去用税自主权的地方,将如何看待云中道呢?”楚祁似笑非笑地问道。

犹豫片刻,贺朝霖有些艰难地道:“他们会认为,云中道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那么,身为云中道的官员,又会遭受何等对待呢?”楚祁追问道。

贺朝霖陷入沉默,脸色有些发白,片刻后才低声说道:“云中道的所有官员将成为众矢之的,仕途会遭受百般阻挠,明枪暗箭将无穷无尽,永无宁日。”

“还算有几分见识。”楚祁微微前倾,死死盯着他,声线骤然压低,“你怕么?”

“臣有何可畏?”贺朝霖眼神坦然,语气坚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虽千万人吾往矣!”

楚祁满意地笑了,随意向后一靠,轻柔说道:“本宫相信贺大人。”

贺朝霖这时候才反应过来,结结巴巴地问道:“殿下之前,是在试探臣?”

楚祁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而说道:“贺大人可以回去了,之后若有所托,本宫会再召你。”

他的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这段时日,贺大人不妨仔细观察一下,你满心信任的节度使大人和陆税官,是如何百般阻滞的。”

闻言,贺朝霖脸上的神色顿时复杂起来,他沉默片刻,恭敬行礼,低声道:“下官告退。”

楚祁闭上眼,挥了挥手。

贺朝霖直起身,眼神复杂地看了他一眼,随即转身离去。

贺朝霖离开后,楚祁以长途跋涉、需要修整为由,推迟了商定税制改革的时间,同时婉拒了钟节度使派遣衙役随行的要求,午后便带着萧承烨步出节度使府。

上次微服私访来高昌府时,两人其实并未真正体察过民情。乍一落脚,入住西来馆的当日,便遇洛图仗势欺人,由此引发一连串变故,最终匆匆离去,根本无暇细看高昌府的风土人情。

不过,因为同属云中道,高昌府与凉州府在风貌上大同小异。大街小巷间,胡人、中原人、云中道本地人混杂。

然而街边摊位稀疏,商铺门庭冷落,行人脚步匆匆,面带忧虑,间或传来压抑的低语,显得城中一片愁云惨淡。

一个摊贩席地而坐,愁容满面地道:“这日子还怎么过?税再涨,连饭都吃不起了!”

旁边正在挑选货物的行商皱起眉头,低声说道:“听说是当朝太子提议,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嘘,慎言!”那摊贩满面惊惶,连忙四下张望。

萧承烨脚步一顿,微不可察地蹙起眉头,低声说道:“似乎有些不对劲。”

楚祁目光微凝,沉吟片刻,说道:“我们去西来馆看看。”

萧承烨点点头,两人加快脚步,径自往西来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