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2 / 2)

“我听说这次除了官兵,还有开封府的衙役们,听闻还暗中派了禁军呢。”

“如此一来,肯定能让匪首束手就擒,今年在外行商的,终于可以安生了。”

姜如意站在柜台后面,听着客人们的交谈,微微有些愣神。

阿芍走过来低声安慰道:“小娘子别担心了,郡主不是才派人来传过话,说裴少尹一切安好吗?”

姜如意听着阿芍的话,倒是笑了笑。

何止翁宁郡主,这段时日,裴管事隔三差五就要来一趟食店,进门看见自己第一句话就是“我家阿郎安好,姜小娘子放心”。

姜如意朝阿芍摇摇头:“我倒不是因为这个。”

见阿芍纳闷的看向自己,姜如意说道:“马上就是寒食节了,那一日食店中不能动火,我想着,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将食店里里外外重新布置一番?”

第76章 清明节、寒燕麦糕寒食节的前……

寒食节的前一日,食店里一如既往的红火。

这一波春日上新的吃食,受到不少客人的喜爱。结账的时候,就有客人笑着

朝姜如意说道:“虽说春日里惫懒,但是某却偏偏喜欢来姜小娘子这食店里吃饭,也不知怎么得,常常来姜记坐坐,觉得心情都变得极好。”

又有食客说道:“某就喜欢姜小娘子推出的这时令鲜蔬,食材对应着时节,让人吃着就觉得胃里面熨帖。”

“往年虽然也爱吃笋子的,但是处理起来,不如贵店里的厨子熟练,吃着总有一股涩味,今年终于过了一把嘴瘾。”

姜如意听着客人们的话,笑着一一应答了几句,然后就将明日暂时停业的事情,告诉给客人们。

寒食节不能动火,是家家户户都遵循的习俗,故客人们听了姜小娘子的话,都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姜如意又补充道:“虽然暂停营业,但是食店的门却不关,明日店里会卖些糕点、饮子等不需要动火的吃食,大菜却是不卖了。”

等交代完了这件要紧的事情,见客人们纷纷点头,姜如意松了一口气。

等到晚些时候,食店里的客人开始结账离开,姜如意转身进了厨房,开始捏明日吃的寒燕。

寒燕虽然听着像是荤菜,其实是用面捏成的面食。

将面团揉至光滑均匀,然后盖上湿布发酵至两倍大,将这发酵好的面团揉搓成小剂子,再捏成燕子的形状。

阿芍搬了个凳子坐在一旁,好奇的看着姜如意捏寒燕。

就见姜如意的双手十分灵巧,先将面团前半部分一点一点推出去,用虎口拢成圆形,再慢慢推出燕子头和尖尖的嘴巴。

面团后半部分按扁,分出左右两只翅膀和尾巴的轮廓来,再用剪刀剪出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

最后再用小红豆或小黑豆当成眼睛,等着最后一起上锅蒸熟。

阿芍手上捧着一只生的寒燕面团,新奇的左看看右看看,不住的从嘴里面感叹:“真好看,这模样当真跟咱们梁上那小燕子似的,这让人怎么舍得吃?”

姜如意听着阿芍的感叹,朝着她笑笑说道:“若是不舍得吃的话,便在面团里多加些碱,使面团更硬些,保存的时日也更长。然后再在外面涂上颜色,用柳条串起来,挂在树上或者门上,皆是可以的。”

阿芍一边听着姜如意的话,一边不住的点头。她看着姜如意将捏好的寒燕上锅蒸了,阿芍连忙帮着调颜色,待会儿好给寒燕上色。

阿远和阿山瞧着小娘子和阿芍忙活,都好奇的凑过来看看,从嘴里赞叹两声。

齐飞自锅里炒好了菜,用锅铲盛出来,说一句:“吃饭了。”

姜如意四人连忙答应一声,将手里调颜色的小羊毫笔放下,然后几个人一起围坐在桌子旁,高高兴兴的吃饭。

……

距离清明节还有三天的时候,姜如意独自去了一趟被烧毁的旧宅。这旧宅还是同上回来时一样,四周荒草丛生,安静的没有半点人烟。

姜如意顺着台阶走到宅子门口,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香炉,摆在被烧毁了一半的大门外。她将带来的香点燃,对着大门拜了三拜,插入面前这只铜香炉里面。

周围一阵风吹过,荒草中传来低沉的沙沙声,眼前的香火袅袅升腾起来,烟雾氤氲中,姜如意感觉自己的视线也有些模糊。

她后来请裴局长帮忙打听过姜府旧宅的事情,听说那场大火之后,房契也一并被烧毁了,这里彻底成了无主的荒宅。

姜如意看着那香炉上方的烟雾,出了一会儿神,伸手擦拭一下眼角,又将带来的糯米糕挨着香炉摆好。

记忆中,阿娘极喜欢吃这些软糯带甜的吃食,父亲下值买酒回来的路上,总不忘给阿娘稍一些零嘴回来吃。

阿娘看着父亲带回来的这些吃食,总是笑眯眯的接过来,用个小白瓷盘子装好,先塞一块进自己手里,然后阿娘才和父亲一人一个,三人一边吃着零嘴,一边说些家常话。

回忆着那些温馨的时光,姜如意嘴角朝上扬了扬。

她起身看一眼这荒废的旧宅子,叹了一口气,转身朝来路上走去。

食店外面,阿芍看着姜如意走回来,连忙快步迎了上来:“小娘子回来了,齐飞准备好了吃食,等着小娘子回来一起吃呢。”

阿芍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看了看姜如意的表情,见她眼睛发红,阿芍说话越发的轻声细语了些。

姜如意原本刚拜祭过这一世的父亲和阿娘,心情有些失落,此时看着阿芍小心翼翼的表情,倒是笑了起来。

她朝阿芍问道:“齐飞准备了吃食?今日寒食节,不是不能动火吗?”

她拜祭父亲和阿娘倒是带了火折子,不过也只是点了三柱清香缅怀先人,没有烧纸钱。

阿芍点点头:“是不能动火,不过我瞧着齐飞十分厉害呢,不仅有拌的凉菜、小娘子昨日捏的寒燕,而且还有提前烤好的烤鸭和酱鸡,只是有些凉了,不如热着的时候好吃。”

姜如意听着阿芍的话,意外的朝她看看,见阿芍肯定的点头,随后便弯起眼睛笑了起来。

等两人进了食店,果然见桌上摆了满满一桌子吃食,阿远和阿山两人正朝外张望着,虽然肚子饿了,但都不约而同的等着小娘子回来一起吃。

姜如意瞧着阿远他们这样子,心中感动,连忙快步朝桌子前走去:“怎么还不吃饭?快快,不然待会儿就凉了。”

姜如意这话说出来,后知后觉发现不对劲,阿芍几人都一起笑了起来,姜如意也笑了。

齐飞看一眼姜如意脸上的笑容,也笑笑,懒洋洋的说道:“都在等着小娘子回来呢,虽然凉些,但味道也不差。”

姜如意拿起筷子,夹了一口拌菜放进嘴里,然后又尝了尝酱鸡,朝着齐飞点点头:“嗯,好吃。”

齐飞四人见姜如意心情恢复过来,皆松了一口气,提着的心放了回去,肚子也饿得咕噜咕噜叫了。几个人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吃食狼吞虎咽起来。

等这一顿饭吃完,姜如意用手摸了摸吃饱的肚子,将手里的筷子放下。

她扭头看了一眼窗户上挂着的棉帘子,想起前两日客人的话,摆摆手让阿芍几个继续吃着,自己去了后院的房间里,将去岁时候,收起来的小竹帘子找出来。

这一批竹帘子做工不错,去年洗干净了收起来之后,今年重新翻出来看,竟然都十分完好,没有断裂的地方。

姜如意将这些竹帘子搬出来,在廊下摆放整齐,打算等待会儿齐飞他们四人吃完了,就嘱咐他们将这帘子换上。

春日的暖风徐徐,吹着房门吱呀作响,姜如意走过去

,想将书房的门关上,视线恰好看见架子上搁的那只蜜煎匣子。

算算时间,裴少尹他们,已经去了不短的日子了。

姜如意轻抿一下嘴,伸手将房门关上。

……

夜色寂寂,杂草树枝掩映的山坡上,开封府一众衙役们正埋伏在一只巨石后面,吃随身派发的麦糕。

这麦糕做的很是粗粝,不但滋味差,吃在嘴里还总有没脱去的外壳,吃着就觉得磨嗓子。不过今日寒食节,有这麦糕吃已经不错了。

衙役们虽然从心里面抱怨,但是看一眼不远处,同他们一样,正垂目安静吃麦糕的裴少尹,张了张嘴,又把抱怨声咽了下去。

今夜月光清朗,照在山头上,能隐约瞧见远处同样埋伏的官兵。

张易抬头看一眼远处,忍不住小声抱怨道:“这山匪首领实在是太狡猾了,咱们已经围了一天一夜,竟然还没找到那匪领的踪影。”

他说话间,低头看一眼手里的麦糕,又感叹道:“真是想念姜小娘子食店里的吃食,今日寒食节,想必姜记一定有应时的寒燕卖,别说滋味了,光看着就觉得精致。”

周围的衙役们听着张易这话,显然也想念起姜记的吃食来,纷纷点头应和。

“是啊,姜小娘子那大食店里的吃食,做的越来越好吃了。”

“等这次办完案回去,一定要去姜记大吃一顿,才对得起这些时日的辛苦。”

裴昭坐在一块大青石上,原本正慢慢吃着手上的麦糕,此时听着耳边衙役们的议论声,他亦垂目笑了笑,想起出发那日,姜如意赶来相送的情景来。

裴昭低声开口:“稍安勿躁,匪首已经被围堵多日,估计今夜耐心就会耗尽,大家都警醒些。”

张易等人连忙低声答应:“是,少尹。”

裴昭将手中的麦糕放下,想起怀中那装着平安符的荷包,他伸手自怀里拿出来,低下头认真的看了看,上面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甜香味,裴昭唇角无声朝上翘了翘。

夜空中,突然间有一道冷箭射出来,紧接着听见前头有人大喊:“匪首朝西边跑了,裴少尹,当心。”

裴昭将那装着平安符的荷包放入怀中,迅速起身,视线锐利的看着前方黑影。幢幢的山林间,十几道身影忽隐忽现,迅速朝这边靠近。

裴昭抽剑出鞘,冷声吩咐道:“开封府众人听令,拿下。”

张易等人轰然应声:“是,少尹。”

山林中响起阵阵厮杀声,在夜色中久久回荡着,声音如擂。许久之后,那阵阵厮杀声,才重新归于静寂。

天边,一点亮光渐渐升起,裴昭看着面前跪地俯首的山匪们,冷然归剑入鞘,转头环顾了一眼四周。

周围原本黑漆漆的山峦,渐渐被天光照亮,显现出连绵起伏的山势来。

终于,天亮了。

第77章 焕然一新、春笋红烧肉等寒食……

等寒食节过后,平日里常来姜记的客人们,都早早前来吃饭。一进门,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食店,皆惊喜的睁大眼睛朝里面看看。

果然如前日姜小娘子所说,这食店里面的棉帘子全部换了下来,皆换成去岁那精致的小竹帘子。门口用来挡风的帘子也撤了,挂上一只用柳条串起来,编织而成的寒燕花环。

那上头的寒燕也不知是怎么捏成的,光数量就有好几只,模样惟妙惟肖不说,而且尾巴和羽毛上还涂了颜色,从上面透出一股生机勃勃的劲儿,就如姜小娘子开的这间食店一样,让人一进来就觉得舒坦。

但凡今日进门的食客,都要朝那寒燕上头多看两眼,然后才啧啧赞叹两声,选了座位坐下,点自己平常爱吃的吃食。

一问,春日大酬宾的活动竟然还在进行。

面前这位点菜的客人,想着先前那清鲜味美的竹笋,鲜嫩呛口的拌波棱菜,连忙朝阿芍说道:“今日就不要砂锅煲了,竹册子上的这竹笋和波棱菜都要一份。春日里,就爱吃这清鲜的口味。”

阿芍听着那客人的话,笑眯眯的点头说道:“我们小娘子也是这样说的呢,看来客人的想法,跟我们小娘子不谋而合。”

这位食客连忙笑笑,说姜小娘子于饮食一道向来精准,难怪能将食店开的这么大。

阿芍听着客人夸自家小娘子,笑眯眯的点点头。她说一句“客人请稍等”,然后就收起那小竹册子,快步朝厨房中走去。

食店里,等到时间渐渐到了中午,前来吃饭的食客变得越发多起来。

姜如意正搬着两盆米竹,一盆摆在靠近正门的窗台上,另一盆琢磨着是摆在柜台还是窗边。

她想了想,还是将这盆米竹摆在靠窗的位置,那面墙上,恰巧挂着先前裴少尹让人送来的青竹画,面前依然摆着冬日里那大花瓶。

姜如意想了想,干脆将花瓶挪开,把这盆米竹靠着画卷摆了,见画中竹影婆娑,画外竹枝疏疏落落,被窗外投进来的光线一照,竹影自画上摇晃着,颇有些相映成趣的意境。

青郡王摇着扇子进来的时候,就见姜如意正拍拍手上的泥,满意抬起头来,对着墙上的画左右看看,然后又弯起眼睛笑笑。

他朝这边走近了几步,也顺着姜如意的视线,朝那画卷上看过去,紧接着便点点头评价:“好一幅青竹图。”

姜如意转过头来,见来的人是青郡王,连忙朝他笑着说道:“欢迎郡王,今日打算吃些什么吃食?”

青郡王先从座位里坐下,用扇柄朝那幅画上遥遥一点,笑眯眯的说道:“姜小娘子这里挂了青竹图,今日自然要吃笋了。”

姜如意看着这位无论看到什么,总能联想到吃的郡王,忍不住笑了起来。

“春日正是吃笋的季节,这竹子可以不看,但是笋却一定要吃。”

“姜小娘子真乃知己也。”

青郡王也笑了,他指着墙上那幅画,好奇朝姜如意问道:“本王来了这几回,发现姜小娘子似乎极爱这副画,可是小娘子自己画的?”

姜如意转头朝画上看了一眼,纳闷的用手摸摸脸,自己平常表现的这么明显吗?

她朝青郡王摇头:“却并非我所画,这幅画是去岁的时候……友人所赠。”

姜如意这话说的含糊,不过青郡王也只是随口问问,问过去就丢在了脑后。

姜如意见他不再纠缠画的问题,松了一口气,重新露出个笑容来,问青郡王这笋子是要清炒还是炖汤,或者和红烧肉一起炒,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姜如意给他说道:“那红烧肉要选带皮带肉的五花,切成整齐的四方块,焯水之后先下锅煎,等到肉皮煎的起了泡,外面形成一层金黄色的脆壳,然后再加水加料开始炖。”

“这炖红烧肉的时候,最好提前炒糖色,等到大火收汁,那汁水已经收的粘稠了,那丰腴鲜嫩的肉外面,裹着一层浓郁的酱汁,一口咬下去,里面的肉汁喷出来,满口都是浓郁的肉香。”

“这个时候,笋子也吸足了肉和酱汁的浓香,吃一口鲜香味十足,比吃肉还要过瘾。”

青郡王听着姜如意的形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连忙点点头:“就要一份跟红烧肉同炒的,另外,姜小娘子说的那清炒的,和鸡一起炖的,也来上一份。”

姜如意笑着点点头,朝青郡王竖起一根大拇指:“郡王果然是会吃的,若是换了旁人,我再不会如此卖力的推荐。”

青郡王听着姜如意的夸奖声,引以为傲的抬起下巴:“那是,在爱吃一道上,本王同姜小娘子可以聊上三天三夜。”

姜如意同他对视了一眼,看着青郡王得意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等到将这几道鲜香浓郁的菜肴端上桌,青郡王一边吃着菜,一边朝着姜如意惋惜道:“实在是可惜,姜小娘子当真不打算去江南开店?”

“届时,本王同姜小娘子合作,就凭姜小娘子的手艺和巧思,咱们这大食店,不、大酒楼一定能迅速打出名声来。”

姜如意笑

笑,觉得青郡王这饼画的又香又大,不过自己现阶段也只能闻闻。

她摇摇头:“承蒙郡王高看,实在是有心无力。”

青郡王本身也是想一出是一出的性子,话说出口之后,倒也不急着姜如意回答,他吃了一口香浓的红烧肉,又夹起一块笋子。

似又突然想起什么来,转头朝姜如意说道:“对了,本王听说外面的匪患已经差不多解决了,想必那位裴少尹,再过不久就会回来了。”

姜如意听着青郡王的话,心脏快速的跳了两跳,连忙朝他问道:“郡王这消息可准确?”

青郡王先仔细看她一眼,随后才笑眯眯点了点头:“那当然,本王的消息灵通着呢。姜小娘子推荐的这道春笋红烧肉,果然香浓过瘾,好吃极了。”

姜如意笑了起来:“郡王喜欢就多吃一些。”

她说完这句话,请青郡王吃着,自己转身离开了桌子旁边。

再到了晚些时候,裴管事就捎了确切的消息过来。

他拿出一封信递给姜如意,笑着说道:“这是我家阿郎差人同家书一起带回来的,说是给姜小娘子。”

姜如意迎上裴管事那笑呵呵的表情,脸上热了热,她将信接过来,轻咳一声说道:“裴管事辛苦了,我让阿芍给管事煮一壶竹叶饮吧。”

裴管事笑着点头:“有劳姜小娘子。”

他瞧着姜如意快速离开的背影,想到自家阿郎君子风姿,姜小娘子姝丽聪慧。嗯,实在是一对璧人。

柜台后面,姜如意让阿芍去厨房里煮竹叶饮,自己拆开了信。

信上只寥寥写着几行字:匪首已然落网,昭许诺姜小娘子之事,时时不敢忘却。一切平安,勿念。

姜如意看着信上那苍劲中有些凌乱的笔触,显然是仓促之间写了送出来的,眼睛微微有些发酸。

这信原本送与不送皆可,裴少尹却特意写了,又让裴管事送了来,上面只提了匪首落网的事情,却又没写别的。如此言能践行,这位裴少尹啊……

姜如意将那信上的字从头到尾看了两遍,然后仔细的叠起来,重新放回信封当众。她想了想,转身进了后院的书房里面,将这封信和那只蜜煎匣子放在了一起。

……

今年春季多雨,才过了清明节,连续好几日都下起了小雨。

食店里面,关于匪患平息的事情,渐渐传开了,这两日,姜如意不时听见有食客议论此事。

“听说那伙山匪十分狡猾,借着山势的掩护,在山上的林子里躲了不短的时间呢。最后还是开封府同官兵们配合,才将那群山匪团团围住,一举擒获。”

“听说这一回,是开封府少尹亲自带人前往,实在是厉害。”

“你说的可是裴少尹?我记得去岁时候,在姜记擒获山匪的人,似乎就是裴少尹吧?”

这桌客人一边说着,一边好奇的朝姜如意看过去:“姜小娘子,去岁时候带着衙役前来的,可是裴少尹?”

姜如意听客人问起来,点点头说了声是。说完之后,她又露出一副后怕的表情来,紧接着说道:“听说今年这匪患彻底除去了,咱们汴京城的百姓,也能安心了。”

客人们听着姜如意的话,纷纷点头:“可不就是如此吗?”

姜如意笑笑,又问客人吃的如何,今日有新做的菌菇圆子汤,圆子是用鸡肉做的,里面加了一点香油,半点都不腻,喝起来最是清香可口,客人们要不要尝尝?

这桌客人议论完了匪患的事情,被姜如意这么一问,当真是馋了,点点头:“那就劳烦姜小娘子,上一碗菌菇圆子汤吧。”

姜如意点点头:“请客人稍等。”

她转身进了厨房里面,给齐飞说外面点了菌菇圆子汤,说完之后,姜如意扭头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想着那匪患的事情,轻轻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春雨虽然好,但是总这样下着,衣服被单总晾不干,实在是有些恼人。

等到下午的时候,食店里前一波客人结账离开了,姜如意回屋里看了一会儿话本子,又理了几页账,然后才出了书房。

院子里的青石板被小雨洗涮的干干净净,菜圃子里的蔬菜长势也极好,水灵灵的舒展着叶片。

姜如意琢磨着,等再过几日,就把胡瓜架子搭起来,到时候买了种子回来,种些胡瓜试试。

姜如意站在廊下看了一会儿雨,又回头看一眼同样有些懒散的阿芍和齐飞他们,索性进了厨房,打算给几人做一道拔丝山药。

第78章 匪患平息、拔丝山药厨房里,……

厨房里,姜如意前脚刚进门,后脚阿芍就跟着迈了进来。

阿芍见姜如意看自己,笑眯眯的说道:“小娘子要做什么吃食,我来帮着小娘子一起做吧。”

自从食店里面招了人之后,姜小娘子便不常做菜,倒是闲来无事的时候,爱做些零嘴或者糕点之类的,给他们过过嘴瘾。

是以阿芍一看见小娘子进了厨房,就知道今日又有好吃的了。

姜如意听到阿芍的话,伸手点一下她的额头:“就你机灵,咱们今天做拔丝山药吃。”

“哎。”

阿芍听到姜如意的话,连忙应了一声,她想起上一回,小娘子做的那拔丝山药来。不仅味道香甜好吃,而且一筷子夹起来,上面的糖还能拉丝,她当时还和齐飞比谁的丝拉的最长,实在是有趣极了。

姜如意看着阿芍这笑眯眯的模样,也想起上回她和齐飞比赛的事情来。

后来,还是齐飞看阿芍胜负心太强,偷偷放了水,让阿芍赢了。瞧她今日这兴奋的模样,多半又要跟齐飞他们三个再比一次。

姜如意正想着,就见阿芍拿出几根细山药来,主动舀水洗干净了,刮去山药皮,然后放在菜板上,看着姜如意忙活。

其实在后世,最常见的还是要属拔丝地瓜。

黄灿灿的地瓜外面裹上一层半透明的糖壳,一口咬下去,糖壳“咔嚓”一声自嘴里碎开,里面的地瓜绵软蜜甜,配上外面晶莹剔透的糖壳,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甜品。

本朝的地瓜还没有传进来,所以改用山药代替,姜如意之前做过两回,觉得味道也很不错。

这拔丝山药用的是面山药,先用刀切成小些的滚刀块,下锅油炸之后,然后再从外面裹上熬好的糖。

姜如意将这切好的山药块放入一个大盆里,上面撒上淀粉,自下往上开始翻拌,等拌到均匀了、山药块上皆裹上淀粉之后,将油烧到六七成热,下锅开始油炸。

这炸山药没什么讲究,只需要将里面炸熟,外面裹着的淀粉自然形成一层外壳,吃的时候口感上外脆里软,后面裹糖的时候也不容易散。

等将炸好的山药捞出来,姜如意将锅里的油倒出来,重新加水加糖开始熬糖汁。

这熬糖汁的方法不难,主要是个耐心活,等到锅里的糖汁渐渐起了大泡,然后逐渐由大泡转为小泡,颜色从乳白色转为米色的时候,就可以将山药块倒进去,翻匀了盛出来。

阿芍见姜如意将做好的拔丝山药盛出来,连忙凑过来,朝盘子里闻了闻:“真香。”

然后又朝锅里余下的那些看看,不用姜如意说话,已经很自觉的去拿碗倒凉水,又拿了几双筷子,笑眯眯的摆在桌子上等着。

院子里,小雨仍然淅淅沥沥的下着,厨房里传出来一股甜丝丝的香味,直钻入鼻子,还有隐约的说笑声,自厨房里传出来。

裴昭迈入这后院,闻着那股香甜味,听着时不时响起的说话声,眼眸中涌上一股笑意。

阿山有些局促的朝裴昭说道:“裴少尹请稍等,我去通知小娘子。”

裴昭点了点头,温言开口:“有劳。”

阿山听着这位开封少尹平易近人的语气,连忙转身跑进厨房里去叫人,没过多久,就见姜如意匆匆自厨房中走了出来,当看见门口长身而立的裴昭,有些不可思议的眨眨眼睛。

姜如意扭头看一眼厨房的方向,里面正传来阿芍他们几个高兴的说话间,她笑笑,回过头来朝阿山说道:“你自去和阿芍他们,一起吃拔丝山药,待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阿山点点头,转身回了厨房。

姜如意这才朝裴昭走过去,见他脸上带着笑意,姜如意也露出一抹清浅的笑容来,说道:“还下着雨呢,裴少尹先进屋里避避雨吧。”

裴昭看着眼前盈盈而笑的姜小娘子,这几日奔波不定的心,似乎一下子变得安静了下来。

他含笑朝姜如意点点头:“好,打扰姜小娘子了。”

姜如意摇摇头说一句不会,谁让自

己店里的伙计,直接将人带到后院里来了呢。不过也不能怪阿山,是自己平日里没有嘱咐好的缘故。

因着这后院同前面一样左右合并在一起,又修了一番,所以如今,后院里有专门待客的花厅。

说是花厅,地方却并不大,当中摆着一张大圆桌子,两旁搁着架子,架子上摆着几样瓶瓶罐罐,几盘干果和贻糖,墙上还挂着几幅从街上买来的画,并靠墙的几把椅子,很是闲散随意。

裴昭自廊下收了伞,雨不大,那伞上却也聚了些雨水,这么收拢起来,雨滴顺着伞沿淌下来,濡湿了衣袖。

姜如意顺着他那袖子,朝他衣服上看看。同那日出城时的一身凛冽黑衣不同,他今日又换回了柔软宽松的衫子,颜色是前几次穿过的青岚色,在这春日细雨里,颇有几分儒雅清隽的味道。

姜如意的视线停留在他衫子上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的收回来。

裴昭似乎感觉到她的视线,轻抬一下眉头,唇角无声的往上翘起来。

就听姜如意轻声问道:“裴少尹是几时回来的?”

裴昭温言回答:“上午刚刚回来。”

他将雨伞靠着外墙放好,跟着姜如意进了花厅,一抬头,正好看见了墙上挂的那几幅画。

画是过年那几天里,姜如意置办年货的时候顺手买的,上面画着或锦鲤、或福字、或结了满树硕果累累的柿子,无论画的是什么,总之都占个好意头,若细论起技法来,却是没有的。

裴昭站在原地,抬起头来津津有味的看着那些画,姜如意不由想起前面食店里,挂的那幅清隽的青竹图来,脸上忍不住热了热。

姜如意轻咳一声,连忙打断裴昭的“欣赏”,请他坐下:“咳,都是过年时候从街上买的,瞧个热闹罢了,不能细看。裴少尹请坐,要不要吃些什么,或者还是煮一壶竹叶饮?”

裴昭难得见到姜如意这慌乱的模样,他将视线收回来,看看厨房的方向问道:“姜小娘子方才正在做什么吃食?”

姜如意回答:“是拔丝山药,要趁热吃才最好,裴少尹要不要尝尝?”

姜如意这样说着,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露出了一丝隐约的坏笑来。

裴昭只略思索了一下,就点点头:“那就有劳姜小娘子了。”

姜如意连忙摆摆手,请裴昭稍坐一会儿,自己去了一趟厨房。

厨房里,阿芍四个人正拉长了拔丝,很幼稚的比谁拉出来的丝长。

见姜如意走进来找盘子,阿芍连忙将筷子放下,对姜如意说道:“小娘子要盛拔丝山药吗,我盛了给小娘子和裴少尹送过去吧。”

姜如意点了点头,又让阿芍煮一壶竹叶饮,一并送到花厅中来。然后就重新回了屋子里,这回却正起了脸色,问裴昭关于此行擒获山匪的事情。

裴昭知道她有心结,故说的时候并不隐瞒,将如何锁定了山匪的住所,开封府众人和官兵们如何配合围堵,又如何将匪首擒拿的事情,详细的说给姜如意听。

饶是知道此行凶险,但是听到紧张之处,姜如意仍然觉得一阵心惊肉跳。等听到寒食那一晚,开封府衙役们的谈话,姜如意紧张之余,又笑了起来。

她朝裴昭说道:“方才裴少尹进来的时候,直接走的院子,没看见食店大门上挂的那柳枝寒燕,这段时日,凡是看见的客人都夸呢。”

裴昭瞧她这副眉飞色舞的模样,也笑着点了点头:“姜小娘子捏的寒燕,想必模样十分栩栩如生,倒是某今日错过了,实在是一桩遗憾。”

姜如意却又摇摇头:“今日没看见也没关系,改日再看就是了。”

裴昭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亦笑着点头:“姜小娘子说的极是。”

两人的话说开了,姜如意心情变得轻松了不少,她朝裴昭问道:“这样说来,匪患彻底能够平息了?”

裴昭想了想,他知道若论聪慧,姜小娘子不输于男子,细细给她分析道:“这一波匪患自今年年初起便声势浩大,闹得人心惶惶,故官家才下令派兵剿匪。”

“如今匪首被擒获,他手下盘踞的势力便能渐渐查出来。况如今主力落网,余下的残余山匪没了首领,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不足为惧。”

姜如意点了点头,依照裴少尹的说法,剩余的山匪再也掀不起大风浪:“如此一来,在百姓们看来,匪患便是彻底平息下来了。”

“至于其余的那些,再暗中慢慢抓捕就是。”

裴昭听着姜如意的话,抬起眼眸来认真的看向她,感慨的点了点头:“姜小娘子果然聪慧,同某所想的一样。”

姜如意弯起嘴角笑了笑:“是吗?裴少尹谬赞了。”

虽然嘴上这样说着,但是那笑容明媚里面透着得意,显然十分的受用。

裴昭看看坐在身旁不远的姜如意,今日因着下雨的缘故,屋子里的光线有些暗,她笑起来的时候,却明媚灿烂,似乎整间屋子都跟着亮了起来。

裴昭不由自主的想起,还搁在自己怀里的荷包来。那荷包里面装了平安符,所以不太平整,荷包一角时而蹭到衣襟,让人心里痒酥酥的。

他垂目笑笑,伸手隔着衣服,捋一捋那放荷包的位置。

两人正说着话,阿芍端了拔丝山药和煮好的竹叶饮进来。

今日天气不算很冷,故那拔丝山药还热乎着,阿芍将盘子和一小碗凉水摆在屋里那张大圆桌上,然后才转身离开。

姜如意坏笑了一下,她朝着裴昭指了指桌上:“请裴少尹尝尝这道拔丝山药,凉了就不好吃了。”

裴昭听着这道菜的名字,又看一眼姜如意面上那笑容,挑了一下眉问道:“拔丝山药,这道菜的名字,可有什么由来?”

姜如意似笑非笑的看他:“裴少尹待会儿就知道了。”

裴昭有些无奈的看看姜如意,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拔丝山药,然后将筷子抬起来。半透明的糖丝拉的极长,从盘子里一直拉到半空中,裴昭抬目,就迎上姜如意脸上那变得灿烂的笑容。

他无奈的唤一声:“姜小娘子。”

姜如意听着他语气里的温柔和无可奈何,连忙收起了脸上的灿烂笑容,不过嘴角还是不由自主的往上翘起来。

“裴少尹怎么不吃?”

下一刻,只见裴昭手里的筷子,在半空中熟练的旋转半圈,原本那长长的透明糖丝,瞬间自半空中断开。

就见姜如意的眼睛猛然睁圆了起来。

第79章 聚餐包场、芙蓉虾仁裴昭看着……

裴昭看着姜如意睁圆了的双眼,唇角再次朝上弯了弯。

他将拔丝山药放入了嘴里,不紧不慢的咀嚼了几下,等咽下去之后,点点头夸道:“嗯,很是香甜可口。”

姜如意瞪圆起眼睛看着裴昭,许久之后,突然间“扑哧”一下子笑出声来。

裴昭也笑了,他弯起好看的眉眼,表情很是温润的看向那盘拔丝山药,张口称赞道:“怪不得取这样的名字,如此吃法,实在是心思巧妙。”

姜如意笑着冲他摇摇头:“这却不是我的心思,只不过依样学样罢了。”

裴昭点了点头,又用筷子遥遥点一下那碗凉水:“这碗水,是用来防粘用的?”

姜如意见他连这个都猜到了,再次瞪起了眼睛,紧接着又半真半假的叹一口气,从嘴里感叹道:“郎君智勇双全,实在是不好玩。”

裴昭听着她唤郎君两个字,语气似怒还嗔的,脑海里却忍不住联想到另外两个字,虽然叫法接近,但是意义上却大不相同。

又看她表情微嗔的样子,脸上便比平日里多添了几分绯色,裴昭感觉放着那荷包的位置,再次隐隐约约痒了起来。

裴昭压下那痒意,依照她刚才的话说道:“姜小娘子也尝尝,待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姜如意笑着看了裴昭一眼,见

他同样朝自己看过来,眼眸里含着笑意,姜如意脸上有些发热。

她应了一声,连忙拿起筷子,先用筷子沾一下那凉水,然后熟练的夹起一块拔丝山药,在半空中一揪一转,拉起来的糖丝断开。

她将拔丝山药放进嘴里,“咔嚓”一声咬碎了糖壳,吃着里面甜软的山药,感觉脸上那热度退了下去,紧接着,就对自己的厨艺十分满意的点点头:“味道确实不错。”

她的嘴边沾了些糖,一股甜丝丝的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

裴昭看一眼她红润的唇,想起上回她唇边粘的黑芝麻馅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微垂下双目,过了片刻,也跟着轻声笑了起来。

“嗯。”

……

第二日,姜记才刚开张,开封府一众衙役们,便热热闹闹的踏进了店门。

张易朝着姜如意笑着大声嚷嚷道:“姜小娘子,食店里有什么好吃的,赶快端上来。我们少尹请客,今日一定要吃个痛快。”

姜如意正站在柜台后面算账,当听见张易几人的叫声,惊讶的自账本上抬起头来。

当听说裴少尹请客的时候,姜如意也同众人一样笑了起来,连忙拿着几卷小竹册子走过来,递给衙役们点菜。

张易虽然说话的嗓门大,但是心思却细腻,见姜如意亲手递了小竹册子过来,连忙笑呵呵的双手接过来,又自口中道谢:“有劳姜小娘子。”

其余衙役们见状,也纷纷接过竹册子道谢。

姜如意昨日已经听说了剿匪的事情,连忙摆摆手说不必客气,又笑眯眯的称赞道:“诸位剿匪辛苦,如今本店正在春日大酬宾,今日所有的菜品,一律打八折。”

一听说姜小娘子打折,衙役们纷纷兴奋的从竹册子上抬起头,七嘴八舌的再次向姜如意道谢。

又有衙役感叹着说道:“某在外面那段时间,别提多想姜小娘子这食店里的吃食了,今日一定要吃过瘾才行。”

“可不是吗?寒食节那日,某在山上啃的那麦糕,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磨嗓子呢。当时就在想,若是能吃上一口姜记做的菜,简直神仙也不换。”

“咦,姜小娘子,这些可是新上的菜品,某先前似乎没有见过。”

姜如意听到旁边一位衙役问起,连忙点点头,笑着说道:“正是春日里新推出的菜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春笋,吃着鲜香脆嫩,客人们千万不要错过。”

衙役们听说果然是春日新上的菜品,纷纷点头,说今日一定要尝尝。除此之外,烤鸭和酱鸡是一定要点的。

姜如意又说今日有新到的鱼,清蒸或者红烧皆可,除此之外,还有极好的虾,可以用来做芙蓉虾仁。

姜如意笑着朝衙役们说道:“这芙蓉虾仁是用鸡蛋和鲜虾两样食材,所谓芙蓉,其实便是鸡蛋。”

“鸡蛋只取蛋清,蛋黄却弃之不用,等锅里的油烧至三成热的时候,将蛋清滑入锅中开始炸。炸好的蛋清洁白滑嫩,层层分明,看起来当真如同芙蓉花一样,若是炸的过了焦了,便做不成这道菜了。”

“将这炸好的芙蓉,与从中间片成两片、下锅炸至泛红的虾仁合在一起,然后再下锅勾薄芡,上面挂着一层半透明的芡汁。这道做出来的芙蓉虾仁嫩滑可口,滋味鲜美异常。”

张易等人听着姜如意的形容,皆嘴馋的吸吸口水,连忙点点头说道:“就要这芙蓉虾仁,听姜小娘子这么一说,某腹中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

姜如意笑笑,又问排骨要红烧还是糖醋的,或者两种都来一份?

正说笑间,就见裴昭踱着步,自门外走了进来。

原本闹哄哄的衙役们静了一下,皆齐声恭敬的喊一声“裴少尹”。

裴昭朝众人淡淡的摆摆手手,让他们自便,衙役们这才又重新坐下,食店里再次变得热热闹闹起来。

姜如意看着昨日才刚离开,今日便来姜记请客的裴昭,笑着朝门口走过去,叫一声:“裴少尹。”

裴昭含笑朝姜如意看过来:“姜小娘子,今日多有打扰。”

姜如意弯起眼睛,摇摇头说道:“怎么会呢?少尹今日做东,可是本店的贵客,欢迎还来不及呢。”

裴昭听着姜如意语气里的笑意,嘴角也朝上翘了起来:“哦?”

他这询问的声音自喉咙中发出来,音尾朝上扬起来,带了些暧昧的气氛,姜如意抿着嘴笑了起来。

裴昭也低声笑了,他将目光投向门口那用柳条串起来的寒燕,点点头称赞道:“果然如昨日姜小娘子所说,这寒燕捏的十分栩栩如生。”

姜如意刚才开过了玩笑,这会儿听他夸自己捏的寒燕,很是得意的牵起嘴角。

因着夸这寒燕的客人实在太多,所以这两日得空了,姜如意又重新捏了新的,将之前那旧的寒燕替换下来。

如今裴昭看见的,就是新做出来的。

姜如意又问他今日是坐雅间还是在外面,又扭头看了一眼热热闹闹的食店。

裴昭亦看一眼兴奋的开封府衙役们,想了想说道:“还是雅间吧,难得今日如此高兴,有某在,他们怕是觉得拘谨。”

姜如意点点头说好,吩咐阿远出来招呼衙役们,又将一块包场的牌子,挂到食店门口。

她朝裴昭说道:“裴少尹请里面坐。”

然后就同裴昭一起,朝雅间的方向走去。

身后,在场的开封府衙役们,瞧着两人并肩走着的背影,互相挤眉弄眼一阵,面上皆露出一副了然之色。

因着今日客人包场,所以姜如意同裴昭说了几句话,就匆匆进了厨房里帮忙。

齐飞自忙碌中抬起头来,朝厨房外面看了一眼,纳闷的问道:“小娘子不去同裴少尹说话吗?这里有阿远和阿山,人手足够了。”

阿远和阿山两人也点点头,阿远十分熟练的将手中焯好水的鸡递给齐飞,然后又拿过葱来开始切段。

齐飞将鸡接过来,将调好的酱汁均匀涂抹在鸡上,开始起锅烧油。

阿山则在一旁给烤鸭翻个儿,动作又稳又熟练。

姜如意瞧着三人这默契的配合,发现自己果然插不上手,索性点点头出了厨房,又重新回了雅间里。

裴昭见她去而复返,放下手中的竹叶饮,表情询问的看过来。

姜如意无奈的笑笑:“实在插不上手,厨房里那三人嫌我多余,干脆将我赶出来了。”

裴昭瞧着她脸上无奈的模样,又听她话里的笑意,含笑替她倒了一杯饮子,温言说道:“正好,有件事情想要问你。”

姜如意刚自桌子旁边坐下,闻言纳闷的朝他看过去:“什么事?”

裴昭开口:“这两日恰好要出城一趟,给六叔送些东西,你若是有要送的东西或者书信,亦或是吃食,都可以代你捎过去。”

姜如意眨眨眼睛:“你要去慈幼局?”

裴昭点了点头。

姜如意坐在凳子里想了想,衣服虽是年前才刚托人捎过去的,但是如今天气暖和了,可以再捎些薄的衣衫,吃食想来倒是不缺,那便再送些银钱过去。

小六和阿茹那几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想来很能吃,银钱足了,吃的也更好些。

另着,再带些贻糖、肉脯之类的小零嘴吧。

姜如意这样想了一会儿,就见裴昭朝自己看过来,一副很有耐心的模样。

姜如意想了想说道:“你等我一下,我去写个单子记下来,顺着上面的清单准备。”

裴昭见她话刚说完,就要风风火火的离开,伸手拉了她一下。

姜如意顿住步子,纳闷的朝他看过来:“裴少尹还有什么事情?”

裴昭手指握住姜如意的手腕,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的唐突,耳朵隐隐有些发红。

姜如意脑子里想的都是衣服零嘴之类的事情,对此倒没有留意。

裴昭轻咳了一声,却没有放开,仍稳稳握住她的手腕,他抬起双目,温言朝姜如意说道:“我陪着你一

起去写吧,免得心里面着急,到时候遗漏了什么,反倒麻烦。”

姜如意点点头:“也好。”

这会儿两人心里各自装着事情,连饭都顾不上吃了,索性一起出了雅间,朝后院里走去。

第80章 十指相扣、胡瓜架因着不是第……

因着不是第一次来后院,这次进的又是书房,故这一回裴昭表现的十分从容自若。

他朝面前的书房中打量了一圈,这书房里的陈设比花厅中要讲究不少,不仅有放书的架子和书案,案上还摆了笔墨砚台,应该是平日里记账时要用的。

窗台上搁着一盆米竹,应该今日清早刚浇过水,竹叶交错挺立着,除此之外,挨着右手边不远处,还摆着一碟瓜子。

想着姜如意平日里写两笔账,随手拿起瓜子来吃的悠闲情景,裴昭不由自主的笑了笑。

再转头看向书架上,多是些菜谱和话本子之类的闲书,除此之外,还有去岁时候,自己差人送来的那盏河灯。

裴昭朝那河灯上看一眼,见摆的位置十分靠外,想来应该是喜欢的,他唇角的弧度朝上弯起来些许。

当重新转回头来,却见姜如意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又晃晃被他握住的那只手腕。

饶是姜如意再迟钝,这一路上被他握着手腕不松开,此时也反应过来了。

姜如意作为现代人,对此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只不过这位裴少尹,竟然就这样握着她的手不松开,实在是出乎意料。

姜如意看着裴少尹唇角的笑容,打算说的那句“裴少尹现在可以松手了吧”,在嘴边打了个转,却变成了:“裴少尹若是不松开,可知道还有另一种牵手方法?”

见裴昭十分意外的朝自己看过来,姜如意抿起嘴笑笑,故意使坏的在他耳边说道:“十指相扣。”

姜如意这句话说出口之后,一副笑盈盈的表情看着裴昭,想看看他害羞或是无可奈何的模样。

却不料,裴昭竟当真十分认真的垂目想了想,然后便将握着她手腕的手指松开,转而牵起她的手来,再一根根握住,询问的抬头:“像这样?”

两人的手掌大小不同,如今紧紧的贴合在一起,能感觉到他掌心的干燥温暖。

姜如意原本只想逗逗他,此时迎上他含笑投来的目光,再加上二人相握的手,脸上却变得发烫了起来。觉得自己这举动,似乎有些自投罗网的嫌疑。

姜如意故意虎起了脸,挑眉看他:“裴少尹这样随意牵女郎的手,不知道按律该受什么处罚?”

裴昭竟也认真的想了想,许久之后说道:“若是被当成登徒子告到衙门,按律应当受鞭刑。”

姜如意的眼睛瞪大了起来,她惊讶的看着裴昭,却见他说完了之后,眉眼唇角皆弯起来,才知道他是在诓自己,想要生气,却又忍不住笑了。

裴昭看着她先怒后笑的模样,亦弯唇笑了起来,他轻轻俯下身,低声说道:“某却是只心悦姜小娘子一人,并非登徒子,也不会随意牵别的女郎。”

姜如意感觉到耳边的热气,再听他胸膛中有力的跳动声,不知为何,感觉口有些发干,她咽一下口水,抬头朝着裴昭讪笑了一声。突然间想起来,虽然这间屋子里只有她和裴昭,前面的食店里却有一屋子人呢。

姜如意看一眼他眉目弯起,语气温柔呢喃的模样,再想到外头那一屋子人……

她连忙挣脱开他的手,走到书案前面,轻咳了一声说道:“我先将清单写出来,请裴少尹略等一等,马上就写好。”

裴昭看着她脸红中带了些心虚的模样,手指的指腹互相略蹭了蹭,也知道如今不是时候。

他点点头笑道:“好,若是有不好得的东西,等晚些时候,某让人去买,姜小娘子尽管写就好。”

姜如意低头写字的动作一顿,抬头朝他看一眼,眉眼间带着嗔意。

见他仍是进门时那副从容自若的模样,终是败下阵来,她抿抿嘴,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前那张纸上。

等开封府衙役们吃完饭离开的时候,裴昭和姜如意,早已经从书房返回雅间中。

姜如意回了柜台,匆匆让阿芍去买清单上的东西,裴昭则坐在座位中,不紧不慢的吃着饭,自始至终唇角都朝上扬起来,显然心情极好。

柜台前面,裴昭将银钱递给姜如意,笑着说道:“今日多谢姜小娘子招待。”

姜如意掂了掂那包银钱的份量,脸上露出个灿烂的笑容来,她看着裴昭那张让人赏心悦目的脸,心情更加好了几分。

姜如意笑盈盈的朝他说道:“裴少尹不必客气,欢迎常来光顾。”

裴昭含笑点头:“一定。”

身后的开封府衙役们,看着少尹同姜小娘子笑着说话的模样,脸上皆互相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表情来。

等将那袋银钱收好,姜如意目送着开封府一众衙役们离开,想着今早盘帐时,计算的这段时间赚到的银钱,她心情甚好的转身进了厨房,让齐飞几个赶紧去休息。

……

又过了两日,姜如意念叨了许久的那胡瓜架子,终于搭了起来。

胡瓜架子的图样是姜如意亲手画的,架子的高度不高,只到成年人下巴的位置。齐飞、阿远和阿山三人手里拿着竹竿,很容易就将架子搭了起来,又仔细的将连接处用绳绑结实了。

姜如意站在墙边,十分满意的看看,觉得如今自己这小院子里,既有水井蔬菜,又有凉棚桌椅,无事的时候坐在凉棚下面吹着风,看着菜圃子里长得欣欣向荣的瓜菜,实在是惬意极了。

若说有什么不好,那便是这食店和小院都是租来的,日后若是退租还回去,恐怕心疼的很。

旁边,阿芍和阿远、阿山三人正在小声议论着胡瓜的话题。

“咱们如今搭了胡瓜架子,等到夏天的时候,就能吃上自己种的胡瓜了吧?”

“那现摘现吃的胡瓜,吃起来爽口极了,摘的时候,上面的小黄花还开着,用井水稍微洗洗,一口咬下去,又脆又好吃。”

姜如意坐在凉棚底下,原本心里有些惆怅,听着三人的说话声,忍不住笑了起来。

若说胡瓜,除了生吃和炒之外,夏天最好的吃法还是凉拌。

将这胡瓜洗干净了切去两头,然后放在个大案板上,用刀拍裂拍开,然后再切成小段。

将这切好的胡瓜里面调入一丁点盐,清酱汁和陈醋,再加上一勺蒜末,若是爱吃芝麻酱的,再往上浇上一勺麻酱,拌匀了之后吃上一口,酸香开胃,堪称夏季解腻佳品。

除此之外,在后世的时候,还有一道有名的拌凉菜,叫做蓑衣黄瓜。

是将两侧用刀均匀的切下去,却皆不切断,等到两边都切成薄片,用手拎起来,胡瓜就像弹簧一样可以片片拉开,十分考验刀工。

姜如意曾经练过一个暑假,一开始是用筷子放在两侧,让刀切不下去,后来练得熟了,便可以不用筷子,也能切的又快又好。

想着这些往事,再想想今年夏天能吃到蓑衣黄瓜,姜如意很是满足的笑笑。

正想着,阿芍去了一趟前头的食店,快步走回来说道:“小娘子,唐小娘子来了。”

姜如意朝阿芍点了点头:“知道了。”

她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快步朝前面的食店里走去。

食店里面,今日仍然十分热闹。

唐锦坐在靠近窗角一处安静的位置,看见姜如意走进来,笑眯眯的朝她招了招手:“姜小娘子。”

姜如意笑着朝唐锦走过去,见她今日似乎格外的高兴,倒是朝她脸上多看了几眼。

姜如意问道:“唐小娘子今日想吃什么,烤鸭还是笋子,或者用些糕点和桂圆银耳羹?”

唐锦想了想,摇摇头说道:“今日不饿,就糯米糕和桂圆银耳羹吧。姜小娘子若是不忙,坐下陪我聊聊天吧?”

姜如意点点头,她让阿芍去厨房一趟,自己在唐锦对面的座位上坐了,然后又看她一眼问道:

“唐小娘子今日瞧着,似乎格外开心?”

唐锦见被姜如意看出来了,先是意外的睁大了双眼,紧接着张了张嘴,表情竟然破天荒的变得扭捏起来。

姜如意眨眨眼睛,十分疑惑的朝她看过去,紧接着心中一动,惊讶的朝她问道:“莫非,是跟唐郎君有关的?”

唐锦没想到竟然被姜如意猜到了,她干脆笑眯眯的承认道:“嗯,昨天傍晚的时候,唐飞突然来找我,说他心悦于我……”

等这句话说出口,唐锦的脸又红了一下,不好意思的咬咬嘴唇,没再说下去。

姜如意却笑了起来:“如此,当真要恭喜唐小娘子了。”

唐锦听着姜如意发自真心的恭喜声,再看看她脸上的笑容,倒是也跟着笑了起来。

等笑过之后,又低头用手攥攥衣角:“我怎么也没想到,唐飞竟然会说那样的话。”

姜如意对此倒是不觉得意外,这恐怕就是当局者迷了。

两个有情人相处在一起,外人都看在眼里,搁到这二人身上,反倒是谁都没有意识到,也可能意识到了,却轻易不敢宣之于口。

两人说话间,阿芍已经端了糯米糕和桂圆银耳羹过来,又贴心的给姜如意送了杯紫苏饮子。

唐锦拿一块糯米糕在手里,才吃了两口,又好奇的朝姜如意问道:“对了,你和裴少尹怎么样了?裴少尹打算什么时候上门提亲?”

姜如意才喝了一口紫苏饮子,被唐锦这话惊的呛咳了起来,朝她连连摆手。提亲?她怎么不知道,自己和裴少尹之间,已经进展到了提亲那一步了?

唐锦却已经恢复了方才那笑眯眯的表情。

她朝姜如意看了一眼,说道:“你可不要瞒我,那日我虽然没来,但是衙门里面已经传开了。”

姜如意说话都有些结巴:“传、传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