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开小灶、青郡王侍从看一眼门口那……
侍从看一眼门口那块写着姜记的牌匾,肯定的点点头:“郡主提到过的地方,就是这里。”
先前说话那人风雅一笑,带着侍从进了食店里面。
姜如意才刚出了厨房,就见阿远凑了过来,小声说食店里来了位陌生的贵客,问小娘子要不要亲自去看看。
自从上回阿山没认出裴少尹之后,但凡是新来的没见过的贵客,阿远和阿山都要让小娘子看看,以免再闹出乌龙来。
姜如意这会儿也看见了自门外走进来的那位年轻郎君,一身檀色的衫子,上面绣着繁复的祥云滚边,头上没有束冠,而是用一条同色的锦带将发束起来,明明有些女气的颜色,这位穿起来却很是风流俊雅。
他身后还跟着两名侍从,此时,他正打量着眼前的食店,一副兴味盎然的模样,只是左腿走路的时候不太利索,从门外迈进来的时候,明显需要身旁的侍从搀扶一下。
姜如意看着这位陌生风雅的郎君,心下一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来。等他再说了两句话,姜如意就彻底确定,面前这位就是那传说中大冬天进山打猎、爱好独特的青郡王了。
青郡王自座位中坐下,看见面前的姜如意,很是自来熟的开口:“本王知道你,应该是翁宁口中的姜小娘子。姜小娘子,本王猜的对不对?”
姜如意笑笑:“郡王不愧是贵人,眼力较旁人更精准些。”
青郡王显然没什么架子,他朝姜如意一笑,然后就问起那烤鸭来:“听翁宁说,姜小娘子这里的烤鸭是用果木烤的,现烤现吃、丰腴肥美,滋味十分不错。本王今日慕名前来,就是想要尝尝,看看味道当真如此美味?”
听说?
姜如意纳闷的眨眨眼睛。
翁宁郡主素来爱吃店里的烤鸭,替她在皇族宗亲中打一波口头广告,也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她记得翁宁郡主常常派人来买烤鸭回去,昨日的时候,才刚买了两只。这位郡王爷,难道一口也没吃上过?
姜如意自面上保持着笑容,又确认了一句:“郡王……是听翁宁郡主说的?”
青郡王点点头:“当然了,翁宁推荐的吃食,本王自然要来尝尝。除了烤鸭,还有那砂锅煲、红烧排骨、糯米烧卖,其余的姜小娘子看着上吧,吃不完的本王带回去。”
姜如意瞧着眼前这位财大气粗的贵客,连忙点了点头,正要转身离开,想起厨房里那水晶脍来,又微笑着停下询问了一句:“本店今日有刚做好的水晶脍,做法不是南边常用的鱼,吃起来口感更劲道些,客人要不要尝尝?”
青郡王痛快的点头:“行,来一盘尝尝。”
姜如意再次笑了笑,说一句请客人稍等,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没过多久,青郡王看着眼前这一桌琳琅满目的吃食,不由得吸了吸口水。他赶紧伸手拿起一张卷烤鸭的面饼来
,按照翁宁给他说过的吃法,卷好朝嘴里放去。
这烤鸭入口,喷香的油脂夹杂着鲜嫩的鸭肉,自味蕾中绽开,外面的皮子焦脆又带了点甜,葱丝和莱菔丝清脆爽口。青郡王一连吃了三张,然后才停下喘了一口气,端起饮子来喝了一口。
这一喝之下,他又惊讶的朝杯子里瞧瞧。
奇哉,这食店里的饮子怎得也这样好喝?
青郡王夹一筷子红烧排骨,嗯,香浓醇厚。再夹一筷子糯米烧卖,这糯米和豚肉混合的恰到好处,又香又不腻口。
然后再吃一口姜小娘子推荐的水晶脍,咦,这滑嫩劲道的口感,跟别处吃过的都不一样。
青郡王将每样吃食都吃过了一遍,然后一边用手摸着肚子,一边朝姜如意竖起一根大拇指:“姜小娘子这里的吃食,样样都好吃。”
姜如意笑了起来,看着这位脾气率性,人又风雅有趣的郡王,倒是觉得格外的投缘。
食店外面,当裴昭走进食店里,看到的就是两人自座位中说说笑笑的样子。
左前的那张小方桌旁边,姜如意惊讶的看着青郡王:“依郡王刚才所说,当真有用鱼鳞做成的水晶脍?”
青郡王得意的点点头:“当真是有,某曾经去西南地方游玩,经过一处农家,有幸吃到过一次,听说那水晶脍竟然是用鱼鳞做出来的,当时反应和姜小娘子此时一样。”
姜如意听着他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又好奇问味道如何,有没有鱼腥味。
青郡王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说道:“吃起来倒是没有鱼腥味,只不过那家汁子调的有些敷衍,不如姜小娘子浇的这……辣子,吃起来又香又辣,当真是过瘾极了。”
姜如意拍了一下手:“郡王好眼光,这辣子可是用的独家秘方,别家寻常仿制不出来的。”
青郡王听到这话,低头朝那盘水晶脍上看了一眼:“如此说来,本王可得好好品尝了。”
姜如意笑着说了一句请慢用,然后才笑盈盈的转过身。一抬头,正好迎上裴少尹看过来的目光,她连忙朝他叫了一声“裴少尹”,然后心情愉快的走了过来。
因着裴昭说过近日会常来,所以姜如意对于他一天来两次的事情,倒也不觉得奇怪,只笑着问道:“裴少尹要点些什么吃食?”
裴昭看着她这心情颇为不错的模样,目光朝远处看了一眼,然后就收了回来,温言笑笑说道:“皆可,姜小娘子看着安排就好。另着,若是今日有新上的吃食,也劳烦姜小娘子上一份。”
姜如意想着那水晶脍,犹豫了一下:“倒是有新吃食,是改良过的水晶脍,味道倒是不错。只不过上面浇了辣子,怕是裴少尹吃着不习惯。”
姜如意将这话说完之后,询问的朝裴昭看过去,就见他亦朝自己看过来,双目里溢出笑意来。
他轻点了一下头说道:“如此,那便算了,多谢姜小娘子提醒。”
姜如意笑了笑,她给裴昭说了句“稍等”,然后就转身进了厨房里,过了不短的时间,才端了吃食重新走回来。
在那大托盘里,除了平时自己常点的几样吃食,还明显摆着一盘乳白如凝脂的水晶脍,裴昭朝盘子里看了一眼,略带惊讶的看向姜如意。
姜如意朝他笑笑,压低了声音:“这一盘没浇辣子,请裴少尹放心吃吧。”
刚才她进厨房里面,发现锅里还余下些完整的冻子,她想了想,干脆盛出来切成薄片,上面浇了三合汁子,滋味酸甜开胃,也十分好吃。
对于自己这无意识给裴少尹开小灶的行为,姜如意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裴昭目光里的讶然,顷刻间转为了深深的笑意,他颔首:“多谢姜小娘子的、照顾?”
“裴少尹请慢用。”
姜如意伸手一指那盘不辣的水晶脍,朝他眨了眨眼睛,然后就笑眯眯的转身离开。
……
惊蛰过后,天气开始一天比一天转暖起来。
等下了几场雨,星星点点的绿意自地面和枝头冒了出来,生机勃勃的迅速蔓延进整个汴京城里。
因着天气变得暖和,出门溜达、顺便来食店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多。有在家里闷了一个冬天的,无意间经过姜记,看着街边这间敞亮干净的大食店,也好奇的进来坐坐,点上几道菜尝尝。
至于那些熟客们,更是隔三差五就来,恨不得搬到姜记附近住着,一馋了就来姜记吃饭。
这群食客里面,就包括腿伤终于养好了的青郡王。
食店里,姜如意看着最近几乎天天来,恨不得住在姜记的郡王,脸上带起一抹笑容。
青郡王自己也忍不住对着姜如意感叹:“只恨行馆离着姜小娘子的食店有些远,一天只能来吃一趟。要不然,本王肯定一天三顿,都在姜小娘子这食店里吃。”
姜如意听着这位青郡王的抱怨声,弯起眼睛笑了起来,她说道:“若是那样,郡王也千万要当心了,等日后回到南边,吃不上这里的吃食,岂不是难受?”
青郡王一双漂亮的眼睛看向姜如意:“所以,本王才要趁着在京中的日子,将这里的吃食吃个痛快,姜小娘子说是不是?”
紧接着又感叹道:“若是姜小娘子愿意去江南开分店就好了,到时候,本王就不愁吃不上这里的好吃的了。”
姜如意听着他说到“分店”,觉得这位郡王的脑回路实在跳跃,难怪能干出大冬天进山打猎的事情来。
其实她还真想问问,那日究竟打回来猎物没有?说不定打了山鸡野鹿之类的,切成片用香料腌了然后用明火烤,那味道肯定不错。
姜如意笑眯眯的从心里想着,不过也只能想想,不能当真问出口。若是一问之下,发现这位郡王什么猎物也没打到,岂不是让人家失了面子?
青郡王已经好奇的朝姜如意看过来,问道:“方才进门的时候,听伙计说起,姜小娘子近日在研究新吃食,不知是什么?”
姜如意一抬眉毛,看着他笑道:“客人算是问着了,正打算这几日推出的吃食,刚刚出锅,正想请郡王试吃点评一下。”
反正这位郡王十分爱吃,而且还长了一条极灵舌头,正好让他尝尝,给自己提提意见。
青郡王见姜如意卖完了关子,然后就转身进了厨房里端菜,好奇心瞬间被提了起来。他很没有郡王风范的伸长了脖子,看向厨房的方向,眼巴巴等着。
就见不久之后,姜如意端着一只小炖盅走了回来。
她将那只炖盅放在桌上,朝着青郡王一伸手,笑着说道:“请郡王掀开瞧瞧。”
第72章 郡王亲选、八宝肉圆青郡王看……
青郡王看着眼前这精致的小炖盅,好奇心完全被调动了起来,不用身旁的侍从动手,伸手就掀开了盖子。
一股清鲜却又浓郁的肉香,瞬间扑鼻而来,青郡王吸了一下鼻子,赶紧低头看向里面的吃食,却见里面盛的是丸子。
这丸子约莫有半个拳头大小,里面还有清亮透明的汁水,泛着点点油花,正热腾腾的冒着热气,那股诱人的香味正从里面冒出来。
姜如意笑笑介绍道:“八宝肉圆,请郡王尝尝。”
青郡王闻着这鲜香的味道,好奇的抬起头来:“这个是用豚肉做的?”
见姜如意又露出那副卖关子的表情,他好奇心顿起,连忙从一旁拿起勺子,舀了一勺丸子放进嘴里。
片刻之后,一双漂亮的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咦,不止有豚肉,里面好像还加了荸荠和笋子。”
“那嚼着松软香浓的,莫非是松子?怎么吃起来一点都不腥,而且肉香味里面,还有股特殊的咸香?”
姜如意听着青郡王边吃边点评,虽然刚才
故意卖了关子,此时也不得不佩服起他的味觉来。
她仔细的给他解释道:“这肉圆确实是用豚肉做的,用刀将肉切成细腻的茸,里面的筋要仔细的挑出来,只留切好的肉茸,而且不要用斩的方法,这样做出来的馅儿才又香又嫩滑。”
“里面确实如郡王所猜的,加了荸荠和笋子,那笋只取小小一丁点笋尖,要不然没有这么嫩和脆爽。松仁、香蕈和前头那两样,都依样剁碎了,然后再加姜汁,和肉茸全都混合在一起。至于那股咸香味嘛……”
姜如意伸手指了一指厨房,得意的笑笑:“用的是本店自制的酱瓜,整个汴京城里都找不出相同的味道。”
“将这些食材全都融合进一只丸子里,才能做出这一盅八宝肉圆,郡王觉得如何?”
青郡王听着姜如意说完这番话,只从嘴里面发出两道“啧啧”声,这下子佩服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八宝肉圆,难怪刚掀开盖子的时候,不但有肉香,而且还有一股特别的清鲜滋味。
青郡王又舀起那肉馅尝了尝,果然又软又滑嫩,姜小娘子说得对,这切出来的肉馅,吃起来格外的细腻。
青郡王边吃边啧啧称赞着:“姜小娘子这份厨艺还有巧思,实在让本王佩服。”
姜如意笑眯眯的摆摆手:“不敢不敢。”
青郡王亦笑了起来,他又用勺子舀那八宝圆子,一舀之下,发现里面已经见了底:“这么快就吃完了?”
青郡王意犹未尽的擦擦嘴,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虽然很依依不舍,但也只能将勺子放下。
他问道:“姜小娘子这道八宝圆子,明天就能上了吧?”
姜如意问他:“郡王觉得,可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
青郡王咂摸了一下嘴巴:“姜小娘子做的这八宝圆子,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姜如意听着他这话,禁不住得意的笑了起来,她点点头:“行,明日就上。”
青郡王摸着肚子笑道:“本王明日一定早点来。”
姜如意瞧着这位快要住到姜记的郡王爷,有些无奈的看他,幸好,郡王应当家产颇丰,万一换成寻常人,为了一口吃的花银钱如流水,自己可就罪过了。
……
果然,第二日来食店中吃饭的食客们,就看见了小竹册子上新多出来那道八宝肉圆。
一名客人朝上面指了指,好奇的向阿芍问道:“咦,这是姜记上的新菜吗,前几日某还没有看到。”
阿芍点了点头,朝着客人回答:“客人来的真巧,是今日新上的八宝肉圆,用了豚肉、笋尖、荸荠和松子,我们小娘子亲手试做过,连郡王尝过了都说好呢。”
不光面前这位客人,连周围几桌食客听说阿芍的话,心里面都跃跃欲试起来。
姜小娘子亲手做的,那一定要尝尝。
而且还是郡王亲口夸赞的,哪里能够错过?
那客人笑笑,先感叹道:“不愧是姜小娘子,做出来的吃食,连郡王都称赞有加。”
另一桌客人点点头:“关键是这名字取的也好,八宝肉圆,听着就格外的富贵,某这桌也要一份。”
阿芍笑眯眯的应下,转身进了厨房里面,很快就端着那炖盅走出来。
等客人们掀开盖子,吹散了热气尝上一口,只觉得这八宝肉圆入口鲜滑香嫩,松软可口,实在是好吃。
不知怎么得,关于姜记这道八宝肉圆的名声,很快就传了出去。不光滋味好吃,而且还是郡王亲选,若是没吃过,一定要去姜记尝尝味道。
姜如意第一次听到“郡王亲选”这四个字的时候,停下手里算账的动作,惊讶的朝阿远看过去。
就见阿远肯定的点点头:“没错,外面的人如今就是这么传的。”
阿山纳闷的问道:“小娘子,咱们这道肉圆确实请郡王尝过,不过怎么就变成郡王亲选了呢?”
依他看,除了这道八宝肉圆,郡王还喜欢吃烤鸭、红烧排骨和糯米烧卖呢。
姜如意觉得阿山这问题问的极好,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实际上,就没有那位郡王不喜欢吃的东西。若是如此,岂不是一个个的都成了郡王亲选?
姜如意想着每一盘吃食上,都飘着郡王亲选四个字,忍不住闷闷的笑了起来。
她摇摇头甩掉脑海里那荒唐的画面,朝着阿远说道:“随他们去吧,反正等过段时间,又上了新吃食,估计很快就将这件事情忘了。”
阿远和阿山点了一下头,看着小娘子这副淡定的模样,打心眼儿里佩服起来。
倒是阿芍,好奇的朝姜如意问道:“小娘子,咱们又要上新吃食了吗?”
齐飞正从厨房里走出来,听着阿芍的话,很是无奈的朝这边看了一眼,姜如意一回头,迎上齐飞那看吃货的眼神,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回过头来给阿芍说道:“再等等吧,等天气暖和起来再说。”
“哎。”
阿芍一听小娘子这样说,立马高高兴兴的点了一下头,开始从心里面期待起来。
……
没过多久,对于郡王亲选这个话题,连青郡王本人都听说了。
不过,他不仅不排斥,反而还颇引以为豪。
食店的小方桌旁边,青郡王手里摇着扇子,朝着姜如意得意的说道:“可不是本王吹,凡是本王觉得好吃的东西,就没有人说不好的。”
姜如意看着他手里的扇子,又看一眼外面冷飕飕的天气,觉得这位郡王实在有点要风度不要温度。如今虽说暖和起来,但寻常人仍穿着夹衣,若是一早一晚的冷了,还要再加件坎肩。眼前这位,却已经用上扇子了。
不过,对他这句话,姜如意倒是十分赞同,笑眯眯的点点头:“郡王的品味自然极好。”
姜如意说话的同时,又看一眼面前的这张小桌子,自这位青郡王头一次来,便不爱坐在雅间里,反而喜欢坐靠窗这一排小方桌,实在是没有什么郡王架子。
两人说话的工夫,已经有好几桌客人点了那郡王亲选的八宝肉圆,阿芍正手脚利落的端着路过。
青郡王看着那一桌桌冒着热气的八宝肉圆,又忍不住朝姜如意感叹道:“姜小娘子这八宝肉圆定价不便宜吧?照这个卖法,岂不是很快就能这将间食店买下来,改开大酒楼了?”
姜如意听着青郡王的话,虽然今岁开始,也动过这样的念头,不过却还是摇摇头:“郡王高看我了,这食店的价格怕是不菲。另着,清月楼东家也未必愿意卖的。”
青郡王摇摇扇子,看了姜如意一眼,见她嘴上这样说着,眼睛里却带着笑意,啧啧了两声,觉得这位姜小娘子实在厉害极了。
食店门口,裴昭和徐修正一起迈进来。
裴昭正漫不经心的听着徐修在耳边喋喋不休,一双眼睛习惯性的朝柜台看过去,没见到姜如意,有些意外的收回视线。
阿芍正给面前那桌客人端完菜,一抬头见到两人,很自来熟的朝姜如意的方向一指:“裴少尹是找我们小娘子吗,小娘子在那里呢。”
裴昭顺着阿芍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明亮的窗户旁边,姜如意正同那位青郡王笑着说话。
徐修也听见阿芍的话,一起看过去,当看见青郡王的时候,纳闷的说道:“咦,他怎么也在这里?而且看样子,跟姜小娘子似乎很熟,裴从谦,这是怎么回事?”
裴昭听着徐修纳闷的语气,没有回答,而是客气的朝阿芍道了一句谢,迈步朝两人所在的方向走去。
窗户旁边,姜如意同青郡王说完了酒楼的事情,正好转身离开。一抬头,恰好看见朝这边走过来的裴昭和徐修。
她笑着叫道:“裴少尹,徐郎君。”
裴昭含笑朝她“嗯”了一声,然后便转头看向桌边的青郡王,客气的一拱手,然后便挑了一张无人的桌子坐下。
姜如意见裴昭在桌边坐下,有些纳闷的问道:“裴少尹今日要坐在外面
吗?”
裴昭抬起头来,温柔的朝她笑笑,颔首道:“许久没有坐这小方桌了,今日突然间有些想念。”
姜如意听着他这句话,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就低声笑了出来。裴昭见她笑,眉眼都弯成好看的弧形,嘴角也同样上扬起来。
他今日穿了一件月白色的衫子,头发依旧用冠束起,露出宽阔好看的额头,眉眼这样微微含笑的时候,透着一股平常没有的温润。
姜如意忍不住朝他身上多看了两眼,觉得郎君温润如玉的模样,实在是好看极了。
裴昭一抬眉头:“姜小娘子在看什么?”
姜如意朝他笑笑,低声夸道:“裴郎君穿这身月白色衣衫,十分好看。”
裴昭听着她声音低低的,带了些软糯笑意说出“裴郎君”三个字,感觉自己心尖上仿佛有一片羽毛划过,酥痒酥痒的。
第73章 平安符、姜片糖裴昭唇角朝上……
裴昭唇角朝上翘起来,那一双清冷的桃花眼中,流淌出缱绻笑意:“多谢姜小娘子夸奖。”
姜如意说完了“裴郎君”三个字,不知为何,脸上竟有些发热。
她看一眼坐在裴昭旁边的徐修,含笑朝两人说道:“请裴郎君和徐郎君稍坐,今日有新上的八宝肉圆,也给两位郎君上一盅吧?”
徐修已经看见青郡王桌上那白瓷盅了,他吸了吸鼻子,连忙点了点头。
裴昭亦点点头:“好,有劳。”
姜如意朝他笑笑,转身朝厨房里走去。
裴昭目送着姜如意的背影消失在厨房中,这才将目光收回来,朝青郡王客气的一点头:“青郡王,真巧。”
青郡王见方才这位裴少尹和姜小娘子含笑说话的样子,很是意外的挑了挑眉毛。
他记得去岁见面的时候,见到这位裴少尹,性子十分清冷严肃,今日怎得跟换了个人似的?
青郡王摇了摇扇子:“裴少尹,今日的确是很巧。”
他又看了一眼徐修,笑眯眯的叫了一声:“妹夫今日也在啊。”
徐修看着这位性子想一出是一出,比自己还要不着调的郡王,很是牙酸的点了一下头。
裴昭却突然间开口:“倒不是今日巧合,某时常会来姜记吃饭。”
青郡王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裴少尹是在回答,刚才自己说今日很巧的事情。
他回头看了一眼厨房,然后又重新转过头来,朝着裴昭意外的说道:“是吗,本王却没想到,裴少尹这样清冷的性格,竟然喜欢到外面的食店来吃饭。”
过道里,阿芍正端着两杯饮子走过来,她将一杯竹叶饮给了裴少尹,另一杯甜的给了徐郎君,笑嘻嘻的说道:“这是我们小娘子吩咐,特意给裴少尹煮的。”
裴昭朝阿芍道一声谢,端起那杯竹叶饮来略吹散了热气,含笑低头喝了一口。
他将盛竹叶饮的杯子握在手里,朝青郡王一点头:“嗯。姜小娘子这里的吃食,做的极好。”
青郡王瞧一眼裴昭手里的杯子,一看就知道是刚煮好的,正散发着热气。
他盯着那杯子多看了一会儿,然后就晃了晃手里的扇子,转过头去,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面前的吃食上。
……
上巳节这一日,姜如意早早的起床,打算带着阿芍去大相国寺逛逛。
在本朝,上巳节已经的没了前朝的热闹与隆重,地位一落千丈。
不过三月天气回暖,外出踏青游玩的行人本就不少,姜如意同齐飞、阿远和阿山交代了几句,说中午就能回来,临去之前,还特意带上了一匣子今早才炒的姜片糖。
这姜片糖是在姜片外面裹上糖,下锅炒出来的,做法十分简单,只需要将干净的鲜姜去皮切成片,外面裹上糖沙即可。
先将姜片反复用水浸泡,去掉一部分里面的辣味。锅中加入水和糖,将姜片倒进里面,先小火熬煮,然后再翻炒均匀。
这翻炒是个耐心活,需要等锅中冒起白色的泡泡,姜片也蜷缩变成半透明的模样,这个时候拿铲子不断快速来回翻炒。
等到晾凉之后,姜片外面包裹上一层白色的糖沙,吃起来甜中带了一点淡淡的辛辣,在这初春的季节当零嘴吃,胃里面暖洋洋的,既好吃又能养胃。
厨房里,听完姜如意的话,齐飞点点头说道:“小娘子放心去就是,店里有我看着呢,出不了岔子。”
阿远和阿山平日里除了姜如意之外,最佩服的就是齐飞,也点点头,说小娘子放心去玩,他们一定好好看店。
姜如意见三人这么说,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笑笑回答道:“那好,回来的时候给你买好吃的。”
齐飞、阿远和阿山三人闻言,都笑了起来,阿芍也笑了。
姜如意回房间换了身衣服,然后就拿上盛姜片糖小匣子,带着阿芍出门上了马车,朝大相国寺驶去。
大相国寺外面的街道上,姜如意一下了马车,看着前面熟悉的寺门,还有围墙外冒出绿芽的柳树,脸上忍不住露出一抹感慨之色来。
身旁,阿芍指着前面那段围墙说道:“小娘子,你看看右边的那棵柳树,我记得去岁时候,小娘子还在这里摆摊卖过水晶粽子呢。”
姜如意转头朝阿芍笑笑,给她说道:“还不止水晶粽子,还有薄脆胡饼和五香豆腐干,那时候的生意相当不错,一竹篮子薄脆胡饼,一上午就能卖完。”
姜如意一边走着,一边给阿芍讲着自己刚进汴京城,在大相国寺外摆摊的事情。
阿芍听的津津有味,听到小娘子卖一包十个的薄脆胡饼,可以给客人打折,每日都有客人早来等着买,忍不住感叹一声:“小娘子真厉害。”
姜如意笑笑:“后来,咱们在州桥夜市摆摊的钱,就是这么赚来的。”
“咦,姜姐姐?”
突然间,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来,裴拾飞快的跑了过来,看见果真是姜如意,他笑着揉揉眼睛:“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姜姐姐,真的是你啊。”
姜如意刚才正说完薄脆胡饼,一见到面前的裴拾,忍不住笑了起来。当初买这一份十个的薄脆胡饼,这位小郎君可没少买。
她朝裴拾笑笑:“裴小郎君,真巧。”
裴拾朝姜如意问道:“姜姐姐,你也是来大相国寺求平安符的吗?”
姜如意眨眨眼睛,这才想起来,每年自惊蛰之后,大相国寺都会赠予香客们平安符,祈求今岁平安顺遂。
她摇摇头笑笑:“只是随便逛逛罢了,裴小郎君这是,特意来求平安符的?”
裴拾连忙摆了摆手:“不是我,我是陪着阿娘来的。姜姐姐,咱们一起进去吧。”
姜如意听他说是陪宋夫人一起来的,这才露出个恍然大悟的表情,她点点头,然后就带着阿芍一起朝相国寺里走去。
一进入寺内,袅袅青烟伴随着木鱼声,让人心里不自觉的沉静下来。
裴拾小声朝着姜如意说道:“姜姐姐,我阿娘在那里呢。”
姜如意顺着裴拾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宋氏身后跟着两名婢子,正微笑着同僧人说话。她手里拿着一张黄色的符纸,想来已经求完了平安符,脸上带着笑意。
裴拾和姜如意一起走过去,宋氏见到姜如意,脸上顿时露出个惊喜的笑容,带着婢子快步走了过来:“姜小娘子。”
姜如意连忙朝宋氏笑笑:“宋夫人,真巧,今日竟然在这里见面了。”
宋氏看着姜如意,自从上回在侍郎府见过之后,她对姜如意越发觉得投缘。
宋氏语气里带着亲昵说道:“今日趁着天气好,所以来大相国寺走走,顺便求一道平安符。姜小娘子也是来求符的吧?”
姜如意原本只是想随意走走,不过听宋氏这样说,又见身旁阿芍一副好奇的模样,也点点头。
宋氏连忙让开一些,让姜如意先去求平安符。
姜如意笑着谢过,她将手里那一匣子姜片糖递给阿芍,自己朝那位赠平安符的僧人走去。
僧人见又来了一位女郎,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请问女施主是想求姻缘,还是求平安?”
姜如意愣了一下,抬起头来仔细的朝后面挂着的符上看去,发现虽然都是用黄色的符纸写成的,但细节上却有所不同。
她笑笑:“求平安,有劳小师父了。”
那僧人点点头,转身取了一张平安符过来,伸手递给了姜如意。
“多谢。”
姜如意收下谢过,又掏出些散碎银钱递过去。
等姜如意拿着那张叠好的平安符回来,阿芍连忙好奇的凑过来看看,然后又郑重其事的说道:“小娘子可要拿好了,听说大相国寺的平安符最是灵验,小娘子今年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姜如意想到去年那山匪的事情,原本不觉得如何,现在听阿芍提起来,倒是下意识的将那平安符攥紧了些。
她用手推推阿芍:“你也去求一张,自己求的才最灵验。”
“哎,小娘子拿着。”
阿芍将姜片糖递给姜如意,自己走过去求平安符。
姜如意将平安符收进贴身的荷包里,一抬头,却见宋氏好奇的朝自己手中看过来。
见姜如意看向自己,宋氏朝那小匣子上指了指问道:“这是姜小娘子自己带的吃食?”
姜如意迎上宋氏那好奇的表情,笑了起来,连忙将小匣子打开,朝她递了过去说道:“是今日新做的姜片糖,虽然说是糖,但吃起来带了些姜的辛辣,请宋夫人尝尝。”
宋氏点了点头,拿起一片来放进嘴里嚼了嚼,然后就笑着评价道:“甜甜的,确实带了点辛辣,好吃的很。”
她说着,又对着姜如意笑笑,往那小匣子上一指说道:“我方才就瞧着姜小娘子这小匣子十分眼熟,似乎在三郎那里看见过,一问果然是姜小娘子食店里的东西。”
宋氏口中的三郎就是裴昭。
裴拾原本也拿了一块姜片糖吃,此时听到阿娘的话,也连忙朝小匣子上看了看,然后很确定的点点头:“的确跟阿兄那只蜜煎匣子差不多,原来阿兄时常随身带着的那匣子蜜煎,是从姜小娘子的食店里买的。”
姜如意听着宋氏母子二人的话,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就垂眼笑了笑。她没想到,裴少尹那样清冷严肃的人,竟然会随身带着那只蜜煎匣子。
姜如意想起冬日的时候,自己还给他蜜煎匣子时,说出的那番拒绝的话来。如今想来,实在是……
阿芍恰好求完了平安符,她高高兴兴的走回来说道:“小娘子,咱们在周围逛逛吧。”
姜如意收起了思绪,她朝阿芍点了点头,笑着同宋氏母子二人告别:“就不打扰夫人和裴小郎君了。”
宋氏笑了笑,亲热的开口:“若是有空,欢迎姜小娘子来府里坐坐。”
姜如意笑着说了声好,然后就出了大殿,在相国寺内随意闲逛起来。
寺内的游人如织,除了来寺中上香和求签的,还有不少带了吃食来游玩,或者去寺后面瞧碑林的。
姜如意和阿芍先沿着前殿逛了逛,又去侧院里看了晨钟。
只见高高的台阶之上,一只铜铸的大钟庄严肃穆的悬挂在半空中。此时恰好到了巳时和午时交接的时候,僧人敲响起钟来,浑厚的钟声一圈一圈荡开,在耳边久久回荡不绝。
等钟声停下之后,姜如意又带着阿芍出了侧院,在外面的街道上逛了逛,在摊位上买了些糖果子和干果。
眼看着时间快到中午了,街上的游人越来越多,姜如意带着阿芍一起上了马车,两人回了食店。
食店外,姜如意才下马车,就见唐锦和唐飞两人,正一脸焦急的等在食店门口。
见姜如意从马车上走下来,唐锦的双眼一亮,连忙拉着唐飞朝这边跑了过来:“姜小娘子,你终于回来了。”
姜如意瞧着唐锦一脸焦急的表情,连素来冷静的唐飞脸上都带着焦灼神色,连忙朝两人看过去:“发生什么事了。”
阿芍从马车里出来,她从一旁看看唐锦唐飞两人,将买回来的东西拎在手里,朝姜如意说道:“小娘子跟唐小娘子慢慢说,我先回去放东西。”
姜如意朝阿芍点了点头,唐锦拉着姜如意重新回了马车上,一边让车夫驾车,一边给姜如意解释道:“裴少尹今日就要出城。”
见姜如意脸上露出讶然之色,唐锦小声的说道:“听说是官家下的密令,要秘密出城,不准任何人声张。”
第74章 相送、油焖笋马车朝着开封府衙门……
马车朝着开封府衙门的方向疾驰着,车厢里安静静的,这消息来的突然,压在人心头沉甸甸的,没有人说话。
姜如意掀开车厢上的帘子,看一眼外面急速飞掠而过的街道,脑海里仿佛又浮现出幼年时,同父亲和阿娘出城游玩的那一日。她无声闭了闭眼,将帘子松开。
等到了开封府衙门,唐锦拉着姜如意下了马车,两人朝衙门里快走了几步,见张易他们都还在,唐锦这才用手拍了拍胸口:“幸好赶上了,姜小娘子跟我来。”
“有劳。”
姜如意朝唐锦点了点头,两人朝衙门后院走去。
书房中,裴昭正在仔细检查与山匪有关的案卷。此次官家密令下的匆忙,有些案卷来不及细看,只能带着等路上再翻阅。
一旁的侍从替自家阿郎整理好案卷,皆归置到一起,就听裴昭细细朝他吩咐道:“此去匆忙,你回去告知裴管事和三叔一声,让他们勿念。另着,姜小娘子那里也要去一趟,说某很快就回来,让她不必挂心。”
侍从不放心的说道:“阿郎,让属下跟着同去吧。”
裴昭摇摇头:“不必,除了明面上这些人,官家还秘密派了禁军随行保护,想必不会出岔子。倒是汴京城中,需要留着人策应。”
裴昭说话间,将手伸进怀里,摸到一只触感温润光滑的小匣子,想让侍从交给姜小娘子。在手指接触到小匣子的一瞬间,他心里面却又改变了主意。
他垂目笑笑,用指腹蹭了一下小匣子光滑的外壁,然后将手放下。
罢了,等回来之后,再请姜小娘子帮忙新渍些蜜煎也不迟。
一旁的侍从见阿郎似乎有话要吩咐,却又沉默下来,纳闷的看向他:“阿郎可还有其它吩咐?”
裴昭想了想:“虽然今岁山匪只在外面猖獗,但也要警惕去年食店里,发生过的事情。这段时间若是无事,你让裴管事多去姜记转转,让咱们的人夜间多加留意。”
“哎。”
侍从连忙点点头:“属下都记下了。”
书房的大门被从外面推开,裴昭疑惑的抬目看向门口,就见唐锦拉着姜如意迈了进来。
这一回,裴昭脸上当真露出了讶异之色。
他快步走了过去,看着姜如意有些散乱的衫子和微乱的呼吸,声音温柔中又带上一抹笑意:“姜小娘子?”
姜如意抬起头来,见到裴昭那双溢着笑意的眼眸,再听到他温柔平静的语气,鼻子不由自主的酸了一下。
这段时间入了春,他常穿各种颜色清浅的衫子,配上玉质温润的冠,将头发束起来,整个人都温润清俊,一派翩翩浊世佳公子的模样。
今日却不同,他换了一身黑色窄口劲装,腰间带着兵器,手臂和肩膀上面还有护甲,整个人身上多了几分凛冽的肃杀之气。
姜如意吸了吸鼻子,尽量保持着语气平稳,微笑着朝他开口:“听说裴少尹就要出城,所以今日特意来相送。”
裴昭将手中的佩剑搁在桌上,伸手轻轻的替她将散下来的碎发掖到耳后。他指腹无意间划过她小巧的耳垂,感觉到他手上的热度,姜如意被烫的低了一下头。
裴昭盯着她白皙的耳垂看了片刻,朝她温柔的笑笑:“多谢姜小娘子。”
他将上半身略低了一些,附耳朝她小声说道:“姜小娘子不必担心,此次剿匪,开封府只是协助,不会有生命危险。”
姜如意点了一下头,抿嘴看向他:“我明白。”
开封府中的都是衙役,本身并不擅长剿匪,主力应该还是京畿兵。
裴昭见姜如意点头,对此表现的并不意外,倒是露出几分讶然之色来。
紧接着,他就翘起嘴角笑了笑:
“姜小娘子着实聪慧。”
姜如意听着他语气里的笑意,终于也放心了不少,亦朝他笑笑。她想了想,拿出装在荷包里的那枚平安符,朝裴昭面前递过去。
姜如意朝他说道:“这是上午时候,在大相国寺刚求的平安符,正巧裴少尹要出城。这一枚平安符请裴少尹收下,祝郎君平安归来。”
裴昭听着她的话,不知怎得,又想起她日前唤自己裴郎君的语气来。
裴昭朝那平安符看过去,见面前一只小荷包,一看便知是随身的东西,露出里面显眼的黄色符纸。
裴昭伸手接过来,上面似乎还残留了一抹甜香味,他耳朵稍微红了红:“多谢,某便收下了。”
姜如意将这枚平安符送出去,原本提起来的心,稍稍放回了肚里,她朝裴昭露出个笑容:“如此,裴少尹早去早回。”
裴昭却突然间开口叫她:“姜小娘子。”
姜如意纳闷的抬起头来,朝他看过去:“裴少尹还有事情?”
裴昭自怀中拿出那只蜜煎匣子,交到姜如意手里,见她的脸颊突然红了,他也似想起了什么,含笑朝她说道:“某原本想着,等回来以后再劳烦姜小娘子,如今既然收下姜小娘子的平安符,这小匣子,就请姜小娘子代为保管。”
姜如意摸了摸自己发热的脸,原本只是寻常的匣子罢了,听他这样说,却似乎两人交换了定情信物般……
姜如意抿嘴看一眼裴昭,见他眼眸里含笑,轻咳了一声,点点头接过:“嗯,这回还是渍那杏脯子吧,裴少尹觉得如何?”
裴昭点点头,笑着回答:“都好。”
姜如意将那小匣子收好,肃然起脸色,朝裴昭福了福:“此去一路上,祝裴少尹平安。”
裴昭面上露出郑重之色。
他朝后退了半步,双手交叠于身前,认认真真朝姜如意还了一礼:“今日多谢姜小娘子相送。”
姜如意抿抿嘴:“裴郎君保重。”
裴昭温柔的朝她笑笑,伸手自桌上拿起佩剑,朝姜如意道一句保重,推开书房的门大步离开。
书房通向前门的过道上,唐飞看着大步走出来的裴昭,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神色:“裴少尹此去一路平安。”
裴昭伸手拍一下唐飞的肩膀,低声朝他说一句多谢,而后突然又开口说道:“唐郎君若是心中有犹疑不决之处,不如放手去做,这样时时瞻前顾后,反而影响决断。”
唐飞听着裴昭这番话,整个人呆愣在当场。等他回过神来,就见裴昭身影已经消失在了院门外。
唐飞张了张嘴,回头看了一眼书房的方向。
……
接下来,淅淅沥沥的连着下了几天小雨。等今日好不容易放晴,气温又冷了下来。
食店里,姜如意正低头看着手上的账册,半天都没有翻页。
自从那日自开封府衙门回来之后,姜如意就觉得心里发闷,干什么都有些提不起兴致。
不仅是她,就连阿芍、齐飞、阿远和阿山四人,说话都轻声细语的,生怕打搅到小娘子,齐飞见状,索性将这半个月的账本子塞给姜如意,让她去后院慢慢看,免得前头客人们来来往往的,闹得她心烦。
阿芍端着一杯玫瑰红糖饮子,推门走了进来:“小娘子渴不渴,冷不冷?喝杯热饮子歇歇吧。”
姜如意瞧着阿芍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倒是笑了起来。
她伸手接过饮子,又拉着阿芍坐下,朝她说道:“我没事,你们几人不必如此。”
阿芍见小娘子脸上又有了笑影,松了一口气,她说道:“我们都知道,小娘子是担心裴少尹,怕他遇到危险呢。”
裴少尹这回对上的可是山匪,听说那伙山匪穷凶极恶,不但在外面打家劫舍、抢夺村庄,而且连雇了保镖的商队都敢劫。
小娘子怎么可能不担心呢?
姜如意迎上阿芍那担忧的表情,连忙又朝她笑笑,说自己无事。阿芍又朝小娘子脸上看了看,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阿芍说道:“对了,小娘子上回说等天暖和了,要研究上些新菜品,是什么啊?”
姜如意听阿芍问起这个,心里倒是一动。
如今食店里卖的最火爆的,除了烤鸭之外,就是各种各样的砂锅煲。如今天冷倒还好,等再过两个月入了夏,天气热起来,便不好再继续卖这些秋冬吃食了。
因此,姜如意才想着趁着春日,推出些爽口好吃的新菜品。说到春天的吃食,自然少不了春笋。
姜如意自心里决定下来,朝阿芍笑笑说道:“今日先试着做一道油焖笋吧。”
厨房里,姜如意自筐子里,亲手挑出几颗春笋来。
这春笋是今早的时候,卖菜的小贩自城外刚送来的,笋的外观矮矮胖胖,外面是一层叠一层的笋壳,呈米黄色,处理的十分干净。
姜如意将外面硬壳的部分剥去,又略去掉一点老根,然后用刀切成块,切的时候,姜如意发现这笋果然很嫩,半点粗硬的纤维都没有,这样的春笋炒出来才不会发苦,涩味也要少些。
她将灶上烧一锅水,将春笋略焯过水,放入冷水中再次浸泡,然后起锅烧热油,开始大火炒。
既然叫做油焖笋,这道菜讲究的就是宽油浓酱。将笋在爆香葱姜的锅里翻炒,等表面略微有些焦,加入调配好的料汁和糖。糖遇油变为焦糖色,混合着料汁包括在笋上面,一股鲜香味自锅里散发出来。
将锅里加上半碗水,盖上锅盖开始焖。
厨房里,不时传来柴火的噼啪声,等焖好之后,酱汁和焦糖的香味都渗入了笋中,再用大火收汁,这一道脆嫩鲜美的油焖笋就出锅了。
盘子里,浓郁的酱汁裹着脆嫩的春笋,上面还带着一股焦糖的香甜味。用筷子夹起来吃上一口,只觉得口感鲜嫩脆爽,笋的滋味鲜甜。
春笋上面裹着浓稠的酱汁,配着一碗热腾腾的稻米饭,满口生香。
姜如意又炒了两样快手菜,灶上有现成的砂锅煲,并这道油焖笋,几个人吃的不住的点头。
阿远说道:“小娘子这油焖笋做的真好,如今天气转暖了,就爱吃些脆嫩新鲜的吃食。”
阿山和阿芍也点点头,十分赞同阿远的话。
齐飞同样点点头说道:“吃了一冬天的砂锅煲和烤鸭,也应该换换口味了。”
姜如意听四人跟自己的想法一致,咽下嘴里那块脆嫩的春笋,笑了笑说道:“既然要换口味,咱们就干脆多换几样。”
“这春笋是其中一样,另着还有树上新冒出芽的香椿,早春第一茬生菜和波棱菜,从城外新送来的茭白。”
“切成条炒肉吃,切成块焖着吃,焯水加香油蒜泥拌着吃,同鸡蛋面糊搅在一起炸着吃。这么多新鲜花样和吃食,想必能合不同客人的口味。”
姜如意想了想,干脆决定道:“不如,就借着这上新菜的机会,来一次春日大酬宾吧。”
第75章 春日大酬宾、消息姜如意说做……
姜如意说做就做,既然决定要上春日新菜,连着好几日,都待在厨房里试做各种吃食。
春笋除了油焖,还可以和鸡和红烧肉同炖,里面多了油脂的荤香,更体现出笋的鲜美。
茭白切成细条,做成茭白炒肉丝,虽然做法简单,但是菜和肉都是嫩嫩的,裹着油和酱汁,口感脆爽柔滑,滋味甘甜醇香。
树上新摘下来的香椿,叶子嫩绿中带点紫红色,只用清水略冲洗两遍,然后和鸡蛋一起下锅,摊成色泽金黄的的鸡蛋饼。
在外面搓上少许盐巴,挂上面糊下油锅炸了,表面再洒上椒盐。每吃一口,都是春日的鲜香。
生菜只需要白灼,上面浇上切的碎碎的蒜末,用热油那么一浇……滋啦。
波棱菜焯水之后,或拌或炒,若是炒就放鸡蛋,拌则加上粉丝和芥末,吃一口呛鼻子的辣,让人越吃越上头。
姜如意将这道凉拌波棱菜端上桌,阿芍几人吃了一大口,都被芥末呛的只流眼泪。
姜如意连忙朝阿芍几人说道:“小口吃,里面加了芥末,虽然提前拌开了,但吃的时候也要注意着些。”
阿芍拿袖子擦了擦眼角,虽然被芥末呛了,但是却爱吃的不得了:“里面拌了醋和糖,又清爽又可口,真好吃。”
其余三人也点点头,一副没吃够的样子。
“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少。”
“小娘子在里面加了糖吗,难怪吃着有股鲜甜味。”
姜如意见阿芍几人这副被芥末呛的眼泪直流,却又极爱吃的模样,倒是笑了起来:“行,既然喜欢吃,就再给你们拌一盘。”
只不过这次,姜如意斟酌着减了芥末的份量,又仔细拌均匀了,免得有几根沾了没拌匀的芥末,吃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姜如意又琢磨着,等这道菜推出的时候,要跟客人们说好了芥末呛鼻。当然了,若是有客人就爱吃这一口,也可以点加呛加芥末的,只是要劝着客人,千万量力而行。
等姜如意将这春日的新菜试做完成,天气也暖和起来。
姜如意将店门口正对着的那菜品展示架上,挂上“春日大酬宾”的宣传广告,从今日上午开始,来食店里吃饭的客人,一眼就看见了那春日大酬宾的宣传。
食店里面,姜如意看着食客们热热闹闹坐着点菜,脸上露出个明媚的笑容来。
有熟客指着手上那卷小竹册子,朝姜如意问道:“姜小娘子,这些春日新菜,当真都能打折?”
姜如意笑着点点头说道:“客人瞧的没错,自即日起,本店推出春日大酬宾活动,但凡新推出的菜品,一律打八折。另着,若是后续有新推出的菜品,皆会采用随机掉落的方式,随机赠送给客人们尝尝。”
一听姜小娘子提起随机掉落,周围几桌熟客都不由自主的想起夏天里,那随机掉落的黄桃罐头和冰雪冷元子来。如今一想起来,只觉得浑身清凉。
现在入了春,谁不想早点将身上厚厚的夹衣脱下来,换成夏日又轻薄又凉爽的衫子?
莫说是夏日了,这段时间,迫不及待换上薄衫子的客人们越来越多,而且颜色五彩缤纷的,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
又有客人笑着说道:“这春日上新的菜品当真不错,光看菜名就觉得清脆爽口,在这暖和的春日里吃上一口,想必清爽极了。”
“姜小娘子,去岁食店里那小竹帘子,等再过些时日,也快该换上了吧?”
“某倒是最喜欢小娘子摆的那几盆米竹,虽然不大,但瞧着十分风雅别致。”
姜如意听着客人们的话,笑眯眯的应和了几声,又转头朝两侧的窗户上看了看。这样说来,食店里当真该换季了?
她默默从心里琢磨着,等客人们点了菜,自己回了柜台后面。
食店门口,翁宁郡主一迈进来,看着迎面那春日大酬宾的广告宣传,再看着眼前满满当当的客人,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
姜如意见翁宁郡主来了,连忙快步迎上去,亲自带她进了雅间里。周围竹制屏风掩映,方才那喧嚣的声音,才终于静下来一些。
翁宁郡主松了一口气,笑着朝姜如意感叹道:“原本还想着春日里,人都惫懒不愿意出门,特意来照顾你的生意,没想到姜小娘子这里竟如此热闹,倒是我多虑了。”
姜如意连忙摆摆手:“怎么会呢,郡主来照顾生意,小店只觉得蓬荜生辉。”
翁宁郡主听着姜如意一如既往轻松的语气,又仔细打量了她两眼,这才笑了起来。
姜如意纳闷的伸手摸摸自己的脸,问道:“郡主这是怎么了,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翁宁郡主笑着嗔她一眼,然后才解释道:“不是脸上有东西。只是,我和徐郎都听说了裴少尹前些日子秘密出城的事情,心里放心不下姜小娘子,所以才来看看。”
她说完之后,往前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道:“徐郎听说之后,在行馆里坐立不安了好些时日呢。后来,他派了自己身边的两个亲随过去,又从行馆里拨了两个人,这才放心些。”
翁宁郡主说完,又补充道:“姜小娘子放心,徐郎的亲随都是自小跟着他的,行馆那两个人也是我从郡主府带来的人,很是靠得住。”
姜如意听着翁宁郡主的温柔软语,有些感动的朝她福了福:“多谢郡主和徐郎君费心。”
原本裴少尹自请去剿匪,虽说是意料之外,但也是职责之内的事情,若是官家下令,仍然是要去的。
而翁宁郡主和徐郎君二人派了亲随前往,这却是额外的情分。
翁宁郡主笑着摇了摇头,又叹一口气说道:“姜小娘子不知道,徐郎同裴少尹是多年好友,此次若不是消息得到的晚了,说不定会跟着他同往。如今,只希望裴少尹早日平安归来。”
姜如意亦叹了一口气,点点头说道:“如郡主所说,希望裴少尹早日平安归来。”
翁宁郡主看着态度不像上回那样别扭的姜如意,倒是又八卦起来,她好奇的问道:“瞧姜小娘子如今的模样,莫非同裴少尹……”
姜如意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她话里的意思,无奈看她一眼:“翁宁郡主真是,几日不见,莫非被徐郎君带坏了?”
翁宁群主听着姜如意埋怨声,也不生气,只笑眯眯喝了口饮子,然后又朝姜如意眨眨眼睛:“他哪里能带坏我。不过,我听说裴少尹自小习武,弓马上的功夫极为娴熟,如此文武双全的郎君,况长得又好,姜小娘子可莫要错过了。”
姜如意瞧着翁宁郡主这副笑眯眯的模样,听她话说的暧昧,倒是无奈的看着她,紧接着也垂目笑笑。
翁宁郡主也掩着口笑了起来,她想着方才门口那春日大酬宾的广告,又好奇的问道:“姜小娘子这里,上了新菜?”
姜如意笑着点点头,给翁宁郡主介绍了今日新上的菜品:“春日这笋子是一定要尝的,同嫩鸡一起炖,两种食材的清鲜味道都融进了汤里,出锅前撒上一把枸杞,清香又滋补。”
“茭白的味道很是独特,郡主若是吃的惯,点上一份茭白炒肉丝,虽然做法家常,但是滋味上绝对不输给大菜。”
“那生菜是今早,我亲自看着送来的,又脆又清甜,白灼了之后,再用切的细细的蒜末提味,这个季节,最能体现出它的脆爽来。”
翁宁郡主原本是为着来探望姜如意,如今听她这样一说,倒是真的馋了。
她点点头:“刚才姜小娘子说的那些菜,每样都来一份。”
姜如意笑着说了声好,等翁宁郡主点完了菜,这才转身离开了雅间。
等吃过饭之后,姜如意又亲自从翁宁郡主出了门。翁宁郡主站在食店门口,回味着刚才饭菜的滋味,笑着跟姜如意挥了挥手,然后带着婢子上了马车离开。
没想到,翁宁郡主前脚才刚走,后脚那位青郡王就摇着扇子走了进来。
见到食店门口的姜如意,他从嘴上“咦”了一声:“姜小娘子,今日真巧。”
姜如意自门口停住步子,瞧着这位闲散郡王,脸上露出个笑容来:“郡王是来吃饭的吗,今日来的正巧,店里新上了几样春日时令菜品,郡王请进。”
青郡王一听说有新菜,很感兴趣的合上手中扇子,他快步走进食店里坐下,接过阿芍递过来的小竹册子,仔仔细细研究起来。
再过两日,官家下令派人剿匪的事情,终于渐渐传开了。食店里面,有客人一边吃着饭,一边低声讨论着这件事情。
“你们听说了没有,这次是官家亲自下的命令,一定要捉拿匪首归案。而且还是秘密派人出城的,想必这时候,已经开始上山围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