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意外大食店、梅花酥清月楼管……
清月楼管事迈进食店的时候,就闻见一股浓郁的饭菜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姜如意见来的人是清月楼管事,连忙迎了上来,将他请到一张安静的桌子旁坐了,端上杯鹅梨饮来,笑着问道:“管事今日有何贵干?”
清月楼管事隔着屏风,看一眼食店里热热闹闹吃饭的客人们,又端起面前的饮子喝了一口,紧接着就惊讶的朝杯子当中看看:“这味道,尝起来倒像是梨子?”
姜如意笑了:“管事好灵的舌头,的确是用鹅梨做的,里面加了糖,平时盛在个小瓷罐里,等喝的时候,只需要将里面的鹅梨糖浆倒出来,用水调开,便成了这蜜甜可口的鹅梨饮。”
管事听着姜如意的话,连连点头,忍不住感慨一声,姜小娘子当真有巧思。
管事喝了几口之后,才将那杯子放下,想到自己今日的来意,面上却又有些踌躇起来。
姜如意纳闷的问道:“管事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管事看一眼姜如意,想了想先问道:“如今姜小娘子这食店也开了大半年了,不知生意如何?”
管事这话刚一问出口,自己倒先笑了。他看姜小娘子这食店人来人往的,这会儿不是吃饭的时间,店里却仍有不少客人,想来生意十分不错。
管事想到这里,琢磨着自己此次前来的目的,心里面倒是又多了几分把握。
姜如意笑笑回答道:“承蒙清月楼和管事的照顾,如今生意倒确实不错,只不过,管事也看到了,因着客人多些,地方便有些窄小,人多的时候就有些坐不开。”
管事的眼神一亮,连忙朝她问道:“既是如此,姜小娘子可有打算开间大食店?”
姜如意这下子当真是意外了,她惊讶的看向管事,就听对方继续说道:“隔壁的杨郎君,前几日里来找某,说是因着打算离开汴京城回老家去,所以便想要退租。”
“如今快要到年根了,再找租客怕是要等来年,故某想先来问问姜小娘子,愿不愿意将这一楼整租下来,干脆改成间大食店?”
清月楼管事这话,并非是仓促之间做的决定,而是提前同东家商量过的。
清月楼这旧楼只租给了两间商户,如今其中一间要退租,便要另找新租户。
依清月楼的东家琢磨着,这位开食店的姜小娘子不但性子好,先前因那黄桃罐头,双方合作的也愉快,而且平日里将食店打理的干净齐整,连管事去过几次,回来之后都称赞有加。
若是姜小娘子愿意将一楼整租下来,岂不是省事?
也正因为如此,清月楼管事今日才主动上门,询问她的意思。
姜如意听管事说完事情的始末,心下便有些意动。
万万没想到,自己找了许久未果的大食店,竟然主动送上门了?而且还不用换地方,连装修都不必大改?
姜如意眨眨眼睛,甚至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了。
姜如意看向清月楼管事,发现管事也正看着自己,脸上一副笑呵呵的模样。
姜如意想了想,便点了点头。
不过,将整个一楼连带后面的院子都整租下来,想必价格上也不便宜。姜如意试探着朝管事问道:“却不知租金是多少?”
管事笑了起来:“既然是姜小娘子租,价格上自然要打些折扣。”
说罢,便说了一个数字,姜如意点了点头,对方给的价格十分厚道,果然在原先的基础上打了折。
管事又说道:“不过将食店整租下来是大事,姜小娘子可以多考虑两天,也不急在这一时。”
姜如意点点头,等亲自将管事送到食店门口,姜如意看着离去的清月楼管事,终于从脸上露出个灿烂的笑容来。
等到再晚些时候,杨郎君也来了一趟食店里。
他所说的同清月楼管事差不多,只是更具体些:“家母自今年入冬之后,身体便不太好,如今临近年根,思乡之情便越发浓了起来。所以某同家人商议过,打算回乡捐一处学堂,陪伴家母幼子,也算全了孝心。”
这位杨郎君仍是一脸憨厚的模样,说出来的话让人不由自主的敬佩。
姜如意开口称赞道:“捐学堂可是大善举,杨郎君实在是孝顺,祝令慈健康安乐。”
杨郎君听着姜如意的话,一脸谦虚的笑笑。他看看姜如意这食店,又忍不住感叹道:“姜小娘子实在是聪慧能干,某也祝姜小娘子的大食店,生意兴隆。”
姜如意连忙谢过杨郎君的吉言,亲自将他送出了门。
等她转身走进厨房,就见阿芍和齐飞四只眼睛,齐刷刷的朝她看过来。
阿芍表情兴奋的问道:“小娘子,咱们真的要开大食店了吗?”
齐飞也觉得像是做梦似的:“之前小娘子说开大食店的话,竟然马上就要实现了?”
姜如意看看阿芍,又看看齐飞,重重的一点头:“没错,不仅要开大食店,而且还要扩院子,砌大菜圃子。”
她朝阿芍看看说道:“以后咱们想种什么菜,就种什么菜,之前说的那胡瓜架子也搭起来,再卖根葡萄老藤,等夏天的时候不仅有葡萄吃,还能酿酒酿饮子。”
说完,又看向齐飞:“齐飞也不用再住那小屋子了,等杨郎君那边的院子收拾出来,你也跟阿芍一样,想住哪间就住哪间。”
阿芍听着小娘子要砌大菜圃子,种胡瓜葡萄的话,重重的点了点头:“嗯嗯。”
齐飞倒是无所谓的说道:“屋子大不大的,能住就是。”
说完之后,自己却又忍不住咧开嘴笑起来,从前在匪寨中,何曾想过能过这样舒心的日子?
姜如意也弯起一双眼睛笑笑,她朝隔壁的方向看了一眼,直到此刻,仍然有一种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感觉。
……
傍晚的时候,当裴昭进了食店中,就听见阿芍又跟食客说起大食店的事情。
那食客脸上带着惊讶的表情,朝阿芍恭喜道:“真没想到,姜小娘子说开大食店,当真就要开大食店,恭喜恭喜。等到食店开张的时候,某一定要来祝贺。”
阿芍笑眯眯的朝客人点头:“我替我们小娘子多谢客人。”
裴昭听着二人的对话,心中感到意外之余,又有些发闷。
他抬脚的走到座位中坐下,等姜如意走过来,裴昭一抬头,就看见她一副心情甚好的表情,嘴角高高的翘起来,一双漂亮的眼睛也似带着光彩。
裴昭自嘲了一下,罢了,瞧她这副开心的模样,自己也该替她开心才是。
姜如意笑着朝他问道:“裴少尹今日要吃什么?本店新上了回锅肉,滋味浓香可口、肥而不腻,而且不是很辣,裴少尹要不要换换口味,试一试?”
裴昭看着姜如意拉长的语调,点一下头:“好,全凭姜小娘子做主。”
他这话一出口,姜如意便绷起脸来看他一眼,不过因着今日心情实在太好,紧接着又笑起来。
就听裴昭又开口问道:“姜小娘子的大食店,已经找到了?”
姜如意听他问起大食店的事情,忍不住弯起眼睛笑笑:“嗯。”
裴昭抿了一下嘴角:“恭贺姜小娘子,若是等新食店开张了,某到时候必定去捧场。却不知道那新食店,开在何处?”
裴昭这话问出口之后,感觉喉咙中有些发干,他抬起双目注视着她,等着她回答。
姜如意有些惊讶的看向他:“咦,裴少尹还不知道吗?”
见裴昭疑惑的看过来,姜如意伸手朝隔壁指了指,简单的解释道:“因着隔壁的杨郎君要回乡,所以我便决定将另一边也租下来,合并开间大食店,并非要另外选位置。”
裴昭听完姜如意的话,倒当真是意外了。
他面露讶然之色,等心里意外过之后,禁不住拉长语调:“原来、竟是如此?”
裴昭紧绷的肩膀不自觉得放松下来。
他看着姜如意,眼眸中终于露出一抹笑意来,他缓缓的开口:“如此,当真是该恭喜姜小娘子。”
姜如意听着裴昭语气里的笑意,再对比方才那语气,电光火石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姜如意忍不住朝裴昭看过去。
这位裴少尹,不会以为自己因为想躲着他,所以要搬走吧?
姜如意这样想着,再联想到他一开始说恭喜,心中却当真有些感动。
这位裴少尹啊,明明以为自己要搬走,却还要道恭喜,实在是……
姜如意抿嘴看了裴昭一眼,却见他眼眸温柔深邃,认真而专注的盯着自己。
姜如意迎上那专注的目光,忍不住心漏跳了一拍。
她匆匆转过身去,丢下句:“裴少尹稍等,吃食很快就好。”
裴昭有些无奈的笑着“嗯”了一声,就见姜小娘子和前几回一样,再次落荒而逃。
他手指轻搓了一下,垂目低笑一声,又恢复成平日清冷淡然的模样。
厨房里,姜如意用手捂了捂发烫的脸颊,面对裴少尹的真诚,这一回当真有些招架不住。
她转头的时候,恰好瞥见墙角堆着的一筐山楂,想着那还未开始做的山楂脯,姜如意转身走过去,从里面捧出几捧鲜亮的山楂来,等用水冲洗干净之后,重新拿了把小刀子,开始挖山楂核。
她低头看着手里的山楂,许久之后,又烦恼的叹了一口气。
……
等将开大食店的事情,告知给客人们之后,隔壁杨郎君一家老小也正式动身了。
这日清早,姜如意抱着几罐黄桃罐头,并糯米糕、肉脯等吃食,交给杨郎君的娘子,目送他们一家人离开,然后转身回了食店里。
食店中,静悄悄的,只有阿芍和齐飞两人坐在凳子上,等着姜如意回来。
见她迈进食店之后,两人齐刷刷的朝她看过来,姜如意一阵失笑,朝二人点点头。
阿芍和齐飞对视了一眼,两人一起欢呼了起来。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清月楼管事又来了一趟,拿出新写的契约来,同上回一样,不用再经过买扑的步骤,直接跟姜如意签了契。
姜如意又同管事商议过,仍是用上回扩建铺面的工匠,请管事帮忙告诉一声。
清月楼管事连连答应,又恭喜了姜如意一番,然后才笑呵呵的离开。
接下来几日,小食店再次关了张,工匠们来了食店中,开始拆墙拆门窗,一天到晚都叮叮咚咚的响个不停。
因着这一楼本来就是一体的,只是后来用墙隔开了,所以拆墙虽然麻烦些,但是并不费劲。倒是后院里,当真是用厚砖将两处院子隔开,如今要再重新合并到一处,工期便要长些。
姜如意偶尔早晨起床或晚上路过的时候,都习惯性的朝那拆了一半的墙头上看一眼,然后才转头离开。
如今天气越发的冷,好在白日里阳光不错,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工匠们站在院子里的时候,倒不是很冷。
所以姜如意便让工匠们趁着中午有太阳的时候,在后院中忙活,其余时间则在前面的食店中。
这样连着施工了几日,总算有了些进度。
“小娘子,咱们这大食店什么时候才能装修好啊?”
厨房里,阿芍听着外面叮叮咚咚的声音,好奇的朝姜如意问道。
姜如意揉着案板上的油酥,想了想答道:“总之不会晚过月底去,如今虽然是冬天,但还好没到下雪的时候,若是等到那时候,天寒地冻的,再想要动土,就要等明年了。”
姜如意也觉得这合并大食店的时机并不算好,不过谁让地方好,租金也格外的合适呢?
况且还不用挪位置,来往都是熟客,还临着街道,是以虽然麻烦些,但姜如意已经觉得无的满意了。
阿芍听着小娘子的安慰,嘴里面“哦”了一声,想了想,的确是这样没错。
她又指了指姜如意面前那水油皮和油酥:“小娘子这是要做什么?”
姜如意听到阿芍问起,笑了起来:“整日里闲着无聊,给你和齐飞做些梅花酥吃。”
阿芍一听说是没吃过的糕点,心里面立刻期待了起来。
姜如意将那水油皮中加入红曲粉,染成淡淡的粉色,将这水油皮包裹好油酥,多次擀卷压平之后,里面包上红豆沙。
然后将这粉色的梅花团托在掌心中,开始用小刀雕刻出梅花的花瓣和花蕊。
这雕刻是个耐心活,若是刻浅了,烤出来痕迹不明显,若是刻深了,外面这一层皮就断了,露出里面的内馅来,则不美观。
阿芍看着姜如意用那小刀耐心刻出梅花的花蕊和花瓣来,只觉得模样栩栩如生,漂亮极了。
她说道:“小娘子做的这梅花酥真好看,瞧着就跟真的一样。”
姜如意笑笑说道:“这还没有烤呢,等待会儿烤完了以后,酥皮收缩起一些,这梅花瓣向外绽开,那才叫做栩栩如生。”
姜如意将面前那些梅花酥都做好,然后上炉开始烤。晚些时候,翁宁郡主带着婢子来了食店,姜如意听到阿芍的传话,连忙迎了出去。
翁宁郡主今日只带了两个婢子,她看到姜如意走出来,先柔柔朝她笑笑,然后好奇的朝食店内看看:“姜小娘子这食店,是在装修吗?”
姜如意连忙朝她摇摇头解释道:“却不是装修,而是将之前同隔壁的隔墙拆了,打算开大食店。”
姜如意看一眼翁宁郡主一行三人,想着食店里乱糟糟的,实在不能坐人,索性请她进了后院里。
一进入后院,翁宁郡主看着这青石板平整,小菜圃洁净,靠近院墙的位置还搭了凉棚,小院中当中还有水井,忍不住先感叹起来:“姜小娘子这住的地方,当真安宁舒适。”
姜如意笑笑,看着这位丝毫没有架子的翁宁郡主,请她进了屋子。
然后她又转身进了厨房里面,将那刚出炉还带着热气的梅花酥端出来,又倒了两杯鹅梨饮子,一同端进了房间。
翁宁郡主看着姜如意端着吃食走回来,先笑了:“多谢姜小娘子款待,不知姜小娘子这里正忙着,是翁宁打扰了。”
姜如意朝她摆摆手:“不妨事,郡主不必如此客气。”
翁宁郡主听着她这样说,倒也当真不跟她客气,摆摆手挥退了两名婢子。
她好奇的朝姜如意手上那盘梅花酥看过去,当瞧见里面那栩栩如生的糕点时,忍不住感叹一声:“好精致的糕点。”
待又伸手拿起一块尝尝,入口只觉得这梅花酥表皮酥松、层层掉渣,内里的馅料却细腻绵软,竟然出乎意料的好吃。
翁宁郡主惊讶的朝姜如意看过来:“姜小娘子做的这梅花酥实在是好,我从前从没吃过如此好的。”
姜如意看着这位温柔娇美的翁宁郡主,觉得她实在是会说话,怪不得,那位有三分痞气的徐郎君,被她拿捏的服服帖帖的。
姜如意自心中感叹一声,紧接着便好奇的问道:“今日怎得郡主一个人来,徐郎君没陪着郡主一起吗?”
翁宁郡主听到姜如意的问话,幽幽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抹烦恼之色。
姜如意眨眨眼睛,看着这位性子温柔,又有手段的翁宁郡主,心里当真好奇起来。
第62章 气派、琥珀胡桃翁宁郡主先没……
翁宁郡主先没有回答这个,而是又拿起一块梅花酥来,托在掌心中仔细看看。
这梅花酥仅有半个巴掌大小,表面透出一抹浅浅的粉红色,五瓣梅花层叠起酥,包裹着里面的馅料,吃起来酥松又香甜。
姜如意见她喜欢,笑着将这梅花酥的做法,仔细说给她听。
翁宁郡主听了之后啧啧称奇:“虽不是梅花,却又似梅花,这形似二字,姜小娘子算是得了精髓了。”
姜如意笑着说道:“郡主若是想吃真花做的,也不难。”
她见翁宁郡主好奇的看过来,继续说道:“等到年末的时候,一树的梅花开了,摘下来做梅花芙蓉汤,梅花虾糕,同豆腐放在一起做梅花豆腐。菜肴滋味鲜美,梅花徐徐绽开,瞧着好看不说,还带着丝梅花的冷香。”
这样一桌风雅的花宴,料想人人看了都要忍不住尝上一口。
翁宁郡主听着姜如意的形容,又认真的想了想,倒当真感叹着点了点头:“如今虽未吃到,但是听姜小娘子的形容,就觉得雅极了。”
姜如意笑了起来,她端起鹅梨饮子来喝了一口,转头朝翁宁郡主看过去。
翁宁郡主迎上她的眼神,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才说起自己的事情来:“说起来,我同徐郎也没什么,只不过前几日,我想让他同我一起搬进行馆中,他却怎么都不肯,这两日又躲起来了。”
姜如意听着翁宁郡主说起行馆,想来应该是如今宗室们居住的地方。翁宁郡主竟然邀请徐郎君跟自己同住,这胆量实在是,啧啧啧。
翁宁郡主迎上姜如意带了些八卦的眼神,忍不住嗔她一眼:“姜小娘子莫要取笑,我和徐郎可是定了亲的。”
姜如意点点头:“懂、懂,翁宁郡主和徐郎君之间,发乎情止乎礼,实在羡煞旁人。”
只不过,若是近旁无人的时候,凑在一起絮絮低语、耳鬓厮磨、眉梢眼角全是情谊……姜如意看着面前这位翁宁郡主,忍
不住从心里羡慕起来。
翁宁郡主也笑了,她伸手推推姜如意,朝她凑了过来:“姜小娘子和裴少尹呢?”
姜如意迎上翁宁郡主那同样八卦的眼神,连忙收了笑,朝她摆了摆手:“郡主误会了,我跟裴少尹只是寻常熟识的关系,不是郡主所想的那样。”
翁宁郡主倒真是意外了:“只是熟识的关系?”
那日她见裴少尹和姜小娘子的相处的情景,分明是双方都有情,莫非是自己会错了意?
翁宁郡主又朝姜如意脸上看一眼,姜如意讪笑一声,端起桌上那饮子,挡住她探究的视线。
翁宁郡主仔细想了想,又说道:“我却瞧着那位裴少尹不错,姜小娘子若是喜欢,尽可以主动出击。”
姜如意正在喝饮子的动作一顿,就见翁宁郡主朝她肯定的点点头。
姜如意端着杯子,再次从心里面朝她竖起个大拇指来,这位郡主的作风手段竟如此雷厉风行,真不愧是女中豪杰。
等到翁宁郡主吃完了梅花酥,又喝了两杯鹅梨饮,这才心满意足的告辞离去。
姜如意将她送到食店外面,看着翁宁郡主带着婢子离开,才转身回了厨房里。
厨房中,阿芍和齐飞面前正摆着一盘梅花酥,看样子已经吃了好几块。
见到姜如意走进来,两人都朝她看过来,姜如意摆摆手:“你们吃着,不用管我。”
“哎。”
阿芍知道小娘子方才跟翁宁郡主在一起,肯定已经吃过了,于是点点头,继续拿了一块梅花酥吃。
姜如意走到厨房的架子旁边,从右侧靠墙的那排架子上,拿起那只装蜜煎的小匣子。
如今渍的那蜜桔和山楂脯已经好了,姜如意将山楂脯外面包了油纸,装进这小匣子里,蜜桔却另外用个瓷罐子装着,跟黄桃罐头差不多。
但是何时将这两样给那位裴少尹,姜如意又有些犹豫。
阿芍好奇的朝她手里看了看,问道:“咦,这不是裴少尹给小娘子的那蜜煎匣子吗?小娘子还没拿给裴少尹?”
齐飞自阿芍旁边咳了一声,阿芍纳闷的回头看他一眼,然后又露出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她懂了,小娘子这是在纠结呢。
姜如意听着身后陷入一片安静之中,才刚下定的决心又被打乱了,罢了,反正这几日也不营业,她这也不算有意拖延。
姜如意想着,伸手又将那蜜煎匣子和瓷罐子放了回去。
……
接下来几日,食店内的隔墙终于全部拆掉,露出了原本的模样。
这清月楼旧楼不愧是大酒楼,一楼的空间不但宽阔敞亮,而且装潢和布局十分气派。
整个一楼的地面,都铺了和这边相同的结实的木板,走起来安静不说,冬日里脚踩在上面触感温和,一点都不冰脚。
隔壁的墙壁因着时间久了,所以看上去有些发黄,姜如意打算重新粉刷过。
原本姜如意这食店只有一侧窗户临街,如今恢复原样之后,两侧窗户全都临着街道,人来人往的十分热闹不说,而且采光极好,冬日的清早站在食店当中,都感觉十分亮堂。
姜如意带着阿芍和齐飞一起站在大食店里,趁着工匠粉刷墙壁的时候,又开始琢磨哪里继续摆小方桌,哪里需要换成大桌子。
另外,地上可以铺几张毯子,将不同的区域隔开。
除此之外,还要用屏风和软隔,隔出几处雅间来,再摆上些耐寒的花草。
进门的位置,摆上一扇富贵的大屏风,将那菜品展示架兼广告宣传位也挪到门口去,保证客人进门后一眼就能看到。
阿芍听着小娘子的规划,忍不住赞叹:“听小娘子这么一说,当真像是开酒楼了。”
姜如意听着阿芍的话,忍不住笑笑,朝她纠正道:“咱们开的是大食店,同城中那些大酒楼还是不同的。”
阿芍却不这么想:“等到明年的时候,小娘子这食店,说不定真就改大酒楼了呢。”
姜如意朝着二楼的楼梯方向看了一眼,反正这会儿就她们三个人说话,别人也听不见。
姜如意便朝阿芍笑笑:“行,若是明年真开了大酒楼,就多招几个跑堂的,到时候都归你管。”
姜如意说着,又回头看向齐飞:“另着,再找几个厨房打杂的小工,都归齐飞管。对了,唱菜的也要招两个,还有专门站在厨房门外片烤鸭的。”
姜如意对于自己那烤鸭计划,着实念念不忘。如今趁着重新装修,她让工匠单独在厨房中砌了一个烤鸭炉子。
齐飞看一眼心情愉快的小娘子,懒散的双手抱肩:“行,到时候有专门的人片烤鸭,我就能安心做菜了。”
姜如意听他这么说,歪头想了想:“这么说起来,片鸭的伙计,需要从现在就开始找了?”
齐飞和阿芍对视一眼,齐刷刷的点头。
就这样带着阿芍和齐飞巡视了一圈,姜如意高高兴兴的回了院子。
阿芍想着方才外面热闹的街道,朝姜如意说道:“小娘子,咱们今天去外面逛逛吧,刚才在食店里的时候,听着外头实在是热闹极了,莫非是有卖什么吃食的?”
姜如意想了想:“如今快到冬至了,估计有新鲜的韭黄、兰芽和胡桃卖。”
姜如意见阿芍一副好奇的模样,想着左右无事,索性点点头,带着她去了街上。
外面的街道上,果然越往前走就越热闹,不少行人和商贩都聚集在一处,面前摆着不少反季的蔬菜和干果。
除此之外,还有僧人手中端着沙罗盆,另一只手持柳枝,正一边向来往的行人化缘,一边往盆中的佛像上洒浴甘露。
阿芍看着眼前那眼花缭乱的鲜韭黄、生菜和勃荷,忍不住感叹道:“小娘子你看,这个时节怎么会有新鲜的蔬菜卖?瞧着水灵灵的,比咱们夏天买到的还要鲜嫩呢。”
姜如意也同样看到了这些反季蔬菜,倒是见怪不怪。
她给阿芍解释道:“这些都是从暖棚中种出来的,冬月的时候拿出来卖,让大家吃个新鲜。”
等到了冬至日,就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冬月了,自然越发的热闹。
阿芍连连点头,又看僧人手中端着的沙罗盆,再看看那盆中用木头雕刻的庄严的佛像。
姜如意带着阿芍逛了一会儿,又拿出些散钱给了路边僧人,然后买了几样零嘴,两人边逛边吃着。
走着走着,就见汴河旁有卖胡桃的,姜如意走过去瞧瞧,见这胡桃外壳花纹清晰,颗粒大且饱满。
那卖胡桃的小贩见来了客人,笑着问道:“小娘子可要买些胡桃回去?补脑润肠,益肾归精,当零嘴吃着正好,况且价钱上也不贵。”
姜如意向小贩问清楚价钱,然后就买了不少。倒不是为着别的,只是她突然想起一道吃食来,恰好要用到这胡桃。
逛了这么久,阿芍也逛累了,姜如意手里拎着一袋子胡桃,带着阿芍回了食店。
食店门口,裴昭正微皱着眉头,嫌弃的看一眼身旁喋喋不休的徐修。
自翁宁郡主提议让他搬进行馆之后,徐修便又躲来自己家中,怎么赶也赶不走。
对于这位不着调的好友,裴昭赶了几次之后,也已经习惯了,索性任由他一个人烦恼着。一抬头,却正巧瞧见了脸上带着笑容,缓步朝食店门口走回来的姜如意。
姜如意今日身上穿了件小翻领的对襟绵袄,似乎因着怕冷的缘故,此时领子朝上翻起来,遮住脖颈和下面小半张脸,显得整个人较旁日更纤瘦些。
在她手上,却拎着一袋子沉甸甸的胡桃,嘴角挂着笑容,正跟身边的阿芍说着什么,就见阿芍感叹了一声,朝她手里的胡桃上面看看。
不用问,两人讨论的话题,十有八九是同吃食有关的。
裴昭想到这里,目中涌起一抹暖意来,不由自主的抬脚,朝食店门口走过去。
姜如意听见脚步声,停下同阿芍的交谈,抬起头来看过去,等看清楚来人,意外的叫了一声:“裴少尹?”
再往裴昭的身后看看,就见那位躲着翁宁郡主的徐郎君竟然也在。
姜如意朝他笑笑:“徐郎君今日,同裴少尹在一起吗?”
徐修迎上姜如意带了些八卦的眼神,有些头疼的朝她点了点头,语气闷闷的打招呼道:“姜小娘子,好久不见。”
姜如意笑笑,想着幸亏这位徐郎君最近几日没来,要不然的话,不巧跟翁宁郡主碰上,岂不是糟糕?
裴昭迎上姜如意笑盈盈的表情,知道她多半在心里打趣徐修,唇
角也忍不住朝上翘了起来。
他笑着开口:“打扰姜小娘子了,不知今日,可否有吃饭的地方?”
姜如意听这二位是来吃饭的,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点点头:“请二位随我来吧。”
她将手上那袋沉甸甸的胡桃递给阿芍,让她先拎到厨房里去,自己则朝裴昭二人说道:“今日食店里在粉刷墙壁,暂时不能坐人。裴少尹和徐郎君若是不介意的话,请去后院中坐。”
如今正是中午太阳最盛的时候,所以温度还算可以,再加上今日没有风,坐在院子里,旁边再摆上两个碳盆子,倒也还能凑合。
裴昭听了,含笑点一下头:“也好,有劳姜小娘子。”
徐修则好奇的探头朝食店里看看,当看到里面宽敞明亮的一楼大堂时,忍不住“哟”了一声,朝姜如意竖了竖大拇指,然后又用手肘碰了碰裴昭。
裴昭正随着姜如意朝后院中走,听到好友发出的感叹声,也转头朝里面看了一眼,紧接着,目中流露出赞赏之色:“姜小娘子这食店实在气派,某提前恭贺姜小娘子。”
姜如意带着两人进了后院,听着裴昭的恭喜声,笑盈盈朝他一点头:“多谢裴少尹。”
然后就请两人坐下,喊齐飞送了两个碳盆子过来,然后又问裴昭两人吃什么。
徐修这还是第一次来姜记的后院,他好奇的朝四周环顾了一圈,看到那小棚子小菜圃小水井,忍不住啧啧出声。再转头看一眼裴昭,却见他正面色如常的垂下双目,端起面前那竹叶饮喝。
徐修“咦”了一声,狐疑的看向裴昭:“裴从谦,莫非姜小娘子这后院,你之前来过?”
裴昭侧目看他一眼,轻轻点一下头,算作是回答:“嗯。”
徐修见状,又“啧啧啧”了两声,看着裴昭脸上隐约的笑意,感觉自己莫名被塞了一把狗粮。
姜如意已经进了厨房里,将裴昭二人点的菜告诉齐飞,自己却将今日刚买的那胡桃倒出一些来,打算做一道琥珀胡桃。
这琥珀胡桃的做法简单不说,而且看上去色如琥珀,吃起来酥脆香甜,是一道颇受欢迎的甜点。
姜如意先将这胡桃砸开,里面的果仁剥出来,然后放入锅中略煮,去除其中的苦涩味。
将这煮好的胡桃沥干水份,然后放入炉中烤酥,再将白芝麻用小火炒香。
这两样坚果本就含油脂高,如今这么一加热,厨房里瞬间弥漫起一股浓浓的香味。不仅阿芍,连在一旁做砂锅煲的齐飞,都忍不住吸吸鼻子。
姜如意将锅中放入少许油,等冰糖化开了之后,再加入两勺麦芽糖,将胡桃和白芝麻都放进锅里,表面裹上一层糖浆。这道看起来色如琥珀,吃起来酥脆香甜的琥珀胡桃,就做好了。
等将这道甜点做好之后,姜如意盛出一盘来,其余的留在锅里,让阿芍自己盛着吃。
她又做了一道什锦虾仁,一道腐竹炒肉丝,这两样都是快手菜,然后端着刚出炉的两样砂锅煲,一道炸鸡两吃,并那盘琥珀胡桃,都放进个大托盘里,朝后院中端去。
后院里,徐修早就闻着厨房里那香味,馋的不住的探头。
裴昭悠闲的喝着饮子,偶尔瞥他一眼,听到脚步声,抬目朝姜如意看去。
姜如意将托盘上的菜摆在桌子上,笑着说一句:“菜已经做好了,裴少尹和徐郎君请慢用。”
说完,她打算转身离开,就听裴昭自座位上开口:“今日是某二人打扰在先,姜小娘子不必回避,不如一同坐下?”
姜如意看了他一眼,见裴昭脸上带着抹温柔的笑意,不由自主的想起厨房里那两样蜜煎来。
她轻咳了一声,摇摇头说道:“裴少尹和徐郎君毕竟是客人,我便不打扰了。”
裴昭听她说“客人”两个字,抬目深深的看她一眼,神色中颇有些无奈。一旁的徐修却早已经被饭菜吸引,拿起筷子低头猛吃。
姜如意迎上裴昭那无奈中似又有些幽怨的目光,心里面竟然升起几分内疚来。
她连忙甩了甩头,伸手一指桌上那道琥珀胡桃,想着方才那小贩说的话,张口转移话题道。
“这道琥珀胡桃上面裹了糖和白芝麻,滋味酥香可口,而且还能补脑益肾,请裴少尹尝尝。”
裴昭拿着筷子的手停顿一下,饶有深意的朝姜如意看过来。
姜如意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猛然闭上了嘴巴。
许久之后,却见裴昭看着自己,突然间笑了起来。
他缓缓点了点头:“好,多谢姜小娘子的、提点?”
第63章 甘之如饴、烤鸭明明是冬日,……
明明是冬日,姜如意却感觉面上明显升起燥意。
尤其是这位裴少尹说话的同时,语气末尾向上扬起来,语调中带了抹颤悠悠的尾音,那双桃花眼似无意的朝她看过来,让人不自觉的心跳加快了几拍。
姜如意勉强自脸上保持住微笑,说一句两位郎君请慢用,然后匆匆转身回了厨房。
裴昭看着姜如意的背影,又看一眼面前那盘琥珀胡桃,微微垂下双目,看向手中的筷子。
却听厨房里传来一阵闷响声,紧接着是阿芍惊讶的声音:“小娘子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走着路,怎得撞到架子上了?”
姜如意抬头看一眼那挨着后门结实的大木架子,忿忿的朝上面拍了一下,决定明天就换了它。
阿芍连忙从一旁说道:“小娘子别打,仔细手疼。”
姜如意听着阿芍的话,又看看自己拍红的手,嘴角不由自主的向下垂了下来。
院子里,裴昭听着厨房里面的说话声,夹起一粒琥珀胡桃放入嘴里,感觉那酥脆香甜的滋味自口腔中化开,他轻抬一下眉毛,终于还是低低的笑出声来。
等到两人将这顿饭吃饭,姜如意才重新走了回来,脸上的表情仍然有些不自在。
姜如意低垂着眼帘问道:“两位郎君吃好了?”
裴昭点了点头,伸手将银钱递过来:“多谢姜小娘子款待。”
徐修这会儿吃饱了,心情终于好了不少,他笑眯眯的朝姜如意说道:“今日多亏姜小娘子,让某解了腹中馋虫。”
姜如意朝着徐修笑笑,她将裴昭手里的银钱接过来,掂了掂那沉甸甸的份量,脸上这才有了些笑意。
起码今日这一顿,眼前这两位郎君的银钱给的很足。
姜如意自阿芍手中接过蜜煎匣子和瓷罐子,朝裴昭递过去,说道:“这是裴少尹前些日子让渍的蜜煎,如今已经渍好了,请裴少尹收下。”
裴昭听她这样说,视线朝那小匣子上面看过去,果然是之前自己让管事交给她的那只。除此之外,还另有一只用罐子装的,里面是那糖渍的蜜桔?
裴昭伸手将这两样东西接过来,朝姜如意含笑点点头:“多谢姜小娘子。”
他将那小匣子握入手中,感觉里面沉甸甸的,应该是装了不少。他手指轻蹭了一下小匣子,那圆润的木料蹭在皮肤上,痒酥酥的。
裴昭嘴角朝上翘起来,抬目朝姜如意看去:“姜小娘子,可还有话要对某说?”
姜如意迎上他的视线,轻咬一下嘴唇,终于还是点点头:“是。这山楂脯里虽然加了糖,但总不比之前的那些蜜煎,吃起来恐怕有些酸。想来,未必符合裴少尹的口味。”
姜如意说出这句话之后,又禁不住叹出一口
气来。
裴昭缓缓抬目,神色郑重的看向姜如意:“姜小娘子做的吃食,无论味道如何,某都觉得甘之如饴。”
裴昭低头看一眼手里那小匣子,熟练的用手指打开盖子,从里面拿出一块山楂脯,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等将这块山楂脯吃完,他重新抬起头来,认认真真的点点头:“很甜。”
姜如意瞧着这位神色认真、清冷庄重的裴少尹,倒是当真有些无可奈何起来,她匆匆说了句“两位客人请慢走”,然后转身离开。
等裴昭和徐修二人离开食店,徐修看着这一路上沉默的好友,忍不住再次叹了口气。
等叹气过之后,他又拍拍裴昭安慰道:“虽说姜小娘子拒绝了你,但也不算完全拒绝不是?”
“不过话说回来,姜小娘子竟然对你没……”
徐修的话还没说完,见裴昭淡淡的朝自己看过来,连忙咽下去后半句,紧接着又摇了摇头:“实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
裴昭听着徐修在一旁的喋喋不休,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自街口停下步子,挥挥手同徐修告别,想到方才姜如意说话时,那副轻垂眼帘的躲闪模样,他想了想,转身上了马车,吩咐侍从往侍郎府驶去。
书房里,裴侍郎正在悠闲的喝茶看书,听见有人通报三郎来了,他有些意外的将书放回桌上,片刻之后,就见裴昭大步走了进来。
裴侍郎看着裴昭脸上的凝重神色,朝管事摆摆手,管事转身离开,顺便替两人将书房的门关上。
就听裴昭问道:“今日冒昧来打扰三叔,是想向三叔,询问一桩旧案。”
裴侍郎让裴昭坐下,听他要问旧案,倒是有些纳闷,他问道:“从谦想问的是什么案子?”
裴昭沉默了片刻,才开口:“数年之前,汴京城里,有一桩山匪烧毁民宅的案子,不知道三叔是否还有印象?”
裴昭说道这里,语气略微停顿了一下,方才继续:“受害人一家姓姜,曾在开封府衙门中任职。”
裴侍郎听他问起数年之前的案子,心里便越发觉得疑惑起来,不过那桩案子他倒是极有印象,于是朝裴昭点了点头说道:“从谦若是想问那桩案子,某倒是还记得。”
他见裴昭正起了神色,想来案件关系重大,于是开口:“从谦既然知道那受害人曾在衙门中任职,想必也知道他身份,是衙门中的录事参军。”
裴昭点点头:“嗯。”
裴侍郎见他知道,再次叹了一口气,说起了当年那桩惨烈的血案。
这桩案子虽然听唐公提起过,但裴昭仍然听的十分仔细,他安静的端坐在椅子中,听三叔详细的将案件始末说完。
等说到最后,裴侍郎又叹出一口气来,抬起头朝裴昭看了过来:“你应该知道,姜录事原本的职责,应该偏属文官,但是他为人仗义,衙门中上上下下都服他,所以那次抓捕山匪的事情,才由他带头前往,却没料到……”
书房里,传来裴侍郎惋惜的说话声,裴昭听着三叔的这番话,心头微微朝下沉了沉。
他又想起不久之前,姜如意朝他说过的话:“这山楂脯里虽然加了糖,但吃起来恐怕有些酸。想来,未必符合裴少尹的口味。”
裴昭收拢起手指,紧紧的握了一下。想起半年前,因着姜小娘子去衙门中报案,所以遭遇山匪报复的事情。她当时已经十分小心了,但仍然因搅进这桩案子里,遭到匪人的报复。
裴昭微阖了一下眼,脑海里又浮现出夏日时候,姜小娘子那消夏纳凉的悠闲模样来。
那桩事情,的确是自己牵累了她。
裴侍郎见裴昭许久没有说话,纳闷的朝他看过来:“平白无故的,怎得提起这桩旧案来,莫非此案还有什么疑点?”
裴昭摇摇头,沉默良久之后,他才又开口朝裴侍郎问道:“三叔可知道,姜家的那处宅子,后来如何了?”
听着裴侍郎接下来的话,裴昭陷入了沉思。
……
另一边,食店里面,姜如意果然让工匠拆掉了那只挡路的大木架子。
她站在宽敞的厨房里面,环顾了一圈四周,脸上露出个满意的笑意来。
如今后院收拾出来之后,齐飞终于搬到了院子另一头的房间里,他原先住的那间屋子,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储货间。
如今厨房里的架子、筐子和各种杂物,都挪到了侧面那间储货间中,厨房里更加宽敞了不说,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连采光都变好了。
姜如意在这厨房里巡视了一圈,然后就把视线投到了那新砌的烤炉上。
因着想在食店里卖烤鸭,所以姜如意依照记忆,模仿后世的烤鸭炉子,画了个图样出来。
不过,这光有外表的草图是不成的,还有请懂行的工匠看过,又几个人凑在一起仔细斟酌了一番,然后才砌了这还算像模像样的烤炉出来。
后世专门用来烤鸭的炉子有两种,一种是焖炉,另一种是挂炉。姜如意让工匠砌的这炉子,大约一人多高,上面用砖砌成圆拱形,是标准的挂炉。
这挂炉讲究一个“挂”字,厨师需要手握一根长杆,将上面抹了酱和蜂蜜的鸭子挂进炉子里,根据火候不断翻烤,既不能将皮燎焦,又要经常用长杆给烤鸭换位,让鸭子受热均匀。
姜如意瞧着这砌出来的炉子,心里面着实已经非常满意了。
不但阿芍,连齐飞都好奇的朝这炉子中望望,一副十分很新奇的模样。
阿芍指着那炉子问道:“小娘子,这炉子这么大,里面能挂进多少只鸭子啊?”
姜如意听着阿芍的问题,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也不能一下子挂的太多,这炉子里面燃着明火,鸭子若是多了,或者挂的时候被火燎焦了,或者根本烤不熟,都是有讲究的。”
阿芍点了点头,听小娘子这么一说,觉得这烤鸭实在是个技术活。
倒是齐飞,乍见到这炉子,心里面跃跃欲试,他看向姜如意:“要不先烤几只鸭子,试试?”
姜如意听见齐飞的话,想了想,也干脆的点头:“行,那就试试。”
齐飞见姜如意点头,拿上银钱转身出了门,不久之后,就麻利的拎回几只处理干净的肥鸭子来。
见姜如意看向自己,齐飞朝鸭子上指指:“听说咱们食店里自己烤着吃,铺子老板直接帮忙收拾干净了。”
姜如意点了点头,她从齐飞手里接过肥鸭来,拿在手里掂了掂,确实份量十足,虽然没有标准的三斤重,但每只也约有将近两斤沉。
姜如意将用葱姜、香料、酒和清酱汁混合成的腌料,均匀的抹在鸭子上,等腌制过一段时间,又自锅中烧了热水,开始烫皮和挂糖色。
随着热水的冲淋,鸭子表面逐渐收缩形成脆皮,再将糖和蜂蜜混合的糖浆反复淋在鸭子表面,形成一层漂亮的糖色。
这挂了糖色的鸭子还要再经过风干,才能使鸭子皮吃起来更酥脆,然后再上炉开始烤。
等到将四只鸭子全都风干好,挂入炉中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擦黑了。
姜如意三人挤在厨房里,看着炉中的明火热腾腾烧着,感觉身上也暖烘烘的。
姜如意又给齐飞讲这烤鸭要用的木头:“必须要用果木才行,烤出来才会使鸭皮膨胀酥脆,而且自带一股果香。”
“另着,烤的时候要不断观察鸭子的颜色,以便及时调整挂鸭的位置。”
齐飞仔细听着姜如意的话,因着是第一次烤
,脸上的神色有些紧张,平日里的懒散模样倒是散了大半。
姜如意瞧着齐飞这将长杆使的顺溜的动作,赞许的点点头。
她站着看了一会儿,确认齐飞一个人操作没问题,她便放心的转身,跟阿芍挤在大桌子旁,敲胡桃吃。
渐渐的,一股诱人的烤鸭浓香自厨房中散发了出来,姜如意和阿芍两人闻着那味道,感觉肚子咕噜咕噜直响。两人对视了一眼,将手里的胡桃丢开,飞快的进了厨房里。
就见齐飞已经从炉中挑出了一只鸭子,那鸭子表面色泽枣红油亮,往下滴着油花,喷香喷香的,那浓郁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姜如意连忙从齐飞手里接过长杆,朝着他说道:“剩下的三只鸭子我来挑,你快去片鸭子。”
齐飞点了一下头,拎着这只刚出炉的烤鸭,快步走到案板旁边,拿起一把刀来。
他先小心斜着下刀,划破外面那层脆壳,只听“喀嚓”一声,自鸭皮上传来表面被划破的脆响声,紧接着丰腴的油脂滴下来,露出里面细嫩的鸭肉。
齐飞先尝试着缓缓片了几片,随后掌握了方法,手上就加快了速度。
等到姜如意将其余三只烤鸭都挑下来,就见阿芍正馋的直咽口水,齐飞手底下那鸭子已经片了一半。
姜如意瞧着他那“片皮不见肉,片肉不见骨”的手法,很是赞许的啧啧了两声,齐飞得意的笑笑。
甜酱、面饼和葱丝都是提前预备好的,至于这个时节难求的胡瓜,姜如意和之前那炸鸡两吃一样,改用莱菔代替。
三人吃着这刚出炉还热乎的烤鸭,只香的满嘴流油,好吃的停不下来。
因着淋了蜂蜜,所以烤鸭外皮酥脆,又带着甜口,里面的肉质细嫩不说,而且用小饼一卷,咬上一口,只觉得滋味醇厚,咸香味足,还夹杂着丰腴的油脂和肉汁,好吃的险些咬了舌头。
三人吃着面前这肥鸭,直到吃完了整整一只,才心满意足的舔舔嘴,齐飞自凳子上站起来,去片另一只鸭子。
等将这一盘片好的烤鸭端上来,姜如意三人才慢悠悠的拿起小饼,夹起鸭肉、葱丝和莱菔,沾上甜酱,将小饼卷起,不紧不慢的吃起来。
阿芍嘴里吃着烤鸭,心里面还惦记着另外两只鸭子:“小娘子,剩余的那两只烤鸭怎么办,若是过了夜,是不是就不好吃了?”
阿芍有心想都吃掉,但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很是苦恼的皱起了眉头。
姜如意朝那两只烤鸭上看了看,想了想,朝齐飞说道:“待会儿你将那两只烤鸭,分别给翁宁郡主和唐锦唐飞送去,平日里她们二人银钱给的最足,请她们尝尝鲜。”
齐飞应了一声,等吃完手里那只卷饼,从凳子上站起来,拎着那两只烤鸭,分别放进食盒,然后就出了门。
阿芍瞧着齐飞离开,纳闷的转头朝姜如意看看:“小娘子不给裴少尹送一只吗?”
若说银钱给的足,平时吃饭的时候,裴少尹也没少付银钱呢。
姜如意听阿芍提起裴少尹来,低头抿一下嘴,她抬头迎上阿芍那清澈的眼神,到底无奈的笑笑,又给她递过一张饼来。
“再吃一张。”
“哎。”
接下来,食店里的工匠们又忙活了几天,等到地板墙面全都归置妥帖,桌椅雅间也布置完成,屏风花草装饰皆安置妥当。
赶在冬至日之前,姜如意这大食店,终于重新开张了。
第64章 年底红火、冬至饺子清晨时候……
清晨时候,就有路过的行人发现,姜记开了门。
等有人好奇的往里看一眼,就见食店里宽敞整洁,门口摆着一扇富贵的大屏风,屏风两侧摆着大花瓶和镂空的展示架,两边的桌椅装饰皆摆放整齐,一眼看上去十分气派。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股浓郁的肉香,正隐约自厨房中飘散出来。
那香气原本只是隐隐约约的,但是越闻,就越感觉香味浓郁,那诱人的肉香中,还带着一股香甜的果木香气,让人闻着忍不住直咽口水。
随着时间渐渐靠近中午,路过姜记门口的人越来越多,看着这重新开张的大食店,食客们纷纷朝店里面迈去。
宽敞的食店中,姜如意看着进来吃饭的客人们,脸上露出个笑容来。
其中的客人中不乏有相熟识的,一见到姜如意,先笑呵呵的朝她道了一句恭喜:“某今日偶然经过这里,没想到姜小娘子这大食店竟然开张了,恭喜恭喜。”
“姜小娘子这大食店实在是气派,又宽敞又明亮,让人一走进来就觉得舒坦。”
姜如意听着这几桌熟客的话,连忙道谢,见来的人多,又引着他们去了隔壁一张大桌子上。
姜如意笑着说道:“客人们请坐,如今食店里添了大方桌,再不用跟从前似的将小桌子拼起来,不方便不说,来回走着的时候,少不得要蹭到碰到,实在是麻烦。”
一听姜如意说起这个,面前这几位熟客显然都经历过,露出一脸感慨的表情,点点头:“是啊,如今有了个大桌子,走路的地方也宽敞,再也不怕磕碰了。”
姜如意点头:“可不正是如此?”
有嘴馋的客人已经按捺不住,他想到从方才进门开始,就从厨房中散发出来的香气,咽着口水朝姜如意问道:“对了,姜小娘子的厨房里在做什么,怎得闻起来如此的香气扑鼻?”
姜如意挑了一下眉,回头看一眼厨房的方向,嘴角不由自主的朝上弯了起来,却不立刻回答,而是先赞一句:“客人好灵的鼻子。”
那被姜如意夸赞的食客很是受用的一笑,紧接着又揉揉鼻子:“这可不是某的鼻子灵,而是姜小娘子厨房里那吃食,闻起来实在是太香了,想忽略都难。”
此话一出,同桌和隔壁几桌的客人,全都哄笑了起来,很是赞同的点点头,然后纷纷看向姜如意,等着她答是什么吃食。
姜如意弯起了一双眼睛,迎上周围客人们的目光,这才回答道:“是本店新推出的烤鸭,自挂炉中用明火烤出来的,柴火用的是果木。”
“鸭子的表皮已经烤脆了,上面刷着蜂蜜和酱汁,油脂丰富焦香,里面的鸭肉却又香又嫩,配上薄饼和葱丝、莱菔,上面沾上甜酱,再用薄韧的面饼这么一卷,咬上一口油脂满口,那滋味醇厚鲜美,保持让客人吃一口就大呼过瘾。”
咕噜。
周围传来一阵肚子的响动声,周围几桌客人们,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听姜小娘子形容的这烤鸭味道,不尝尝怎么行?
当即就有不少客人们都点上一只烤鸭,还不忘又转头看向厨房方向,满脸期待的吸了吸鼻子。
也有客人好奇:“听着这吃法,同之前那炸鸡卷饼很是类似?”
姜如意笑了起来:“客人的记性真不错,之前那炸鸡卷饼,便是仿的这烤鸭的吃法。”
姜如意说到这里,又在脸上换了一副遗憾的表情:“只可惜先前时候,没有专门烤鸭的炉子,只能委屈客人们吃那炸鸡卷饼。如今这烤鸭才是正宗吃法,客人们可千万不要错过。”
“姜小娘子,某这桌再加一只烤鸭。”
“某也要一只,再点一只带回家去,留着晡食的时候吃。”
烤鸭的滋味比炸鸡卷饼还要好吃?那还等什么,赶紧点上一只尝尝,不然待会儿就要没有了。
姜如意看着客人们那激动的表情,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回了厨房里。
厨房中,齐飞正在片鸭子,听见姜如意的脚步声,抬头朝她看了一眼。
方才小娘子在外面同客人们的对话,他听的清清楚楚。只觉得小娘子这招揽生意的能力,啧啧。
姜如意将客人们点的菜给齐飞说了,听着外面又传来喊“姜小娘子”的声音,她连忙又应了一声,快步走了出去。
阿芍走进来,看齐飞片好了一只鸭子,连忙将鸭肉、薄饼、葱丝莱菔丝和甜面酱,都装在一只大盘子里
,端着匆匆走了出去。
齐飞看着忙碌的小娘子和阿芍,耸起肩膀笑了笑,转身又拎过一只鸭子,开始片鸭。
大食店中,姜如意招呼着今日上门的客人,脸上自始至终都带着一抹清浅的笑容。
食店门口,当裴昭同徐修、翁宁郡主一起迈进大门的时候,就恰巧看到正笑着招呼客人的姜小娘子。
姜如意见到翁宁郡主来了,连忙迎了上来,先将一行人引到雅间里,然后才笑着打招呼:“欢迎郡主光临,大食店第一日开业,郡主大驾光临,鄙店蓬荜生辉。”
翁宁郡主原本正坐在雅间里,打量着四周的装潢和布局,只觉得这食店比自己上次来,果然更加宽敞。
再看那摆在食店里的绿植竹架,挂在墙上的山水画卷,觉得从悠闲中透出股精致来,当真是一处舒适的地方。
听到姜如意嘴里的俏皮话,翁宁忍不住掩口笑了起来。
她抬起头,柔柔的嗔了姜如意一眼:“你呀,姜小娘子这张嘴,实在惯会打趣人的。”
姜如意笑着眨眨眼睛:“我这话说的不对吗?今日自开店到晌午,一直闷头闷脑的忙活着,如今见到了郡主,觉得心情都似敞亮了起来。”
翁宁郡主如今同姜如意熟识了,便也学着她的样子眨眨眼:“如此说来,我今后岂不是应该常常来姜记坐坐?”
姜如意连忙点点头:“自然是欢迎之至。”
徐修也好奇的张口:“姜小娘子欢不欢迎某?”
姜如意看着他点点头:“徐郎君来,自然也是欢迎的。”
等三人将这话说完,一旁似乎不那么受欢迎的裴昭,亦抬起双目,朝姜如意看了过来。
姜如意迎上他的注视,自唇边勾起一抹客套的笑容,朝他点点头:“裴少尹。”
裴昭自喉咙中“嗯”了一声,他迎上旁边徐修八卦的眼神,面上神色如常的说道:“恭喜姜小娘子的大食店开张。”
姜如意朝他笑了笑,说了句感谢。
却听裴昭又开口:“还有,前几日那蜜桔,某回去之后吃过了,滋味也极好,吃起来……同样很甜。”
姜如意听他说起蜜桔,又想起上回他说的那番关于甘之如饴的话来。她轻抿了一下嘴,本想要转身,看到他唇角噙着的那抹笑意,突然又改变了主意。
姜如意停住步子,似笑非笑的看着裴昭说道:“裴少尹爱吃就好,总不能收了客人的银钱,做出来的东西客人却不喜欢,裴少尹说是不是?”
这话里带上了丝呛人的火药味,不仅徐修,连翁宁郡主都好奇的朝两人看了过来,神色中带上了一抹讶然。
几日不见,姜小娘子和裴少尹这是,吵架了?
听着姜如意那生疏的话,裴昭嘴角的那抹笑容顷刻间变为了苦笑,他朝姜如意看过去,神情无奈的唤她一声:“姜小娘子。”
姜如意听着他语气里缱绻中又透出一丝可怜意味,心尖随之颤了颤,忍不住又心软了下来,脸上强行绷起来的表情,也有些支撑不住。
裴昭继续看着她说道:“某昨日听郡主提起姜小娘子这里新上的烤鸭,说滋味香酥可口,是以今日也想来尝尝,不知是否打扰到姜小娘子。”
姜如意想起那日,阿芍问起为何不给裴少尹送烤鸭的话来。
此时听着他话语中的委屈意味,又见那双桃花眼较旁日略耷下来,眼尾似还有些泛红,姜如意终于还是招架不住了。
她低着头说道:“不打扰。三位客人请稍等,吃食马上就做好。”
姜如意说完这句话,然后就转过身,匆匆朝雅间外面走去。
雅间里,翁宁郡主和徐修看着姜如意快步离开,都好奇的朝裴昭看过来。
翁宁郡主问道:“裴少尹同姜小娘子,吵架了?”
裴昭等姜如意的背影消失在厨房,才缓缓将视线收回来,闻言摇摇头:“并未。”
就听徐修很是同情的叹了口气,然后将上回姜小娘子拒绝裴昭的那番话,说给了翁宁郡主听。
翁宁郡主单手托着腮,听完徐修的讲述之后,又惊讶的扭头朝裴昭看过去:“这么说的话,裴少尹决定放弃吗?”
裴昭敛正了神色,十分认真的回答道:“并非如郡主所说的这样。”
翁宁郡主瞧着裴少尹那张清冷的脸上,露出一抹郑重之色,有些羡慕的叹了口气:“我如今,当真羡慕姜小娘子了。”
一旁的徐修听了,表情变了变。
就见翁宁郡主又转过头来,柔柔的朝徐修靠近过来,轻声问道:“就是不知,徐郎究竟何时才肯答应,同我一起搬入行馆中?”
徐修看着翁宁郡主那温柔的表情,轻咳了一声,连忙扭头转移了话题。
翁宁郡主看他这样,再次幽幽的叹了口气,强打起个笑容来,同他说话。
等三人点的菜端上来之后,姜如意看一眼座位里的裴昭,朝他说道:“这是裴少尹方才提起的烤鸭,少尹若是喜欢,就多吃点。”
裴昭朝姜如意淡淡一笑,温言说道:“好。”
他自盘子里拿起一张面饼,又用筷子夹了鸭肉和配菜、沾了甜面酱,卷起来朝口中放去。
这饼咬起来有些韧劲,鸭肉带着肉丝,初次吃的人若是一下子咬不断,不免有些酱料沾在嘴边,看起来便有点狼狈。
裴昭一口咬下去之后,倒是抬一下眉,朝姜如意看过来:“当真味道极好。”
姜如意看着他好看的唇,点点头:“裴少尹喜欢就好。”
只见裴昭将那只卷着鸭肉的饼吃下去,唇边沾了一抹暗色的酱汁,被他白皙的皮肤一衬,便有些显眼。
姜如意的视线忍不住朝那点酱汁看过去,就见他嘴唇微启,舌头将那一丁点酱汁舔掉,却又有些油光残留在皮肤上,姜如意不争气的红了一下脸。
就见裴昭又抬目朝她看过来,当注意到她神情的不自在,似乎淡淡笑了一下,问道:“姜小娘子方才在看什么?”
这会儿,翁宁郡主和徐修二人已经不复刚才的隔阂,正亲亲热热的吃着烤鸭,没有留意裴昭和姜如意二人的对话。
姜如意红着脸,想着自己前脚才拒绝了人家,后脚就忍不住偷看,实在是不太厚道。
裴昭蹙起眉头来思索了一下,然后用手指蹭过自己嘴边,紧接着目光中露出了抹恍然之色。
他眸色深深的朝姜如意看过来:“劳烦姜小娘子看看,还有吗?”
姜如意迎上裴昭的视线,感觉自己整张脸颊都烧红了起来,她赶紧摇摇头:“没有了,请裴少尹,咳、慢用。”
姜如意说完这句话之后,匆匆转身离开。
裴昭将指腹自嘴唇边收回来,微微垂一下双目,想着方才姜小娘子那脸颊绯红的模样,他盯着自己的指腹轻笑一声,这两日压在心头的阴霾,逐渐消散无踪。
……
冬至这一日,姜如意带着阿芍和齐飞,在厨房里包饺子。
本朝将饺子称为角子,由于形状似角形,因此而得名。
姜如意站在灶台边上忙活着,揉面擀面分成小剂子,然后将剂子压平,擀成均匀厚度一致的面皮,动作利落又快速。
齐飞在白案上不擅长,所以正从一旁调馅。
阿芍则笑眯眯的坐在旁边,自己端了一小碟子果丹皮,边吃边看姜如意两人忙活。
姜如意擀皮之余,看一眼阿芍手里那果丹皮。自从那日偷瞧裴少尹被发现了之后,她看见山楂就觉得闹心,但又不能扔了,干脆全都做成这酸酸甜甜的果丹皮,没想到成品竟然十分成功,自己还算一般,阿芍却尤其喜欢。
阿芍用手将果丹皮撕下来一块,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嚼着,她朝姜如意道:“小娘子做的这果丹皮,比那山楂脯还要好吃呢,又薄又有韧劲,关键吃起来一点都不酸。”
姜如意手里的动作顿了一下,她朝阿芍提醒道:“莫要吃太多了,毕竟是用山楂做的,空腹吃多了容易伤胃。”
阿芍“哎”了一声,将手里这卷果丹皮吃完,果然就不吃了,起身去洗手。
姜如意将饺子皮擀完,见齐飞的馅也已经调好了,她拍了拍手上多余的面粉,开始包饺子。阿芍恰好洗完手回来,坐在姜如意身边看着她包饺子。
只见姜如意也不知是怎么包的,一只手托着张饺子皮,用小竹片将馅一挑一按,然后双手将饺子皮边缘捏上几下,再将手移开,一只圆滚滚的饺子就包好了。
阿芍忍不住揉揉眼睛,看着姜如意包的那些饺子
,惊讶的说道:“哎呀,小娘子这包的是月牙形状的,咦,那个怎么又是柳叶形状的?真好看。”
姜如意笑着向她解释:“月牙形状的是豚肉馅的,柳叶形状的是三鲜馅的。豚肉馅的香,三鲜馅的鲜,模样上不一样,待会儿吃的时候好区分。”
阿芍连连点头,瞧着那皮薄馅大的豚肉饺子,一听到小娘子说香,忍不住从心里想着,待会儿一定要先吃个肉的解馋。
姜如意将这豚肉馅的包完,让齐飞去煮饺子,自己继续站在案板前,不紧不慢的捏那柳叶形状的饺子。
今日冬至,城中大部分人都在自己家中过年,做官的还要进宫参礼,所以晚上来食店中吃饭的客人不多。
姜如意三人慢悠悠的包饺子、煮饺子,又炒了几道菜,并一只滋味肥美的烤鸭,都往大桌子上摆了,旁边又搁了两个碳盆子,然后就在这暖和的冬月里,温馨的坐在一处吃饭。
姜如意夹起个热腾腾的豚肉馅饺子,吹散上面的热气,然后咬了一口。这肉馅调的不错,瘦多肥少,咬一口肉鲜滑嫩,汁水渗入口腔中,热乎乎的熨帖。
她又夹了一只三鲜馅的,入口又香又鲜,尤其里面的木耳脆生生的,配上鸡蛋的滑嫩,口感层次分明,好吃极了。
姜如意朝齐飞竖起个大拇指,齐飞笑笑。
阿芍问道:“小娘子,冬至日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吗?”
姜如意朝她笑笑,眉梢扬起来:“当然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今年冬天冷,咱们三人都多吃几个。”
“哎。”
阿芍点点头答应,连忙又夹起一只饺子放进嘴里嚼着,还不忘用手摸摸自己的耳朵,然后又笑笑。
姜如意看着阿芍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又给自己拿了一张面饼,朝大盘子里那片好的烤鸭上夹去。
这一顿饭,三人都吃的心满意足,等夜色深了,才摸着肚子各自回了房间。
接下来越临近年底,食店里的生意便越发的红火,竟然有客人为了吃烤鸭,从城东或者城南过来。
等吃上一口,全都不住的点头,对着姜如意或阿芍赞不绝口。
“听说姜记这烤鸭味道最为正宗,所以某特意跨了半个城来尝尝,今日一尝,当真名不虚传。”
“你说姜小娘子这烤鸭,味道怎得就这样好吃呢?别的大酒楼中也有,但总觉得滋味比不上姜小娘子这里的。”
第65章 过年守岁、雪灯阿芍端菜经过……
阿芍端菜经过的时候,听见客人们的感叹声,得意的点点头:“那是当然,我们小娘子做的吃食,但凡吃过的人都夸好呢。”
她又朝另一桌问话的客人说道:“就比如这烤鸭用的木头,我们小娘子说,用的是专门的果木,所以烤出来格外带着股甜香。”
那些客人听着阿芍的话,纷纷点头,趁着年底还未关张,都努力的多吃两只,不然等到过年的时候,可就吃不到了。
姜如意看着这一波年底的火爆生意,心里有些意外的同时,却又忍不住惊喜的眨眨眼睛。
她听着周围的热闹声,低头看一眼账本,觉得按照这个势头,装修大食店所花掉的银钱,估计很快就能赚回来了。
……
过了腊八节,便临近年根了。
大街上,阿芍手里面拿着桃符,正兴奋的朝姜如意招手:“小娘子,你看这里有卖桃符的,哎呀,上面还画着人像呢。”
姜如意朝阿芍手上的桃符看过去,见上面写的字,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给阿芍解释道:“这上面画的是郁垒和神荼二位神仙,并不是普通的人像。”
“哦。”
阿芍听着小娘子的解释,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她将那桃符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着,一副很新奇的模样。
姜如意纳闷的问她:“你之前没见过桃木板做的桃符吗?”
阿芍先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见是见过,但上面都是刻着字的,我不认得。”
姜如意闻言恍然,见她喜欢,索性从摊子上挑了几块桃符并祝语,然后向小贩付了银钱。
那小贩见姜如意给钱给的痛快,特意笑着说了两句祝福的吉祥话:“新春将至,祝小娘子安康。”
姜如意也笑笑:“也祝郎君生意兴隆。”
那卖桃符的小贩听见姜如意的话,连忙笑着拱拱手,目送着姜如意和阿芍离开。
等到两人又在街上逛了逛,买了不少年货,然后大包小包的拎在手里,高高兴兴的回了食店。
食店里,齐飞见姜如意和阿芍两人提着东西回来,有些无奈的看了过来。
他伸手从两人手上接过那些年货,忍不住说道:“小娘子少买些吧,这都大包小包的第三趟了,莫非小娘子打算将整个汴京城的年货都买回来?”
姜如意听见齐飞这样说,很意外的眨眨眼睛,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她似乎当真买了不少?
姜如意低头朝手里拎着的年货看看,除了桃符桃版,还有干茄瓠、马牙菜,光是胶牙饧就买了好几种,圆的扁的皆有,除此之外还有暖棚里的蔬菜,颜色缤纷的提灯,用纸筒卷的爆竹,和各种没什么用的小玩意儿。
似乎、确实有些多?
姜如意笑了起来,她转头看了一眼满脸兴奋的阿芍,朝齐飞说道:“买多了就买多了,这不是要过年了吗?高兴。”
齐飞瞧着小娘子和阿芍脸上的笑容,到底跟着一起笑了起来。等笑完之后,他无奈的拎着那些东西,往储物间走去。
腊月二十四,姜如意和阿芍、齐飞一起在食店中送灶。
姜如意让阿芍将买来的灶马在灶门上贴好,自己用筷子沾了甜酒糟,抹在灶门上,名曰醉司命。
等看着姜如意抹完了酒糟之后,阿芍递过买来的胶牙饧,姜如意先接过来,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紧接着阿芍和齐飞也各拿了一块。
姜如意嚼着这甜丝丝的胶牙饧,看着因为抹了甜酒糟,颜色变深了一圈、像是孩童吃完东西没擦干净的灶门,弯起眼睛笑了起来。
阿芍纳闷的歪歪头,问道:“小娘子在笑什么呢?”
姜如意将视线从灶门上收回来,弯着一双眼睛转头看向阿芍,朝她摇摇头:“没什么,就是突然想吃烤鸭了。”
阿芍听姜如意这样说,赶紧也点点头:“嗯嗯,我也想吃。”
两人一起看向齐飞,就见齐飞认命的转身去拎鸭子。姜如意和阿芍对视了一眼,笑的更加欢畅了。
等送完了灶,姜如意这大食店便正经关了张。
翁宁郡主和唐锦都遣人送了年礼来,姜如意好奇的打开看看,见两人不约而同,送的都是小娘子们寻常爱用的胭脂水粉,不但颜色漂亮,而且一小瓶一小瓶的,装在精致的小匣子里,漂亮极了。
姜如意先朝上门送礼的侍从道了谢,然后又亲手做了两人素日里爱吃的糕点,请侍从带回去。
她伸手关上食店的门,坐在一张大桌子旁,看着面前的阿芍和齐飞,脸上难得露出一副认真的表情。
阿芍和齐飞在姜如意对面坐了,见状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有些纳闷。
姜如意难得严肃的对两人说道:“我今日叫你们过来,是想问问如今临近年根了,你们要不要回家看看?”
她见
阿芍和齐飞脸上都露出惊讶之色,又补充道:“你们若是想回去,不必有什么顾虑,而且如今食店已经关张了,就算回家去也不要紧的。”
阿芍赶紧摇了摇头:“我不回去,小娘子知道的,我家中已经没人了,要不然也不会一个人,背井离乡的跑出来。”
齐飞见姜如意和阿芍都看向自己,也想也不想就摇头:“我家中的情况,小娘子也知道,我同阿芍一样,也不回去。”
齐飞这句话一说出口,周围难得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三人似乎都被触动了伤心事,连素日高高兴兴的阿芍也低下头去。
姜如意看着两人这副模样,伸手一拍桌子,当即就拍板道:“行,既然都不用回去,那就收拾收拾,咱们三个人一起过年。”
阿芍和齐飞都抬头看向姜如意,就见姜如意正笑盈盈的朝二人看过来,挑一下眉问道:“如何?”
阿芍赶紧答应一声:“哎。”
齐飞也连忙点点头:“应当如此。”
三人说完了之后,一起笑了起来,气氛又恢复成往日的热络。阿芍已经兴冲冲的起身去拿扫帚,开始年末大扫除。
食店里忙忙碌碌的,三人一直忙活到夜里。
夜晚安安静静的,阿芍手里拿着一盏油灯,敲开了姜如意的房门。
姜如意将门打开,见外面是阿芍,想让她进来,阿芍却摆摆手,只将那盏灯递了进来:“小娘子,依照我们家乡的说法,放一盏油灯在床下,叫做照虚耗,可以祈求来年平安呢。”
姜如意笑了,她将那盏油灯接过来,伸手拍拍阿芍:“知道了,早点睡吧。”
阿芍点头:“小娘子也早点睡。”
“明日起床之后,给你做豚肉烧卖吃。”
“哎。”
低低的说话声,散入冬月的夜色中,静悄悄的。许久之后,姜如意听着隔壁传来关门的动静,才笑着关上了门。
……
食店关张的这几日,姜如意难得睡了几天懒觉。
除夕这一日,姜如意清晨才刚起床,就听外面传来阿芍兴奋的叫声:“小娘子,快醒醒,外面落雪了。”
姜如意听见阿芍的声音,连忙穿衣从床上坐起来,趿拉上鞋子就往外面走。等将门一打开,果然入目所及之处,白茫茫的一片,紧接着便感觉一股寒意袭来,姜如意连忙竖了竖领子。
这个早上,姜如意三人照旧吃了三鲜小馄饨,并豚肉和三鲜两种馅的烧卖,还有姜如意腌的五香豆腐干。
在这安静的除夕清晨,热腾腾的吃一顿朝食,感觉浑身都暖和起来。
姜如意看着阿芍不断朝窗外的雪地里张望,等她吃完之后,主动将碗收过来说道:“你去玩吧,碗我来洗。”
“哎。”
阿芍应了一声,高高兴兴的跑进院子里,一会儿摸摸地上的雪,一会儿又往树枝上轻吹了一口气,看着那雪花如盐粒似的飘洒下来,欢呼着笑了起来。
姜如意给自己倒了一杯玫瑰红糖饮,听着外面阿芍的笑声,将那热乎乎的饮子握在手里面,也跟着弯起了嘴角。
外面传来阿芍的声音:“小娘子快出来,咱们一起堆雪狮子吧。”
姜如意将手里还冒着热气的杯子放下,应了一声:“来了。”
她俯身从厚厚的雪地中捧起雪来,和阿芍一起自院子中将堆了两只雪狮子,等将雪狮子堆好之后,她往后退了半步看看,然后又转身去厨房里拿了黑豆出来,按在雪堆里当狮子眼睛。
姜如意歪头,看一眼靠近自己的那憨态可掬的雪狮子,觉得自己和阿芍的手艺竟然还不错。
再看另一只,神情却有点严肃,让人忍不住想起那位裴少尹来。
姜如意从旁边折了根弯曲的树枝子,给那只严肃的雪狮子画上一张弯起来嘴巴,看着变得有些滑稽的雪狮子,再联想到那位裴少尹,姜如意很不厚道的笑了起来。
阿芍纳闷的转过头来:“小娘子笑什么呢?”
姜如意嘴角向上弯起来,摇摇头回答:“没什么,你玩你的。”
她看着满脸雀跃的阿芍,又提醒道:“别玩的太累了,晚上还要守岁呢,仔细撑不住睡着了。”
阿芍连忙点点头,等又玩了一会儿,才进屋换衣服洗手,然后抱着一杯热饮子喝了起来。
等到下午的时候,那位裴少尹竟然让人送了一盏雪灯来。
裴管事脸上带着笑容,将手里拎着的盒子摆在姜如意面前,将上面的盖子打开。
一股凉意从里面散发出来,姜如意低下头去看看,见里面竟然摆着一只玲珑剔透的雪灯,约莫只有巴掌大小,但是制作的十分精巧,如同真灯一样。
在盒子的侧壁和下面放有夹层,夹层里隔着冰,以防这雪灯化了。
姜如意忍不住感叹道:“好细致的心思,好精巧的东西。”
裴管事乐呵呵的笑着说道:“还不止这样呢,姜小娘子看见里面的灯芯了没有?等晚上天黑了之后,小娘子将里面的灯芯点燃,然后连同这盒子一起放进雪堆里,能亮一整夜呢。”
姜如意惊讶道:“竟如此巧夺天工吗?”
她见裴管事笑着点头,又低头去看眼前这盏雪灯,心里当真是喜欢,凑近了看了许久,又赞叹几声。
姜如意抬起头来,朝着裴管事笑着说道:“劳烦管事回去之后,替我多谢裴少尹,今日除夕,祝裴少尹新年顺遂安康。”
裴管事笑呵呵的一点头:“某记住了,一定将姜小娘子的话,转达给我家阿郎。”
姜如意朝他笑笑,亲自送了裴管事到门口,然后才转身回了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