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迈出房门的一瞬间,身后传来父亲刻意压低的声音:“弓马骑射,这如何算是不务正业的事情?夫人这话着实偏颇了。”
娘亲冷哼一声:“什么弓马骑射,夫君不必同我一个妇道人家说这些。今日既然是进山游玩,就莫要做些旁的无用之事。”
父亲声音变得高了些:“这如何是无用之事?夫人这样管束儿子,是不是太严厉了?”
“夫君竟然说我严厉?你那些乱糟糟的画卷我管不得,现在连儿子的事情,都不能过问了?”
身后的房间里传来越来越大的争吵声,裴管事擦擦额上的汗,勉强挤出个笑容说道:“阿郎,咱们先去放弓箭吧,等东西放好了,郎君和娘子……就谈完事情出来了。”
年幼的裴昭,仰起那张苍白的小脸来,朝着裴管事认认真真的点点头:“嗯,阿娘素来喜欢洁净,我待会儿一定会将弓箭摆的齐整些,不让阿娘烦恼。”
裴管事“哎”了一声,连忙接过他手里的弓和箭筒,脚步匆匆的朝别苑外面走去。直到将弓箭整整齐齐的摆好,裴昭那张小小的脸上,才又恢复了雀跃的神情。
他站在马车外等啊等,却一直不见父亲和阿娘出来,他却仍然坚持站在原地,努力的睁大了眼睛,看向别苑里面。
片刻之后,裴管事去而复返,将他抱到了马车上:“郎君说,让我先带阿郎进山,他和娘子随后就到。”
年幼的裴昭回头看了一眼摆的整整齐齐的弓箭,有些失望的“哦”了一声,不过却也没办法。他又朝别苑中看了一眼,然后才松开手中的帘子,坐进车厢中。
马车缓缓动起来,然后逐渐加快了速度,朝山中驶去。
如今这段时日多雨,山道两侧的草木生长十分茂密,年幼的裴昭掀开马车帘子,果然见草丛中有兔子飞快的跑过,想到一会儿就能猎兔子了,他双眼中露出雀跃的神色。
在马车拐过山路,驶上一处平地的时候
,身后突然间传来一阵巨大的响声,紧接着是马匹嘶鸣的声音。
裴昭疑惑的从草丛里收回视线,往方才那经过的山下看去,只见山道上烟尘漫天,一片昏黄黑暗,仿佛巨大的灾难霎那间降临人间。
耳边,传来裴管事哆嗦的声音:“山、山道滑坡了,郎君和娘子都在后面那辆马车里,郎君和娘子……”
裴管事后面的话,渐渐消失在哆嗦的哽咽声中。
年幼的裴昭怔愣着抬着一张小脸,他回望着山下烟尘漫天,似乎明白了什么,小小的脸上渐渐褪尽了血色。
耳边轰隆声滚滚,裴管事猛然反应过来,匆匆将他推回车里,驾着马车朝远处奔驰而去。
昏暗的车厢中,小小的裴昭听着外面巨大的轰响声,还有车轮压在山路上的响动声,身子蜷缩起了一团,双手紧紧的捂上了耳朵。
“裴少尹?”
食店里,一道软糯中夹杂着明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来。
裴昭抽离的意识重新聚集起来,他抬头看向面前盈盈含笑的小娘子,眼眸逐渐恢复了清明。
裴昭开口唤了一声:“姜小娘子。”
姜如意伸手一指他面前的砂锅,笑着张口:“裴少尹点的砂锅煲好了,请慢用。”
说着,姜如意又纳闷的朝他脸上看了看,多问了一句:“裴少尹看着脸色不太好,可是早上匆忙去侍郎府中,没来得及吃早饭?”
裴昭拿起勺子,低低自喉咙中“嗯”了一声,眼尾隐约泛着一抹红。
姜如意点点头,收起那端菜用的大托盘,转身离去。片刻之后,她又脚步轻快的走了回来,将一杯玫瑰红糖饮摆在面前的桌子上。
裴昭看着那冒着热气的饮子,轻抬了一下眉毛,不解的朝她看过去。
姜如意笑着朝他解释道:“这是本店秋日里推出的玫瑰红糖饮,请裴少尹尝尝味道。”
裴昭端起那杯饮子来,低头喝了一口,这饮子不用想,便知是女郎们喜爱的味道,喝起来甜丝丝的,还带着股淡淡的花香。倒是,并不难喝。
等喝完一口那热气腾腾的饮子,裴昭原本紧绷的身体,不知怎得就放松了下来。
他原本深色的眼眸中,重新浮现出星点笑意,抬起头来朝姜如意点点头:“嗯,味道很甜。”
裴昭手中握着那杯饮子,眼眸含笑,话中透出一股与平日不同的温柔语气,结尾时音调稍微向上扬起,勾的人心也跟着跳了一下,又迅速散入到空气中,消弭无踪。
姜如意听着他话音里的笑意,微垂了一下眼,余光恰好瞥见他的喉结,轻轻滚动一下。
姜如意连忙移开视线,轻咳一声,见他没有其余要点的吃食,匆匆转身离开。
裴昭看着姜如意那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良久之后,轻笑了一声。
他再次低头看向杯子里,只见里面飘着几点殷红的花瓣,口中还带着股淡淡的蜜甜。
裴昭低下头,将那杯散发着热气的饮子喝完,垂目笑了起来。
等回了厨房里,姜如意想着刚才那情景,不由得感觉脸颊有些发热。方才裴少尹那语气加上眼神,莫不是有别的意思?
这个念头才刚升起,姜如意很快又摇摇头,觉得自己实在是想多了,或许只是因为那玫瑰红糖饮子,格外的好喝呢?
姜如意伸手给自己倒了杯饮子,等杯中热气散去之后,感觉脸上的热度也消退了。
她飞快的喝了一口饮子,紧接着就满意的笑笑,觉得自己调的这玫瑰红糖饮,滋味确实不错。
等到了下午,阿芍实在是躺的烦闷了,到底不听劝阻的下了床。
她朝姜如意说道:“小娘子,我真的已经不难受了,一直在床上躺着,实在无聊的紧,小娘子还是让我干活吧。”
姜如意见阿芍的精神头不错,又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确认没再烧起来,这才点点头同意。
看着阿芍乐呵呵的进了食店,麻利的收拾桌子、招呼客人,齐飞从一旁看着,脸上半是无奈半是笑。
姜如意也在一旁笑了起来,干脆由着她,自己回了柜台后面盘帐。
……
等过完了重阳节,后头紧接着便入了冬。
自立冬之后,北风呼呼的刮了几日,温度彻底降了下来,食店里的姜如意三人,都换上了厚厚的夹袄。
如今主题砂锅煲已经轮过了一遍,姜如意便将食店中,那打折的宣传广告撤了下来。
虽然活动结束,但是除了从前的熟客们之外,又因着那主题砂锅煲的噱头,吸引来了不少新客人,这倒是让姜如意感觉十分意外。
如今食店中每日客人爆满,姜如意三人整日忙得脚不沾地,相应的,每日赚的银钱也似流水一般入账。
等到月末盘帐的时候,齐飞看着笑容灿烂的姜如意,懒洋洋的从账上记上最后一笔,然后才将毛笔搁下。
齐飞说道:“小娘子别笑了,近日总有食客问我,咱们食店什么时候再加几张桌子,如今每日都要排队,实在是不方便。”
姜如意听到齐飞提起这件事,原本飞扬的眉毛,接着又垂了下来。
因着食店里的生意太过火爆,所以立冬之后,她又在食店中添了好几张桌子并凳子,但是一来食店的空间就这么大,二来桌子加多了,过道便觉得拥挤。
是以如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委屈食客稍微等等,或者干脆打包外带回去。
不过,虽说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也不能亏待自己的肠胃不是?这段时间砂锅煲有些吃腻了,姜如意便琢磨着换换口味。
她让齐飞出去一趟,买了两条乌鱼回来,打算做一道藤椒乌鱼。
乌鱼也就是后世常见的黑鱼,可以用来做水煮鱼或者酸菜鱼,味道都十分不错。
本朝虽然还没有辣椒,但是姜如意惊喜的发现,除了茱萸和花椒之外,竟然还有藤椒。
她指挥着齐飞将鱼冲洗干净,先将鱼肉片下来,然后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双飞大片。
厨房里,姜如意耐心的指导着齐飞:“这鱼片要薄,第一刀不要切断,第二刀才一块切下来。”
“下刀的时候斜着切,这样切出来的鱼片才大,吃起来也更弹滑。”
齐飞按照姜如意的方法,斜切出了一片鱼片,拿在手上对着光看看。只见这鱼片薄透而不破,两片鱼肉连在一起,果然像是蝴蝶翅膀一样,比直接切的鱼片要大上许多。
姜如意满意的点点头:“没错,就照这个模样切。”
齐飞对于小娘子在厨艺上的新奇点子,早就领教了颇多,他好奇的往那鱼片上看看,然后就叹服的点了点头,认认真真的继续切起来。
姜如意让齐飞切着,自己拿出一罐酸菜,将上面的盖子打开。
一股浓郁的酸香,瞬间从罐子里面飘了出来,那味道引得阿芍好奇凑过来看看,光闻着就觉得酸爽开胃极了。
阿芍问道:“小娘子,待会儿要用这酸菜和鱼片一起煮吗?”
姜如意先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是要用这酸菜不错,但却不是跟鱼片煮,而是跟鱼头鱼骨一起煮,等煮好之后捞出来,这叫做借味。”
阿芍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虽然不明白小娘子的意思,但是听上去就觉得肯定好吃。
姜如意看着阿芍这副期待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起来。她用筷子从罐子里夹出不少酸菜,又倒了一些汤汁出来,然后将盛酸菜的罐子,重新放回到架子上。
等齐飞片完了鱼,正用姜汁、料酒和盐腌鱼片的时候,姜如意开始起锅烧油,等油热炒香了葱姜和酸菜,她往锅中倒入一大碗清水,然后将鱼头和鱼骨放入锅里,耐心的炖了起来。
厨房里,一股浓郁的酸香味道飘散出来,锅里的鱼骨汤不断沸腾翻滚着,汤汁逐渐变为浓郁的奶白色。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姜如意将炖烂的鱼骨鱼头和酸菜捞出来,让奶白色的鱼汤继续在锅里煮着,她往碗里倒了些干粉,开始抓拌腌好了的鱼片。
这鱼片讲究抓拌之后立刻下锅,否则时间一长,鱼片容易粘在一起,吃的时候口感就不好。
等将这薄透爽
滑的鱼片下入锅中,看着鱼片由半透明变为白色,立刻起锅盛出来。然后将藤椒摆在鱼片上面,用滚热的油一浇。
只听从鱼片上传出“滋啦”、“滋啦”的响声,麻椒的香麻滋味全都随着热油渗入进鱼片里,一股浓郁的鲜香味传了出来。
阿芍和齐飞两人闻着那味道,嘴馋的吸吸鼻子,阿芍赶紧拿来碗筷摆在桌上,又盛了三碗米饭,等姜如意坐下之后,迫不及待的朝鱼片上夹去。
“嘶……咳咳咳,好辣。”
阿芍才吃了第一口,就被辣的咳嗽了几声,她一边用手在嘴边扇着,一边赶紧站起来找水。
齐飞原本听到这个名字,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不料一口藤椒乌鱼吃下去,仍然被那辣味辣的一个激灵。不过辣味过后,那椒麻爽口的香味充斥进味蕾里,让人越嚼越觉得上瘾。
就连阿芍,连喝了几口水之后,又坐了回来,嘴馋的朝鱼片上夹去。
齐飞纳闷的朝她看过来:“怎么,又不嫌辣了?”
阿芍:“辣是辣些,但是小娘子做的这藤椒乌鱼真好吃。”
姜如意听着阿芍的感叹声,眯起眼睛笑笑。
她吃了一口藤椒乌鱼,只觉得这鱼片入口爽滑弹嫩,再包裹上酸菜和麻椒的酸香,吃着果然十分开胃。
她又舀起一勺鱼汤淋在米饭上,看着那奶白浓郁的汤汁渗入粒粒米饭中,姜如意就着香麻的鱼片,吃那浇了汤的米饭。
等三人一阵风卷残云之后,都捂着肚子,集体吃撑了。
等到晚些时候,裴管事竟然送了一副画来。
如今不知是不是来的次数多了,裴管事对姜如意的态度格外热络。
他笑着说道:“我家阿郎让我送这副画来,请姜小娘子收下。”
姜如意听着这头没尾的话,有些纳闷的将那画卷打开,只是入眼是一片苍翠的青竹,同上回那盏河灯上所画的婆娑竹影,看着倒十分相配。
姜如意抬起头来:“这画上是贵府中的竹子?”
裴管事笑笑:“这却不知道,只是听阿郎说,如今入了冬天,草木枝叶皆枯萎了,所以送这幅青竹来,替贵食店添几分绿意。”
姜如意原本不打算收,但是听说是放在食店里的,又想着那几盆米竹已经发黄枯叶了,倒是有些意动。又想着,或许这位裴少尹格外讲究、喜欢竹子,所以冬日里也要挂一幅画看着?
姜如意这样想着,干脆点点头收了下来。
裴管事继续说道:“我家阿郎还说,如今这食店同府中离的不远,姜小娘子若是得空,什么时候想看竹子,尽可以去府中做客。”
姜如意闻言只笑了笑,并未将这话放在心上,她朝管事说道:“裴少尹客气了。”
裴管事见完成了任务,朝姜如意拱了拱手,笑呵呵的告辞离开。
第二日,当裴昭迈进食店的时候,就见阿芍正在跟一桌客人说话。
“我们小娘子正在找大食店呢,等找到了合适的,日后可能要搬走。”
裴昭听到阿芍的话,脚步突然间顿住,他满脸皆是意外之色,朝阿芍说话的方向看过去。
第57章 挂画、糖渍鹅梨座位上,食客……
座位上,食客听着阿芍的话,正笑着点头感叹道:“姜小娘子这里哪哪都好,但地方确实是小了些,如若将来开了宽敞的大食店,某一定第一个去捧场。”
阿芍跟客人说完了话,见裴昭走进来,连忙走过来问他要吃什么。
裴昭选了自己惯常的位置坐下,他抬起头来,朝阿芍看过去:“姜小娘子打算搬走?”
阿芍点点头,又摇摇头:“小娘子只是有这打算,还没找好地方呢。”
裴昭朝小食店中环顾了一圈,又朝柜台的方向看看,果然不见姜如意的踪影。除此之外,也不见上回,他遣人送来的那副画。
裴昭将视线收回来,又朝阿芍问道:“姜小娘子今日,不在店中?”
阿芍点点头,说小娘子今日一大早就去寻合适的大食店了,估摸着下午才能回来。
裴昭听见这个回答,略垂了垂双目,片刻之后才点了点头,接过阿芍手上的竹册子,开始点菜。
阿芍等裴少尹点完菜,然后就转身离开。
中午的时候,姜如意从外面回来,阿芍恰好从厨房走进后院里,一见到姜如意,连忙迎了上来:“小娘子回来了。”
姜如意将身上披着的斗篷解下来,随手挂在一边。她搓了搓冰凉的双手,接过阿芍递过来的饮子。等喝了几口热腾腾的饮子,感觉浑身都暖和了起来,姜如意这才舒服的呼出一口气。
她笑着朝阿芍问道:“今日食店里可有什么事情?”
阿芍从一旁摇摇头说道:“小娘子放心吧,店里有我和齐飞两个人在呢,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她想了想,倒是又补充道:“对了,今日裴少尹来咱们食店吃饭,问小娘子怎么没在店里,我说小娘子正在找大食店呢。”
姜如意点了点头,又端起饮子来喝了一口。
她听阿芍提起裴少尹,突然间想起前些日子,裴少尹让人送的那副竹子图来。
这段时间入了冬,她和阿芍、齐飞三人忙着贮藏冬菜,又有些食材入冬之后就断货了,所以要提前找小贩商量,看能不能换成替代的食材,或者经水路从南边运过来。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一直到了昨日,才将事情忙完,紧接着又要去找食店,因此,早就将挂画的事情忘在了一边。
这会儿既然想起来,姜如意便朝阿芍说道:“你去把前些日子里,裴少尹送来的那幅竹子图找出来,咱们去挂上。”
阿芍“哎”了一声,转身进了隔壁的书房找画,过了一会儿,就快步走回来:“小娘子看看,是不是这幅?”
姜如意将那幅画接过来,展开看了一眼,便点点头。
她将身上这套外出遮风的厚衣服换下来,换上一套平日里惯常穿的,半新不旧的家常衣衫,然后就拿着那幅画,带着阿芍去了前面的食店里。
食店中,几桌客人见姜如意回来了,都笑着同她打招呼。
“姜小娘子可算是回来了,今日那道藤椒乌鱼实在是好吃极了,又香又麻又辣,只是嘶……太费米饭了些。”
“姜小娘子今日,可有找到合适的食店?”
“如今天气越发冷了,某在家中懒得做饭,时常来姜小娘子这食店中,实在是又方便又暖和,何况姜小娘子做的吃食,当真是好吃极了。”
姜如意先听食客夸那藤椒乌鱼,笑着点头提醒一句:“客人若觉得好吃,这段时日可要常来,等过段时间河面上结了冰,这鱼可就不好得了。不过费米饭这件事,到当真是没有办法。”
那吃藤椒乌鱼的客人,听着姜如意嘴里说的这俏皮话,乐呵呵的笑了起来,十分认同的点点头。
姜如意又朝那夸吃食好吃的客人笑着说:“客人说的极是,欢迎客人常来食店中吃饭。”
等又听客人问起寻找食店的事情,姜如意倒是苦笑了一声,忍不住感叹,合适的大食店当真是不好找。
她同客人们说完话,阿芍已经搬来了凳子,问姜如意将画挂到哪里。
姜如意朝四周看了看,然后朝挨着窗边的一面墙上指指,说道:“就挂在那里吧。”
“哎。”
阿芍点点头,将凳子挨着墙放好,扶着姜如意踩着凳子上去,姜如意亲手将画挂起来。
这挂画的位置紧挨着窗户,原本放了两盆米竹,如今因为枝叶枯黄,已经被姜如意撤去,换成了一只天青色的大花瓶。
姜如意扶着阿芍从凳子上迈下来,她
后退了两步,朝画上仔细端详一番。
只见画中竹影苍翠,小食店中摆着桌椅屏风,那大花瓶体态优雅秀美,映着窗外冬日里的阳光,和窗户上的暖帘,到当真衬托出几分清雅的气质来。
姜如意看着这画卷所挂的位置,十分满意的弯眼笑了笑。
……
开封府衙门中,唐锦拎起裙裾迈入档案房,裴昭恰从一叠卷宗中抬起头来,见来的人是唐锦,朝她略微一点头。
唐锦“咦”了一声,好奇的问道:“裴少尹今日,没有去姜小娘子的食店中吃饭吗?”
裴昭捏着纸张的手指稍微收紧了一下,然后就点点头:“嗯,还有卷宗没有看完,待会儿再去。”
唐锦“哦”了一声,也没有多想,她从架子上拿起一叠卷宗,转身出了档案房,忙着给大伯送过去。
等到下午稍晚些的时候,裴昭独自一人出了衙门。
如今冬日里天黑的早,所以衙门下值的时间比夏日要早些,所以这会儿天色还没有黑下来。
侍从快步迎了上来,恭敬问道:“阿郎这会儿可要去姜记吃饭?”
裴昭看了侍从一眼,摇摇头:“不必了,直接回去吧。”
侍从应了一声,虽然心里觉得纳闷,不过还是将马车停在门外,等阿郎进了车厢坐好,驾着车朝裴府驶去。
裴府中,裴昭才刚迈进大门,就听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转头看过去,见徐修正巧同他前后脚进来。
徐修脸上带着同往常一样的笑容,见到裴昭这么早回家,他很是纳闷的看看天上的太阳,朝他看过来:“你今日怎么没去姜小娘子的食店吃饭?”
裴昭听着徐修一模一样的问话,忍不住苦笑了一下,面对自己这位好友,竟破天荒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徐修看着裴昭这难得踌躇的表情,倒是来了兴趣。
他很不见外的拉着裴昭进了屋子,又扭头吩咐小厮上茶,等到那茶水端上来,徐修喝了一口,却发现里面盛的不是茶水,而是竹叶饮。
徐修转头朝裴昭问道:“这是姜小娘子食店里,卖的那竹叶饮子?”
裴昭点了一下头,也端起了杯子,喝了一口,感觉这寻常清香的饮子里,今日似乎也带上了股淡淡的苦涩。
徐修却觉得味道不错,他将面前那杯竹叶饮一饮而尽,然后又让小厮续了一杯。
然后才舒服的靠在椅背上,好奇的朝裴昭问道:“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今日怎得没去姜小娘子的食店里?你不是对姜小娘子……”
徐修这话转了个音调,没有直接将后半句说出来,脸上的表情却已经表达了一切。
裴昭先是无奈的看看他,想要出言说些什么,话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过了半晌之后,他才淡淡的抿一下嘴,朝徐修问道:“当真这么明显吗?”
徐修见他竟然承认了,忍不住笑了一声,紧接着就感叹道:“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不过,倒也不算意外。
两人郎才女貌,姜小娘子性子活泼,厨艺又极好,裴从谦心悦姜小娘子,也很正常。
不过,转念想到方才裴昭脸上那抹苦笑,徐修倒是又好奇的看过来。
“看你今日的言行举止,怎么,同姜小娘子吵架了?”
裴昭听着好友才正经了一句,紧接着又变得不着调的话,无奈的看他一眼:“并未。”
徐修这回是真的纳闷了:“既然没有吵架,你今日又是怎么回事?”
裴昭听他问起了缘故,自心中踌躇片刻,见徐修满脸好奇的看着自己,自沉默中缓缓开口:“听食店中的小女郎说,姜小娘子打算搬走。”
徐修很是意外的“咦”了一声,紧接着,又朝裴昭脸上看看。
他问道:“就算姜小娘子要去别处开食店,你大不了多行几步路就是,这有什么好烦恼的?”
裴昭无奈看看他。
徐修迎上他的目光,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莫非还有别的事情?”
裴昭想到那日让管事送画的时候,替他传的那几句话,目中闪过几分郁色,简略的将事情的前后缘由,说给好友听。
徐修听完了他的话,突然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他说道:“说来说去,你是怕姜小娘子,是被你那几句话吓跑了的?”
“裴从谦啊裴从谦,你竟然也会患得患失?”
想着不久之前,那位主动示好的庄小娘子,还有从前,那些大胆跟裴从谦偶遇的小娘子们,徐修只觉得实在太过惊讶。
他说道:“依我觉得,姜小娘子不像那么胆小逃避的人,再说了,只是一句听上去像是客套的话,或许姜小娘子根本没放在心上呢?”
裴昭自桌上的竹叶饮上抬起头来,目中露出讶然之色,就见徐修朝他肯定的点了点头。
裴昭想着他方才说的那“患得患失”四个字,沉默片刻,紧接着便也自嘲的笑了起来。
或许,当真是自己太患得患失了?
徐修今日来的快,走的也快,天还没擦黑,便朝裴昭摆摆手离开,说要去城中找坛新酿的冬酒喝喝。
裴管事见时候不早了,走进来问道:“阿郎,是否让厨房准备饭菜?”
裴昭本想着说好,待想到徐修方才那番话,突然又改变了主意。
他朝裴管事摇摇头说道:“不必了,我去姜记一趟,告诉厨房不必候着了。”
裴管事一听说阿郎要去姜记,笑呵呵应了一声,然后就快步转身出去通知厨房,这反应,跟几个月前截然不同。
裴昭瞧着裴管事痛快的走出去,先是疑惑的皱皱眉,过了半晌,突然又自嘲的摇头笑笑。
如今看来,倒当真是自己当局者迷了。
裴昭迈出房间,吩咐侍从准备马车,他目光看到庭院当中那挺拔的竹子,裴昭伸手握住一把竹叶,唇角无声朝上扬了起来。
……
食店里,裴昭一迈进大门,就见食客们坐的满满当当,一副热闹欢快的景象。
姜如意脸上挂着一抹清浅的笑容,正在给周围几桌食客,推荐今日新上的糖渍鹅梨。
这鹅梨在本朝的正式名字,其实叫榅桲,只在冬日里才有,个头比寻常的水果要大些,味道也十分香甜可口。
姜如意初见到这鹅梨时,第一个想到的却不是吃食,而是香。在后世,这鹅梨香的名气,远远超过了水果本身,吃的人反而少了。
今日得了这一筐鹅梨,姜如意先和阿芍、齐飞三人,直接一人一个抱着啃了,发现滋味香甜多汁、果肉细腻,吃起来竟然意外的不错。
但是这鹅梨数量太多,怕是不好存放。
姜如意想了想,索性将鹅梨切成片,用糖渍了一些,又做了些鹅梨糖浆。如今糖浆还没好,用糖渍的鹅梨却已经可以吃了,所以姜如意便当成饭后甜点,向客人们推荐。
就听姜如意笑着说道:“这鹅梨是今日新渍的,将鹅梨切成薄片,上面撒上糖,然后一层鹅梨一层糖的腌渍起来,半日便能渍好,味道香甜无比,而且十分清爽。”
食客们一听说是今日新渍的鹅梨,纷纷点头,点上一份尝尝。
姜如意让阿芍给客人们端上来,然后笑眯眯的抬起头来,恰好见到了走进来的裴昭,连忙朝他这边走了过来。
姜如意含笑叫了一声“裴少尹”,又抬头看一眼外面黑下来的天色,说道:“裴少尹今日下值似乎晚些。”
裴昭看着姜如意那张娇美明媚的笑脸,唇角向上弯了弯,应了一声。
他从窗边坐下,抬目间,恰好看到墙壁上挂着的那幅青竹画。
这画卷挂的十分仔细,位置不偏不倚,恰好悬于墙壁正中的地方。
旁边摆了一只天青色的大花瓶,花瓶里并未插花,似乎怕挡住画,还特意朝左侧偏了偏。
姜如意顺着裴昭的视线回头看看,然后就重新回过头来笑笑说道:“多谢裴少尹送的这幅画,的确给食店里添了不少绿意。”
裴昭朝她看过去,含笑开口:“见姜小娘子喜欢,某便放心了。”
姜如意听他话中的亲近语气,上回那抹异样的念头又出现在脑海里。
她连忙甩甩头,朝着裴昭推荐道:“今日除了砂锅煲之外,还有糖渍的鹅梨,滋味十分清甜,裴少尹要不要尝尝?”
裴昭点点头:“好,都依姜小娘子。”
姜如意低了一下头,就听裴昭紧接着开口问道:“听闻近日,姜小娘子在找大食店?”
姜如意才将心里那抹异样的感觉压下去,这会儿听他问起食店的事情,松了一口气,连忙点点头。
她答道:“是,不过如今还未有头绪,再就是这小食店的位
置实在太好,轻易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另着,开的时间久了,若是搬走,总觉得有点舍不得。”
裴昭抬目看向她,表情认真的回答:“姜小娘子说的是,确实十分舍不得。”
姜如意心里那股异样越来越强烈,她觉得自己待不下去了,好在裴昭已经点完了菜,她收起小竹册子,匆匆转身离开。
厨房里面,姜如意将一碟糖渍鹅梨放在托盘上,连同那砂锅煲一起,让阿芍端出去。
阿芍纳闷的看看姜如意:“小娘子这会儿又有别的事情吗?”
姜如意匆忙点点头,然后就从齐飞手里接过锅铲,继续煎锅里的豆腐,又让齐飞去外面看着店。
等到阿芍端菜出去又回来,将托盘放在了灶台上,扭头朝姜如意说一声:“小娘子,裴少尹的吃食已经送过去了。”
姜如意点点头,自心里松了一口气。
却听阿芍继续说道:“还有,裴少尹让我给小娘子说一声,那糖渍鹅梨,的确吃着很甜。”
姜如意拿在手中的锅铲顿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裴昭那双带笑的桃花眼,还有说这句话时的温柔语气,她感觉自己脸颊有些发热。
座位上,裴昭说完刚才那番话,脸上也有些热意。
他看着端着吃食走出来,紧接着又离开的阿芍,柜台后面懒散站着的齐飞,又看看厨房那遮的严严实实的门帘。
裴昭轻垂一下眼眸,半是苦恼半是无奈的笑了起来。
……
“小娘子,小娘子,咱们今日做你说的那鹅梨香吧。”
房间里,姜如意才刚起床穿衣洗漱完毕,就听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她走过去将房门打开,先是被外面的冷空气冻的一哆嗦,紧接着,就看见了阿芍怀里抱着的几只大鹅梨。
第58章 何时表白、南瓜饼昨日的时候……
昨日的时候,姜如意闲来无事,给阿芍说起这鹅梨香的做法,原本只是闲暇打发时间,谁知阿芍竟然听进去了。
今日一大清早,便跑来缠着姜如意用这鹅梨做香。
今日的天气有些阴沉,等到清晨天刚蒙蒙亮,便开始飘起细细的雨丝,天边雾蒙蒙一团,给冬日里又添了几分冷意。
姜如意连忙将房门开的大些,把阿芍拉进了屋里,又替她搓了搓冰凉的双手,嘴上忍不住抱怨道:“怎得冒着雨就跑过来了?”
阿芍朝姜如意咧嘴笑笑:“不妨碍的,头顶上有屋檐呢,再说这雨也下的不大。对了,小娘子昨日说的那鹅梨香,还需要什么?”
姜如意看她一眼,答道:“还需要沉香末和檀香末。”
阿芍凑了过来:“那些什么香什么末,小娘子这里应该都有吧?”
姜如意看着阿芍这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她看一眼外面阴雨绵绵的天气,干脆点点头。罢了,这种阴雨天气,估摸着也不会有客人来,便做来玩玩,难得是趣味不是?
姜如意转身拿了一把伞,让阿芍抱好那些鹅梨,两人一起朝屋外走去。
她记得隔壁书房里,似乎还有些香末,进去找了找,果然找到一小匣子,这还是当初将屋子改成书房的时候,心血来潮去香料铺里买的,买来之后也没用几回。
姜如意将这盛香末的小匣子拿在手里,同阿芍一起回在伞下面,两人挤着倒也暖和,一起撑着伞朝厨房里走去。
隔壁的房间里,齐飞听见厨房里面的响动声,睡眼惺忪的走出来看了一眼。姜如意朝他手上看看,还好,没有像上回一样把门栓当武器,不过也握了根不算细的棍子。
齐飞见是姜如意和阿芍,将手上的棍子放下。
他迎上姜如意似笑非笑的眼神,懒散的指了指外面的雨:“这种天气,想来也不会有山匪潜进来打劫,我还以为是有老鼠。”
姜如意“哦”了一声,语气拉的长长的,对他找的理由十分怀疑。
阿芍纳闷的看看齐飞,又扭头朝姜如意问道:“小娘子,这大冬天的还有老鼠吗?”
姜如意笑了起来,她看齐飞一眼,然后又转过头来,伸手拍拍阿芍的手:“放心吧,咱们店里的米粮都封的严严实实,肯定不会招老鼠。”
阿芍放心的点点头:“那就好,我可怕老鼠了。”
齐飞听着两人的对话,又看一眼二人手里拿的那鹅梨,想到昨日小娘子提过的鹅梨香,耸耸肩膀,不怎么感兴趣的转身回了屋子。
姜如意将厨房的后门关上,以免外面的雨被刮进来,然后就将那几个鹅梨洗干净了,用布擦干水份,然后对半切开,将里面的梨核挖了出来。
阿芍乖巧的站在一旁,看着小娘子用小刀挖梨核。
等鹅梨准备好了,接下来便是准备香料。
小匣子里的香末,是提前混合好了的。沉香的香气淡雅清幽,闻起来幽远绵长,而檀香则要醇厚浓郁许多,故这混合的香末中,也是沉香多而檀香少。
姜如意拿了个小银勺子,将香末填入鹅梨的空洞中,再拿竹签子将梨盖固定好,然后上锅蒸制。鹅梨香讲究三蒸三馏,通过这些许繁琐步骤,让梨汁和香末充分融合,其中的步骤不可省略。
姜如意和阿芍一起坐在凳子上,等那鹅梨蒸馏的工夫,她索性将昨日渍鹅梨糖浆的小瓷罐拿出来看看,舀出来一些,用水调匀了,分给自己和阿芍一人一杯。
厨房里,果香气和木质香气混合在一起,散发出一股香甜宁静的气味。姜如意手上捧着杯热腾腾的鹅梨饮,听着外面细雨敲打屋檐的声音,嘴角朝上弯了弯。
等那鹅梨和香末蒸好,姜如意将鹅梨的去皮捣碎,用纱布挤干水份,然后仔细的研磨成细粉,再加蜜搓成香丸。
阿芍凑过来,用手心托起一枚玲珑的香丸,新奇的看了又看,再用鼻子闻了闻:“小娘子,这味道好香啊。”
姜如意朝她笑笑:“等将这香丸点燃之后,用香炉拢住了,那闻起来才叫香呢。等到没事的时候,给你点上一丸香试试。”
“哎。”
阿芍点了点头,她小心翼翼的将香丸放进先前那小匣子里,看着小娘子将匣子合上。
姜如意用手拍拍阿芍:“行了,鹅梨香也做完了,吃饭吧。”
这香味道再好,也不能当饭吃不是?
姜如意摸摸还没吃早饭的肚子,方才那半点烟雨朦胧的情绪,已经飞快的消失殆尽。
阿芍听到姜如意的话,倒是认认真真的点头:“听小娘子这么一说,我也觉得饿了。”
姜如意笑了起来,她让阿芍去叫齐飞起床,自己收拾了炉灶,然后开始忙活起早饭来。
等阿芍和齐飞一同进来,姜如意已经调好了馅、烧开了水,往锅里煮上了馄饨。
馄饨仍是平日的三鲜豚肉馅,汤里搁了蛋皮、紫菜和虾皮,上面飘着一小撮绿色的芫荽并几滴香油,冬日的清早喝上一口,感觉浑身都暖洋洋的,满口都是鲜香。
姜如意舒服的呼出一口气,感觉几只馄饨、半碗鲜汤下肚,整个肠胃都熨帖起来。
她又想起那位裴少尹,怪不得从前每次来,都要点上一碗三鲜小馄饨,这样热乎乎的吃着,果然舒坦。
再想到那位裴少尹,舀起一只粉白色的元宝馄饨来,咀嚼之后咽下,喉结随之滚动几下的情景,姜如意忍不住轻咳了两声,她收起了胡思乱想,视线却不由自主的瞥见墙上那幅画。
阿芍从一旁体贴的说道:“小娘子吃慢些,小心呛到了。”
姜如意“嗯”了一声,视线收回来,将脸低低的埋到碗上。
……
裴侍郎的府中,徐修手里拎着一坛冬酒,同裴昭一起到侍郎府上做客。
这一次,裴侍郎直接在厅中摆了宴席,一家人同裴昭、徐修二人同坐一桌,桌上摆的,竟然有不少是从姜记打包外带回来的菜。
裴侍郎笑呵呵的说道:“你们两个也尝尝这砂锅煲和炸鸡卷饼,滋味当真是不错。”
宋氏从一旁说道:“今早上下雨,本以为没法去姜记买吃食,没想到上午时候,雨倒是停了,实在是巧。”
裴拾只顾着闻着桌上的菜香味,不住的点头。这段时日,父亲和阿娘经常从姜记买吃食回来,他都已经习惯了。只不过,每次吃姜记的菜,都觉得吃不够。
裴昭看一眼桌上这些眼熟的菜,再看看三叔笑容灿烂的表情,双目中也泛起了星点的笑意。
他夹了一筷子菜,放入口中,然后就点了点头:“姜小娘子食店里的吃食,味道确实好,多谢三叔三婶悉心款待。”
听着那明着是夸裴侍郎夫妇,其实是夸姜小娘子的话,身旁的徐修低低从嘴里“嗤”了一声。他看着裴昭不复昨日的郁闷,很有深意的朝他笑笑。
裴昭正端起面前,那杯同样是从姜记买回来的鹅梨饮,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听见身旁那道笑声,转眸朝他看过去。
徐修轻哼了一声,朝他小声说道:“怎么,你今日心情又好了?我就说吧,姜小娘子打算搬走,果然不是因为你。”
裴昭轻抬了一下眉头,对于好友这话,如今倒是得到了验证,只不过却又有些新问题,他只淡淡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裴侍郎想起先前时候,听儿子说起从谦经常去姜记的话,倒是多问了一句:“从谦近日里,也常去姜记吃饭?”
裴昭将手里那鹅梨饮放下,答道:“的确经常去。”
裴侍郎点点头,不免想的深了些。
裴昭看着坐在对面的裴侍郎,想起唐公曾经提起过,将姜小娘子送去慈幼局的决定,三叔也参与过,他心中仍然有些疑惑,想当面向三叔问问。
不过他看一眼徐修、十三郎和三婶,有些事情今日却不适合问出口。
裴昭继续拿起筷子,垂目安静的吃饭。
等到这顿饭吃完以后,裴侍郎让人撤掉了宴席,换上茶水和糕点。
徐修趁众人忙活的空档,用手肘推了推裴昭:“你向姜小娘子表白了没有?”
见裴昭一言不发,只目光淡淡的看向自己,徐修嘿嘿笑了两声,语气里带上了丝嘲弄:“不会吧,裴从谦,你日日去姜小娘子那里吃饭,竟然还没有让她知晓你的心意?”
裴昭想到昨日的时候,姜小娘子那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有些无奈的抿直了嘴角。
他听着耳边好友的轻笑声,挑了一下眉:“我听说,你家中已经替你谈妥了亲事,日后是不是要改口叫你郡马了?”
“还有,你究竟要在汴京城躲到什么时候?”
徐修听裴昭提起自己的事情,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他恨恨的看了裴昭一眼。
……
等裴昭和徐修自侍郎府离开,天上又开始飘起了雨丝。
徐修拢了拢厚实的衣领,冷着脸同裴昭告别,然后转身扬长而去。
裴昭看一眼好友郁闷的背影,心情甚好的唤来侍从,在这朦胧细雨中,坐上马车去了姜记。
因着今日雨停了又继续下,当裴昭踏进店门的时候,就发现食店中十分安静。
姜如意手里正端着一只盘子,哼着曲子自厨房里走出来。盘子里放着几只色泽金黄的小饼,阿芍和齐飞都好奇的看着那饼。听见脚步声,三人一起抬起头朝这边看了过来。
姜如意见是裴昭,一脸纳闷的朝窗外望望。
只见外面还飘着雨丝,风也飕飕的刮着,这样冷的天气,这位裴少尹不好好在家里待着,竟然还有心情出门?
不过她今日心情不错,眼睛里带着笑容,她将那盘南瓜饼放在桌上,让阿芍和齐飞自己拿着吃,然后就朝裴昭面前走了过来。
姜如意问道:“裴少尹请坐,这会儿来食店是吃饭吗?”
裴昭挨着一扇屏风坐下,听见姜如意的问话,摇摇头回答:“并不是来吃饭,今日三叔府中宴客,是吃完了的来的。”
姜如意“哦”了一声,她想起来上午的时候,侍郎府中的确派人来打包外带走了吃食,如今看来,倒不是这位裴少尹特意出门的,而是顺路经过的?
姜如意心里才想着,就听裴昭继续说道:“自三叔府上离开了,想着姜小娘子这里客人应该不多,所以特意来坐坐。”
姜如意噎了一下,她朝这位“特意”来的裴少尹看过去,就见裴昭正含笑看向自己,姜如意讪笑了一下,避过他的视线。
她说道:“裴少尹既然用过饭了,想必也不饿,要不然给少尹上些糕点和饮子?”
裴昭想了想,点点头:“好,就今日在三叔府上喝的那鹅梨饮吧。至于糕点,姜小娘子方才在做什么?”
姜如意顺着裴昭指的方向,朝那盘南瓜饼上看看,她笑着回答道:“是南瓜饼,用的是秋天时候,自己种的南瓜,将皮去掉、瓤子挖出来,切成小块上锅蒸。”
“等南瓜蒸好之后,用勺子压成泥,然后掺上糯米粉和糖,下到锅中煎,待两面煎的金黄之后,便可以盛出来,不管是单独吃或者蘸糖,都很香甜。”
裴昭听着姜如意的话,笑着点点头:“就要这南瓜饼吧,多谢姜小娘子。”
姜如意应了一声,因着今日没有客人,所以许多东西都没准备,这南瓜饼却煎了不少,鹅梨饮也是现成的,如今裴昭要这两样,倒是都有。
看着姜如意点点头离开,裴昭看着对面墙上那幅青竹,轻笑了一下。
正巧阿芍从一旁路过,裴昭叫住她,向她问道:“今日姜小娘子做了什么,似乎心情格外不错?”
阿芍听裴少尹问起这个,也笑了起来,她看向裴昭说道:“小娘子今日做了鹅梨香丸呢,说等有空的时候,就点上一丸闻闻。”
裴昭听着阿芍的话,想着姜小娘子闲暇时候,屏神燃香的模样,想来应是他从未见过的娴静样子,不禁弯起唇笑了笑。
姜如意已经端着南瓜饼和饮子走了回来,听见阿芍活泼的语气,也得意的笑了起来。
她将那盛南瓜饼的碟子和鹅梨饮放在桌上,衣袖晃动间,似乎还沾染了一丝残余的甜香。
裴昭轻嗅一下,感觉心尖随着那摇曳的衣袖,轻轻颤了两下。
裴昭用筷子夹起一只南瓜饼,轻轻咬了一口,口感甜糯劲道,的确十分好吃。想着不久之前,徐修问他为何还未表白的话,眸光轻闪。
等到吃完这南瓜饼和饮子,裴昭缓步走到柜台前结账。
姜如意收下他递过来的银钱,笑着说一声“裴少尹慢走,当心雨天路滑”。
却见裴昭却未立刻转身离开,而是含笑朝她看过来:“之前姜小娘子渍的那蜜煎,某已经许久没有吃到了,心里着实思念的紧。不知可否劳烦姜小娘子再渍些?”
见姜如意为难的张口想说什么,裴昭知道这个时节瓜果不好得,紧接着又补充道:“不拘渍些什么,姜小娘子看着办就好。”
姜如意想了想:“那就渍些蜜桔吧,再做些山楂脯,裴少尹意下如何?”
裴昭点点头:“好。”
姜如意又说道:“等渍好了之后,我会告知裴少尹,请少尹带回去。”
裴昭再次点点头,转身离开了食店。
等到稍晚些的时候,裴管事又冒雨来了一趟。
他拿出一只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匣子,笑着朝姜如意说道:“这匣子是我家阿郎让送来的,说是等蜜煎渍好了以后,请姜小娘子装在匣子里,告知阿郎。”
姜如意看着那只半旧不新的小匣子,脸上露出意外之色,伸手接过来仔细看看。
阿芍正站在一旁,见状“咦”了一声,好奇的问道:“小娘子,这不是咱们店里的匣子吗?不对,看着好像又不大一样。”
姜如意用眼神制止住阿芍的话,等到裴管事笑呵呵的离开,自己却又不自觉的看向那只小匣子。
这小匣子确实是夏天的时候,自己从王工匠那里定制的,因着是第一批做的,所以花样跟后来那些不同,大小上也有区别。
这小匣子看起来保存的十分仔细,盖子上一点灰都没有,应该常常拿出来擦拭。匣子四边却有些磨损发亮,应该是经常握在手里,开合的缘故。
姜如意耳边隐隐响起这几日,裴少尹语气温柔亲昵的话语……
“姜小娘子说的是,确实十分舍不得。”
“心里着实思念的紧。”
姜如意抿了一下嘴,将小匣子放到柜台上,拿柜上的账本子盖住。
等过了一会儿,她又伸手将那账本子拿开,在阿芍疑惑的目光中,拿着小匣子转身朝后院走去。
……
在连着下了几天雨之后,天空终于放晴。
趁着天气好,姜如意让阿芍和齐飞出去采买些东西,顺便出门透透气。
快中午
的时候,阿芍兴奋的跑了回来,满脸激动的朝姜如意说道:“小娘子,我今日和齐飞出门,在宣德门那里看见大象了,又高又壮,还有人在敲鼓呢。”
齐飞后脚迈了进来,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听着阿芍的话,朝姜如意点了点头。
第59章 翁宁郡主、蛤蜊酿虾滑姜如意……
姜如意正在厨房里洗蛤蜊,闻言意外的看向两人:“真的有大象?”
阿芍连连点头,看着姜如意正在忙,连忙进屋将外面的厚袄子脱下来,换了平日里家常穿的,赶紧跑回来帮忙。
因着今日天气不错,阿芍这样来回跑了两趟,额头上竟冒出了汗。姜如意先推她去把汗擦干净,免得又像上次那样着了凉。
想着阿芍刚才提起的大象,姜如意想了想说道:“应该是为冬至日,提前准备的演练。”
本朝的冬至可是个重要的大日子,自冬至前三日开始,皇宫中便要忙碌起来,上至官家下至大臣,皆要穿“法服”,也就是镶黑边的绛色长袍,集体入宫参礼。
听说这礼自三更便要开始,直到五更天告一段落。之后官家御驾先到太庙祭祀,再至郊外祭十二宫神,回来之后还要群宴大臣。除此之外,各地宗室也要进京朝拜。
总之,接下来这一个来月,汴京城里会非常热闹,各种庆典、庙会,还有卖杂粥的、卖雪灯的、卖各种桃符门神的,应有尽有。
不过,这暂时跟姜如意这小食店没多大关系。
姜如意面前这些蛤蜊,还是前些日子,自己带着阿芍和齐飞贮藏冬菜的时候,听那供货的小贩提过一嘴。
“今年冬月里,姜小娘子隔壁那清月楼中,囤了不少蛤蜊还有螃蟹呢。”
姜如意听着小贩的话,感叹着点了点头:“不愧是清月楼,不仅有冰窖,而且还有专门贮存东西的地方,贮藏的东西自然丰富多样。”
那小贩听着姜如意的话,同样笑着点头附和,然后又感叹了一番,才拿着银钱离开。
姜如意前两日路过清月楼的时候,恰好遇上清月楼管事,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管事一听说自己想从清月楼买食材,十分痛快的一口答应下来。
清月楼管事瞧着姜如意惊讶的表情,笑呵呵说道:“姜小娘子不必见外,自从清月楼开始卖那黄桃罐头,这半年着实多添了不少进账,尤其是这冬日里,卖的竟然比夏日还有火爆,这全都多亏了姜小娘子。”
其实清月楼管事的话只说了一半,这黄桃罐头不仅卖的红火,而且他还得了东家好几次夸奖,这样得脸的事情,可不常有。
因此,清月楼管事对这位姜小娘子态度越发和气,只是卖些蛤蜊给姜小娘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姜如意笑着谢过清月楼管事,这日趁着天晴,从清月楼中买了不少回来,打算做蛤蜊酿虾滑。
这道菜听起来麻烦,看起来麻烦,但是做起来并不十分繁琐。只是要主意将蛤蜊的壳洗干净,以免上桌之后让客人吃出泥沙来,那便糟糕了。
姜如意将蛤蜊多冲洗了两遍,然后放进水里加了姜片和酒煮着,让阿芍看着锅,等蛤蜊一开口就捞出来。
自己则从一旁,将虾去壳去虾线剁成泥,然后加上淀粉和一小撮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
阿芍捞完了蛤蜊,转过头来朝姜如意说道:“小娘子,这蛤蜊煮好了,可以开始酿了吧?”
姜如意点点头,将那开口的蛤蜊当中填入搅拌好的虾滑,然后开口朝上,整齐的摆进一只大碗里,将碗放进锅里面蒸。
等这虾滑蒸好,趁着虾滑鲜嫩、蛤蜊的汁水都渗入虾滑中的时候,在上面浇一勺白灼汁,再浇上一勺滚烫的热油。
只听“滋啦”一声,那滚烫的热油浇在鲜嫩的虾滑上,色泽越发红亮诱人,鲜味也彻底激发了出来,这道蛤蜊酿虾滑就出锅了。
这批买来的蛤蜊个头极大,因着是带着壳蒸的,乳白色的汁水渗入进鲜甜的虾滑里面,咬一口只觉得满口鲜香,口中充满了浓郁汤汁的鲜香。
姜如意一连吃了好几个,然后才摆摆手不吃了,余下的那些大蛤蜊都归了阿芍和齐飞两个。
等到中午,客人们来吃饭的时候,姜如意又听人讨论起宣德门外那象队来。
“你们今日上午见到没有,那大象不仅能听懂指令,而且还会朝城门的方向行礼呢。”
“我看到不少宗室的马车进了皇城中,想来这汴京城,马上就要热闹起来喽。”
“热闹归热闹,只是希望来姜记吃饭的人莫要太多了,不然到时候,某可是要提前来排队买吃食的。”
姜如意听着客人们热热闹闹的议论声,脸上带着一抹清浅的笑容,悠闲的端起面前的饮子,慢悠悠的喝上一口,偶尔有食客扭头来同她说话,姜如意就笑着答上几句。
其中,有不少客人都称赞那蛤蜊酿虾滑的滋味:“这个时节,蛤蜊可不好得,这是姜小娘子贮藏的冬货吧?”
姜如意笑了笑,只说了一句“客人们喜欢就好”。
因着食材难得,价格自然也定的高些,等到客人们结账离开之后,姜如意看着今日账上的流水,脸上露出个灿烂笑容来。
等到下午的时候,食店里面竟然来了位陌生的女郎。
这位女郎一身锦衣,八达晕灯笼纹的锦缎袄,外罩了件灯笼纹织金白缎貉袖,身后还跟着六七个婢子,通体富贵气派。
她进了食店里,先朝四周环顾了一圈,这个时间里,食店的客人们都吃完饭离开了,故小食店里十分清幽,她点了点头,自一处小方桌旁坐了下来。
姜如意看着这位陌生女郎,连忙走过来,含笑招呼道:“女郎想吃些什么,这是本店的食单,请女郎过目。”
姜如意一边说着,一边将手里那小竹册子递过去,同时从脑海里搜寻了一遍记忆,确认对方从前未曾来过。
这女郎看见那精致的小竹册子,倒是意外的“咦”了一声,脸上浮现出笑容,接过来展开仔细翻开。
等她开口的时候,却是一口吴侬软语的腔调,竟然不是汴京人士,听起来像是从南边来的。
“这个时节,竟然有蛤蜊卖,实在是难得,就要这道蛤蜊酿虾滑,其余的小娘子看着上吧。”
她微笑着将竹册子推回来,身后一名婢子小声提醒道:“郡主今日不是说要寻人吗,如今怎得……”
婢子抬头看了姜如意一眼,压低了声音:“怎得当真吃起饭来了?”
听着婢子僭越的话,眼前这女郎也不生气,显然这婢子是平日里贴身信任的。
她幽幽叹了口气,说道:“咱们既然都来寻人了,还怕耽误这点时间吗?就算寻到了,人也未必愿意跟着回去的。”
姜如意见其中颇有缘由,不方便多听,她收了小竹册子,就匆匆转身回了厨房中,等将饭菜准备齐全,并一碗桂圆银耳羹,一起端着走了回去。
姜如意说道:“菜已经备齐了,请女郎慢用。”
翁宁郡主今日没寻到人,原本正自心中郁郁,如今见到这一桌子丰富的吃食,尤其是是那用白瓷花盏盛着的桂圆银耳羹,倒是意外的朝姜如意看看。
她柔柔的朝姜如意笑笑,称赞道:“原本只是见小娘子这食店干净,所以进来吃些东西,没想到,小娘子这里的吃食,竟然颇为讲究。”
姜如意看着眼前这位并不恃身份而骄的郡主,心里倒是又多添了几分好感,她谦虚的笑笑,说一句“客人喜欢就好”。
小食店里安安静静的,因着只有翁宁郡主一桌客人,姜如意转身进了厨房里,留郡主和自己的婢子说话。
阿芍好奇的朝姜如意问道:“小娘子,真的是郡主来光顾咱们食店吗?小娘子,郡主是什么人啊?”
姜如意看着阿芍那副兴奋又好奇的表情,忍不
住笑了起来,她低声朝阿芍解释道:“郡主也就是宗室女,是宗亲。不过听这位郡主的口音,似乎是从南边来的,估计是因为冬至日进京。”
“哦。”阿芍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奇怪,好端端的,郡主怎么会来咱们这食店吃饭呢?”
姜如意想着方才她说“寻人”的话,莫非这位郡主是特意来找什么人的?她又摇了摇头,想着反正也同自己无关。
姜如意朝阿芍摆了摆手,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她转身看一眼自己渍的蜜桔好没好,又琢磨着什么时候将山楂脯做好了,请那位话中有话裴少尹带回去。
一想到这渍蜜桔和山楂脯,姜如意不由又想起那蜜煎匣子,那蜜煎匣子已经送出去大半年了,如今却又完好无缺的回到自己手里,这其中的意思,总不会是自己想多了……
姜如意这样想着,拿起盆里洗好的山楂,仔细的将里面的籽挖出来,放在一旁干净的盘子里。
听到外面的婢子喊了声结账,姜如意才收起纷乱的思绪,掀帘走了出去。
桌子上,就见翁宁郡主面前的吃食用了不少,那碗桂圆银耳羹直接见了底,姜如意瞧见,得意的弯了弯眼睛。
等那婢子付过银钱,犹豫着朝自家郡主看了一眼。
没想到翁宁郡主看着性子温柔,却是个干脆的,她直接朝姜如意问道:“请问小娘子,可知道开封府裴少尹的府邸在何处?”
姜如意惊讶的朝这位郡主看过去,万万没想到,她竟然问起裴少尹,姜如意轻抿一下嘴,然后将裴少尹的住处,仔细向她说了。
翁宁郡主倒是意外她知道的如此详细,不过自己着急找人,也没有多问,只朝姜如意温柔的笑笑:“多谢小娘子告知。”
姜如意说道:“客人不必客气。”
翁宁郡主看了姜如意一眼,然后就略整理一下袄裙,带着一众婢子浩浩荡荡的离开。
食店里,瞬间变得空荡荡下来。阿芍也听见了翁宁郡主刚才的话,好奇的朝姜如意看过来:“奇怪,小娘子,这位郡主找裴少尹干什么?”
姜如意轻摇一下头:“谁知道呢。”
说完这话,姜如意就转身朝后院里走去。
在她身后,阿芍纳闷的看了厨房的方向一眼:“小娘子,那山楂脯不做了吗?”
门外遥遥传来姜如意的回答:“先放着吧。”
“哦。”
阿芍将脑袋缩回来,总觉得小娘子似乎有点生气?
她纳闷的看了一眼厨房的方向,然后转身收拾桌子。
……
没想到,快到傍晚的时候,姜如意又见到了那位翁宁郡主。
在她身后,徐修一脸无可奈何的跟着迈进来,迎上姜如意惊讶的眼神,苦笑着朝她打了个招呼。
姜如意看看翁宁郡主,又看看这位爱来食店中吃饭的徐郎君,心里面颇感到意外。
如今快要到饭点了,姜如意想了想,连忙出去挂了个暂停营业的牌子。她刚迈出门,就见裴昭迈步朝这边走过来,姜如意的动作顿住。
如今冬日里,街上的行人并不是很多,偶尔有一两个经过的,也是抄着手匆匆经过。有食客经过姜记的时候,转头朝里面看一眼,当看到那暂停营业的牌子,又失望的离开。
裴昭身上披着先前那件鸦色斗篷,郎君气宇轩昂、踏着冷风落叶而来,抬目见到站在门口的姜如意,眼眸含笑的朝她看过来。
“姜小娘子。”
“裴少尹。”
姜如意连忙收回视线,想到自己刚才心脏漏跳半拍,脸上微微有些发烫。
她用手指了指食店里面:“裴少尹是和徐郎君、翁宁郡主一起来的?”
裴昭这会儿,已经看见了门口挂着的牌子,他看向姜如意,点了点头:“嗯。”
姜如意连忙朝旁边退开了一些,裴昭才刚迈步,又被她叫住,裴昭十分耐心的转头看过来:“姜小娘子有何事?”
姜如意略微低了一下头,朝裴昭说道:“有件事情,今日翁宁郡主问起裴少尹的住处,我便同她说了。”
裴昭看着姜如意轻轻抿嘴的表情,笑着摇摇头:“无妨。”
见姜如意纳闷的抬起头,朝自己看过来,裴昭亦压低了声音,自她耳边轻俯下身:“姜小娘子不必为此介怀,翁宁郡主同徐修,上月末刚刚议定了亲事。”
姜如意听到裴昭的解释,先是惊讶,紧接着才又松了一口气,幸好那两人不是仇人,不然因着自己几句话碰了面,可就是她的罪过了。
姜如意抬起头来,想朝裴昭道谢,猝不及防的撞入他幽深的眼眸中,那话便僵在了嘴边。
良久之后,姜如意才低头退开一步:“多谢裴少尹告知。”
裴昭亦朝后退开半步,想着方才鼻端萦绕的那股甜香,他拇指和食指轻微的搓了一下,唇角朝上翘起来:“姜小娘子不必客气,况且这也不算是什么秘密。”
姜如意低着头继续说道:“外面冷,裴少尹快些进去吧。”
裴昭:“嗯。”
听着他离远了些的脚步声,姜如意才用手捂一下发烫的脸,跟着进了食店中,将食店的门关上。
食店里,翁宁郡主和徐修二人相对而坐,气氛瞧着倒还和谐。
见姜如意进来,翁宁郡主温柔的朝她笑笑:“又要劳烦姜小娘子了,只是裴少尹和徐郎都赞小娘子这里的吃食好,看来果然是真好。”
姜如意朝翁宁郡主笑笑,问道:“郡主还是要白日里那蛤蜊酿虾滑和桂圆银耳羹吗?”
见翁宁郡主点头,又问:“徐郎君和裴少尹要点什么?”
徐修看一眼对面笑容温柔的翁宁郡主,瓮声瓮气回答:“一切凭郡主和姜小娘子做主就好。”
姜如意听着这位徐郎君语气里的幽怨,颇为歉意的朝他笑笑。徐修迎上姜如意的笑容,那双眼睛里顿时更加幽怨了。
裴昭淡淡看了徐修一眼,经过两人所在的位置,却不与两人同坐,而是挑了自己惯常的位置坐下。
姜如意朝那边看了一眼,发现两张桌子之间距离远不说,中间还隔着扇屏风。
裴昭见姜如意向自己看过来,想了想开口道:“这桌也按姜小娘子的意思上就好。”
姜如意点点头,她进了厨房里面,索性让齐飞做了中午的砂锅煲,红烧排骨,蛤蜊酿虾滑,炒了两个青菜,然后并那桂圆银耳羹和两杯竹叶饮,给两桌都上了相同的菜。
“客人请慢用。”
姜如意说完这句话,正要转身离开,却听裴昭朝她说道:“想必姜小娘子也还没用晡食,不如坐下来一起吃?”
姜如意看了看翁宁郡主和徐郎君那桌,又看看裴昭面前这一桌满满当当的菜,再想到那只意味不明的蜜煎匣子,想了想,索性点头坐下。
裴昭笑笑,先拿起竹叶饮喝了一口,然后安静的拿起筷子夹菜。
姜如意自始至终,吃的都是自己面前那盘
木耳炒肉丝,别说,嚼起来咯吱咯吱的,味道还挺好吃。
她间或的夹一筷子蛤蜊酿虾滑,顶着对面裴少尹的视线,姜如意吃了几口,有些吃不下去了。
她放下筷子,朝裴昭看过去:“裴少尹。”
不料,裴昭也同时开口:“上回那蜜煎,姜小娘子可渍好了?”
第60章 我辈楷模、回锅肉姜如意听裴……
姜如意听裴昭问起蜜煎的事情,突然间想起厨房里面,那挖核挖到一半的山楂来。
那山楂是前几天的时候,卖蔬菜的小贩自城外贩来的。
因着如今冬日里新鲜蔬菜少了,这小贩便时常搜罗些时鲜的吃食,拿到城里面卖。
姜如意今日给山楂去核的时候,见这些山楂又圆又大,颜色鲜红透亮,想来等上锅蒸熟,然后加糖制成山楂脯,必定酸酸甜甜,好吃又开胃。
姜如意想着那软糯蜜甜的鲜山楂脯,突然有些嘴馋。
不过后来,被翁宁郡主打听裴少尹住处的事情打断,她便将那些山楂丢在了厨房,如今回想起来,这冬日里温度低,一时半会应该坏不了吧?
姜如意朝裴昭看了过去,轻声说道:“还未渍好,劳烦裴少尹再等等。”
裴昭淡笑着说了一声好,他拿起面前那杯竹叶饮,浅浅喝了一口:“姜小娘子不必着急,某愿意等着。”
这竹叶饮染湿了他的嘴唇,带着层薄薄的水光,看上去竟添上些诱惑的意味。然嘴上说的是蜜煎,但是听他亲昵温柔的语气和神态,似乎说的又是别的。
姜如意抿一下嘴,连忙转移了话题,朝他说道:“却没有想到,裴少尹竟然还留着那蜜煎匣子。”
裴昭看着她笑笑:“嗯,那蜜煎盒子于某意义不同,每每看到时,便觉十分珍贵。”
姜如意面对这越发绵腻的语气,感觉自己脸上又开始发烫,她连忙低头吃菜。
裴昭突然间拿起公箸,夹起一块红烧排骨,揽袖俯身朝她碟中送过来。
这小方桌子本来就不大,他上半身前倾过来,两人之间的距离便拉近了些许,姜如意不由自主的扭头,却恰好看见他拿着公箸的右手往上,露出一截骨骼匀称有力手腕。
姜如意忍不住顺着那手腕朝上看过去,入眼只见双肩宽阔厚实,她视线自上而下滑到他的腰身上,虽然隔着衣服,朦胧看不真切,但是想来腰腹健壮有力,摸起来的手感,多半也是极好的。
姜如意这么想着,不免又多看了几眼,一抬头,却撞上他意味不明的笑意。
姜如意有种被人当场抓到的窘迫,她连忙将视线垂下,夹起那块红烧排骨咬了一口。
这排骨炖的香醇酥烂,本身就挑选肥瘦得宜的部分,如今一咬下去,香浓的汁水渗入口腔中,滋味回味无穷,姜如意眼前浮现出刚才的画面,一张脸彻底烧红了起来。
裴昭面色如常的坐回凳子上,看着对面埋着头不说话的姜如意,唇角朝上翘了起来。
这边,姜如意和裴昭两人,气氛诡异的安静。另一边隔着屏风,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情景。
只见翁宁郡主早已经屏退了左右婢子,眼圈泛着泪意,柔柔的朝徐修开口:“如若徐郎不想见我,何苦一个人躲在汴京城里不回去?只需同我说明白了,翁宁自会离的徐郎远远的,不让郎君烦恼。”
徐修看着翁宁郡主那眼圈泛红的模样,手足无措的给她递帕子。
见翁宁郡主咬着嘴唇不接,只好叹了口气,起身用帕子给她拭泪。
“我也不是躲着你,唉,好端端的哭什么?”
徐修瞧着眼前佳人落泪,心已经软和下来一半,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混账了?
实话说起来,翁宁郡主长的漂亮,性子又好,虽然她那些父兄相处起来麻烦些,但总不能赖到她一个小娘子身上不是?
翁宁郡主等他给自己擦了眼泪,才破涕而笑,亲手夹了一只蛤蜊酿虾滑,朝徐修的嘴边喂去,徐修认命的张开嘴。
等到翁宁郡主二人吃完饭结账,姜如意就惊讶的发现,原本痞气潇洒的徐郎君,仿佛换了个人般,一副温柔体贴的模样,寸步不离的陪在翁宁郡主身边。
翁宁郡主对上姜如意惊讶的眼神,朝着她柔柔一笑。
姜如意忍不住从心里惊叹,翁宁郡主简直是女中豪杰、我辈楷模啊。
姜如意偷偷朝翁宁郡主比了个大拇指,翁宁郡主朝她挤了挤眼睛。
等到翁宁郡主和徐修二人离开,裴昭也吃完了饭,迈着步子朝柜台走了过来。
姜如意这会儿看见裴昭脸上的笑容,不知为何总觉得有些心虚,她轻咳一声,低垂着眼帘说道:“裴少尹不用付银钱了,刚才翁宁郡主和徐郎君已经付过了。”
裴昭听姜如意这样说,也不多问,只点点头。
姜如意顺着他的手臂,下意识的看过去,见他将钱袋放入怀中,姜如意想起方才脑海里浮现出的那宽肩窄腰,又朝他衣服中瞥了一眼,连忙将头埋的更低了些。
裴昭笑着开口:“那某改日再来,姜小娘子回见。”
姜如意胡乱点了一下头,等听着裴昭的脚步声渐渐远了,她才松了一口气,重新抬起头来。
却见食店门口,裴昭突然间又停下,回过头来。
两人四目相接……
姜如意猛地低下了头。
……
入夜,袅袅雾气自香炉中升腾起来,弥漫进温暖安静的房间中。
阿芍凑近了那香炉闻了闻,脸上带着个新奇的表情,转头朝姜如意说道:“小娘子说的没错,这鹅梨香丸点起来,闻着又甜又香,当真好闻极了。”
姜如意看着那围着香炉左看看右看看的阿芍,忍不住笑了笑。她从架子上拿起新买的话本子,随手翻阅了两页,吃一口桌上的鲜山楂,感慨这才叫做惬意舒服。
阿芍看完了香炉之后,也走过来挨着姜如意坐下,拿桌上那去了核的山楂吃。吃着吃着,又纳闷的朝姜如意看看:“小娘子,这山楂咱们直接拿着吃就行了,为什么白日里,小娘子要特意去核啊?”
姜如意听着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阿芍,有些无可奈何的看她一眼,想着今天傍晚来吃饭,似乎什么都没说,却又说了许多话、做了许多事的裴少尹,心里面又开始郁闷了起来。
她当初来这汴京城,只希望能挣些银钱,有处落脚的地方,心中便觉得十分满足。
如今不但有银钱傍身,而且又有贴心能干的阿芍和齐飞,如若能开间大食店,再买下一处自己的宅子,那日子想必过日十分安宁自在,何必又要卷入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之中呢?
姜如意脑海里浮现出大半年前,那场山匪的事故,她被熊熊燃起的火包围时候,心头涌上的绝望和懊悔,无声闭了闭眼睛。
罢了,她只是一个身处市井之中,努力生活的孤女。现如今好好开食店赚银钱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它的,以后再说吧。
姜如意心里虽然这样想着,待想到那位裴少尹温柔的眼眸、细致的举动,又觉得心里面有些闷。
她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唉。”
与此同时,裴府里,徐修也正坐在椅子上,一副唉声叹气的模样。
裴昭看一眼自己这位眼下发青,明显一晚上没睡好的好友,很不近人情的开口:“你这时候不陪着郡主,到我这里来干什么?”
徐修一听裴昭提起翁宁郡主来,就觉得脑袋嗡嗡的疼。他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只用手抓抓头发,满脸苦恼的表情。
看着他这副模样,裴昭倒是纳闷了,他将手里那杯竹叶饮放下,朝他看过去:“昨日从姜记离开的时候,你和翁宁郡主不是谈的挺开心的?怎得今日又如此?”
徐修头疼的转过头来:“你不知道,昨日从姜小娘子的食店里离开,翁宁非要我搬到行馆中去,和她同进同出。”
如今各地宗室齐聚到汴京城,官家特意安排了行馆,给宗亲们居住。
裴昭不解:“你既已经
同郡主议定了亲事,平日又发乎情止乎礼,搬进行馆中又如何?”
徐修摸着鼻子苦笑道:“翁宁郡主倒是没什么,不过她那几位兄长,要么嗜酒如命,要么拉着人滔滔不绝的,竟然还有一位打算进山打猎的。这个时候进山,天寒地冻的,也不知是怎么想的。”
徐修想起那几位不着调的郡王,整个人又开始头疼起来。
他看一眼裴昭,暂时将自己的事情抛到脑后,朝他问道:“你呢?姜小娘子不回应,你就这么一直等着?”
裴昭听好友提起姜如意来,眼眸中浮现出一抹暖意。
他又想起昨日吃饭时,她垂下头去,露出那一小截白皙的脖颈,感觉心尖划过一丝悸动,酥酥痒痒的。
裴昭笑了笑:“便等着吧,料想也不会等太久。”
徐修“嗤”了一声,看着裴昭脸上露出这副温柔和煦的神色,倒是有些意外又嫉妒。
……
第二日,姜如意早早就起床,干劲十足的进了厨房里面,开始捣腾吃食。
她昨晚上已经想过了,既然理不清楚那些纷乱的思绪,便暂且丢开不管,总之日子还得好好过,食店还得照常开张不是?
姜如意将一块五花肉拿出来,仔细用水洗过几遍,准备放进锅里煮。
阿芍和齐飞两人,听见厨房里传来的响动,都好奇的朝里面看一眼,然后惊讶的对视一眼。
姜如意见到两人都起床了,招招手喊两人过来帮忙。
阿芍先一步走了过来,伸长了脖子朝灶台上看看。齐飞则转身去打水,不久之后,院子里就传来哗啦哗啦的洗脸声。
姜如意听到那动静,往冷飕飕的院子里看了一眼,心想这个时节用冷水洗脸,也不嫌冻的慌。
阿芍好奇的朝姜如意问道:“小娘子这是要做什么?”
姜如意回过头来回答道:“今日咱们做回锅肉吃。”
阿芍一听说有新菜,立刻打起了精神,按照姜如意的话,将切好的葱姜和花椒一起放进锅里,给这一锅滚水调好底味,然后将冲洗干净的五花肉放进去。
回锅肉所谓的“回锅”,是将五花肉先煮再炒,二次入锅。肉要挑选肥瘦得宜的,若是太肥,则吃起来油腻,若是太瘦,口感又干柴,另着这肉煮的时间不宜太久,只六七分熟就好。
等着这五花肉煮着的工夫,姜如意开始调酱料。
在后世,正宗的回锅肉要用郫县豆瓣酱,不仅滋味香浓,而且炒出来的颜色也好看。
如今没有正宗的酱料,所以姜如意用的是寻常豆酱和自己腌制的茱萸酱,混合在一起,尝了尝味道,竟然也意外的不错。
姜如意将煮好的五花肉捞出来,然后放进凉水里浸过,用刀切大片。
阿芍好奇的问道:“小娘子,怎么还要用水浸一遍?”
姜如意给她解释:“这肉放凉了便不好切了,热着又烫手,所以用凉水浸一下再切。”
阿芍点了点头:“原来还有这么多窍门。”
齐飞走进来,看一眼案板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纳闷的抬起头来:“这道菜,小娘子大早上就要吃?”
姜如意笑笑:“等中午吃也不打紧,反正切片之后还要炒,先切了放着。”
齐飞点了点头,另外拿了一只锅,开始煮馎饦。
姜如意这边已经切出好几片五花肉片,拿在手里薄透又有韧劲,等到中午的时候用油一煸,然后再加上搭配好的辣酱一炒,搭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稻米饭,绝对是下饭神器。
等到姜如意将这五花肉切好,齐飞那边的馎饦也煮好了,扯的细长扁圆的面,用昨日剩下的鸡汤吊了味,盛出来之后撒上葱花,淋一勺香油。
三人抱着这碗热腾腾的鸡汤馎饦,吃的浑身都暖洋洋的。
姜如意将碗里面最后一口汤喝完,笑眯眯的把碗放回桌上,感觉自己的心情恢复了不少。
她走出去开了食店的门,又将门口新挂的门帘拢起来,然后就心情不错的回了柜台。
等到食店里陆陆续续来了几波客人,趁着不忙的工夫,姜如意重新进了厨房,开始朝早上那做了一半的回锅肉。
等起锅之后,锅里的油烧热起来,姜如意往里面加入五花肉和酱,随着那翻炒的动作,一股呛鼻的辛香味自厨房里传了出来,外面的食客吸了吸鼻子,看着被帘子遮住的厨房,忍不住咽咽口水。
厨房里,姜如意将那回锅肉翻炒几下,直到酱料均匀的包裹住肉片,酱色赤浓鲜亮、喷香扑鼻,她才将这锅回锅肉盛了出来。
阿芍掀开帘子进来,连着说了几句好香,然后就接过姜如意递过来的筷子,夹起一片肉,朝嘴里面放去。
姜如意也拿着筷子,夹了一片裹着酱料的回锅肉,放入口中。入口只觉得肉片滋味浓厚,口感咬起来有些劲道,肥而不腻,辛香可口。
这肉因着是用油煸炒过的,所以肥肉的部分一咬就爆出汁水来,但是一点都不腻口,而是带了些焦香。其余的配菜则十分脆嫩,吃在嘴里咯吱咯吱的。
姜如意连着吃了好几口,然后满意的点点头。
阿芍也吃的十分过瘾,感觉方才胃里被勾起的馋虫,全都被这浓郁的滋味压了下去。
阿芍边吃边不住的点头,然后朝着姜如意说道:“小娘子,刚才外面的客人都问,小娘子这是在做什么吃食呢。”
姜如意笑笑,她走到厨房门口,掀开小帘子朝外面看了看。
果然,食客们正伸长了脖子,好奇的朝厨房这边张望。一见到姜如意,众人齐刷刷的朝她看过来。
当即就有人问道:“姜小娘子在做什么,怎么闻着如此浓香?”
“可又是要上新吃食了?姜小娘子,我们可都是常来姜记吃饭的熟客,能不能匀给我们一份尝尝?”
那食客说着,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两声,紧接着又咽咽口水,看起来当真是馋了。
姜如意回头看了一眼锅里,倒是还剩了些,她笑着朝那桌食客说道:“倒是可以匀给客人尝尝,只不过因着是自己吃的,所以量不算多,还请客人不要嫌弃。”
那客人一听说能给自己尝尝,连忙点点头。
其余几桌客人听了,也纷纷张口喊着,自己这桌也想匀一小盘。
好在这会儿的客人并不算多,姜如意点了点头,转身回了灶台前,当真给每桌都匀出一小盘来,让阿芍给客人们端出去。
分到这一小盘回锅肉的客人,先用鼻子闻了闻,然后就夹起一片薄薄的肉片,朝嘴里面放去,待嚼了两下,发出一阵好吃的感叹声。
啧啧,这口感,这味道,实在是太解馋了。
姜如意看着客人们吃了一口回锅肉之后,猛地低下头扒饭的模样,意外的眨眨眼睛。要不然,将这道回锅肉也加进竹册子里?
于是,到了晡食的时候,又来吃饭的食客们,就发现小食店里竟然又添了新菜。
他们转头看一眼隔壁桌色泽鲜亮,闻上去焦香扑鼻的回锅肉,纷纷点上一盘,然后就配着面前那碗稻米饭,吃的根本停不下来。
你说说,姜小娘子做的吃食,怎么就这么好吃呢?
你说说,姜记这地方,怎么就不能再大一些呢?
姜如意看着火热排队的食客们,单手托着腮,也发出了同食客们同样的感叹声。
却没想到,她一直没寻到的大食店,竟然主动送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