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2 / 2)

入高门 程十七 19016 字 2天前

和昨天一样,房中漆黑一片,无半点光亮。

想到昨晚她故意在黑暗中扑进他怀里的情景,贺庭州胸中一热,心中生出些许期待,故意放重了脚步。

然而,他行至床畔,却不见雁翎有丝毫动静。

贺庭州只当她又在玩什么新花样,也不点灯,掀开床幔,坐在了床沿。

他听见了明显的呼吸声,但奇怪的是,这呼吸声有些异样,远比她平时要急促的多。

“泱泱?”贺庭州轻唤,“睡着了吗?”

还是在装睡想捉弄他?

不知怎么,贺庭州忽的眼皮一跳,莫名的有些不安。

他点亮了灯,房间骤然明亮起来。

贺庭州转眸看向雁翎。只一眼,他便瞳孔骤缩,神情立变。

她双目紧闭,脸上、脖颈、手背,露出的各处都泛起了不正常的红,间或还有一些疹子。呼吸急促,不是睡着,而更像是昏迷。

贺庭州来不及多想,拉起她的衣袖,看见她雪白的手臂上也生出

了不少的红点,乱糟糟的,甚是可怖。

而且,他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臂,只觉烫得惊人。

她这是怎么了?

贺庭州知道情况不对,他稳了稳心神,忙让人去请郑太医过来。

郑太医的府邸离定国公府很近,一来一回也不过一刻钟的路程。

可贺庭州只觉得这一刻钟太久太久,久得他心里一阵发慌。

在郑太医到来之前,贺庭州除掉了她手上的锁链。

郑太医赶到时,犹自气喘吁吁:“谁又怎么了?”

“内子。”

郑太医轻“咦”了一声,在看清雁翎的面容后,神情凝重。他迅速探其脉搏,又细细看其喉头,皱眉问道:“尊夫人吃了什么?”

“什么?”贺庭州微愕。

郑太医忖度着道:“看着像是吃错了东西,而且吃的还不少。还好发现的及时,不然恐怕有性命之忧。”

第56章 请求能不能网开一面。

“性命之忧?”听闻此言,贺庭州脸色更加难看。

若是他回来的迟一些,那后果不堪设想。

有那么一瞬间,贺庭州甚至有些懊悔自己将她锁起来这一举动。

若是她正常待着,身边有丫鬟跟随。纵然有异样,也能很快发现,及时医治,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情况严重,差一点有性命之忧。

见他神情不对,郑太医忙道:“还好还好,发现的及时,不至于丧命。只是要吃一番苦头了。”

“嗯。”贺庭州稍稍松一口气。

郑太医还在自言自语:“吃的什么呢?”

他吸了吸鼻子,视线微转,落在架子床附近的桌子上。桌上摆放着几盘瓜果。

空气中有股淡淡的甜香,郑太医心里隐隐有个猜测,却不能确定。

而贺庭州已经叫仆妇过来细问:“今天给少夫人都吃了什么?”

仆妇战战兢兢,根据记忆,一点一点细细道来,从晌午的膳食,到糕点、以及瓜果。

在提到“毛桃”时,郑太医眉毛一动:“是了,应该就是它。”

随后,他又细细同贺庭州解释:“毛桃美味,对身体也无害。但偏偏有一些人是吃不得的。一旦吃了,轻则身上发红发痒,重则高烧昏迷,随时有性命之忧。我看尊夫人这症状,就像是吃了大量的毛桃。”

他又认真把一次脉,摇头感叹:“奇怪奇怪,毛桃也并非罕见之物,难道尊夫人先时竟不知道自己有这症状吗?”

“别说这些了,先救人。”贺庭州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脑海中却有别的念头一闪而过,又被他强行压了下去。

雁翎的情况看着严重,但能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就还有救。

郑太医匆忙开了药方,又仔细叮嘱:“有些东西不能吃,就不要让她吃了。不,最好碰都别碰,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嗯,知道了。”贺庭州沉声应道。

药很快煎好,贺庭州坐在床边,亲自喂雁翎喝下。

——这是他近些日子已经做惯了的,而还未离去的郑太医却看得目瞪口呆,啧啧两声,先避到了外边。

对症下药,还算管用。

一碗药喝下去,又辅以金针度穴之法。雁翎身上症状虽未缓解,但到底是清醒了过来。

一睁眼,她就看见了站在床边的贺庭州。

他背光站着,面色沉沉,眸中几许关心,几许担忧,还有一些她看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雁翎只觉浑身难受,低低地唤了一声:“二郎……”

声音娇柔,似是蕴藏着无尽的委屈与依赖。

贺庭州还未说话,一旁的郑太医先轻咳两声:“既然尊夫人已醒,那看来药是对症的。我就先告辞了,有什么事就去找我。我若是不在家,找我妹妹也是一样。她近来医术大涨,不在我之下。”

说完,他又冲雁翎点头致意,告辞离去。

“我这是怎么了?生病了吗?感觉头好沉。”雁翎伸手去拉贺庭州,却发现自己手上的锁链已被除去。

她心中一喜,身子微动,可惜再次听到了锁链相触发出的叮当声。

哦,脚上的还在。

“不是生病,是吃了毛桃。”贺庭州定定地看着她,眼里流露出明显的探究之色,“泱泱,你不知道你不能吃毛桃吗?”

“毛桃?”雁翎眨了眨眼睛。

她当然知道,而且她就是故意的,甚至在赌,还算好了时间。刚咬几口,她身上就开始发痒了,但她还是硬生生吃下两个。

她想凭借他对她的那点情意,唤起他的怜惜,好好和他谈一谈。

“对,毛桃。”贺庭州眼睛眨也不眨盯着她,留神细看她的神色。

雁翎睫羽轻颤,有些惊讶的模样:“什么意思?我不能吃吗?可是我吃过光桃就没事的啊。”

贺庭州沉默了一瞬:“毛桃与光桃不同,光桃吃得,毛桃未必吃得。”

雁翎知道,区别在于毛桃外表有一层细细的容貌,义父同她讲过的。但这话,她不能说出口,她只低声感叹:“怪不得义父从来只给我吃光桃。”

看她现下实在虚弱,贺庭州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让她好生歇着。

“嗯。”雁翎点一点头,也不提旁的事情,只重新合上了眼睛。

她这一生病,贺庭州没再用锁链束缚她的手。虽说还没完全自由,但到底是有了明显进步。

贺庭州依照郑太医的叮嘱,在一旁悉心照顾,时不时地喂水,又每隔一段时间换下敷在她额头的浸过冷水的巾帕。

又隔两个时辰后,再喂她喝了一次药。

到了后半夜,雁翎身上不正常的热度稍稍退下来了一些。

但是脸上、身上还红红的,整个人看起来蔫蔫的。她伸手去拉贺庭州的手,低声央求:“你也躺下歇一会儿嘛,我感觉我都好多了。”

口中说着好多了,可灯下的她脸颊鲜红,一双眼睛雾蒙蒙的,柔弱堪怜。

贺庭州反握住她的手。看她现下情况稳定,略一思忖,稍微收拾一下,躺在了她身侧。

像往常那样,雁翎极其自然地在他怀里寻了个舒服的位置,合眼睡去。

贺庭州默默合上眼睛。

然而他刚眯着一会儿,就惊觉怀里热烘烘的,像是抱着个火炉一般。贺庭州心中一惊,意识到不对。

他试了试她的额头,果真是又发起烧来。

贺庭州立刻惊醒,想下床再为她倒些水,换一块帕子。借着黯淡的灯光,却见她双目紧闭,白皙的手正拽着他的衣襟。

心脏像是被击中一般,蓦的一阵柔软。

贺庭州只得轻轻去拿她的手,柔声劝道:“泱泱,松手。”

半诱哄,半用力,贺庭州小心翼翼从她手里拿回了自己的衣襟,然后放轻动作下床,又去用冷水浸泡了帕子,敷在她额头。

天快亮了,雁翎睁开眼睛,睡眼朦胧看着床畔的贺庭州:“我又发烧了吗?”

“嗯。”贺庭州双眉微蹙,轻轻点头,“已经让人重新煎药了。”

还好今日休沐,他不必去大理寺,能一直守在这儿。不然,她这个样子,他也不放心。

很快,有仆妇送了汤药过来。

雁翎简单盥洗过后,喝下苦苦的药汁,重新躺下。

这一天里,她几次喝药,昏昏沉沉。每次睁开眼睛,总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贺庭州在床边。

他大概是真的很担心她,喂药、换巾帕、为她擦拭身子,从不假手于人。

到了黄昏,雁翎再次醒过来。

这会儿热度退下,她脸颊犹自鲜红,嘴唇却有些泛白。

她拉着贺庭州的手,低低切切:“我不会就这么死了吧?”

“不会,吃错东西而已,能治。”贺庭州尽量安抚,甚是笃定的样子。

他的手刚换过冷巾帕,凉丝丝的,摸着很是舒服。雁翎索性拿他的手来蹭自己脸颊,随后发出满足

的喟叹。

贺庭州眼帘低垂,没有抽出手,而是任她蹭着。

他心疼怜惜,却又享受她的依赖。

“好热,我想吃红豆冰沙。”雁翎小声道。

“现在还不行,等你好了再吃。”贺庭州在她身侧,极富耐心。

雁翎轻声嘀咕:“那行吧,到时候我还要吃酥山。”

“可以。”贺庭州应声道。

雁翎合上眼睛,仍抓着贺庭州的手不松,低声絮絮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我小时候有一次发热,不肯好好吃饭,就想喝点冰镇乌梅汤。可义父不同意……”

贺庭州眸光微闪,内心隐隐有些抵触。

他并不想听她过去的事情,也不想让她打破表面的和平。但她眼下这么虚弱,他打断的话语就没能及时说出口。

“是我二哥不知道从哪里得了一碗给我。”雁翎笑了笑,“义父很生气,狠狠责骂了他。说他不是对我好,是在害我。”

“泱泱……”

“二郎,其实我还有一个名字,叫雁翎。听义父说,他第一次见我那会儿,我受到惊吓,发了高烧,什么都不记得了。他总得叫我啊,可是,叫什么好呢?正好,他腰间有把雁翎刀,就拿来给我做名字了。”雁翎睁开眼睛,在贺庭州手心缓缓写下“雁翎”二字。

她声音更低:“就是这个雁翎。”

痒痒的触感在手心蔓延开来,贺庭州沉声提醒:“泱泱,你糊涂了,你只有一个奶娘,哪来的义父?”

“我没糊涂。”雁翎声音小而固执,她抬眸,定定地看着他,“二郎,夫妻之间贵在坦诚。我们成婚了,又,又同床共枕这么久。我也不想一直瞒着你。我其实不……”

贺庭州直接伸手掩住了她的唇,声音低沉:“你是想让我现在亲你吗?”

“呜呜……”雁翎即将出口的话,被他堵了回去。

她干脆用舌尖轻轻舔了舔他的掌心。

掌心湿热的触感让贺庭州身子一震,改而捏住了她的嘴唇。

这个模样实在是有些滑稽。雁翎无法说话,只能不停地冲他眨巴眼睛,自己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表示不再说了。

贺庭州这才缓缓收回了手。

雁翎深吸一口气。感觉铺垫得差不多了,当前氛围也不错。她试探着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二郎,你能网开一面,放过我二哥吗?”雁翎抓着他的手,目光楚楚,满是期待,“不看别的,看在义父救我一命,养我一场的面上,看在,看在我们以后孩子的面上。”

——根据贺庭州先前的只言片语,雁翎隐约猜到,二哥在贺庭州手上,而不是在大理寺。

贺庭州眼神立变:“你怀孕了?”

郑观春居然没和他提起。

“没有。”雁翎噎了一下,面露尴尬之态,“我是说以后,以后总会有的嘛。”

第57章 蛊惑我想和你长长久久在一起

“嗯。”贺庭州心下微微有些失望,转念一想:也是。

两人成婚还不足一个月,就算有孩子,也不会表现得这么快。

雁翎觑着他的神色,继续道:“我二哥他们不是坏人,也不贪财,相反他们很重情意。只是形势所迫,不得已才要找到那幅藏宝图,而且也不是为了自己……”

“泱泱!”贺庭州皱眉,试图打断她的话。

若在以前,可以用一些特殊方式,可她如今正在病中,有的方法就派不上用场了。

他已经了解到的、一直避而不谈的一些真相,就那么从她口中说出,清晰地传入他的耳朵。

“永昌帝自焚四十八年,那些永昌旧臣的家眷们也跟着受苦了四十八年,沦为贱籍,终日服役,每年都会有好些人不堪辛劳而去世。他们的子孙一生下来,一辈子的命数就注定了。我见过他们,我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纵然当初选择错误,不识真龙,也不该祖祖辈辈这样……”

“泱泱!”

——尽管早已猜到她与永昌旧臣有关,但听她亲口说出,则又是另一番滋味了。

“二郎,我知道你不想说这些,可我要提,我想和你说清楚,说明白,想和过去好好做个了断,想我们以后好好过日子。”雁翎仰头看着他,眸光盈盈,神色诚恳,“二郎,放过他们,好不好?”

——平时她数次想谈此事,可总被他岔过去。这次生病,是她为数不多的机会。她不能放过。

贺庭州沉默了一瞬:“所以你就用这种伤害自己的方式?”

“什么?”雁翎心里咯噔一下。

“还需要我提醒你吗?那些毛桃。”

听到“毛桃”二字,雁翎睫羽剧烈颤动,心想,果然没有瞒过他的眼睛。

贺庭州轻抚她的脸颊,声音极轻,语气却有些危险:“泱泱,我要是不答应,下次你打算采取什么方式?嗯?”

初时他就在疑心,她这病来的蹊跷。毛桃不是什么罕见之物,若真吃不得,不可能从小到大都不知道。而且她的症状严重,必是吃了许多才会造成的。难道在吃的过程中就没发现丝毫异样吗?

雁翎不承认也不否认,只勉强坐起,伸臂环抱住他。好一会儿,才低声道:“你要是实在不答应,我也没办法。可我私心里,总是希望你能答应的。”

她脑袋埋在他胸前,一字一字,情真意切:“因为我想和你长长久久在一起。”

声音很轻,但贺庭州听得分明。他心中微震,语气有些古怪:“所以你的意思是,我若不答应,你就不会长长久久和我在一起?”

拿这个要挟他?

雁翎摇了摇头:“你用锁链锁了我,自然能绑我这个人一辈子。可是,你真的不想绑住我的心吗?”

她声音很低,隐隐带着些蛊惑的意味。

说这话时,她甚至拉起贺庭州的手,放在了她的胸口。

隔着一层薄薄的寝衣,能清楚地感觉到女子身体的柔软。那柔软之下,是她一声又一声的心跳。

砰砰砰,似乎与他的胸腔共同震动。

贺庭州默然,久久没有收回手。

灯光下,她黑白分明的眸子里,似是有火苗跳动,他能清楚地看到他的身影。

绑住她的心吗?

贺庭州略略恍惚了一瞬。毫无疑问,这对他而言,是个极大的诱惑。

他心里有她,自然也就希望她与他两心相同。他的心脏因为她这句话而快速跳动。

“二郎……”雁翎话一出口,隐隐有些不安。

她手上的筹码实在不多,完全没有和他谈条件的资格,所倚仗的也唯有他的情意。

可这份情意究竟有多深,她也不知道。

贺庭州轻轻摩挲着她的头发,良久才低低地开口:“你觉得,我可以再信你一次?”

“当然可以,为什么不呢?我们是要过一辈子的,难道要永远防备、永远猜忌吗?”雁翎抬眸,认真极了,“二郎,你只答应我这一回,好不好?以后什么我都依你。”

很奇怪,贺庭州此刻微微有些失神,但又隐隐有些烦闷。

——她在拿感情讲条件,但他竟真的被蛊惑。

贺庭州盯着她的眼睛,沉声提醒:“你二哥曾率人劫囚车。”

“可是,可是……”雁翎也知道,这是触犯律法,她小声道,“当时不是没抓到人吗?怎么能断定劫囚车的一定是他呢?俗话说,捉贼捉赃,二郎你若真的确定,肯定一早将他送到大理寺狱了。”

贺庭州眉梢微动,语速极缓:“你怎么知道他不在大理寺狱?”

“我猜的。”雁翎如实回答,并摆出有力证据,“我几次问你,他还活着吗?你说,你不想在我们成婚当日大开杀戒。如果真的在大理寺狱,你不会这么回答的。”

——这会儿坦诚,不是玩心眼的时候。

雁翎毕竟还在病中,说话多了一会儿,嘴唇便又有些干了。

贺庭州视线微移,踱至桌边,斟了一杯茶递给她。

雁翎这会儿手上没戴锁链,但仍不伸手去接,而是像往常那样:“你喂我好不好?”

贺庭州没说话,依言喂她喝下。

雁翎喝完水后,又亲了亲他。

她知道,他很喜欢二人亲密。但今天,他并未加深这个吻。

“二郎,我刚才说的……”

“你想让我怎么做?”贺庭州打断了她的话,神色冷静。

雁翎心中一喜,猜想他此刻已有些松动,连忙说出自己的打算:“也不做什么,放了我二哥他们,让他们把藏宝图带走,从此以后我就……”

不等她说完,贺庭州就极其自然地接道:“从此你留在我身边,全心全意?”

雁翎没有回答,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感觉他这话

里隐隐带了一些嘲讽的意味。

贺庭州又笑了笑:“把藏宝图给他们,然后呢?他们取了宝藏,亡命天涯?还是招兵买马,试图复辟?”

雁翎有些怔忪:“什么?”

她眨了眨眼睛,后知后觉想到“复辟”的意思,奇道:“永昌帝不是死了吗?怎么复辟?而且他也没后人。”

“民间传闻永昌帝尚在人世,还有不少人打着他的旗号生事……”

“不可能。”雁翎脱口而出。

贺庭州反问:“你怎么知道不可能?”

雁翎有些固执:“我就是知道。”

贺庭州静静地看着她:“是么?”

雁翎本不想细说这一节,但此刻好像还是讲明白更好。

定了定神,她轻声道:“我义父亲眼看着他过世的,我当然知道。若不是这个原因,义父也不会知道藏宝图下落。”

——别人不知道,雁翎可是再清楚不过了。四十八年前,永昌帝确实没在大火中丧命,但也和行尸走肉差不多了。从此游荡人间,以一个苦行僧的身份。

直到那一年,他被义父找到。老迈的僧人谈起过往,恍若隔世,声称最不住的是因拥护他而被牵累的旧臣遗孤。因此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道出了宝藏的秘密,希望那些金银财宝可以帮助那些人。

雁翎坐在床上,眼睛盯着不远处跳动的烛焰:“我不知道打着永昌帝旗号行事的是什么人,但我很确定,义父他们没有这个心思。他亲口和我说,他只想结束永昌旧臣遗孤的困境。二郎,你先前问我,是不是取了宝藏后,亡命天涯?我想,大概是的,我义父就是想用钱财打通关节,最好带着那些人离开流放地,从此隐姓埋名,过普通人的生活。”

——其实,这已不仅仅是义父的希望,也是她的。

房间里安静极了。贺庭州叹一口气,伸臂抱住了她。

“二郎,你能不能高抬贵手,放过他们?”雁翎语气中有遮掩不住的祈求。

贺庭州没有回答,他的心情格外复杂,好一会儿才道:“你和我说这些,不怕我去告发吗?”

雁翎闻言,心里咯噔一下,脸色瞬间苍白了几分。

糟了,她只想着坦诚一些,想着以诚心来打动,先前竟没想过这一层。

沉默一会儿,雁翎如实说道:“我没想过这一层。而且我也不觉得你会告发。我又不是永昌旧臣遗孤,我是你的妻子。”

贺庭州突然笑了,低低地轻“嗯”了一声,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如果,在你二哥,和那些永昌旧臣遗孤之间做个选择,你会选谁?”

“什么意思?”雁翎一怔,有些没反应过来。

“泱泱,你有没有考虑过,其实在隐姓埋名、亡命天涯之外,他们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

“什么?”

“让朝廷免除他们的贱籍,从此正大光明地生活。”

雁翎呆愣一瞬,继而笑了。他们也想这样,可怎么可能呢?四十八年了,先帝亲自下的旨,他的子孙会推翻他的政令?

她不信。

雁翎摇一摇头:“不可能,若是能赦免早就赦免了。”

贺庭州却道:“你怎么知道不可能呢?”

先帝恨极了永昌旧臣,今上继承先帝遗志。而现在的东宫太子却是自幼仁善,曾明确表达过对永昌旧臣的同情。

只可惜,太子的地位有些不稳。

第58章 旧梦一场旧梦

雁翎神情怔忪,虽知道希望渺茫,可仍忍不住心生期待:“所以,你的意思是有可能的吗?”

“当然。”贺庭州微微一笑,“不过不是现在。”

只要太子能继位,赦免那些人应该不是大问题。

雁翎心脏砰砰直跳,从此除去贱民身份,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若真能如此,可比花重金打通各处关卡,隐姓埋名远遁海外强得多。

她抬手轻按自己胸口,仿佛不这样做心脏就会从胸腔中蹦出,眼眶也一阵发热,低声呢喃:“好,真好。”

贺庭州凝神细看她的神色,她的激动不似作假。

“那,得需要多久?”雁翎回过神问。

现在的日子对那些人来说,每一日都是折磨。

寻常人服役,总有时间限制。而他们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歇,还时不时地会受到责打,便是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

贺庭州摇了摇头:“我不确定,应该不会很久。”

近几日皇帝因病辍朝,听说情况不是特别好。朝中各种势力间暗潮涌动,朝堂之外,打着永昌帝旗号的人也没在歇着。

颇有些风雨欲来之感。

“啊……”雁翎略略有些失望,“那……”

“所以,泱泱,我会放过你二哥,但不是现在。”贺庭州握住她的手,轻声许诺。

而且他的“放过”和她的“放过”大概也不是一回事。

雁翎心中失望更浓。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抿了抿唇。

贺庭州低声解释:“得等最近朝堂内外大事尘埃落定再说。”

虽然泱泱声称,找藏宝图是为了解决永昌旧臣遗孤的困境,但谁也不知道她的父兄是否真这么想,也不知道他们是否与打着永昌帝旗号的人有瓜葛。

雁翎有些不情愿地轻“哦”了一声,她露出疲态,躺了下去。

发烧后的她打起精神,强撑了这么长时间,这会儿也有些困倦,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贺庭州站在床畔,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叹一口气:“泱泱……”

雁翎还醒着,但装作自己睡着了,一声不吭,一动不动。

直到贺庭州躺在她身侧,用手去揽她肩头,她才佯作翻身给甩开。

贺庭州一怔,继而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一段时日,她一直乖巧配合,只偶尔假模假样地使个小性子。现在倒像是真的在发脾气了。

雁翎默默叹息,想了想,最终又转过身,头埋在他怀里,声音极低:“二郎,不要让我等太久,好不好?”

贺庭州沉默良久,低低地应了一声:“好。”

雁翎发烧期间,昏昏沉沉,时睡时醒,这会儿虽有困意,但不算太浓。她握着贺庭州的手,絮絮低语:“其实我不是永昌旧臣遗孤,我义父也不是永昌旧臣。他原本是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是看不得一些故交后人受苦,才掺和这些事的……”

“你义父姓唐?”贺庭州忽然问。

雁翎微惊,继而摇头:“不是,你,你为什么这么想?”

“你的字有几分唐太傅的影子。”

“周夫子说,天下学唐太傅的人多了,仅凭字能看出什么?”雁翎笑笑。

停顿一下,雁翎强调:“我的意思是,这些事情,永昌旧臣的眷属、遗孤们不知情、没参与。他们每日劳作,已经辛苦。就算事情不成,也别再牵累他们。”

“嗯。”贺庭州突然想起关在国公府密室里的那个“二哥”。

那人也是极力否认和永昌旧臣的关系。

雁翎在他怀里寻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她没有说出口的是,义父如果随父姓,那么应该是姓唐的。唐太傅做过三朝帝师,五十年前就已去世,其子孙后代皆不入仕,是以躲过了那场动乱。但人终究是顾念旧情的。

义父不忍看到昔年唐太傅的门生、同僚家眷受苦,时时暗中相助,还想方设法从中救出一些婴儿、孩童,抚养他们长大,使其免遭厄运。

初时还有人想着积蓄力量,拥护流亡民间的永昌帝复辟,但时间流转,政局稳固,永昌帝又已不在人世,昔日的那点妄念早就没了,剩下的想法也只是让那些人摆脱痛苦,好过一些。

贺庭州没再说话。

夜渐渐深了。

两人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可能是今天数次提到义父的缘故,夜里雁翎迷迷糊糊中,好像在做梦。

梦里义父还很年轻,正双眉紧蹙,盯着床上的小女孩。

那小女孩不过三四岁的样子,两颊通红,像是在发烧。

雁翎心里有

种很奇怪的笃定,那个女孩是小时候的她。

“还没醒过来吗?”

“嗯,小小年纪,就经历那种惨事,肯定是受了很大的惊吓。”

……

画面一转,是年幼的她懵懵懂懂睁开眼睛,面对义父的询问,一问三不知。

姓名、来历、父母,什么都不知道了。

年轻的义父叹一口气:“算了,不记得也好,重新开始就是。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儿。至于名字……”

他视线微移,落在腰间的雁翎刀上。

刀身狭长挺直,刀鞘精致。

义父沉吟:“就叫雁翎吧。”

这些过往,雁翎长大后曾从旁人口中听到过,但是如临其境般地梦到,却还是生平头一遭。

而且梦境中的年幼的她脖颈中竟挂着一个小小的双鱼玉佩。

赫然正是秦贺两家的定亲信物。

雁翎身子一颤,突然从梦中惊醒过来。

月光透过窗棂的缝隙洒进来,隔着床幔朦朦胧胧洒进床帐中。

雁翎按了按眉心,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

雁翎这次生病,虽早早脱离了生命安全,但是身上症状连绵数日才真正痊愈。

在此期间,她没再提起那日的请求,仿佛那晚只是她头脑的一时发昏。

而贺庭州却早出晚归,日渐忙碌起来。

上个月,皇帝在朝堂上晕倒,之后身体便大不如前。他素来宠爱费皇后所生的三皇子,有心易储,本还想慢慢布局谋划,但自知身体不行,怕不久于人世,又经不住费皇后时常在身边啼哭,就加快了动作。

历来公主大婚,从下旨到筹办,再到正式成婚,都要半年甚至一年之久。

而南康公主却是不到半年就要出降了。

南康公主很是不服,忍不住私下对母亲抱怨:“这根本就不够准备的。”

“糊涂!”费皇后极为少见的斥责女儿,“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再争这些。又给你增添了一千户的封邑还嫌不够?你看看所有公主里,有谁比你更多的?”

“可是……”

“多想想你皇兄,现在可是他最关键的时候,你不帮忙也就罢了,别拖后腿。”

南康公主无法,只得称是。

她的驸马是父皇精心挑选的,也是给皇兄挑的助力。她很清楚这一点,可到底还是有些气闷。

费皇后无法,只得安抚女儿:“若你皇兄能成,将来再补偿你,总行了吧?”

南康公主这才勉为其难点了点头:“好吧。”

费皇后无暇再分心关照女儿,一门心思只顾着儿子的大计。

在多方势力的针对下,太子高暄近来压力极大。他生母早逝,妻族平平,又不得君父喜爱。这种时候,只能牢记太子太傅的叮嘱“低调隐忍、以退为进、暗留后路”。

是以,太子处处小心,争取不留把柄,他又占着礼法优势,要真想废掉他,一时半会儿也颇不容易。

可皇帝等不得了。

皇帝既然决意易储,那么没把柄也是能找出把柄的。何况一个人哪能没有一丁点漏洞?

于是,南康公主大婚后的第二日,东宫里就有小黄门带着血书求见皇帝,声称有太子密谋造反的证据。

还没等太子制止,那小黄门已当着文武朝臣的面撞柱而亡。

太子脸色立变,哪里不知道这是污蔑陷害,试图置他于死地?

偏偏这样漏洞百出的戏码,却引起了皇帝的“重视”。皇帝当即龙颜大怒,命人去东宫搜寻证据,果真搜到了所谓的私通官员的“信件”和巫蛊娃娃。

三皇子一派借机攻讦。

好在太子做储君多年,在朝中也有不少支持者。当下便为其辩驳,据理力争。

双方争吵中,太子倒还冷静,坚称是冤枉的,含泪请求父亲为自己做主。

最终,皇帝下令将太子软禁,又命刑部与大理寺协同审理此案。

大理寺卿杜允之满面忧色,他实在不想接这烫手的山芋,便叫了贺庭州近前:“贺少卿,这事你怎么看?”

“自是秉公办理。”贺庭州毫不迟疑。

“唉,你有所不知,陛下他……”杜允之叹一口气,“陛下的意思你还看不出来吗?”

若有心护着太子,直接就以“构陷太子”而结案,哪还用得着让大理寺审理?如今下旨让大理寺查,那就摆明了是想坐实这一点的。

“能看出来。”贺庭州没直接回答,伸出三个手指比了一下,“想抬举这位。”

陛下偏宠三皇子,有易储的心思,满朝文武都知道,已不是什么秘密。

“那咱们……”

“大人,你我所追求的不过是‘公正’二字。”贺庭州缓缓道,“以下官之见,陛下所谋之事,未必能成。”

第59章 平静借机打探她的现状

杜允之精神一震。

是的,他也是一时慌神,竟忘了不论何朝何代,易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皇帝本人乾纲独断、威望无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这些当今陛下虽有,可都稍稍有些欠缺。若非如此,也就不会有今日之事了。

“也是。”杜允之点一点头。

不管刑部那边如何,大理寺只站在公正这一边。

太子被软禁后,其亲信多方为其奔走。

负责主审此案的大理寺与刑部官员时不时地会接触到各方势力。

大理寺卿杜允之感觉头都大了,他们要秉公办案,凭证据说话,可证据也可以伪造,未必能准。

“贺少卿,怎样了?”

贺庭州拱一拱手:“大人,那小黄门在告发前半个月,他的弟弟欠了一大笔赌债,但是就在他告发的前两天,他的家人连夜回了老家。”

停顿一下后,他低声补充:“已有人去追了。”

“唉。”杜允之重重叹一口气。别说太子近些年低调行事,即便真有谋反之心,也不可能被一小黄门掌握证据。

明显有人构陷,偏偏合了皇帝的意。

天家父子,不过如此。

“一定要抢在旁人之前找到他们,顺利带回来。”杜大人定一定神,“还有其他疑点证据没?”

“有。与那小黄门熟识的,皆称他不大识字。那血书文采斐然,不可能出自他手。”

杜大人轻“嗯”一声,这些都不难查,甚至算得上漏洞百出。但现下的问题是皇帝的态度。

他们若坚称太子冤枉,那就是与陛下对着来了。

不出两日,大理寺派去追小黄门家人的人回来复命。

杜允之忙问:“怎么样?接到人没?”

“幸不辱命。”这人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渍,细细回禀,“大人,我们赶到的时候,正好碰见杀手要杀他们,去的及时,从杀手手上抢回了他们的命。回来路上,又遭遇了好几次伏击,还好有人相助,这才平安抵京。”

“好,好,好,辛苦了。”杜允之拍了拍下属的肩头。

小黄门的家人算不得有力证人,但他们能证明,在小黄门告发太子的前几天,有贵人给了他一大笔钱,不但能还他弟弟的赌债,还能保他父母余生安稳。

另一厢,太子被软禁之际,也没彻底闲着,而是借机细细排查内贼。

他再不得父亲喜爱,毕竟做了多年太子,接受正统的储君教育。虽说突然被摆

了一道,但反应还算迅速。

数日之后,皇帝询问案件进展。

大理寺坚称此事疑点颇多,太子是被人构陷,并一一道明可疑之处。

然而皇帝神情不悦:“被人构陷?难道那巫蛊娃娃,是谁冤枉他的不成?朕这些时日的病症不是因此而来?他定是对朕偏疼老三心有不满,才使这下作手段诅咒君父。”

“巫蛊娃娃确实存在,但诅咒君父的,或许另有其人。”

皇帝有些不耐烦,转而又问刑部官员。

刑部尚书是三皇子一系,言辞之中,对太子颇为不利。

皇帝的态度这才好转了一些。可惜因为大理寺的坚决反对,一时并未结案。

“再审!”他挥一挥手,让臣子先退下。

众臣刚一退下,皇帝便重重咳嗽一声,喉咙里隐隐有血腥气息。

这次病后,他的身体大不如前。此前数次试探,想易储都没成功。这次本以为借着黄门告发一事,可以换掉太子,不料竟还是阻碍重重。

费皇后带着亲自煲的汤来见皇帝,一边为皇帝盛汤,一边眼睛发红:“陛下,臣妾知道陛下不易,可若是将来太子生怨,哪还有我们娘几个的活路?”

她这么一哭诉,皇帝顿时也没了喝汤的心思,沉声道:“你放心,朕心里有数。”

大理寺偏袒太子,那就换掉大理寺,交由旁人审理。

他态度这样明显,底下的臣子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大理寺审理到一半,皇帝突然下令,交由刑部全权负责。

太子虽被软禁东宫,但消息勉强还算灵通。听闻此事,不由大为光火。

原本虽有刑部,但好歹还有大理寺为他伸冤辩白。父皇如今这行为,是想让他死。而且是摆明了告诉众臣,不许替他伸冤。

此前太子一直牢记着太子太傅的事儿字劝诫,可到了这个时候,“低调隐忍”、“以退为进”都没用,或许就只能用先前留的后路了。

不过还未等太子有所动作,外边情况就又有了变化。

先是大理寺那帮硬骨头,坚称现有证据有问题,太子是被构陷的。

随后朝中太子的支持者纷纷上书。

皇帝大怒,认为这是太子结党的罪证,试图以谋反罪废掉太子。

偏在此时,一连数日傍晚,天空红色如血。

这种情况不太常见,此前有人称其为“血空”。

很快便有传言,这是太子蒙冤,上天震怒,废储之事不可行,民间甚至有了与之相应的童谣。

皇帝大怒,他竟不知道太子有这么多支持者。早料到废太子难,没想到这么难。

若时间充裕,他还能与之慢慢耗,可他如今的身体,已撑不了太久。

而且,因为此次外边的舆论,皇帝着急愤怒之下,病情非但未缓解,反而有日渐加重的趋势。

……

朝堂政局变幻,与此同时,定国公府也不太平静。

这一日,府里来了个男子,约莫五十多岁,自称姓沈,受人之托,求见少夫人。

门房不敢擅自决定,匆忙将此事禀报老夫人。

老夫人心中纳罕,但还是命人将其请了进去。

一见这位沈先生衣饰普通,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气质,老夫人更加好奇:“沈先生是……”

“小女与贵府的少夫人曾比邻而居,关系甚好。此番在下进京,小女备了一份贺礼,还有一封书信,再三叮嘱要我一定要交到少夫人手里。”来者微微一笑,甚是有礼,“不知可否请少夫人出来一见,当面相赠?”

老夫人面露迟疑之色:“这……”

沈先生笑了笑:“小女乳名晚秋,说与少夫人听,她必是知道的。”

“先生有所不知。”老夫人叹一口气,也不说劫匪之事,只说少夫人身体不好,在静养,不宜见客。

“身体不好?病得严重吗?在下也略通一些岐黄之术……”

老夫人忙道:“不严重,有太医专门调理。只是不便见客罢了。”

沈先生皱眉:“既是如此,在下也不强求,只是小女备下的贺礼和书信……”

“先生只管放心,一定会交到她手上。”老夫人连忙保证,又命人取重金相赠。

沈先生也不同她客气,直接将金锭往怀里一揣,拱了拱手就告辞了。

老夫人则细细打量这贺礼并书信。

贺礼是一对同心镯,不算贵重,但模样还算精巧。而书信的封皮上字迹娟秀,显然出自女子之手。

老夫人叹了一口气,这些时日,她虽在家中,可也听说了一些朝堂局势。她一直没问,不知道那些暗处的贼子抓到没有。

泱泱也不能一直待在西院不见人。

“如意,你去把这些拿去给少夫人。”

“是。”如意领命之后,动身前往西院。

可惜到了西院门口,就被飞英拦下。

如意微怔,继而简单说明来意,还晃了晃手上的匣子和信件:“老夫人交代的。”

“老夫人交代的也不行。”飞英倔强,“世子说了……”

双方正自争执不下,正房突然传出雁翎的声音:“是如意姐姐吗?”

就在飞英愣神之际,如意直接绕过他,快步去了正房。

飞英反应过来,待要阻拦。

雁翎已出声问:“别拦着,飞英,让她进来吧。”

飞英平时只听世子的,但现在少夫人开口,飞英不免有些犹豫。

就在他犹豫之际,如意已答应一声,进了正房。

飞英只得应一声“是”,退回西院门口。

成婚之后,少夫人从未在外面露过脸,府里的下人也有诸多猜测。但是西院的下人嘴严得很,什么也不肯透露。

如意还曾经有过多种猜测,今日听到少夫人的声音,她才惊觉已许久没见过了。

此刻,床帐撩起了一半,少夫人斜坐在架子床上,只露出了上半身。

她手中握着一卷书,看见如意进来,一动不动,只放下手里的书:“如意姐姐过来了?”

“少夫人。”如意施了一礼,暗暗打量,见少夫人和她记忆中并无太大变化,只是似乎更清瘦一些,脸色稍稍有些苍白,精神却不错。

“老夫人身体可还好?”

“好着呢,就是一直牵挂着少夫人。”如意说着将匣子与书信递了过去。

雁翎神情微变,身子一动,立时有叮当声响起。

如意纳罕,正要开口,雁翎已急问:“这是谁送来的?”

——她认出了匣子里的东西。

“一位姓沈的老先生,不对,也不能叫老先生,并不算老,五十上下。说是您的闺中好友晚秋的父亲,受女儿所托,来捎信和贺礼。”如意如实回答。

雁翎心中一震,再看一眼匣子,知道来者肯定是义父。

雁翎急急忙忙问:“那他人呢?”

“已经走了。”

雁翎面露失望之色:“走了?”

“是的,老夫人酬以重金。”见她神情有异,如意不好多留,速速离去。

而雁翎则拆开了那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普通,以晚秋姐的名义写的,说已生产,继而又诉说挂念之意。

雁翎寻思,以义父的性子,绝不可能只为了送这两件东西。

她将信翻了又翻,也放在烛台上用火轻烤,可惜并未发现隐藏信息。

那或许是来借机打探她的现状了。

……

贺庭州今日回府已将近亥时。

他刚一到西院,飞英就急急忙忙讲述白天发生的事情:“……少夫人开口,我没能拦得住。”

飞英面带惭色,低垂着头。

贺庭州眼神微凝,目光冷冷地拂了飞英一眼,一语不发大步向卧房而去。

房间的灯亮着,雁翎还未入睡,她正在灯下打量那对同心镯。听到动静,当即抬眸:“回来了?”

看见她,贺庭州心中顿时平静不少。他轻“嗯”了一声:“怎么还不睡?”

“等你呢。”雁翎随口回答。

贺庭州缓步踱至她身侧,状似漫不

经心地问:“今天有人来过?”

“嗯,是如意姐姐。”雁翎停顿一下,补充道,“如意姐姐过来送东西,不过你放心,我坐在床上,她没看出异常。”

她说的云淡风轻,脸上毫无怨怼之色,贺庭州却是心里一顿。

第60章 自由解开了锁链

雁翎继续说道:“我觉得我这么露一面也行,省得祖母多想。”

她越是这般轻描淡写,体贴周到,贺庭州心里的不自在就越浓,他轻咳了一声,转移话题:“这镯子,是祖母让人送来的?”

他看这同心镯模样倒还新颖,只是材质偏普通一些。

“是。”雁翎点一点头,又迟疑道,“不过也不是。是别人送了来,祖母让人转赠给我的。”

“嗯?”

雁翎看向他的眼睛,缓缓说道:“那人自称姓沈,五十岁上下。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我义父。”

贺庭州神情微变:“你义父?”

他听她提过她的义父,知道那是个神秘强大的人。

“是啊,子女入京之后,就没了一丁点音信。做父母的,哪有不操心的?我虽然不是我义父亲生的,可他一直拿我当亲姑娘对待的。”雁翎幽幽地叹一口气,“可惜了,连我一面都没见到。指不定有多担心呢。”

贺庭州默然。

上次她因吃毛桃而生病后,他去掉了她手上的锁链。也曾考虑过将脚上的一并去除。但到底是不敢全心全意地信她会留下,就一直没提这件事,只是将她脚上的锁链放的更长,让她的活动范围更大了一些。

雁翎有些夸张的“啊呀”一声,面露懊恼之色:“糟了,我不该和你说这些的。万一,你去把我义父也抓起来,那就不好了。”

“他又不是朝廷钦犯,我抓他做什么?”贺庭州应声道。

雁翎眨了眨眼睛:“那我呢?我是钦犯吗?”

“泱泱……”

雁翎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何况还有旁的事指望他,于是,她立刻肃了神色,转移话题:“对了,二郎,你先前和我说的事,进展得怎么样了?”

她虽未言明,但贺庭州知道是什么事,就简单回答:“快了。”他略一停顿:“你想见你义父吗?”

——近段时日,她态度都不错,还是今晚突然阴阳怪气。应该与她义父有关。

“怎么见?这样见吗?”雁翎动了动身体,脚上锁链相撞,发出巨大的声响。

“泱泱……”贺庭州皱眉,两人之间的氛围有些诡异。

“算了,不早了,歇了吧。”雁翎懒洋洋打了个哈欠,直接背对着他躺下,也不像往常那样陪他说话逗趣。

贺庭州盯着她的背影看了一会儿,自去洗漱。

夜里,他稍一靠近,她就佯作不经意远离了一些。

贺庭州偏头看她一眼,干脆不动了,细细思索朝中的事情。

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大理寺原本只是审判冤狱,现下竟也牵扯进夺嫡事件中了。于公于私,必须得反对易储,扶持太子上位。

床帐内安安静静,雁翎其实还清醒着,却一动不动。

保持着同一姿势躺了一会儿,她在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可能是今天得到了义父和晚秋姐的消息,雁翎夜里又做梦了。

梦里似乎是在大雾中,又像是在林子里,义父不停地奔走,喊着她的名字:“阿翎!阿翎!你在哪儿?”

雁翎看义父着急,不由急出了声:“我在这儿,我在这儿,义父……”

可惜义父似乎看不到她,仍在不停地喊着她。

画面一转,迷雾中闪出两个人来,是一对看不清面容的年轻夫妇。

雁翎心里很清楚,这是她的父母,可无论她怎样努力,都看不清他们的样子。

雁翎急得满头大汗,口中呓语出声:“爹,娘,别死,别死……”

贺庭州本就睡得很浅,听到动静,惊醒过来,半起身看向她,低声轻唤:“泱泱,做噩梦了吗?”

雁翎咕哝一句,含糊不清。

贺庭州凑近细听,也没听明白。

月光透过床幔洒进帐中,给她的面容染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睡梦中的她犹自双眉紧蹙,额上细汗涔涔,眼角似有泪花渗出。

贺庭州紧盯着她瞧了一会儿,为其擦去额上细汗,见她恢复平静,他才阖上双目。

次日,雁翎从沉睡中惊醒时,贺庭州正自穿衣。

“我出门了,你好好歇着。”贺庭州束好革带,在她额头亲了一下。

雁翎睡意正浓,突然被打扰,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胡乱应了一声,翻了个身,继续沉睡。

然而,又过了一会儿,雁翎后知后觉地清醒了几分。

不对,好像有什么被她忽略了。

雁翎睁开眼睛,又翻了个身。

她掀掉身上的薄被,这才注意到,脚腕上的锁链竟然已经被打开了。

雁翎不可置信地看了又看,伸腿、蜷腿、活动了好几次,皆行动自如。

她蹭的跳下床,穿上鞋子快走几步。

欣喜之余,她眼眶竟有些发热。

雁翎也不睡了,匆匆换了衣裳,打开房门。

晨光熹微,偶尔有早起的鸟雀叽叽喳喳。

雁翎深吸一口气,只觉畅快无比。

她阖上眼睛,站在门口,感受着外边的气息。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轻摇一摇头,觉得自己这些行为有些好笑。

真是,这有什么好激动的嘛。这不就是正常人的样子嘛。

约莫过了两刻钟,雁翎才渐渐平静下来,一时思考贺庭州为什么这样做,一时考虑接下来自己要做什么。

不过,其他的都不着急,她需要好好地沐浴,在浴池里多待一会儿。

先前虽也沐浴,可手足被缚,终是不够畅快。

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裳。

今日来伺候的竟是锦书和绣屏。

看见她们,雁翎愣怔了一下,有些恍如隔世感。

两人也齐齐红了眼眶:“姑娘,不,少夫人。”

“这段时日,你们在哪儿当差?”雁翎定一定神,问道。

“回少夫人,就在西院。”

雁翎脱口而出:“那我怎么没见你们?”

两人对视一眼,还是锦书先开口回答:“回少夫人,我们在忙旁的事情。”

上个月的成婚当天,发生那么大一件事,锦书和绣屏二人皆严重失职。世子虽未严惩她们,但也有一定的处罚。

不过这些细节,没必要同少夫人讲了。

雁翎话一出口,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好在双方没再继续这个话题,默契地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绣屏帮着少夫人选衣服、选发饰,一如成婚前那般。

雁翎如今乍得自由,也没立刻出府,而是在院中转转,又去向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看见她,自是万分激动,拉着她的手细细打量,又一脸关切地问:“二郎如今放你出来,是不是那贼子捉到了?”

“什么?”雁翎眨了眨眼睛,一时没反应过来。

老夫人不疑有他,出声解释:“就是你成婚当天捣乱的贼子啊,不是说咱们家得罪了他们,怕他们报复,他们又还没抓到,所以二郎让你一直待在西院,尽量别出来吗?”

“哦——原来是这个。”雁翎一本正经道,“这我不清楚了。不过二郎说能出来,那应该能吧。”

——她没想到贺庭州是这样对外讲的。不过老夫人的话倒是提醒了她,二哥还被困着,下落不明。她得老实一些。

定一定神,雁翎问起义父的事情:“祖母,昨天那位沈先生,有没有说他住在哪里?”

“这倒没说。”老夫人沉吟着问,“怎么了?是不是有事要找他?”

说到这里,老夫人有些懊悔,早知道,该昨日多问一句的。

“没事,没事,我就这么一问。”雁翎摆一摆手,心道,义父素来谨慎,不提落脚处也正常。

莫着急,义父昨天绝不是无的放矢。她先耐心等着就是。

雁翎刚得自由,又不知二哥下落,不好做得太过,而且又有锦书和绣屏跟着,只在定国公府小范围内活动。

大多数时候,她都在院中坐着,漫不经心地翻着手里的书卷。

二哥不在大理寺狱的话,贺庭州会把他关在哪里呢?

……

雁翎这边心情好转,而朝中却极不太平。

皇帝病情加重,自忖时日无多,却仍带病上朝,再次提出要废太子一事,却遭到朝中半数大臣的反对。

众臣皆称储君关乎江山社稷,又是先帝所立,无过,不可废之。何况还有“天象”佐证。

——他们未必都支持太子,但是支持礼法。皇帝到底太心急了一些。

大殿之上乌泱泱跪倒一片。

甚至有朝臣冒死劝谏,一头撞在殿前,当即血流如注。

皇帝又惊又怒。

偏在此时,有太监来报,说在东宫被软禁的太子遇刺,刺客当场被抓。

这一消息传来时,皇帝正看到血腥场面,胸中气血翻涌,当即昏倒在地。

太医连忙诊脉、扎针,匆匆救治。

期间皇帝勉强醒来一会儿,口中喃喃说道:“太,太……”

旁边拥护太子的文臣反应迅速,立刻解释:“陛下知道了太子是冤枉的。这是担心太子的安危呢。”

支持太子的官员们纷纷点头称是,至于究竟是什么,那并不要紧。

皇帝病倒,形势混乱。

三皇子在费皇后的支持下,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废储另立的诏书,又派人去东宫缉拿太子。

不料,太子竟不在东宫。

原来太子消息灵通,早在亲信的掩护下离开了东宫。太子太傅叮嘱他的十二字真言里,最后四个字是“暗留后手”,早年留的后手这会儿就派上了用场。

——多年来,太子处处小心,不敢结交朝臣。但因他的储君身份,又素来与人为善。关键时刻,除了文臣也有武将站队支持他。

费皇后等人正自惊异,太子已率人出现在皇帝榻前,声称三皇子矫诏,当场将三皇子母子控制。

皇帝再次醒过来时,只看到在床前侍疾的太子,心里有些迷糊,惊问:“皇后呢?”

“母后已离世多年,父皇忘了吗?”太子应声回答。

皇帝脑子昏昏沉沉,听闻此话,有点发懵。过得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怒道:“逆子,朕问的是费皇后。”

“费皇后矫诏,现在宫中静养,具体怎么处置,还需父皇给个章程。”太子的态度一如既往,诚恳又恭敬。

“矫诏?你……”皇帝胸膛剧烈起伏,“你,逆子……”

“是,三弟也参与了矫诏。”太子反应极快,将“逆子”推到了三皇子头上。

“皇后是你的继母,你怎敢……”皇帝强撑着道。

太子红着眼眶,面带委屈之色:“父皇只记得费皇后,忘了儿臣的母亲么?也忘了皇祖父当年的叮嘱吗?”

皇帝有些恍惚,浑浊的眼睛看向殿外,隐隐看到铠甲分明,知道皇宫已被控制。

多年来,他不满太子,明里暗里打压,又扶持老三,以为老三已能与太子相抗衡。但事到如今,才突然明白,老三远不是太子的对手。

怪不得先帝还在世时,就指定了他做储君。

皇帝一口气梗在心头,呼不出吸不进,口中嗬嗬有声,知道老三已翻身无望,他只得抓着太子的手,勉强说了一句:“你素有仁善之名,日后莫为难你三弟。”

说罢,脑袋一歪,当场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