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意外合作、三鲜蒸饼裴昭拿起……
裴昭拿起筷子,先夹起一块红烧排骨,垂眸看了看。
这排骨炖的十分酥烂,用筷子夹起来,排骨上面的肉轻微晃动着,浓郁的汤汁顺着排骨滴落下来,渗入到稻米饭中,一股浓郁的肉香自上面散发出来。
待放进嘴里嚼了几口,果然觉得那排骨已经酥烂脱骨,配上稻米饭十分可口。
裴昭咽下这口排骨,又夹一筷子蒜蓉小白菜吃,小白菜用油煸炒过,吃着还有些烫口,不过搭配上蒜蓉和一小撮盐,吃着竟然很有滋味。
裴昭吃了几口小白菜,又吃了半块红烧排骨,待抬起头来,却见姜如意还站在一旁。
他点了一下头,朝姜如意说道:“滋味都很好,多谢女郎费心。”
姜如意笑笑,却站在桌子旁没有走,而是指指那一小碗黄桃说道:“裴少尹再尝尝这道甜品。”
裴昭看着她笑弯起来的双眼,微抬了一下眉,不过仍拿起勺子,朝碗里面舀去。
手里的勺子搅动之下,才发现这一碗里除了那黄桃之外,竟然还藏着十来个彩色的小圆子,瞧着模样倒像是糯米做的。
裴昭舀起一块黄桃吃完,又吃那彩色小圆子,入口皆冰冰凉凉的,虽然味道很甜,但是吃着并不觉得腻。
待咬开其中一个小圆子,在口中嚼了几下,裴昭意外的抬头看向姜如意:“带果馅儿的?”
姜如意笑了起来,她点点头:“是,里面夹的是桃子馅。这冰雪小元子和黄桃放在一起,裴少尹觉得搭配起来吃味道如何?”
姜如意刚才进厨房中炒菜的时候,脑子里仍在琢磨白日里客人的话,当她从罐子里舀黄桃的时候,突然间灵机一动,想着若是将两样甜品组合起来,做成双拼的,岂不就能两样都吃到?
姜如意这样想着,索性盛了一碗试试。瞧着眼前这位裴少尹的反应,似乎还不错?
裴昭迎上姜如意期待的表情,稍微思索了一下,他又低下头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黄桃和小圆子,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着。
片刻后,裴昭才咽下那黄桃,重新抬头说道:“黄桃可以再切小些,搭配上小圆子略有些甜了,甜度上便再减半分吧。”
姜如意微撇了一下嘴,觉得这位裴少尹口味当真清淡,也不知当日,怎么就看上了自己那匣子蜜煎。
她从心里面小小的腹诽了一句,脸上却弯出个笑容来:“这甜品是加了冰的,甜度上本就要减上两分,况且又是饭后吃的,客人们吃了重口的吃食,再吃这甜品,若是甜度不够,反而会觉得寡淡。”
裴昭挑眉看一眼姜如意,见她一副笑眯眯的表情,便也勾了一下唇角。
他点点头:“那便依女郎的意思吧,这甜品浓郁一些,想必会更受欢迎。”
姜如意笑眯眯的说了句“裴少尹说的极是”,她得了客人对这双拼甜品的反馈,这才心满意足的转身离开。
待裴昭吃完结账,就见姜如意正站在柜台后面,一副心情甚好的样子。
这会儿铺面里的食客已经走光了,周围安安静静,只有窗户外传来的虫鸣声,还有身边灯烛,偶尔爆开一串灯花的声音。
听到动静,姜如意从柜台上抬起头来,朝裴昭露出个笑容:“裴少尹吃完了吗,请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嗯。”
裴昭掏出银钱递过去,朝姜如意点了一下头,然后就在摇曳的灯影中,迈出了姜记的门。
……
第二日,当客人们来吃饭的时候,便听说了可以选择双拼甜品的事情。
小铺面里,姜如意脸上带着抹笑容,朝客人们指了指墙上的菜牌。
前来吃饭的客人们,皆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原本挂菜牌的位置右侧,多出了几个新菜牌,上面不仅有昨日新上的黄桃罐头、冰雪冷元子,还有前些日子那几样冰饮。
这几块牌子比寻常的菜牌要略小些,颜色也略浅些,一眼看上去清清爽爽的,在一众菜品吃食中,格外的干净显眼。
姜如意笑着给客人们介绍道:“昨日听了客人们的话,也觉得单点一种甜品实在太过难选择,所以今日,特意推出了双拼甜品。”
“从今往后,客人们若是有喜欢的甜品,皆可以任意两样组合在一起,价钱各取原价的一半。当然了,也可以不必双拼,依旧按照原本的份量买,客人们自行选择即可。”
这些食客们听说竟然可以随意选择组合,脸上皆露出个激动的表情来。
这样一来,岂不是花一份钱,就能吃到两样不同口味的甜品了?
姜如意点点头,朝那位问话的客人笑笑回答:“正是如此。”
食客们听说果然是这样,看一眼墙上的甜品菜牌,连忙叫道:“姜小娘子,某要一份黄桃罐头拼冰雪冷元子。”
“我也要,姜小娘子,这桌要两份双拼,再要两杯乌梅饮子。”
“姜小娘子,那桂花冰酥酪也好吃,可不可以跟冰雪冷元子一起双拼?”
姜如意点点头说道:“自然是可以的。”
其他客人们听说还能这样点,全都跃跃欲试起来。
小铺面中,客人们纷纷议论着什么和什么双拼才好吃,又伸着脖子看看墙上的菜牌,更有跟邻桌距离不远的食客们,互相交换了想法,热热闹闹的讨论起来。
这几日下来,除了来吃朝食和晡食的客人之外,还有客人专门挑人少的时候,来吃那双拼甜品的。
“原想着吃饭的时辰来,但姜小娘子这铺面生意红火,所以某想着,等人少的时候来吃,岂不是更方便?”
眼前这名客人说着,脸上露出个颇为自得的笑容。
姜如意听了也笑笑,说客人这办法的确是极好。
除了这位聪明的客人,还有食客不但来吃,离开的时候,还要再外带一份,说是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自从推出冰饮以来,这段时日姜如意多赚了不少银钱,所以花钱买冰也很大方。如今铺子里的冰充足,所以这些冰饮和甜品皆能外带。
但凡遇到这样的客人,姜如意都会多给一些冰,又提醒客人回去赶紧吃,千万别化了。
那打包外带的客人连忙点点头,拎着食盒快步离开。
经过这几日里,客人们相互之间的讨论,所点的花样也越来越丰富。
姜如意简略统计了一下,除了常选的黄桃和冷元子双拼之外,还有桂花冰酥酪和黄桃双拼的,或是桂花冰酥酪和冷元子双拼的。
另外,还有些客人不同寻常,喜欢用乌梅饮拼冷元子,甚至还有客人用紫苏饮拼桂花冰酥酪的。
姜如意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吃法,皆好脾气的笑笑,依言给客人盛好了端过去。
闲暇时候,她不禁想起了前世的奶茶。
只可惜现如今没有吸管,要不然的话,她倒真打算推出加糖加料的珍珠奶茶了。
姜如意在脑子里琢磨这些的时候,正一个人在厨房里做三鲜蒸饼。
这会儿已经过了饭点儿,
来铺面里正经吃饭的客人都离开了,只零零散散有几名食客,点上一份双拼甜品,悠闲的坐在铺面里吃着。
因着客人少,阿芍一个人就能应付过来。趁着下一波客人还没到,姜如意提前准备晚上的吃食。
将韭菜、鸡蛋、虾皮加盐和清酱汁调成素三鲜馅,虾皮要提前浸泡过,鸡蛋在锅中炒熟然后打散,韭菜切碎。
然后将松弛好的面团分成稍大些的剂子,擀成面皮,再将调好的三鲜馅包入其中,自四周往中间收拢成包子的形状。
再将这不太讲究的包子口朝下,用手轻轻按压成带些厚度的饼,再用擀面杖擀平整,注意不要将皮擀破了。待炉灶上的水沸腾,将这些素三鲜饼一起上蒸笼里蒸熟。
这蒸熟的三鲜蒸饼可以直接吃,一口咬下去,热腾腾香味散发出来,外面的面皮柔软厚实,里面的内馅鲜香可口,配着肉食或是炒菜,滋味都十分不错。
若是不直接吃也无妨,将这三鲜蒸饼从笼屉里拿出来,放在厨房中晾凉了。等要吃的时候,只需将这凉透的三鲜蒸饼放进平锅里,将两面略煎至金黄色。
拿刀切开一个,外皮酥脆焦黄,里面的面瓤还软和着。无论什么时候饿了,都可以随煎随吃,十分的方便。
自从发现了这个吃法,姜如意只要得了空,便会蒸上一笼。
若是遇上客人太多,顾不上吃饭的时候,她和阿芍便可以轮流守在外面,不耽误另外一个人吃饭。
除此之外,姜如意发现,这三鲜蒸饼还十分适合当作早餐。
这日一大清早,姜如意就和阿芍坐在桌子旁,吃这两面煎的金黄的三鲜蒸饼,配一碗从街上买回来的茶汤。
这茶汤是前几日经过清月楼前面时,姜如意无意中发现的。
卖茶汤的是位上了年纪的老翁,推了个木板车,上面放着一把紫铜大茶壶。
见姜如意和阿芍两个小娘子来买茶汤,那老翁特意往里面多加了些红糖和芝麻。除此之外,里面还有干果碎和蜜煎,满满当当的盛了一碗。
阿芍哪里见过这个,十分宝贝的双手捧着,小心翼翼端回了铺面。
待要吃的时候,按照姜如意说的方法,将这茶汤用勺子搅拌均匀,里面红的黄的白的,如八宝粥一样,瞧着就觉得丰富。
这茶汤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只有股淡淡的糜子香。
糜子,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黄米,平素不是十分常见,多数都磨成面,然后再用大锅炒过,吃的时候用热水冲开。
阿芍是头一次喝这茶汤,还没尝味道,就先满脸新鲜的低头朝上面瞧了瞧,又用勺子搅了搅,觉得里面五颜六色的,当真漂亮极了。
等新鲜劲过了之后,她又拿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然后重重的点一下头。
“甜,香。”
姜如意听着阿芍这童心未泯的评价声,禁不住笑了起来。
她也低头喝了一口,也点点头:“确实不错。”
这位老翁卖的干果和蜜煎皆十分新鲜,干果应该还提前炒过,尝起来酥香酥香的,一口喝下去,里面不仅有芝麻核桃,还有酸酸甜甜的蜜煎,层次丰富又十分有趣,果然很适合早上吃。
姜如意和阿芍两人,吃着这碗滋味香甜的茶汤,配上煎过的三鲜蒸饼,不紧不慢的,颇有些闲适自在。
就见阿芍吃了几口之后,又低头看看面前的那碗茶汤,突然朝姜如意问道:“小娘子,这茶汤除了放蜜煎,是不是还可以放小圆子和黄桃?”
姜如意想着这几日卖的双拼甜品,听着阿芍这问题,忍不住笑了起来。没想到,如今遇到没见过的吃食,阿芍竟然会活学活用了。
姜如意故意表情认真的摇摇头:“估计不能,那两样吃起来太过绵软,所以不合适放在这茶汤里。”
阿芍听小娘子说的认真,失望的叹了一口气:“哦。”
姜如意逗完阿芍,心情很是愉悦的笑笑,又低头吃了两口。
当视线扫过长条桌上放黄桃的罐子时,又忍不住叹一口气。
这段时间黄桃罐头极为受欢迎,眼看那一大箱黄桃,才短短几日的工夫,就用掉七七八八。
姜如意估摸着,最多再有两日,余下的那些黄桃也就卖完了。
阿芍听见小娘子叹气,连忙问是什么事情,等听完姜如意的话之后,也跟着叹气。
姜如意郁闷了一阵之后,倒是很快就想通了,她摇摇头说道:“卖光了就卖光了,没了黄桃,咱们还有紫苏饮、乌梅饮、桂花酥酪和冰雪小元子。总之,到时候跟客人们说明白就是了。”
阿芍见姜如意这么说,跟着点了点头。
话虽然这么说,但一想到以后没了黄桃罐头,心里终究有些遗憾。
倒是没想到,姜如意才想着不再卖黄桃罐头的事情,清月楼的管事却主动找上门来了。
……
小铺面里,清月楼管事一踏进大门,看着眼前安静清爽的铺子,眼中先露出一丝意外之色。
原本这铺面面积极小,沿街的窗户也封上了一些,是以采光上就不怎么好。
可是如今,窗台上的杂物皆收拾干净了,铺面里显得整洁亮堂不说,那窗台上摆着的绿色的米竹,墙上挂着的讲究的菜牌,靠墙整齐摆放的长条桌和木架子,配上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地板,让人一进来就觉得舒适。
姜如意见到管事走进来,连忙请他坐下。
阿芍见小娘子有事情要谈,连忙收拾了桌上的茶汤和三鲜蒸饼,拿着进了厨房里。
姜如意看着管事,面露好奇之色问道:“请问管事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管事听见姜如意的声音,这才将目光从对面墙上的菜牌上收回来,他先朝着墙壁方向指一指:“姜小娘子做的那菜牌,倒是当真讲究。”
姜如意笑笑,连忙谦虚的说只是比寻常的精细些,不敢同清月楼相比。
管事也只是顺嘴提了一句,想起今日来是因为正事,遂正起了脸色,朝姜如意问道:“听闻姜小娘子那黄桃罐头,卖的十分不错。算一算日子,先前从杨郎君那里买的那些,应该快用完了吧?”
姜如意听管事问起黄桃罐头的事情,有些拿不准他的意思。
她点点头:“是快要用完了。所以这两日打算告诉客人们,暂时不再卖黄桃罐头,却不知管事为何问起这个?”
管事目光灼灼的看过来:“若是某能想办法供应黄桃,姜小娘子可愿意同清月楼合作?”
这便是专门来谈生意的意思了。
姜如意脸上露出讶然之色,朝管事看过去。
管事也不兜圈子,直接将缘由一五一十的告诉她。
那日,姜如意将那罐黄桃罐头送去清月楼之后,管事尝过了觉得十分不错,便献给了清月楼的东家。
却不料,清月楼东家尝过之后,竟然十分喜欢。等吃完那一罐黄桃罐头,还专门遣人来问还有没有,又问是哪位厨子做的。
管事连忙将租了清月楼旧楼铺面的姜小娘子,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东家,又说如今姜小娘子的铺面中,也在卖黄桃罐头,东家若是想吃,他便遣人去买。
倒是没想到,这黄桃罐头一经上市,竟然出乎意料的受欢迎。
因此,清月楼的东家爱吃之余,便起了合作的心思。
管事说完之后,又和气的朝姜如意笑笑:“依我们东家的意思,既然是合作,价格方面便不会亏待姜小娘子,就按先前收购的价格定。”
“另着,东家也想问问姜小娘子,可否拿出一部分黄桃罐头,放在清月楼中售卖?”
姜如意听说清月楼能供应黄桃,便有些意动,只不过……
姜如意思索过后,十分遗憾的朝管事摇摇头。
“管事也看见了,如今铺面中只有我和阿芍二人,人手上实在是不够。若是给清月楼供应黄桃罐头,恐怕实在忙不过来。”
管事知道姜如意说的是实情,倒也点点头,陷入了沉思中。
第32章 消夏纳凉、百果酥姜如意笑笑……
姜如意笑笑说道:“倒是感谢
清月楼,愿意按照上回的价格供应黄桃。”
“虽说黄桃罐头很受欢迎,但是做法上其实十分简单,想来清月楼人手充足,做起来应该更加方便些。”
管事听了姜如意的话,心中倒是动了动,姜小娘子提出的这个方式,确实要比从她铺子里买要方便。
他问道:“姜小娘子的意思是?”
姜如意笑笑,干脆将黄桃罐头的做法,直接告知给了管事。
管事听完之后,先是惊讶的瞧瞧姜如意,紧接着也笑了起来:“倒是没想到,这黄桃罐头的做法竟然如此简单,当真出乎人意料。”
管事十分和气的朝姜如意开口:“姜小娘子愿意让出这部分利润来,清月楼也不会亏待小娘子。除了照常供应黄桃之外,姜小娘子若是有什么需要,尽可以提出来。”
姜如意听管事这样说,倒当真有件事情,想要跟清月楼的东家商议。
她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朝管事开口:“管事也看见了,如今这铺面实在太小,食客们便有些坐不开。不知能否将隔壁走廊同这间铺面打通,跟杨郎君那边一样,也改成个食店?”
姜如意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琢磨这铺面改食店的事情。那日去给隔壁送黄桃罐头,等离开之后,她心里就越发想要开间小食店。
到时候地方宽敞不说,客人们坐着也舒服,还能再多上些炒菜炖肉等吃食,也不用每日都有人排队,想想便觉得心里舒坦极了。
管事听了姜如意的话,先是惊讶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位姜小娘,竟然攒够了开食店的月钱。不过,想到她那卖的极好的黄桃罐头和各种冰饮吃食,倒是又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毕竟关系到这旧酒楼里的格局变化,管事做不了主。他点点头记下了这件事情,然后匆匆离开铺面,去请示东家。
下午的时候,管事不但带来了清月楼东家同意的消息,而且还带了一包银钱。
姜如意放在手里掂了掂,觉得沉甸甸的,里面足足有二三十两。
阿芍站在姜如意旁边,看着那袋银钱吃惊不已。
姜如意虽然心里也惊讶,面上却不显,只抬眼询问的看向管事。
管事笑笑让姜如意收下这银钱,说是东家特意感谢姜小娘子,教给那黄桃罐头的做法。
“清月楼的厨子已经按照这法子做过一次,做出来的黄桃味道,果然跟之前吃过的一模一样。东家吃过点了头,说打算明日就摆在酒楼中出售。”
管事想到接下来酒楼里又要多一笔进项,就乐呵呵的笑了起来,这回还要多亏了姜小娘子。
姜如意听了不禁感叹一声,这位清月楼东家做事情果然极有效率,而且心思缜密,关键出手也十分大方。
她看着这一笔意外之财,道了一声谢,笑眯眯的收下。
管事这才继续说道:“东家说这铺面,原本就是和走廊同在一处,只不过后来隔开了,姜小娘子想要合并进来开食店,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按照规矩,每月租金也要按照食店的标准涨上三成。”
姜如意点点头:“这没有问题。”
管事见姜如意一口答应下来,倒是十分佩服的看她一眼。
这位姜小娘子厨艺极好不说,关键人又聪慧又和气,有朝一日,说不定能开间大酒楼。
管事从心里感慨完之后,掏出提前准备好的契子,说姜小娘子若是同意了,现在就可以改签契约,倒是不用再经过买扑那一道程序。
姜如意点了点头,看一眼表情激动的阿芍,很是痛快的签下名字。
等双方重新立好了契子,管事将契约好生收起来,先恭喜姜小娘子开食店,又伸手一拍脑袋,想起件事情来。
管事指了指后头的方向:“在这间铺面后面,还有个小院子,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也能住人。姜小娘子如今既然改开食店,某明日就让人将那院子收拾出来,姜小娘子便不用再从别处租房舍。”
本朝的食店和酒楼,多是前店后舍的格局,后院专门用来住人。只是先前这位姜小娘子只租了铺面,所以管事便没提,如今倒是想起这件事来。
姜如意之前也看过那院子,瞧着并不是很大,如今听管事话里的意思,莫非自己看到的只是一部分?
姜如意点点头说好。
管事又说道:“另着,若是还有什么需要的帮忙的地方,姜小娘子尽管开口。”
姜如意想了想:“既然要打通走廊,想来其中的琐碎事情颇多,能不能请管事介绍同清月楼相熟的工匠过来,若是遇到什么问题,到时候也好商量。”
管事想了想,也觉得姜如意说的有道理,很是痛快的答应下来。
二人又商量好了施工的日期,到时候要提前告知客人,姜记暂时关门几天。
姜如意又询问了几句关于后院的事情,等商议好了之后,管事才告辞离开。
小铺面里,阿芍等清月楼的管事走远了,将门一关,回过头来激动的看向姜如意:“小娘子,咱们以后就能开食店了吗?而且还有住的地方,这样的话,是不是就不用再借住在外面了?”
虽然她们现在住的小院子也十分舒服,但毕竟每日都要来回赶路,十分的不方便。若是再遇上前些天那样的暴雨,那便更加麻烦。
如若是能有自己的住处,实在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阿芍一想到能和小娘子有自己的住处,连忙跑到后门方向,好奇的朝外面看了一眼,可是院子里堆的满满当当的,实在看不出什么来。
不过这却挡不住阿芍高兴,她拉着姜如意的胳膊,叽叽喳喳的说要将菜圃子移过来,凉棚也要再搭个新的。
姜如意瞧着阿芍这副兴奋的模样,也都笑着由她。自己往隔壁走廊的方向看一眼,双眼不由自主的笑弯了起来。
第二日,当姜如意通知客人们,小铺面要暂时关张几日,前来吃饭的食客们脸上,纷纷露出舍不得的表情。
“姜小娘子这铺面一关,我们去哪找这样舒服的小铺面吃饭?还有还那冰饮和黄桃罐头,接下来的几日,怕是吃不着了。”
姜如意听着食客们的话,好脾气的笑笑回答:“如今清月楼也开始出售黄桃罐头,味道同这里是一样的。其余那些冰饮虽然没有,但是想来应该有别的。各位若是想吃,可以去清月楼看看。”
客人们听姜如意这样说,纷纷点头说好,紧接着又说舍不得姜小娘子做的凉皮和红烧排骨等等。
转念想到今日是最后一日营业,食客们纷纷化不舍为饭量,点的吃食是平时的两倍不说,临走的时候还要打包外带一份。
姜如意看着拎着食盒离开的客人们,晚上盘帐的时候,倒是惊讶的发现,这最后一日,竟还因此额外多了赚一笔银钱。
等到姜记第二日歇业,管事安排好的工匠,准时来了铺面里。
姜如意和阿芍已经提前收拾好了桌椅架子,又请工匠们帮忙,将铺面里的东西皆移到靠窗的一边,要不然工匠们进进出出,容易将桌椅磕了碰了。
不过清月楼找来的这些工匠皆十分仔细,应该是做惯了这活计的,姜如意盯了半日,见没什么可操心的,倒是放下心来。
想着铺子这两日也收拾不好,姜如意干脆决定休息两天,带着阿芍出门消暑游玩。
……
这个时节天气暑热,也没有节日之类的庆典,但这并不耽误汴京城里的百姓,自己找乐子玩。
无论是去州桥夜市,还是河边垂钓,亦或是登高纳凉,郊外的游人皆往来如织,到处都十分热闹。
金明池畔,姜如意和阿芍下了马车,先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只见眼前一派杨柳茵茵,草木花卉繁茂的景象,又紧邻着水边,空气格外的清凉舒爽。
阿芍瞧着眼前热闹的游人,脸上不禁露出了个新
奇的表情来,不住往周围张望着。
金明池虽是皇家园林,但平日里常向汴京城的百姓开放,尤其是盛夏时节,有不少游人会选择来金明池畔游玩。
今日金明池来游玩的人极多,人群中有邻水纳凉的,有带了吃食坐在凉亭里看风景的,也有凑在一起吟诗咏物的。
宽阔的水面上,不时有装饰华丽的游船缓缓经过,水边还有卖各色吃食、装饰的五颜六色的小摊子。
在那摊子周围,几名风度翩翩的年轻郎君,和穿着轻薄衫子、手上拿了团扇的年轻小娘子,陆陆续续的买了些吃食,然后谈笑着从路上经过。
姜如意看着周围这番热闹景象,带着阿芍挑了个无人的小亭子,舒舒服服的坐在里面。
这亭子并不太高,下面只有两节台阶,不过旁边有山石绿树掩映,头顶上的凉亭盖又能遮阳,还不影响吹风和赏景,姜如意觉得自己选的这个位置相当的不错。
她看着不远处金明池宽阔的水面,见水畔随风轻轻摇曳的柳树,悠闲的靠在凉亭栏杆上。
池水畔,有不少赤足下去踩水的小娘子,不时的发出一阵悦耳的笑声,引周围人频频转头观望。
阿芍拽拽姜如意的衣袖,朝池边上指指:“小娘子,咱们要不要也去踩水?”
姜如意低头看了一眼自己那双浅青色缎面的鞋子,想都没想就摇摇头:“我就不去了,你若是喜欢就去玩会水,不过小心别把鞋子和衣服弄湿了。”
这个时候又没有拖鞋,倒是有蜡屐,在表面涂了一层蜡质防水,是专门下雨天穿的,但是穿着玩水估计会打滑,况且裙摆一不小心就湿了,她们又没带替换的衣服。
阿芍听姜如意这么一说,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和衫裙,终究舍不得被水浸了,于是也摇摇头:“小娘子说的对,那我也不去了。”
姜如意见她将视线收回来,又好奇的睁眼睛去看别处,弯起嘴角笑笑。
她想起来今日还带了吃食,于是将带来的竹篮子上面的布掀开,将里面的各样吃食拿出来。
看到姜如意拿吃的,阿芍也不朝周围看了,她将视线收回来,嘴馋的朝面前的石桌上看过来。
姜如意带来的吃食有好几样,各种颜色样式皆有,五颜六色的正好摆满一桌子。
阿芍嘴馋的朝桌上看看,见摆着的有糯米咸糕,黄冷团子,豚肉做的干脯、切成小块的炙肉,还有一小盘百果酥。
这百果酥是今早上姜如意新做的,用面粉和猪肉加水揉成面皮,又将松仁、核桃、芝麻等各色干果稍微切碎,和白豆沙、熟面和糖一起混合成团。
其中干果最好去掉皮,这样吃起来不会发苦,另着也不要切的太碎,保持些许颗粒感,口感上才最好。
将这混合成团的馅料分成小份,用手滚圆,然后包入准备好的面皮里。
当初姜如意第一次看到这百果酥的做法时,听说要将面皮反复折叠,她当时很是纳闷,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直到后来自己试过,才发现这面皮里头包了油酥,因此才能做出酥皮来。
姜如意将油酥反复揉按细腻,然后包进面皮里面,擀的时候千万不要漏了。
将那馅料包好之后,慢慢收拢剂口,然后放进炉里烤。
这做好的百果酥,光拿在手里就已经酥的掉渣,待咬上一口,外皮酥松掉渣,内馅绵软酥香,并不很甜,层层口感丰富,滋味极好。
姜如意一连吃了两个,然后满意的点点头。
阿芍却更喜欢那豚肉做的干脯,吃着并不很干,而且咬在嘴里十分劲道,还有股卤过之后的浓香。
“小娘子说的没错,这吃食拿到外面来,果然变得更加好吃。”
阿芍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干脯,一边想到不久前小娘子说的话,十分赞同点点头。
姜如意听着阿芍的话,得意的挑了一下眉,说那是当然。
她突然间嘴里“咦”了一声,越过凉亭看向远处,好奇的眨眨眼,没想到今日竟然还能看见熟人。
金明池畔一棵高大的杨树下面,正相对站着几道身影。
站在最前面的是宋氏,身后带着两名婢子,婢子手里面还拎着装吃食的食盒,看样子是和姜如意一样来消暑的。
在宋氏身旁,一名打扮华丽的小娘子站在原地,竟然是许久未见的庄三娘。
庄三娘身后同样带着婢子,婢子手上也拎着个很大的食盒,瞧着倒像是跟宋氏同路,就是不知道两人今日是一起来的,还是在半路上遇见的。
在宋氏和庄三娘对面,还有两名年轻郎君,站的距离稍远些,似乎两拨人刚遇上不久。
其中一位身形颀长挺拔,身上穿了件松青色的圆领袍,一双清冷的桃花眼。另一位,则换了一身槿紫色宽松衫子,不是裴少尹和徐郎君是谁?
姜如意看着这位和宋氏走在一起,许久未见过的庄三娘,再转念想到不久前唐锦说的,这位庄三娘因为没有遇到裴少尹,回去发脾气的话。
姜如意不禁从嘴里啧啧了两声。
如今看来,这位小娘子今日的运气不错,终于逮到守了许久的“兔子”了。
姜如意想到这里,忍不住抿着嘴笑了笑,然后就将目光收回来。
她两只手拍打两下衣服上的酥皮碎渣,也学着阿芍的模样拿了块干脯吃。
池水边,宋氏倒是没想到,今日会在这里碰见裴昭和徐修两人。她惊讶的转头看一眼同行的庄三娘,庄三娘面色如常的朝宋氏笑笑。
庄三娘抬头看一眼对面的裴昭,倒是十分落落大方,笑着朝裴昭行了个礼:“裴郎君好。”
裴昭看一眼这位陌生的女郎,稍微点一下头,然后便朝宋氏客气的开口:“三婶。”
宋氏也终于回过神来,她应了一声,朝裴昭和徐修笑着说道:“真是没想到,你们二人今日也来了金明池,倒当真是巧了。”
裴昭淡淡的嗯了一声,解释说这两日金明池对外开放,是以开封府要例行巡查。
至于徐修,因着终于拜访完了各家长辈,在城中无聊,所以同他一起出来逛逛。
宋氏听了说原来如此,既然有公事在身,那便不耽误他们二人。
一旁的庄三娘听了,虽然面上有些失落,但也不好说什么,只抬起头朝裴昭笑笑。
裴昭没有留意到这位陌生女郎的表情,他只朝宋氏一颔首:“三婶慢慢逛,某先告辞了。”
“好。”
宋氏说着,侧身让开半步。
庄三娘见状,也只得侧身让开,目送着裴昭和徐修二人离开。
等走的远了些,徐修突然发出一道低笑声,他转头看一眼表情清冷的裴昭,眼里透出几分玩味之色。
裴昭淡淡的看了好友一眼,开口问道:“何事这么好笑?”
徐修从嘴里面啧啧了两声,冲他摇摇头:“没什么,只是随便笑笑。”
裴昭瞧着他这副模样,略微皱了一下眉头,不过却没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
他正要继续迈步往前走,一抬头,却恰好看见不远处凉亭里,一抹熟悉的身影跃入眼中。
第33章 新后院、酱肉包身后,等到裴……
身后,等到裴昭和徐修二人走远了,宋氏才转头看一眼身旁这位庄小娘子,脸上露出个感激的笑容
来。
她说道:“今日多谢小娘子帮忙,如今已经到了地方,就不耽误小娘子游玩了。”
今日在金明池外,宋氏带来的食盒,不知为何坏了一个,一时间找不到可代替的东西。
正在犯愁的时候,正巧这位庄小娘子带着婢子经过,向宋氏问清了原因,说可以帮忙装一些吃食,等到了金明池,再取出来就是了。
因此二人这才偶然同行。
庄三娘听见宋氏的话,脸上露个笑容说道:“能帮上夫人的忙,是晚辈的荣幸。今日既然遇上了,不如和夫人一起同游如何?”
宋氏看着眼前这位第一次见面的小娘子,有些迷糊的眨眨眼睛。
如今城中的女郎们,都变得这么热心肠了吗?
她又看了看庄三娘婢子手里拎的那大食盒,到底舍不得里面那些吃食,便也点头笑笑:“也好,只是耽误小娘子游玩了。”
庄三娘笑着摇摇头,然后同宋氏一起,沿着金明池的堤岸朝前面走去。
凉亭这边,裴昭看见姜如意的时候,姜如意也看见了他二人。
她嘴里咬干脯的动作僵了僵,然后就假装是刚看见他们的样子,默默咽下嘴里面那块干脯,抬起脸来朝二人笑笑。
“裴少尹、徐郎君。”
裴昭在凉亭外面停住步子,亦微微朝姜如意点头:“姜小娘子。”
徐修笑眯眯的同姜如意打招呼:“姜小娘子,真巧啊,你们今日也来金明池边纳凉吗?”
姜如意点点头:“是啊,二位郎君也是?”
徐修回答了一声当然了,然后又摇摇头,说今日裴从谦当值,自己闲着无事,所以来这里逛逛。
听说这位裴少尹大热天里还要当值,姜如意倒是颇同情的看他一眼。
裴昭留意到姜如意的注视,亦抬目朝她看了过来,姜如意慌忙将视线移开。
徐修见姜如意面前摆了满满当当一桌子吃食,倒是好奇的从凉亭外探头进来看看。
“姜小娘子带的这些吃食,看起来似乎都极好吃。”
姜如意看着这位徐郎君的模样,忍不住笑笑,她一指桌上那些吃食说道:“徐郎君喜欢哪个,要不要拿去尝尝?”
姜如意只是随口一问,不料,徐修却对这个提议很是心动,连忙搓了搓手仔细看过来。这段时间,因为忙着去各家拜访,他都许久没去姜小娘子的铺面里吃饭了,如今遇见了,可不正是缘分?
这么想着,他便问姜如意那几样糕点是什么,又问甜不甜,里面都是什么馅的。
姜如意简单的给二人介绍过,然后又指指那干脯和炙肉说道:“这两样是用豚肉做的,味道也不错,而且咬起来口感劲道,十分适合闲着无聊的时候当零食吃。”
姜如意说话间,又拿起一个干脯来咬了一口,在嘴里慢慢嚼着,显然对这种闲时用来磨牙的吃食,格外的喜爱。
徐修点点头,一脸纠结的朝盘子中看了看,随手拿起块百果酥来吃:“嗯,又酥又软,味道真不错。”
姜如意笑了笑,又看向旁边的裴昭问道:“裴少尹要不要也来一块尝尝?”
裴昭摇摇头:“不必了,多谢女郎。”
他说话间,朝姜如意身上看了一眼。今日金明池对外开放,前来游玩的女郎们皆精心梳妆打扮,衣衫首饰佩戴的十分齐整。
而眼前这位姜小娘子,只穿了件浅青色的窄袖衫裙,头上梳了个简单的团髻,并一支小银簪子,耳上戴着一对同色的月牙形耳坠,此时那小小的耳坠,正随着她吃东西轻微晃动着。
她坐相也不怎么端正,闲闲的靠在凉亭栏杆上,同旁人精心打扮相比,倒当真是一副出门纳凉的悠闲派头。
裴昭这么想着,唇角不由自主的弯起来些许。
若是被姜如意知道这位裴少尹的想法,少不得要在心里面吐槽。
她今日梳的这团髻,可是专门在额前留了精巧的云尖巧额,上面那簪子也是祥云的样式,正是如今汴京城里时兴的。
在这位裴少尹的眼里,却变得跟普通团髻没什么两样,是不是让人气闷?
徐修吃完一块百果酥,听见姜如意问裴昭吃不吃,笑了一声。
他拍拍手上那酥皮的碎渣,朝着姜如意说道:“姜小娘子不用管他,裴从谦当值的时候,从来不吃东西。”
姜如意看看徐修,又看了看裴昭,脸上倒是露出了抹恍然之色。
怪不得。
她记得当初,自己第一次在大相国寺外遇见这位裴少尹,他似乎也是在当值,难怪那时候他身边同僚要买薄脆胡饼,却被他出声打断。
姜如意由衷的感概道:“裴少尹果然尽职尽责。”
裴昭听着姜如意这感慨声,抬目看了她一眼,微抬了一下眉毛。
徐修又拿了样别的吃食,边吃边朝姜如意问道:“姜小娘子今日怎得有空出来消暑,不用看着铺面吗?”
一听徐修问起这个,姜如意就弯起眼睛笑了起来。
她心情愉快的摇摇头:“这几日铺面里关张,所以不用看着,等这几日扩建修整一翻之后,以后便不开铺面,而是改成食店了。”
徐修惊讶的看向她:“姜小娘子要开食店?”
姜如意点点头,回答了一声是,显然心情很是不错。
裴昭眼眸中也露出抹意外之色,他看着姜如意明媚灿烂的笑容,唇角也向上弯起来些。
裴昭开口:“恭喜女郎。”
“多谢裴少尹。”
姜如意笑眯眯的朝裴昭点一下头,收下了这句恭喜。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说等姜小娘子的食店开张,一定要去光顾,姜如意听了笑笑,回答如若二位郎君来吃饭,一定要打个大折扣。
徐修一听说打折,心里面立刻迫不及待起来,等几人又说了几句之后,裴昭和徐修二人才告辞离开。
凉亭里,姜如意目送着两位郎君离去,笑着将目光收了回来。
她发现,这位裴少尹只要多说话,也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冷淡。
转念想到方才,庄三娘偶遇那位裴少尹的样子,姜如意又从嘴里啧啧了两声。
就算这位裴少尹一直冷着脸,照样也有女郎倾慕不是?
姜如意十分八卦的笑笑,然后就收回了思绪,继续将注意力放在面前这一桌子吃食上。
等姜如意和阿芍吃完了东西,又顺着金明池畔走走,稍微活动了一下筋骨。
今日带来的吃食不多不少,刚好够两个人吃。
这会儿填饱了肚子之后,水面上又有凉风吹拂而来,二人悠闲的散着步,感觉十分惬意。
待走到一处堤岸的时候,却看见不远处的凉亭里面,宋氏和庄三娘正坐在一起,微笑着聊天。
凉亭中,庄三娘正在同宋氏谈论着,城中哪家首饰样式漂亮,哪家是专供宫中的,间或还点评上几句,说起那些金银宝石来,如数家珍。
宋氏听的只打哈欠,却又不好打断,一扭头,恰好看见了姜如意,遥遥朝着她笑笑。
姜如意见了,也遥遥笑着朝宋氏点点头。
庄三娘顺着宋氏的眼神看过来,当见到是姜如意时,微皱了一下眉头,将视线移开。
姜如意看着她的举动,忍不住从嘴里轻笑出声来。
依姜如意想着,看这位女郎失望的模样,方才莫不是以为自己是那位裴少尹?
姜如意从心里吐槽完毕,将视线收回来。
她和阿芍今日来的早,是以这会儿太阳才刚刚升到头顶上,温度开始升高。
姜如意转头看向阿芍:“回去吧。”
阿芍今日也玩够了,这会儿刚吃完东西,开始有些犯困。
听小娘子说回去,阿芍连忙点点头:“嗯。”
姜如意见她打着哈欠,连忙伸手拍了拍她,说等回去再睡。
两人一起转身离开了金明池,坐着马车朝城中返去。
等回了院子里,姜如意和阿芍各自回了屋子,舒舒服服的睡了个回笼觉。
待到睡醒之后,姜如意看一眼窗外的天色,发现才刚到下午,阳光从窗外斜着照进来。
姜如意将门口的那盆栀子花和兰草移了移,又拿把小剪子,稍微修剪些杂乱的枝子。
又靠在软枕上看了一会儿话本子,听了一会儿窗外的鸟叫声。
就这
么悠闲的待到了傍晚,才不紧不慢的进了厨房里,开始准备晡食。
……
第二日清晨起床之后,姜如意先去了一趟肉铺,告诉肉铺老板这几日铺面不开张,请他过几日再送货。
肉铺老板听说姜小娘子打算开食店,连忙笑着说了声恭喜,又十分痛快的点点头:“没问题,姜小娘子放心,等小娘子的食店开张,某一定挑最新鲜的肉送去。”
姜如意笑着朝肉铺老板道谢,她看看案板上的肉,挑了一大块猪前腿,请对方帮忙切成大块。
肉铺老板一边将那块豚肉放在案板上,从旁边拿起把刀,一边好奇的朝姜如意问道:“姜小娘子买这豚肉,可是打算炖着吃?”
这猪前腿肉带皮带筋,最是不好处理。若是用来炖肉吃,怕是极麻烦的。
姜如意笑着摇了摇头:“却不是炖肉,而是做成酱肉做夹馅儿馒头。切大块只是第一步,待会儿拿回去还要再处理。”
肉铺老板听说是做酱肉,好奇的朝案板上看了看,却又不好多问。
等将那块豚肉全都切好,姜如意付了银钱,然后拎着那新鲜的豚肉,和阿芍一起去了铺面里。
等进门之后,就看见隔壁走廊已经打通了一半。
姜如意朝那边望望,从心里估摸了一下,等将这走廊合并进来之后,食店的面积足足能大上一倍。
姜如意发现这一点之后,心情十分愉快的笑笑,她嘴里哼着小调,拎着那切好的豚肉进了厨房,开始准备吃食。
因着厨房是独立出来的,所以做饭并不受外面影响。
姜如意将面团揉好放进盆里,再拿布盖好,等醒面的工夫,开始准备馅料。
她今日打算做的是酱肉包,顾名思义,里面的馅料不是平日里剁碎的豚肉馅,而是提前酱好了的豚肉。
昨日,吃完那干脯之后,姜如意不知怎么得便有些馋酱肉。
酱肉和卤肉从字面上听起来差不多,但做法上却完全不同,用料也不一样。
酱肉,最重要的是在一个“酱”字上,是用熬制的酱汤将肉炖煮过,然后大火收汁至粘稠。
这酱肉做好之后,酱汁裹在豚肉上,卖相极好不说,而且吃起来酱香浓郁、咸鲜中带甜。
若是稍稍放凉之后,上面挂着的酱汁会更加浓稠一些,吃着肉汁黏嘴,咸香味十足。
今日铺面里干活的工匠不少,若是做成酱肉,吃起来未必方便。
所以姜如意想着,不如做成酱肉包,一次能做很多不说,而且还可以随吃随拿,十分便利。
姜如意将买来的猪前腿肉用水冲洗干净,然后下锅焯水,等捞出来之后,用温水冲掉上面的血沫。
将这焯好水的前腿肉去掉皮,切成指腹大小的方块,然后开始下锅炒。
随着厨房里传来起锅烧油的声音,葱姜等调料并肉一起放入锅中,只听“滋啦”一声,锅里面传来一阵清脆的响声,锅中的肉丁随着油温变色,边缘处开始收缩。
等锅里的肉丁全部变了颜色,再加入甜面酱和清酱汁,开始用锅铲翻炒均匀,等翻炒至锅中的肉丁全都裹上酱料之后,再将锅里加入开水和香料,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开始炖。
厨房中的炉灶上,随着锅里咕嘟咕嘟不断冒着小泡,一股浓郁的酱肉香味顺着厨房传了出去。
正在干活的工匠们纷纷吸了吸鼻子,闻着厨房中那股浓香,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阿芍掀开帘子朝里面看了看:“小娘子,什么味儿啊,怎么这么香?”
姜如意回过头来,笑着指指锅里:“是酱肉,通知大家一声,说待会儿吃酱肉馅的夹馅儿馒头。”
阿芍飞快的应了一声,连忙转身出去,将小娘子的话转告给工匠们。
工匠们听说这酱肉是特意给他们做的,纷纷激动的朝厨房方向看了一眼,手下的活干的更卖力了。
等估摸着酱肉差不多炖好了,姜如意又开大火略微收一下汁,然后就将发好的面分成小剂子,擀成中间后四周薄的面皮。
她将裹着酱汁的肉丁放在面皮里,手指灵活的收拢然后捏成细褶,再上蒸笼中蒸熟。
不到中午的时候,阿芍和工匠们,就吃上了这酱香味浓郁的酱肉包。
厨房里,阿芍将蒸好的酱肉包分给外面的工匠,然后就走回来坐下,和姜如意一起吃这酱肉的夹馅儿馒头。
因为先前吃过小娘子做的那豚肉馅的夹馅儿馒头,所以听说这是酱肉的,阿芍不免好奇的朝手中看看。
等发现从外表看上去没什么不同,阿芍只得好奇的一口咬下去。
这酱肉包才刚出锅,所以还热着,阿芍咬了一口,又张着嘴呼了呼热气。
等到里头的热气散发出来,只觉得那馅料酱香味十足,咸鲜中带了些甜味。
里面的酱肉丁皆炖的十分软烂,轻轻一咬便断开,肉丝根根分明,肉丝上还包裹着浓郁的酱汁,越嚼越有滋味。
阿芍吃着这酱肉包连连点头,也顾不上热了,又咬了一大口,酱汁蹭到嘴上也顾不得擦。
她一边吃一边说道:“真好吃。小娘子,明明两样都是用豚肉做的,这酱肉做的夹馅儿馒头,怎么吃起来就跟那豚肉馅的完全不一样呢?”
阿芍好奇的歪了歪脑袋,觉得小娘子的厨艺实在神奇极了。
姜如意笑笑,说两者虽然都是用的豚肉,但其中加的酱料和香料却不一样,况且一个剁成了肉馅,另一个切成了肉丁,所以口感上自然也所有不同。
阿芍听着连连点头,说原来如此,等吃完一个,又伸手拿起一个酱肉包吃。
不光阿芍,就连姜如意都连吃了两个,觉得实在吃不下了,才摸摸肚子,心满意足的眯起双眼。
不知是不是因着这顿吃食,今日工匠们干活格外卖力。
等到了傍晚,就有人来告诉姜如意,后院的小院子已经收拾出来了。
那来说话的工匠,朝姜如意笑笑:“后院原本堆了不少杂物,如今已经全都收拾干净。另着,右侧走廊那部分,也连通着一部分后院,已经一并帮小娘子收拾出来了。”
姜如意有些意外的看向后院的方向,朝这名工匠点了点头,请大家明日再来。等工匠们离开,她和阿芍迫不及待的朝后院走去。
这一看之下,果然见原本堆的满满当当的院子,如今皆已经空出来,而且还向右扩出去一大块面积。
如今四四方方的一处小院子,带着一连三间的屋舍,虽然没有跨院宽敞,但住两三个人,一点问题也没有。
院墙虽然不算很新,但是也不旧。地面上还铺着大块的青砖,皆十分平整,虽然上面落了不少灰,但只要洒扫干净即可,不耽误住人。
姜如意看着这收拾干净的小院子,感觉幸福来的太过突然。
阿芍已经语气兴奋的朝姜如意问道:“小娘子,咱们是不是可以搬过来住了?”
姜如意听见阿芍的声音,朝她看了看,愣在原地眨眨眼睛。
紧接着,她重重的一点头:“搬。”
第34章 食店开张、葱爆羊肉虽然嘴上……
虽然嘴上说着要搬,但等回了跨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姜如意想了想,先去了一趟前院,将自己想要离开的打算好好说了。
静宛听说姜如意要搬走,十分不舍的拉住她衣袖,眼圈儿有些发红。
姜如意安慰了她两句,又坐着说了几句话,才告辞离开。
第二日,阿芍特意起了一个大早。
等她想去隔壁敲门,却发现姜如意已经梳洗完毕,正打开门走出来。
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倒是姜如意先笑了起来。
阿芍语气兴奋的开口:“小娘子,咱们现在就搬吧?”
姜如意笑着朝阿芍点点头:“好。”
两人要收拾东西不多,只随身的衣服细软,院子和厨房里零零散散的锅碗瓢盆,并屋里养的那两盆花。
菜圃子和搭凉棚的东西就不带了,等搬到新院子再慢慢布置。
两人仔细将这些搬上车,然后出发去了新院子。
等到了地方,姜如意先进了铺面一趟,看看里面的进度。
见如今走廊已经快要打通了,工匠们正要砌墙,看这进度,估计再过三两日便能开张。
姜如意对这进度相当满意,
她和阿芍将车上的东西挪下来,连带新购置的软垫和窗帘摆件等等,一起搬进屋里布置好。
等里里外外都仔细打扫过一遍,又将这一排三间屋子的窗户,皆打开通风。
忙完了之后,姜如意站在宽敞明亮的房间中,满意的环顾了一圈。
只见这屋子比先前住的要宽敞不少,窗户上挂着遮阳的小帘子,当中摆了成套梨花木的桌椅,价格虽不算贵,但看上去很像是那么回事。
桌椅右侧是个小书架子,里面可以放些话本菜谱之类的杂书。
靠窗的位置,放了一张软塌,上面铺着细竹叶纹的坐垫和靠枕,都是姜如意和阿芍在东街行市的铺子里挑的,两间陈设皆是一样。
屋子靠左的地方又放了一架屏风做隔断,后面挂着两扇海棠色的帘子,那两盆花草靠屏风放着,绿叶衬着帘子的颜色,满室的清凉中,又多添了几分娇嫩来。
原本,姜如意没打算选这海棠色的帘子,总觉得颜色太过娇嫩,自己不太好意思用。
却见阿芍看着那屏风后面的海棠色帘子,重重的点点头:“好看,小娘子用这颜色真好看。”
姜如意听到阿芍的话,也朝那个方向看了看,然后也笑笑。
嗯,确实好看,这颜色粉嫩中透着明媚出来,衬上那细竹叶纹的软垫和靠枕,感觉整个屋子都变得活泼了不少。
姜如意进厨房倒了两杯乌梅饮,端回来递给阿芍一杯,自己从椅子里坐下,小口小口喝着。
阿芍咕咚咕咚几口喝完,然后就从椅子上站起来,闲不住的朝外面走:“小娘子,我去打水把院子里洒扫一遍。”
这小院子里有口水井,先前因为院子用来堆放杂物,井上面被一块木板盖住。
昨天工匠们清理东西的时候,一并将那木板移开,露出了下面的井口来。
姜如意今早来的时候看过,里面的井水十分清冽,这个时节,从井里面透出丝丝凉意,看着就觉得清凉。
此时阿芍走到井前面,手脚麻利的打了一桶水,先将院子周围都用水泼过一遍,然后拿了把大扫帚开始扫地。
姜如意坐在椅子里,喝着那冰镇过的乌梅饮,听着外面哗啦哗啦的洒扫声,舒坦的呼出一口气。
……
等又过了两日,前面的铺面终于拾掇完毕。姜如意和阿芍看看铺面里扩展出来的空间,惊喜的互相对视了一眼。
姜如意又去了城东行市一趟,花大价钱添置了好几套桌椅,又新买了架子和屏风,将食店中隔出空间来,并几盆枝叶茂密的米竹和花草,摆在窗台和架子上。
挂菜牌的那面墙壁也重新拾掇了一下。
如今卖的菜品多了,先前那些菜牌看上去便有些乱糟糟的,姜如意都重新按照分类挂好,那放食盒的长条桌和菜品展示架却不动。
就这样又忙活了两日,食店终于开张了。
开张的第一日,裴拾、花二娘和王工匠等人,早早就送了礼物过来,就连隔壁的杨郎君,也送了一大块新鲜的羊肉当贺礼。
杨郎君仍是那一副憨厚的模样,站在食店门口,朝姜如意说道:“姜小娘子做的那黄桃罐头,家中老人十分爱吃,恭喜姜小娘子食店开张。”
姜如意接过那块绑着红绸的羊里脊肉,连忙笑着道谢,然后就转手递给阿芍,让她拿进厨房里,打算待会儿炒成葱爆羊肉。
阿芍一听说炒羊肉吃,痛快的应了一声,快步进了厨房里。
等才送走这位杨郎君不久,唐锦和唐飞就来了。
唐锦今日穿了一件绣金线的大袖锦袍,怀里抱着一盆巨大的金橘,往门口一站,立刻吸引了不少的目光,路过的行人纷纷停下,好奇的朝这间小食店看了看。
只见食店上挂着个崭新的布幌子,上面写着“姜记”两个字,在路口一眼就能望见,十分的显眼。
再看食店里面,入眼整齐干净,瞧着倒当真不错,当下便有路过的行人想进来吃饭。
唐锦不理会周围那些打量的视线,笑嘻嘻的朝姜如意说道:“恭喜姜小娘子的食店开张。”
姜如意看着她怀里那盆金橘,惊讶的眨眨眼睛,连忙伸手要接过来。
唐锦朝她摆了摆手,朝怀里面指指:“份量可沉着呢,我也就抱这一小会儿,待会儿让唐飞帮姜小娘子搬到后院里去。”
这个时节的金橘还没开始结果子,绿油油的叶片间偶尔有一两朵白色小花,不过也快要开败了。
等到十月份的时候,结了金黄圆润的果子,闻起来清香不说,吃起来味道也香甜,属于能看又能吃的品种,这礼物送的相当实惠。
姜如意笑着朝唐锦道谢,又连忙侧身给唐飞让开门,吩咐阿芍带唐飞去后院。
唐锦转过头,将那盆金桔交到唐飞手里,活动了一下发酸的手腕,然后就笑嘻嘻的同姜如意一起进了食店里。
等进了食店里,唐锦不禁发出一道赞叹声。
只觉得眼前这食店,比自己上回来时大了一倍有余。
食店内的装潢同之前的风格一样,桌椅架子规整齐全,地面干干净净,窗台上摆着花草,入眼绿茵茵一片,人一走进来就觉得舒服。
唐锦挑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很有兴致的盯着面前一张屏风上的画瞧。
姜如意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这扇屏风上画的是一处苍翠的山林,林中寥寥几笔人影,还有一汪泉水,从山石上流淌而过。
除了这山林清泉的,其余几扇屏风上还有画荷塘的,还有竹林下抚琴的,皆笔触灵动,十分有意趣。
姜如意笑笑,将视线收回来,又问唐锦要吃什么。
唐锦摇了摇头,说今早自己吃过饭来的,等晚些时候再来吃,如今特意跑这一趟,是专门为了送这盆金橘。
姜如意听她吃过饭了,便也点点头,起身给她盛了一碗黄桃。
唐锦一边舀碗里的黄桃吃着,一边朝姜如意说道:“原本是想进山猎几只兔子给你送过来,不过仓促间来不及,那盆金橘树倒也勉强凑合。”
姜如意笑笑,说这就已经很好了,若是真打了活兔子拿过来,她做倒是能做,但是看到那血淋淋的,未必敢下手。
姜如意说完,又开口打趣道:“就算敢动手料理,若是偶有没死透的,我也不敢杀,到时候眼巴巴看着那兔肉摆在那儿,岂不是可惜?”
唐锦听着姜如意的话,咬着勺子闷闷的笑出声来。
两人说话的工夫,就见唐飞放好了金橘走了出来,一听唐锦提起进山,眉头就不由得皱了起来。
唐飞快步朝唐锦身边走了过来,压低了声音,语气里透出几分严肃:“你莫忘了,唐公才说了,最近不准你进山。”
唐锦朝唐飞哼了一声,小声嘟囔道:“我都知道了,你就不要再念叨了。你和大伯每天都要念叨好几回,我听着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姜如意听着两人的对话,有些不解的抬起脸来:“可是最近山中有什么事情?”
听到姜如意问起,唐锦和唐飞两人,一起转过头来。
唐飞朝姜如意轻点一下头,开口提醒:“是,这段时间,姜小娘子也留意一些。”
唐锦压低了声音,一脸神神秘秘的说道:“今年外头不少地方,听说都起了匪患,那些山匪每每打家劫舍,平时就躲进山里,官兵们找不到,一时间也拿他们没办法。”
“听我大伯说,今年秋天
恐怕要起大祸患呢。”
唐锦说完了之后,又神秘兮兮的朝姜如意挤挤眼睛:“先不说这个。我听说前两日的时候,有人看见庄三娘跟裴侍郎的夫人,从城外金明池一起乘车回来,而且还有说有笑的。”
姜如意听她说起金明池那日的事情,便将那日裴少尹和徐郎君也在金明池的事情,告诉给唐锦。
唐锦听了闷声笑起来:“没想到,裴少尹竟受欢迎至此。”
姜如意听她提起这个,便有些纳闷:“如今城中的女郎,皆如此开放吗?”
若说前朝的时候,女郎们皆胆大奔放,遇到心仪的年轻郎君,甚至有当街传情,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是到了本朝,女郎们表达爱慕的方式,显然含蓄多了。像庄三娘等人这样直白的方式,实在令人意外。
唐锦认真的想了想,这才抿抿嘴:“若说别人倒还不至于,但裴少尹却不一样。”
她朝姜如意靠过来一些,声音压的低低的:“姜小娘子不知道,裴伯伯和夫人多年前,双双死于一场山崩中,当时好像正是端午节前后。”
“如今裴少尹家中没有长辈,同叔伯又不算亲厚,女郎们自然主动些。”
姜如意看一眼对面的唐锦,她低垂下双眼,掩去眼中讶异。
她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出当日大相国寺外,裴少尹喝醉酒后眼眸深沉的模样。
当时,他眸中有抹挥之不去的寂寥,眼尾也染着抹若有似无的红晕,她心一软,就把自己蜜煎匣子给了他。
姜如意轻抿一下嘴,想起那日正是端午节……
“姜小娘子,恭喜食店开张。”
门口传来熟客进门的声音,姜如意压下翻滚的心绪,连忙应了一声,匆匆起身去招呼客人。
等将那桌客人安顿好,唐锦已经吃完黄桃,和唐飞一起离开。
接下来,来食店中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多,有不少客人一见姜记开门,就迫不及待的走了进来。
有食客一见到姜如意,就开口诉苦道:“姜小娘子关张的这几日,某别提多馋那凉皮和红烧排骨了。”
另一桌客人也点点头:“可不是吗?姜小娘子不知道,没有小娘子做的那冰镇乌梅饮,某觉得这天实在热的熬不过去。”
姜如意看着这些客人们,皆感激的笑笑,说多谢客人们惦念。
她笑着介绍道:“如今食店里新上了各种时蔬炒菜,有胡瓜、菘菜、小白菜,加了小葱和蒜末,下锅炒制断生就立刻盛出来,清脆爽口,十分适合这个季节吃的。”
这个时节天气暑热,依姜如意想着,极适合上各种绿叶蔬菜。吃起来解腻爽口不说,而且做起来也很快。
食客们听着姜如意推荐的菜品,皆点了点头,每桌都点了两三样炒菜,并常吃的凉皮、糯米烧卖和冰镇饮子。
食客点完菜之后,笑着朝姜如意说道:“姜小娘子,那炒菜倒是不忙上,先来一份黄桃和小圆子双拼,某这几日里,就馋这一口冰爽甜品。”
姜如意笑着点点头,请客人稍等,亲自盛好了甜品双拼,端着走了回来。
等着一波客人吃完了饭,心满意足的离开之后,姜如意托着腮站在柜台后面,继续琢磨今天早上唐锦说的那番话。
她本以为自己这一世父母双亡,独自在这异世中生活,十分孤单。
倒不想,那位素日里性子清冷的裴少尹,竟然也和自己有一样的身世。
姜如意努力从脑海中,搜寻着这一世父母的记忆。
她只记得阿娘性子温柔慈爱,每每她写字偷懒不想练的时候,阿娘就将她抱在腿上,耐心的哄着她握笔。
至于父亲,似乎不怎么通诗书典籍,平日里爱喝些小酒,却并不嗜酒如命,从开封府衙门下值之后,就早早回家陪着妻女,是位脾气极好的父亲。
阿芍掀开厨房帘子走出来:“小娘子,要炒葱爆羊肉吗?”
姜如意从回忆中回过神来。
她听到阿芍的话,半天才想起来,今早上隔壁杨郎君送了一块新鲜的羊肉,她答应阿芍今天吃葱爆羊肉。
姜如意点点头,转身进了厨房里。
这葱爆羊肉属于大火快炒的一道菜,将切成薄片的羊里脊肉,加姜汁料酒腌好,等锅里的油热起来,下肉片快速翻炒,一变色就出锅。
切好的葱段用油煸炒至稍软,然后加入炒好的羊肉,迅速将两样翻炒爆香,等两样食材味道融合在一处,再勾一层薄芡,立马关火装盘。
这道经过爆炒的葱爆羊肉,肉质滑嫩鲜香,葱香味浓郁焦香,吃起来一点膻味都没有,配上一碗稻米饭,滋味回味无穷。
下午时分,当裴昭和徐修二人刚一进门,就闻见了飘在空气中浓郁的羊肉香味。
二人下意识的朝厨房方向看一眼,徐修叫了一声:“姜小娘子。”
姜如意听见外面有客人来了,连忙将手里刚盛好的米饭碗放下,掀帘走了出去。
当见到并排站在食店中的裴昭和徐修时,姜如意脚步停顿了一下。
她看一眼裴昭,稍微抿一下嘴,然后才像往常一样,自脸上露出个笑容来:“欢迎两位郎君,请问今日想吃什么?”
裴昭和徐修在一处靠近屏风的座位坐下,想起方才姜如意的反常,裴昭抬起双目,有些疑惑的看向她。
姜如意迎上裴昭的注视,连忙遮掩的笑了笑,朝他问道:“裴少尹今日还是吃三鲜小馄饨吗?”
裴昭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点点头:“嗯。”
姜如意连忙说好,然后就匆忙将视线收回来,朝徐修问道:“徐郎君要吃什么?”
徐修想着刚才那股香味,好奇的指指厨房方向问道:“姜小娘子,你在做什么吃食,闻着这么香?”
姜如意回答:“郎君的鼻子真好,是刚出锅的葱爆羊肉。”
徐修连忙开口:“就要一盘这个,再要一份凉皮,随意炒两样青菜,配两碗米饭,还要两杯乌梅饮。”
姜如意点点头:“没问题,请两位郎君稍等。”
她正打算离开,又似想起了什么,重新停下步子,朝裴昭看过去:“这两日新渍了些杏脯,今日刚好能吃,味道偏酸甜,倒不是很甜腻,裴少尹要不要尝尝?”
裴昭抬眉看看她,半晌之后,他点点头笑着回答:“好,有劳女郎。”
姜如意看着他双目中温润的笑容,亦低垂下眼帘笑笑,说了声不客气。
见两人没有其它要点的,才转身离开。
第35章 琉璃灯台、酱大骨座位上,徐……
座位上,徐修看着姜如意离开的背影,疑惑的摇摇头:“不对劲。裴从谦,你有没有觉得,姜小娘子今日似乎不太对劲?”
裴昭自姜如意的背影上收回视线。
他听到好友的问话,淡淡的看他一眼:“并未觉得。”
徐修也只是感觉,见裴昭摇头,也不再多想,他又好奇的看看身侧那扇屏风,见上面画着一汪清泉,倒是点点头。
“姜小娘子这食店,布置的真是清凉雅致,同别的食店比起来格外不同。你说往日那些食店酒肆,怎么就没见过这么有雅趣的呢?”
裴昭闻言,也朝那屏风上面看一眼,然后点点头,倒当真是格外雅致。
又见那清泉边上还有凉亭,亭子里坐着纳凉的人,一副自在消夏的悠闲景象。
裴昭不由得想起那日在金明池,她闲闲倚着凉亭栏杆,嘴里咬着块干脯,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
由此可见,雅不雅致倒还在其次,难得是这份随心自在的心境。
裴昭看着那屏风,唇角无声的朝上弯了弯。
两人说话的工夫,姜如意已经端了托盘走过来,上面满满当当摆着盘盏。除了凉皮和三鲜小馄饨,还有两样时蔬炒菜,一盘孜然羊肉,并那蜜煎杏脯,两碗稻米饭和乌梅饮,一一摆在桌子上。
“两位客人请慢用。”
“
多谢。”
裴昭朝姜如意点了点头,看着她离开之后,低头朝桌上看了一眼,补上方才心中的后半句话——
除了随心自在之外,更难得的,还有这份饮食上的丰足。
裴昭看着那盘恰好摆在自己手边的杏脯,垂目笑笑,他伸手拿起一个放入嘴里嚼着,感觉那酸甜的滋味,逐渐在口腔中化开。
等二人将这一顿丰足的饭食吃完,食店里面又开始陆陆续续的上人。
姜如意看一眼柜台前面这两位结账的郎君,觉得这二人吃饭的时间,实在有些不走寻常路。
也可能是因为这位裴少尹性子清冷,所以格外不喜欢人多热闹?
姜如意这样想着,微垂了一下眼,然后重新自脸上露出个笑容来:“两位郎君,总共一百四十文钱,感谢惠顾。”
裴昭伸手递过银钱,却见姜如意摆了摆手,只收下一半,将另一半又推了回来。
裴昭不解的抬目看向她。
姜如意朝他笑笑:“上回说好要给二位郎君打个大折扣,余下那些,请裴少尹收好。”
徐修听着姜如意的话,倒是一下子笑出声来:“没想到姜小娘子还记得当日那话。”
紧接着,又遗憾的摇摇头,“这回竟然是替裴从谦省钱了,可惜啊可惜。”
姜如意弯起眼睛笑笑:“那等下次徐郎君付钱的时候,一定多送郎君两盘小菜。”
徐修一脸痞笑着摇了摇头:“那估计是没有机会了。”
他见姜如意纳闷的看过来,于是伸手指了一下裴昭:“如今在汴京城,裴从谦是东道主,自然要请客。反正他孤家寡人一个,领那么些月例银子也花不完不是?”
姜如意听了徐修这话,一脸了然的点点头:“懂、懂。”
裴昭听着两人的对话,很是无奈的笑笑,他自柜台上将银钱收了回来,笑言一句:“那就多谢女郎打折。”
姜如意连忙说不必谢,同徐修对视了一眼,双眼又忍不住弯起来些。
没想到,两人今日竟还真带了礼物来。
等收起那银钱,裴昭将一只锦盒递给姜如意,开口:“恭贺女郎的食店开张。”
柜台后面,姜如意看着眼前那两只正经用锦盒盛着的礼物,倒当真觉得惊讶起来。
她想了想,接过裴昭送的那只锦盒,伸手打开,低头只看了一眼,心中便更加惊讶。
这锦盒中摆放着一只通体冰透的琉璃物件,约莫只有巴掌大小,做工却极为精致。
姜如意从锦盒中小心翼翼的取出来,拿在手里看了看,发现竟然是一只精致的琉璃灯台。灯台底座雕成了莲瓣形状,样式为花口的,放在桌面上,似一朵静静盛开的花朵。
这样的礼物,贵重是一方面,关键还当真用心了。
姜如意抬起脸来,认认真真的朝裴昭道谢:“多谢裴少尹这份礼物。”
裴昭静静的看她一眼:“女郎喜欢就好。”
姜如意将那只琉璃灯台仔细的放好,又去看徐修送的贺礼,等打开之后,倒是笑了起来。
就见徐修送的,竟然是一套天青色的酒壶,里面不仅有精巧的执壶,还有两对酒盏,并一只温酒用的注碗,很是齐全。
姜如意心想这位徐郎君,多半是爱喝酒的,送人东西也送自己喜欢的,实在是率性。
姜如意连忙也向他道过谢,然后才笑眯眯的目送着二人离开。
街道上,浓密的树荫下面,裴昭和徐修二人并肩走着,周围蝉鸣声声、行人倒是不多。
徐修走了几步之后,突然间闷笑了一声,惹得裴昭侧目朝他看过来。
裴昭问道:“何事如此好笑?”
徐修甩了甩袖子,一副打趣的语气说道:“真是可惜啊,枉你挑了半天的贺礼,依我刚才看着,姜小娘子的反应倒是一般。”
裴昭皱了皱眉头,他看着徐修那幸灾乐祸的样子,微挑一下眉头:“哦?”
徐修看着裴昭这副看不出喜怒的表情,觉得没意思,从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
不过,他抬眼看着不远处的柳条,又眯起眼睛,他怎么觉得裴从谦对那位姜小娘子……
徐修想着方才吃饭时,那盘特意摆在裴从谦面前的杏脯子,又想想裴从谦素来不喜欢出门,却一而再的去姜小娘子那里吃饭,平时也不见他对吃食如何上心。
徐修看了看身旁这位好友,很是八卦的眨了眨眼睛。
夜晚,天边繁星满布,小院子里静悄悄的,自树叶间传来阵阵蝉鸣声。
姜如意身上只穿了件贴身的凉衫,将屋里的窗户皆打开,靠在软榻上,悠闲的坐在灯下看话本子。
白日里裴昭送的那座琉璃灯台,正摆在桌子上,烛火摇曳中,映衬着整座琉璃灯台光泽夺目,十分漂亮。
姜如意的视线偶一瞥见那琉璃灯台,就忍不住朝上面多看几眼,显然是真心喜欢。
门外传来敲门的动静,阿芍在外面叫了一声:“小娘子。”
姜如意将手里的话本子放下,起身给她开门。
阿芍手里捧着两碟蜜煎走进来,将那碟子放在桌上,然后搬了个凳子坐下,满脸新奇的对着那琉璃灯赞叹。
今天白日的时候,阿芍就看见了这盏灯,当时已经觉得漂亮极了。谁知晚上点燃了之后,琉璃通体泛着晶莹的光泽,这才叫一个美轮美奂呢。
阿芍忍不住赞叹道:“小娘子,你说这灯台,怎么能做的这么精致好看呢?”
姜如意正拿了个蜜煎放进嘴里,闻言也点了点头感叹:“确实精致好看。”
寻常灯盏用的都是铜或者陶的材料,讲究些的人家,用的也不过是瓷灯。其中,最好是用白瓷,釉质莹润光洁,通体细腻如白玉,有些白中还会微微泛些青色,这却就已经十分难得了。
而像这样精致的琉璃灯台,恐怕那些大铺子里也只得一两件。
姜如意又朝那桌上看看,见这琉璃灯燃于花蕊中间,玲玲珑珑的,当真越看越喜欢。
她和阿芍又盯着那灯看了一会儿,然后才将视线移开,姜如意重新拿起搁在一旁的话本,低头继续看。
阿芍凑过来,好奇的指了指上面问道:“小娘子,这上面讲的是什么故事?”
姜如意给她说道:“是关于白蛇的故事,这段讲的是许仙和白蛇离别后又相逢的情景,里面正借了诗人杜甫的诗,诉二人衷肠。”
本朝已经形成了后世白蛇传的故事雏形,关于白蛇传的起源,有说源自唐传奇的,也有说源自本朝话本的。
如今街头巷尾,又有各种编撰的故事版本流传,但大体上都是个爱情故事。
姜如意又将那诗念给阿芍听:“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阿芍好奇的抬起头来,朝面前那盏琉璃灯台看看:“共此灯烛光?小娘子,诗里说的灯烛,是像这琉璃灯一样的吗?”
姜如意抬头看一眼阿芍,连忙朝她摇摇头。
“这些诗都是时人乱添的,何况,诗的原意也对不上。”
姜如意突然间觉得,自己从东街行市买回来的这话本子,实在不怎么正宗,好端端的,加什么带灯烛的诗?
虽然这诗加的不应景,但是送这灯台……
姜如意摇摇头,觉得自己实属想多了。
她将那话本子丢开:“算了,不看了,吃东西吧。”
阿芍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哦。”
……
接下来几日,食店里的生意一如既往的火爆,因着食店里宽敞了许多,排队的客人们就少了一大半,每每看见姜如意,便要感叹上两句。
“自从姜小娘子开了这食店之后,某终于不用提前半个时辰来排队了。而且店里坐着也宽敞,小娘子实在是明智。”
“姜小娘子,那冰镇的黄桃罐头可否再多卖一些时日,某怕日后天凉吃不到了,实在是一大憾事。”
姜如意听着这位熟客的叹气声,连忙笑笑安慰道:“客
人放心,这黄桃罐头不会下架,要一直卖到冬天呢。”
等到冬天天冷的时候,外面北风刮的呼呼的,屋子里烧起地龙来,人坐在屋子里,穿着厚皮袄吃上一口冰凉解渴的黄桃罐头,那滋味别提多爽快了。
另着,因为清月楼也卖黄桃罐头,如今黄桃罐头在汴京城中掀起一波流行风尚。
什么?走亲访友不知道送什么?
当然是冰镇可口的黄桃罐头啊。
待从清月楼听说,这黄桃罐头的方子,是从隔壁一间叫姜记的食店里得来的,客人们皆好奇来姜记买上一份。
等尝过之后,就纷纷喜欢上了姜记的吃食。
周围客人听见姜如意的形容,忍不住嘴馋的咽一下口水,纷纷点头,说到时候一定要来吃。
姜如意笑笑,给这几桌客人端上一杯冰饮,又给另几桌端上冰镇的黄桃和双拼小圆子,然后脚步轻快的离开。
等到了立秋之后,秋老虎的开始发威。白日里炎炎烈日仍然灼烤着大地,进食店吃饭的食客们,都赶紧点上一杯冰饮,待喝了一口之后,舒坦的呼出口凉气。
因着这个,姜记的各种冰饮和冰镇甜品,又热卖了一波。
等再过两日彻底出了伏,姜如意便把各种冰饮都下架了,单单只留了黄桃罐头。
如今虽然白日里依旧十分炎热,但一早一晚却凉快起来。这一日清早,姜如意起床梳洗过之后,快步走进了厨房里,开始琢磨酱大骨。
这一批猪筒骨,是姜如意提前了好几日从肉铺里预定的,之所以难得,倒不是因为价钱贵,恰恰相反,这猪筒骨的价格十分便宜。
或许就是因为太便宜了,又或许是寻常人家料理不好味道,所以买的人少,便不怎么好碰见。
姜如意连着问了好几日,都没买到这猪筒骨,反倒越发馋起这滋味来。今日肉铺里好不容易得了些,连忙遣伙计送过来。
眼前的小伙计年纪不大,人却十分的伶俐。
他一边将筒骨给姜如意送进厨房里,一边笑着朝姜如意说道:“我们掌柜的说了,只要日后有这猪筒骨,都第一时间给姜小娘子送来,姜小娘子尽可放心。”
姜如意听着小伙计的话,连忙笑着谢过,又给他拿了些糕,盛在个干净的竹篮子里,让他带回去吃。
小伙计还是嘴馋的年纪,看着那花样精巧的糯米糕,两只眼睛都亮了,他连忙朝姜小娘子道谢,然后才拎着那篮子,欢天喜地的离开。
姜如意笑眯眯的目送着小伙计离开,这才又进了厨房,低头看看那些猪筒骨,等检查了一遍皆十分新鲜,姜如意满意的点了点头,站在灶台前耐心处理起来。
这酱大骨是个费工夫的菜,要先炖再煨,做出来的颜色和味道才色泽明亮,浓香软烂。
之所以要用筒骨,是因为骨头中有骨髓,用酱汁煨好之后,大骨肉酱香软烂,筒骨中的骨髓一吸,满口都是油滋滋的脂肪香味,骨髓的口感又顺滑醇厚,其余吃食皆不能比拟,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姜如意先将这些筒骨清洗浸泡了一边,又下锅焯水,盛出来再用长流水重新干净。然后放到一边沥水,开始调配酱料。
将香叶、八角、花椒、栀子和白蔻先用水泡过,然后又加了大块的葱姜蒜瓣,皆轻轻用刀拍开,锅里烧了热油之后,将这些香料全都入锅炒制。
姜如意将沥好水的筒骨倒入爆香香料的锅中,紧接着烹入一勺酒,酒香混合着油脂在热锅中迅速融合到一起,再分别加入黄豆酱和清酱汁。
只听“唰”的一声,锅里面升腾起锅气,浓郁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阿芍原本正在外面吃酱肉包,等闻见这香味,她将手里的包子放下,吸着口水走了进来。
“小娘子,这酱大骨闻着也太香了吧?”
姜如意正端着热水,倒进热腾腾的锅里面开始炖,一听见阿芍的声音,她笑着抬头朝她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