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产业(1 / 2)

张燕来愣了愣,他明显感觉到自己被敷衍了。

龙城周刊,是龙城报社旗下的一本周刊,内容偏向娱乐性。

齐选口中的张锦江,是一位时事评论作者,后来被齐选拉到报社开了专栏。

不过这位张锦江的时事评论,却喜欢讲故事,说一些大道理,内容跟小说差不多。

正因为专栏内容比较有趣,反而吸引了不少读者。

如果自己的这篇稿子真的是想要揭露什么的新闻,张燕来自然会勃然大怒。

我想发的是新闻,你把我的稿子整到小说专栏是什么意思?

但张燕来转念一想,乔先生只是说让这篇稿子见报。

报纸和周刊,在外行人眼中,想来是分不清的。

何况,明天就又到了龙城周刊的发行日,比报纸的审核速度快多了。加上“锦江时评”的影响力,随便一忽悠,那个乔先生保管满意。

所以,明知齐选是在糊弄自己,但张燕来还是认了。

这次就不跟这老头计较了,哼!

张燕来牛皮哄哄地跟齐选说了声,就直奔龙城周刊部门所在的楼层而去。

……

龙城周刊发出来的时候,武让已经在学校了。

在张燕来的撺掇下,发稿的速度很快,第二天就上了龙城周刊的专栏。

武让特意看了下,发现张燕来写的东西倒是真不错。

虽然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都用了模糊化的处理手法,但在细节的处理上,可以说是相当用心了,完全就是把其当成一篇煽情小说来写。

接到耿权的电话的时候,武让正在图书馆看财经杂志。

“武总,青松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具体什么时候去法院起诉啊?”

电话里,耿权的干劲儿十足。

武让愕然,随后就轻笑了起来。

这个计划,从头到尾都是他制定的。但是,他并没有具体跟耿权透露什么,所以他们一直以为后面就应该是起诉宏飞集团的戏码。

武让也没有拆穿他们,毕竟,他总不能说自己知道几天以后西山要发生特大矿难,正好能够配合自己的计划吧?

“稍微等一下吧,还不到时候。这两天,你再盯一盯周宏涛和周喜飞的动向。”

耿权有些不甘心,但是对于武让的要求,他向来是言听计从。

“行。还有,下个月的预付款打过来了,我先预留出来?”

眼看着又要到月底了,云港钢厂又将十二月份的预付款打到了凌云公司的账上。

算了算时间,这已经是第四次了。

按照之前跟钢厂签的合同,再预付两次,半年的合同便算是完成了。

虽然武让对凌云公司后面的路线,已经有了规划,但心中还是有一些紧迫感的。

“不用,下次我去庆县,可能会用钱。”

想了想,武让这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