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说什么呢!”
太荒唐了!
宣芷佯装生气,“陛下若这么逗臣妾,臣妾可要生气了,臣妾一生气,肚子里的孩子也会生气,要是肚子里的孩子不好了,看陛下怎么办!”
“哎哟…小祖宗,跟你开玩笑呢!!”,萧秦护咬了咬她肉肉的脸颊,满脸笑意。
她孕期圆润了许多,特别是脸上,肉乎乎白嫩嫩,萧秦护她时常把她抱在怀里,忍不住就咬一口。
起初宣芷还抗议还嫌弃,后来就任他去了,他开心就好,毕竟他是皇帝。
萧秦护左右都咬了一嘴,笑着哄她,“瞧我这张嘴,一点儿都没遮拦,又犯了错惹阿芷不高兴了,该打!”
说着就自顾自的抬手,轻轻在自己脸上扇了一下。
又来这一套。
他倒是用得丝滑。
宣芷翻了个白眼,“陛下倒是嘴快,不管不顾的就说了出来,可若是传了出去,指不定别人又怎么编排。”
说到这里,宣芷心念一动,忽然就有了想法,柔柔靠在萧秦护怀中,用一种很委屈的语气接着说道,“陛下心疼臣妾,不让臣妾知道前朝的那些闲言碎语,可流言如火,怎么可能拦得住,那些大臣说臣妾的父兄会生异心,真是好大的帽子。
臣妾自听到这些话起,日日心忧,吃不饱睡不好,就害怕哪天陛下信了这些大臣的谗言,让臣妾一家蒙冤,毕竟……毕竟……”
宣芷眼皮微抬,看萧秦护的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就接着说下去,“毕竟陛下也知道,前世臣妾一家,就是因为这种罪名而被铲除的。”
她声音越说越低,越说越委屈。
萧秦护拍了拍她的背,轻轻安抚,“阿芷…你不要害怕,我跟你保证,只要我活着一日,就不会让任何人动宣家。”
嗯?
宣芷心头一动,手环住了他的腰身,怯生生问,“陛下…你真如此信宣家?”
“当然…宣家世代忠良,兢兢业业的在南境守护一方安宁,又助我登上帝位,阿芷,前世今生,我都没有怀疑过宣家。”
这是句实话。
萧秦护不是多疑的君王,不该怀疑的人,他是不会怀疑的。
宣芷却不大敢信他这句话,心中还是有所保留,只是现在她仰了仰头,唇凑到了萧秦护唇角,轻轻一点,道,“陛下真好!”
“阿芷…我还可以更好!”
萧秦护双指扣住她的下巴,低头吻了下来。
缱绻温柔。
但到底是孕中,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相拥睡觉。
迷迷糊糊间,宣芷忽然问,“陛下…你会御驾亲征吗?”
“不会…”
他的回答很肯定,“南朝这任君王是个文弱的,不知道怎么带兵,又是狂妄自大的主,他御驾亲征,南朝军队的士气能不能振起来不知道,但你父兄这种经验丰富的将领,是知道怎么对付他的。
不用朕出马,你父兄就能搞定。”
宣芷脑子清醒了一下,心想,这萧秦护是真的信任她父兄。
日子如潺潺流水,南境打战,朝堂后宫节衣缩食,大家一起熬着,等着南境战事的结果。
宣芷每月都会收到淮清婳的书信,十月也不例外。
不过这次信的内容,却不像往常那般只报喜不报忧。
她在信里说了一句话,让宣芷印象深刻。
她说:百姓之间的对立,真的让人很无力。
宣芷当看这句话,就能想到淮清婳此时,有多艰难。
此时的淮清婳,已经不在大景南境,她已经进入了南朝境内。
大景军队势如破竹,打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虽然作为主将的宣家父子,早已经交代大景军队不可在城中烧伤抢掠,但毕竟是打战,哪里真的能做到没有一点儿伤亡?
而且大景攻下的每一座南朝城池,守城的将领和百姓都是拼死抵抗,他们用自己的全部去扞卫自己的国土。
但南朝重文轻武许久,官僚体系积弊深重,面对大景的铁蹄,他们的反抗,显得那么的渺小。
一座座城就这么攻下来。
大景的军队在前面打,淮清婳带着人在后面跟,每进一座城,都是满目疮痍。
淮清婳知道,作为大景子民,把他国国土归于自己麾下,是该高兴的事情,但她看那满地横尸,看那些看到大景军队就四处逃窜的妇孺老幼,心里就着实难过。
她很想帮她们。
当初她跟着来南境之时,是得了帝后的令,救助孤儿,这些孤儿不论大景和南朝。
她觉得自己可以做好,而且是做得很好,可真正做起来时,她才知道有多难。
一开始,在边境时,还没那么难,她救助那些孤儿,没多少人会出来说什么,毕竟稚子无辜,谁也不想看一个无辜的生命就此消殒。
所以那时候大景的孤儿和南朝的孤儿生活在一起,没出什么大问题。
当然…也不是一点儿事儿也没有。
有一次,一个把八岁的小男孩,就拿尖刀刺向了她,幸亏宫里的皇后娘娘派来保护她的人反应快,一脚把那个孩子踹飞。
淮清婳还记得那孩子的叫骂声,“你们别假惺惺,你们就是恶魔,你们滚出我们南朝,滚出去!”
那八岁小孩眼里的恨那么浓烈,看得淮清婳心头一惊。
那是她第一次知道自己一开始有多天真。
国与国之间的壁垒,从来都不是攻下了城就消失的。
后来有人提出要把那个孩子处死,毕竟他的存在随时都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还会蛊惑人心。
但淮清婳不忍心,她想了一个办法,把那个孩子带在身边,跟着她一起做事。
小孩子心纯,久而久之,对她的敌意就没那么重,后来还会主动要求要跟在她身边。
淮清婳拒绝了,跟着大景军队走,就要慢慢到南朝腹地,淮清婳不敢保证,这个男孩子再看到自己的同胞拼死抵抗时,心里会不会煎熬。
煎熬自己过早妥协。
事实也是,越跟着大景军队走,南朝百姓的敌意就越深。
淮清婳他们带着善意来,不仅救助孤儿,还帮助受伤的百姓。
可南朝的百姓不相信他们,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接受他们大景人的帮助。
就在刚刚…淮清婳眼睁睁的看着一个老人在她面前撞柱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