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杨静兰迎来了第二次相亲,这次的这个听起来挺靠谱的,就是传说中的杨家大队第一优秀小伙江尚他二哥,一个名叫江河的普普通通的农村小伙。
当天上午小伙也是自己一个人来的,用的理由是春耕的时候被杨善福帮助过趁农闲来感谢他的。
因为两个村是有土地相接的春耕这种日子两个村子的人经常会遇到,这个说法也算正常。
在初步认识之后杨家人对他还算满意,就找借口叫杨静兰和江河出去走走,更进一步接触,多了解了解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江家就可以找个日子来提亲了。
两人顺顺利利的绕着山脚走了一段,路上江河一直很沉默寡言,问什么答什么,一个字不多说,越到后面越显得心不在焉,于是杨静兰问道:“江同志是有事要忙?要是有急事的话我们就先回去吧。”
说着杨静兰就往回走,一路无话回到杨家院子外,江河目送杨静兰进了堂屋就喊了一声:“福叔福婶我就先回去了,下次再来看你们。”
张翠花赶紧从厨房出来说:“小江,时间还早,留下来吃点饭再回去吧。”
江河拒绝道:“不好意思婶子,我得回去了,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说完就跑了,看起来真的很急。
留下一家子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饭桌上张翠花以为是杨静兰说了什么惹了人家的忌讳问杨静兰说:“你说什么了人家跑这么快?”
杨静兰委屈道:“我没什么说啊,就问了些他的喜好。”
张翠花不信“肯定是你无意间说了什么,我看人小江挺好的,要长相有长相要身高有身高,别看我们村在公路旁边,人江家老爷子当了几十年加禾村村长,家底肯定比我们家多,真要嫁过去也算是高嫁了。”
杨静兰却不以为意,江家是风光,可是跟江河却没有多大关系,江河父亲跟他一样排行老二,上面有备受器重的大哥,下面有个当兵的弟弟,这么多年也没听别人说他有什么特别那肯定就是个老实种田的。
现在江家没有分家,还看不出来,等将来老爷子没了一分家就能看出来江老二的苦日子了。
想想就知道,一家子三兄弟,两个赚钱一个种地,种地的种出来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却也消耗得快。
种出来的东西大家一起吃了,赚的钱却不是大家一起分,这赚钱的没准还觉得是自己在养着种地的呢,人多麻烦事就多。
江河没进门就行走让杨善福有点生气,直说这人杨家要不起,杨静兰也是这样觉得的,可她不敢多说,还好今天杨秋和和谭丽丽都不在,他两上工去了。
张翠花却希望自己的女儿嫁得好点,江家的问题她不是想不到,可是饿过肚子的她觉得衣食无忧比什么都重要,又仔仔细细问了杨静兰一遍,发现确实没有什么不对的,就说:“那你觉得小江怎么样,要是觉得可以的话我就让媒人去问问。”
杨静兰无所谓的说:“那就问问呗。说不定人家就是有急事呢,不过你也别抱太大希望,我觉得他可能根本就没想相亲,可能只是来应付差事。”
要真想相亲,那今天杨家都留饭了,就是有天大的事也该吃几口再走吧,他就是个种地的现在又是农闲时候,能有什么事连这点时间都等不得。
张翠花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但还是想弄个清楚,因为在她看来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对象。
她吃完饭趁着午休时间去找了媒人,让她帮忙去江家问个清楚,媒人表示长这么大她也没见过这样的,一再保证会尽快给她答复,当天晚上下工就连家都没回就上江家去了,还好两个村子距离不远,走得快的话十分钟左右就能到,说几句话再回去也来得及,至于做饭不是还要女儿儿媳吗。
到了江家,正好一家人都不在,只有江河的母亲在做饭,其他人不知道都上哪去了。
江河他妈听到媒人的声音也很着急,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从厨房出来问媒人道:“他姑怎么这时候来了,可是杨家有什么话要给我们说?
她想着杨家要是有什么要求她能办到的都尽量满足,她吃过流言的苦,自然不在意关于杨家的传言,她更在意的是儿子的终身大事。
媒人是江家亲戚跟江河妈从小一起长大,后来江河妈又嫁到江家两人的关系也就更亲密了。
媒人却不忙说话,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她的神色,看样子是真的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也对,当初可是她诚意满满地跟媒人再三保证很满意杨家姑娘,媒人才会帮她去杨家说和。
媒人问:“江河呢,上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