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2 / 2)

江秋眠:“……”还以为是个悲伤的故事,没想到,果然很悲伤。

回忆纷来沓至。

水梨村隶属临峡镇,镇子不大,但人杰地灵。有位得道高人瞧着风水不错,便将道观建在了那,香火果然很旺,同安宁寺一样,每年都有很多外乡客过去烧香。不过去道观的,必须得先行一段很是陡峭的山路。

于是当地的很多汉子会准备一副扁担蹲在山脚下,帮人抬行李上山挣些小钱。

楚方白想,好歹是个生计,也去了。

挑山日子虽苦,可转眼也熬过了秋冬两季。

转眼,春来了。

万物复苏时节,空气里回荡的都是淡淡的青草香,纤瘦的楚方白依旧被排挤在外,好在身手灵活,她多会攀到高处,坐在石头上,静等时机。

有一天,山脚下来了一个坐着四轮车的少年,少年衣着华贵,一看就是不差钱的金主。汉子们一拥而上,却又纷纷抱怨四轮车太过笨重,言外之意,就是见对方人傻钱多,想多捞一笔。

这种金主通常轮不到楚方白,于是饶有兴趣的看起了热闹。

大汉们是竞争关系,可也是邻里同乡,即便自己错失金主,也会帮助同伴理论抬价,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论后,将价格提高了一倍:一百文。

楚方白瞧的明白,金主是真的不差钱,他们大可不必演的这么投入。

楚方白觉得无趣,翘起二郎腿踮着脚,开了口的鞋子一开一合,像只青蛙。谁料,少年身旁的中年男人竟注意到了她:“你,背的动吗?”

四周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一下子都聚焦在了楚方白脸上。

楚方白很缺钱,也不想因为这一单得罪众人,于是吊儿郎当道:“吃的就是这碗饭,你说背不背的动?只是我的要价高,需十两银子。”

四周响起笑声一片,都听得出她这是拒绝之意,也暗暗夸她识趣。

却不想中年男人不按常理出牌,当下痛快拍板:“好,就你了。”

楚方白愣了愣,讲句实在话,无论是原主还是穿越后的自己,就没见过十两银子长什么样,只是听说,可以让一家老小不愁吃喝的过上半年。

周围开始窃窃私语不停,也有人打量着中年男人一行人。

为了更好的融入集体,楚方白简单诉明了自己的身份背景:没田没房,父母双亡,大妹二妹,聋哑一双。一辈子生活无望。

乡里人实在,自那之后对楚方白照顾有加。所以离楚方白较近的老乡好心提醒:“别去,搞不好是人贩子。”

人贩子?

楚方白觉得有理,毕竟她除了一副好皮囊,一无所有。

楚方白思量片刻,下定决心:“总比饿死强,赌一把!”

说完,猴子似得从高处蹦跶跳到了中年男人面前,摊开了掌心:“定金五两,否则免谈。”

中年男人定定盯了楚方白许久,楚方白估摸着,他八成是在对自己的脸估价。最后自己的脸得到了中年男人的肯定。

楚方白掂了掂银子,她也不知够不够称,反正挺重的。于是扔给了刚刚的老乡:“我妹妹稍晚会过来送饭,劳烦了。”

见老乡抓稳了,楚方白二话没说,上前试抓了两把,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重,但还是咬牙将四轮车举过了头顶。在一众人的目送下,踉踉跄跄的登上了陡峭了石阶。

楚方白抬过比四轮车还重的,只是众人一想到那五两银子可能是她的卖身钱,再瞧她踉跄的身影,只觉得无比悲壮。

一路相安无事的到了观门前,楚方白撂下轮椅擦汗。

“小兄弟是哪里人?”中年男人问。

楚方白借着闲聊的功夫养精蓄锐,心中盘算着逃跑路线:“本地的。”

“家中还有妹妹?”

老色批!惦记她还不够,还想惦记南月南星?

“恩,”楚方白补充一句:“不过妹妹天生聋哑,还毁了容。”

中年男人点点头,又深深看了楚方白一眼:“力气倒是不小,做挑山工可惜了,可愿意随我回府?”

楚方白知道他这是在给同伴收网暗号,却极为平静的揣好了帕子,然后撒开腿就跑。仗着身量娇小,到处钻犄角旮旯,直至确认没危险后,才大喊嘲讽:“老色鬼!五两银子就想买小爷的身,做你的春秋大梦。”

劫后余生的楚方白哪里还敢回到山下,带着南月南星回了水梨村准备躲一阵子。

谁料悠哉悠哉的日子才过几天,那一行人竟寻到了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