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不如和我试试吧柏哥?(1 / 2)

过界 夜很贫瘠 1891 字 3天前

许柏生日这天,中午燕周从外面采访回来,去食堂打了份饭找个角落坐下吃,拿出手机看一眼手机,估计许柏那边已经起床,发过去一条消息:[柏哥,生日快乐!]

许柏回复:[谢谢。吃午饭了吗?]

燕周拍一张自己的午餐发过去,[正在吃。柏哥在吃早饭吗?]

许柏那边发来一张图,一碗青菜肉丝面,一枚荷包蛋,一杯茶。

[哥,出了国怎么还吃中国菜?]

[本地菜吃腻了,想换回中国胃。]

燕周几口扒完饭菜,回工位上整理素材,继续和许柏聊天:[今天生日准备怎么过呢?]

过一会许柏回复:[开交流会,讲课,讲完课回酒店睡觉。]

燕周笑起来,[不出去玩一下?]

[会开完再出去逛逛吧。]

[我还给你准备了生日礼物呢,可惜今天都不能送给你了。]

[买了什么?]

[当然不能现在告诉你。]

[那等我回来再给我。谢谢你的礼物。]

“唉,许柏。”坐旁边的同事撞一下许柏胳膊,“和对象聊天呐?”

一行人在去会议现场的路上,许柏放下手机,“不是,是朋友。”

“噢,我看你笑眯眯地看手机,还以为你有什么情况呢。”

许柏笑了笑:“让你们失望了。”

同事转头去闲聊其他,许柏看着窗外安静片刻,却忽而想起那天与燕学文相当无厘头的一段消息对话。

[倒也不至于那么寂寞。]

[那你跟我弟走那么近干嘛?]

许柏与燕学文认识多年,知道燕学文不会真的以为他单身寂寞。做这种介绍对象的无厘头事情,也只是对他弟弟的关心则乱。

他和燕周之间有那么亲密吗?

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回忆之前,许柏的脑海里忽而又跳出某个早已被他抛到脑后的记忆碎片——曾经邱洺与他吵架,说过的一句话是,[许柏,你非要和我这么相敬如宾,到底是你天性就这么冷,还是你根本不需要我?]

他很少去细想邱洺的每一句指责,那太多了,情绪化的发言也不被他归类在可建设性的意见里。可今天这句话莫名其妙地跳回进他的脑海里,让他难得愣了一下。

来到白俄罗斯后,许柏已经想好等交流会结束,他就找会议主办方问问哪里购物方便,想买点礼物带回去送人。燕周是他第一个想起来要送礼物的人——不是因为燕周说给他买了生日礼物,而是许柏自己习惯了。

小时候燕周过生日,许柏第一次送他生日礼物,是一个款式简单的小背包,燕周接过那份礼物,小脸上像开出一朵花,马上就把包背在了身上。

那个小包燕周一直在用,一直用到他上高中背不了那么小的包了,才被收起来放好。

渐渐的,许柏养成了送燕周生日礼物的习惯,有时候出远门旅行,也会给燕周带点东西回来。

燕周送他的大多是书,各种各样的书。从前燕周念书,零花钱有限,买不起太贵的东西,书都经过用心挑选,是许柏会感兴趣的类型,至今都好好放在许柏家书房的书柜里。

礼物送了很多,许柏记不清具体都是哪些东西。回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燕周接过礼物的时候,那发自内心欣喜的笑脸和珍惜的神情。因此即使没见面的那几年,许柏也依旧没有忘记这个习惯,礼物要么寄给燕周,要么托燕学文带去。

只有去年燕周过生日的时候,他没有送礼物,只发给燕周一个微信红包。

燕周的回复是[谢谢柏哥],加一个转圈圈撒花的表情包。

燕周是许柏喜欢的弟弟。许柏愿意给他偏爱,记住他的生日,从小到大,每年都送他礼物。帮助他,保护他。

这只是举手之劳。许柏看着车窗外远去的异国街景,心中给出一个答案。

却不由自主地在结尾画上问号。

长宁市的气温开始上30度了。大楼里开了空调,燕周难得早交完稿,坐在工位上喝咖啡休息,低头翻手机,数数日子,许柏也该回国了。

他与许柏见面不频繁,在许柏出国以前就好些天没见面也没聊天了。可不知为何,许柏一走得很远,燕周又有些度日如年,好像许柏在长宁的话,和就在他身边没什么两样。可许柏一旦离开长宁,他们的距离就被无限的放大了。

如同当初他去申市念大学,许柏在长宁;亦如后来许柏去了西藏,他又回到长宁。

燕周刷了会手机,返回微信,给许柏发消息:[柏哥,什么时候的飞机回国,我去接你?]

他喝完一杯咖啡,去了趟卫生间,回来看到许柏的回复:[不用,单位会派车来接。]

[好,长宁现在好热,下飞机要减衣服啦。]

[嗯,知道。]

燕周有点蔫。下午又外出采访,长宁六月的太阳就把树上的蝉晒得吱哇叫,燕周和同事出完外勤回来都是一身汗,燕周买了雪糕分给同事吃,自己拿一根边吃边剪视频,等到夕阳渐渐落下天擦黑,漫天紫色的晚霞流淌,燕周这才背起包回家。

楚晴喊燕周出门逛街,燕周陪老妈逛了一晚上,拎着大包小包回家,累得一根头发丝都不想动,洗完澡就瘫床上。燕周随手拿平板电脑翻新闻电子周刊,看了几篇周刊,困得头点地,关灯倒进床里睡了。

房里昏暗,老燕和楚晴也都回房休息,家里静悄悄的。燕周正做着梦,手机震了一下,把他震得醒一点,不耐地翻过身,背对手机继续睡。

几秒后,燕周心有所感,睁开眼转身拿起手机点看,是许柏发来的微信,问他睡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