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魏黎租的,两室一厅,装修很好,下楼步行十分钟就是商业圈。姜津进门的时候就有点隐隐吃惊,毕竟A市寸土寸金是出了名的,他偷偷在网上搜了一下小区平均租价,更是瞠目结舌。
姜津大学四年勤勤恳恳打工确实攒下一笔钱,但就算AA,房租也有些超出他的预算了。更何况开店前期正是需要资金的时候,姜津没法子,在考虑出去要不要找个郊区的小单间落脚。
魏黎瞥了他一眼,看出来他心底的窘迫,缓缓开口说:“你安心住这儿好了,等生意起来再给我房租也不迟。我就是按照两个卧室找的,你要是搬走另一个就空了。”
他顿了顿然后撇过脸又说:“不划算。”
姜津知道他在照顾自己,心里不由得感动。刚毕业的时候就是非常难熬,能有个舒服的落脚地方简直帮了人大忙。
他也没有可以报答的,只能主动承担起家务。两个人刚搬进来的时候,姜津马不停蹄,把房子里所有角落都打扫得铮亮。
他刚要打开魏黎住的主卧,手还没碰到门把手,就被他拦住了。魏黎说让他干别的,自己的房间不用他忙活。
姜津有些失落,魏黎一向注意隐私,宿舍里的床帘都选的黑色加厚款。之后姜津就再也没进过魏黎的房间。
没见过全貌,也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除此之外,姜津的心里还是非常兴奋的,毕竟长那么大,他终于有了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房间,不必在亲戚家看人脸色颠沛流离,也不用住满是灰尘的杂物间。
姜津在次卧逐渐添置了很多东西,按照网上的那种软装建议,把它布置得很干净温馨。每次睡觉的时候感觉自己梦都变甜了。
一墙之隔还是魏黎,安全感更上一层楼。
安顿好家里,姜津就出去到处寻找合适的店面,好巧不巧,附近正好有家门头房出租转让。同城还有一家烘焙坊关门大吉,老板转行,便宜出所有设备。
姜津急忙联系上,来来回回签合同□□,累得大汗淋漓,终于,他有了自己一个小小地盘。
在工商登记的前一天,姜津为了起店名冥思苦想,魏黎正好去厨房倒水,看见他抓耳挠腮的样子和纸上写的几个备用名。
他在他身后默不作声了好久,然后伸手指了其中一个:“这个不错。”
姜津的烘焙小店就变成了“津津有味烘焙坊”。
过了几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店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处理好,终于能挂上招牌开业了。
姜津没想到的是,生意比他预估的还要火爆,大家闻着面包香气都过来,一茬接一茬,当天库存很快都能卖光。不过一开始资金有限雇佣不起别人,他只好什么都自己干,每天累得脚不沾地,回家更是倒头就睡。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逐渐适应了新生活,有天他躺在床上才后知后觉,好像自己很少见到魏黎了。即使两个人住在同一套房子里,但作息不同,魏黎的房间又经常关着,他不知道对方到底在没在家,平时在公共区域也不常碰见。
他也不知道魏黎最近在忙什么事情,找到了什么工作。
来到A市的魏黎更加神秘了。那么长时间了,他不说,姜津也不好意思开口问。
也许人家的打算不太想跟自己说呢。好像两个人早就不是无话不谈的关系了。
一想到这儿,虽然朋友之间渐行渐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可他心里还是有些空落落的。
有天晚上,姜津累了好久打算给自己放个小假,于是早几个小时关了店,买了一些菜和肉回去做饭。油烟机正轰隆隆地响,他没听见有人开门,路过厨房的时候停下脚步,倚在门框看他。
即使罗禹在S市一手遮天黑白通吃,也管不着A市。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魏黎为了如期开业,没少打点关系、联络人情。
就像今下午,他刚跟人谈完事情,开门回家,迎接他的是一股饭香。
他寻着味道看去,只见姜津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锅碗瓢盆叮当响,然后他端着一盘辣椒炒肉出来。
差点撞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