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 4 章(2 / 2)

下面居中,小号字体,“众石科技”。

祭青山……众石……汤逢山……

心念电转,霍承光明白过来。

当年怎么没想到呢?在陆溢阳心里,“青山”难道不是代表汤逢山?

所以那年写对联,陆溢阳非挑这个让他写,那时陆溢阳心里想的就是汤逢山?唯有见你是青山……自己还说没人用情诗入对联,陆溢阳就说他理解狭隘,说“青山”代表的是他自己心目中的至高理想。

呵,汤逢山就是你至高理想?

关掉照片,握紧机身的手透着后知后觉的意难平。霍承光闭眼,车里暖气过分足,烘得人心闷。

这条一年一发的朋友圈,情人节“祭”情人……什么意思?

陆溢阳和汤逢山吵架了?

“祭”这个字,霍承光琢磨,有点重啊。

眼前闪过陆溢阳如今的生活状态,病态、忧郁、走神、不友好、南辕北辙的个人习惯,一个惊悚猜想劈入脑海。

他睁眼坐直,想了想,调电话拨出,公事公办问:“jim,上次那个风投计划清单里,有没有众石科技?”

周末大早上的,彻达战略投资部总监接到大老板来电倒也不意外,立马给出答复:“有,我们和众石的汤总接洽几次,股权比例不是很谈得拢。”

霍承光松口气,还活着……

活着就好。

“最后一次什么时候?”他松乏下来,靠回椅背,状似不经意加一句:“汤总看起来…怎么样?”

电话那头停顿,可能不太明白大老板用意,是关心一下潜在合作方的精神状态,以便评估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两个月前吧。汤总挺好的,硬要说的话……”

霍承光凝顿。

“比以前更帅了。”

“……”

霍承光按住额角,结束通话的手机座椅上一扔。

真是闲得慌。

霍家树大根深,根基在京城。十年前沈海成了国内电子商务发源地,政策优待,人才济济。那年霍承光白手起家,首选此地。

做大后,沈海成了霍家第二个主场,霍承光买下近郊佘卮山上一大片地皮,连同山顶公墅,都改姓了霍。

思南是老公墅原有的名字,霍承光之所以选这个地,就冲着“思南”这个名字去,相信爷爷霍赢会喜欢。

因为他过世的奶奶,叫骆意南。

得知霍承光在沈海大手笔置宅,霍赢并不置评。之后每年从京城飞来沈海,在思南公墅住个把月。余卮山秋有银杏,冬有雪柳,都是出名的盛景。

沈海市面海,亚热带季风气候让这个沿海城市冬天阴冷,很少下雪,但海拔五百米以上的佘卮山拥有自成一体的小气候,半山腰往上地广人稀,积雪样貌得以保留。

铲了雪的盘山道上幻影开得稳,半山腰到山顶,安保将信息传递,三道栅栏次第洞开。车子在思南公墅前环岛绕行,送完人去公墅后片停驻。那里有智能车库,车子不受风吹雨淋。

踏进穹顶主厅时,欧式鎏金挂钟正好敲响一点。霍承光为晚来道歉,沙发上言谈热烈的人看过来,坐在上首的霍赢笑着招手:“阿光来了。”又转头对鹤晴集团董事长贺长青恨恨道:“我就跟你说,等他来才开饭,非到一点不可。”

贺长青两鬓见灰,声如洪钟地笑:“二公子贵人事忙,我们个把闲人,等等无妨。”

提前打过招呼,到底爽了人家高尔夫的约,没想到这里又见。霍承光不见意外,上去和客人握手:“今日让您久等,容我赔罪,怎么也得自罚三杯。”

贺长青比霍赢差一辈儿,当年的老战友中还联系着的没剩几个了,两人从不因差着岁数而生分。贺长青讲话直:“你也不跟我说你爷爷来沈海,否则我干嘛和你约高尔夫,肯定先来探望我老团长啊。”

八十开外的年纪了,得益于精致保养,霍赢看上去就七十出头,眼神瞿烁,笑着给霍承光介绍对面沙发上两位:“来,见见长青家的公子和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