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退避三舍和她撞档期得不偿失…………
华影集团,小放映厅,大屏幕上正在放映着《戏楼魅影》。
这是华影集团举办的看片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各省电影公司老总,还有雷大佬、郑志宏都在聚精会神地观影。
本来,雷大佬觉得都没必要搞看片会了。按照池影现在在国内的影响力,都不用打广告,只要说她推出了新片子,各地的电影公司老总都会蜂拥而至,自发自愿地要拷贝,并以最大力度投入发行。
《白蛇传》的发行收益,已经让这些老总们开了眼,几乎就是一部片子干翻全年,他们中间好多人都买上私家车了……
不过谨慎思考了一下,雷大佬决定,还是要搞一下,倒不是为了推销,他把这些人招过来是为了强化一下后期发行的保密工作。
郑志宏之前就跟他打了预防针,这部片子完全是靠情节取胜,一旦拷贝泄露了,市场上出现盗版碟片,那对票房的冲击几乎是毁灭的!
所以这才有各地老总齐聚一堂的画面。
但是90分钟的片时很快过去了,整个放映过程中,没有任何人交头接耳或是出去上厕所,大家都是从头看到尾。
结束以后,灯亮了好久,这些老总都没有缓过来……
像郑志宏自己,这次也是第一次看《戏楼魅影》的成片。他之前也是看过剧本的,对大概情节了如指掌,但是看完成片以后,也是同样浑身冒冷汗,心里更是被整部电影拿捏得不轻。
可以看得出来,拍这部片子的池影,导演技巧已经非常娴熟了。整部片子一环套一环,包括前面不起眼的伏笔,中间细节满满的高节奏剧情推进,再到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局,让所有的人都是目瞪口呆。
这其中就有一位老总坐在那儿思索了半天,突然就不甘心地发问:“不是,我没搞清楚,这里头到底谁是好人。我知道周老爷不是什么好人,要做姨太太的名角也不是好人……但是看到后来,他们家少爷也不是好人,甚至连女主角这么个小姑娘都是看似柔弱,最后反而是最厉害的狠人,这片子怎么这么怪……”
一旁苏省的女老总看着就挺爽的,这部片子真的是从女性角度来拍的,不像马援朝那帮孙子,玩那些恶俗的梗,靠物化女性来取悦男性观众。
在她看来,这部片子的女主角简直就是人间清醒,为了达到目的,什么都豁得出去,那些所谓的亲亲爱爱对她没有半点影响。
“李总,你要是对这部片子没啥兴趣,没关系的!各人口味不同,你不要的话我们公司就接盘了啊!”这位女老总笑眯眯地说着。
“你胡说八道什么,我只是说我没搞明白谁是好人,我哪个字眼儿说不要拷贝了?我告诉你,我要拿最多的拷贝,就凭这片子我没看明白,我还要看第二遍的。
这部片子真是我看过的最耐看的一部片子了!我觉得很好,你们不要的拷贝全给我!”
一听说要拷贝,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了,也都吵吵起来,整个放映现场顿时人声鼎沸。
“我也要最高份额,上次《白蛇传》就这样,爱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能这样欺负我们老实人……”
“凭什么你们先要最高?我们省人口最多,放映潜力最大,最高也要是我们省……”
“你们拉倒吧!你们一贯看不上我们池导,当年《婚礼婚礼》只要一个拷贝,现在倒是充大头蒜了,还放映潜力?扯什么犊子……”
雷大佬倒是挺高兴的,虽然这部片子总体投资不多,但是因为有池影这块金牌在那亮着,他们几乎可以按照大片的规格来发行了。
《戏楼魅影》是华影集团今年的重点项目,如果这部片子能成功的话,那么后面对其他导演来说,这种中等成本的悬疑惊悚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出路,市场上挣钱的电影类型又多了一种。
之前池影就跟雷大佬和郑志宏说清楚了,他们的市场定位是什么,这种中小成本具体发行策略……
虽然都是池影自己的设想,但是也获得了大佬们的认可,后面大家就摸着石头过河了。
“这次来把大家都叫过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盗版。”雷大佬站起来,示意这些地方诸侯们先安静,“大家也知道,咱们池导的片子质量都是有保证的。主要是这次的这部片子不像《白蛇传》以特效取胜——躲在家里看盗版,跟在电影院看是效果完全不同。
这部片子的话,完全是以情节取胜,所以拷贝绝对不能泄露。我们还像上次一样大规模发行,一次性拷贝到位,大家签保密协议,后面就不跑片了——保证我们所有人的利益!你们看怎么样?”
“行行行!严防死守,大家都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只要有一家掉链子,大家伙钱袋就全完了!”这些老总们也明白过来,这部片子要是盗版放出去了,就真没人去电影院看了,因为不存在本质性的观影体验差别。
反过来,只要保密做得好,有些爱看的观众甚至可以反反复复进入电影院去观看。
雷大佬知道,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其实已经饱和了。
像池影这种中等成本的片子,他们华影作为大片的形式来投放,其实必然会挤压了其他片子的放映空间。
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市场就这么大,虽然票房逐年递增,但是也是要合理调控的。
只能通过这种有计划性的市场调控,才能保证片子与片子之间相互不撞档期,这样即使某些片子的质量不高,大家也都有钱挣。
但是雷大佬也知道,国家已经有意要逐步放开电影市场。再过几年,民营单位一旦享有独立制作和发行资格,那市场上的影片投放必然爆发性增长,大家都要抢热档期,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票房争夺。
这种面对面的厮杀,像池影这种导演倒是不怕,但是华影集团制作发行的其他片子就不一定能扛得住了。
这就是计划市场的好处——可以比较均匀的投放,这也是保护了某些竞争力稍弱的片子,后期就没有办法做这种调控了。
说白了,系统内的某些导演也只能趁着这几年开开片子,后面会是什么状况完全无法预计。
郑志宏也跟雷大佬说了他们的海外卖片策略,就是打算等国内放映到后期,八月底再到外面去转转。
首选是去威尼斯,参加一下影展。因为去之前已经在国内大规模放映了,所以只能参加非竞赛单元展览,这样可以给欧洲的那些片商们看看效果,以图卖片。
说实话,雷大佬其实也挺佩服池影的,这个小姑娘似乎特别能耐得住寂寞。
他知道,像这种科班出身的导演都是挺想冲奖的,尤其是国外这类知名A类影展。可是迟影对奖项的克制几乎无人能比,她为了卖片,硬是活生生地压住了郑志宏,保障国内票房,退而求其次去参加非竞赛单元。
目前《白蛇传》已经在米国放映好几个月了,票房接近1亿元。
像米国那边,只要有院线愿意的话,还可以长期放下去。
所以哥伦比亚估计,《白蛇传》在北美地区最后的总票房收入大约在1.4亿美元左右。
哥伦比亚现在对池影的片子非常感兴趣,甚至其他的好莱坞制片公司对池影也颇有好感。
池影身为系统内的导演,应该算是华影集团对海外卖片的一块活招牌了。
尤其有着极高投资回报率的影片战绩在前,池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导演都达不到的。
《戏楼魅影》这部的电影档期定下来以后,国内圈内其他电影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其中对池影最关注的就是吴天成了。
他之前投拍的史诗大片《楚汉传奇》也在赶档期。
毕竟这么多钱投下去了,肯定要尽快投入院线上映,这样才能做到资金回流,否则2000万一直得压在这里,对天成影业来说,明显造成了资金周转压力。
这段时期,天成影业资金就有点捉襟见肘了,吴天成那边的压力非常大,银行的贷款每季度都要付息,可是一直没有进项,他整个人非常焦虑……
但是陈导演一贯喜欢慢工出细活,他不乐意别人催。
吴天成倒不是想赶暑假档期,他明显不想和池影撞上。
所以池影七月份上映以后,这两个月把暑期档的票房收割一下。
等到了
后面的空档期,没啥有竞争力的影片上映,九月一个月时间他们做一下全方位的重点宣传;国庆档投放,非常合适。
因为今年的国庆节也是七天长假了,所以国庆档挣了一波儿钱以后,再后面是贺岁档,也是他们天成公司的马援朝的档期。
这样后半年从第四季度起,国内电影市场就是天成影业的天下了。
像马援朝的贺岁片在国外卖不动,可陈大导在国际上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所以天成影业还指望着通过《楚汉传奇》来进军海外市场。
他是这样打算的,天成影业今年整年的拍摄计划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陈大导感觉压力特别大,脾气很暴躁,他一面不乐意别人催他的档期,一面又觉得自己这种业内大拿要对池影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片子退避三舍,着实让人臊得慌。
但是现在国内的电影人已经暗暗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忌讳——绝对不跟池影去撞档期。
撞赢了也没多大成就,别人会说,你一个资深电影人,赢一个才拍几年电影的小姑娘,大欺小,没啥可沾沾自喜的;可要是撞输了的话,那可就丢脸丢大发了,实在得不偿失。
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诡异的局面。
第82章 池妖你是妖孽!
池影的江湖地位算是彻底奠定了。
虽然一些国内官方的电影奖项,池影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接触到;很多老一辈的电影人对她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就也视而不见,就当池影这个人是透明的。
但是在内地电影市场上,在普通观众心中,“池影”这两个字几乎已经成为行内的No.1了!
就冲她,观众可以毫无顾虑地掏钱买票,走进电影院去享受九十分钟的娱乐时间,不用担心会付钱吃翔,当冤大头。
要不然也到现在,《大江东去》那边都不肯放弃这两个字。
即使策划中心和池影早已推出这个项目,剧本也改的跟原来故事没啥关系了,只剩《大江东去》这个四字电影名还挂在那儿,图的不就是蹭上这种名气吗?
用前世后来流行的话说,就是“蹭热度”,似乎沾上了票房就能大卖特卖。
不过池影自己倒也不在乎这些……
她自己连威尼斯这种级别的电影奖项都不在乎,更何况国内这些呢?
总的来说,池影还是希望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像拍《戏楼魅影》是为了尝试新题材,这次拍过了以后,说不定下次又会换一个题材。
她现在有一种冲动,就是要在满足市场和满足票房的同时,能不能也满足一下自己,这就需要摸索探寻一个平衡点了。
池影现在在商业片导演中的地位有点超然,大家都是羡慕得要命。
池影只要一说开片,就有一堆人争先恐后地奉上钞票,无论什么题材,甚至具体要拍什么都不管,反正只要池导做项目,就一定能挣钱,还是挣大钱,名利双收的那种!
大家只恨搭不上这趟快车,被郑志宏这厮占了先!
像马援朝,拍贺岁档倒是不少人捧场,愿意掏真金白银。但是他要想换个路数,转去拍所谓的大片儿,也是比较困难。
马援朝今年拍贺岁片拍得是三心二意,充满了怨气和不甘,他之前跟吴天成三番四次地吵,都没进展,只说今年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一部《楚汉传奇》已让天成影业血包空空。
可要让马援朝自己说,他一定比陈国栋强,他也没这个底气。毕竟人家陈大导拿金棕榈奖的时候,他还是京影厂家属大院里的街溜子呢!
明年,明年——这是吴天成给他的活话儿。
但明年又是什么样子,谁都无法预测,明年说不定人家小池导演又捧回一座小金人了。
马援朝有心要跟池影坐下来交流交流,谈谈国内电影的发展方向,但是又有点拉不下脸儿来。
虽然大家有几分香火情,但是他自认为入行较早,年岁较大,面对池影,有一种前辈看后辈的感觉。
他现在想拍大片,无非就是想提升自己在行内的地位。但是看着池影这样连番创纪录,却依然不被国内行业里所待见,也颇为心寒。
马援朝心中甚至都有点替池影不平,再联想到自己,就更不好过了。
不过最近马援朝拍大片的资金已经有点眉目了,他相信,即使天成影业那边没有给他支持,他也能扛下来自己开片!
哥伦比亚的陈总监也了解到池影的最新动向。
按照惯例,毫无疑问他们肯定是要引进池影的这部新片的。总部那边对池影的信心非常足!
不过哥伦比亚总部这边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希望池影下一部电影双方能采取合拍的方式,由哥伦比亚与华影集团共同出资,然后拍一部大片全,球同步上映。
因为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好莱坞的诸多制片商们也注意到华国国内电影票房的高速增长。
华国一年一个票房纪录的增长速度,让好莱坞惊觉,这里已经成了全球头号新兴电影市场。
所以他们想尽可能地尝试多种合作,进一步培育和助力国内电影的发展。像池影这种新生代导演,就是他们的头号合作目标。
她的片子不仅国内卖得好,国外也吃得开,尤其是在发现池影居然能在暑假档成为当仁不让的霸主之后,这种合作欲望更是空前高涨。
暑假档对好莱坞来说,是全年最好的一个档期,整整有两个月的长度,甚至超越了传统的圣诞档和新年档。
所以池影莫名其妙形成的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哥伦比亚想更加深入的合作。
雷大佬很吃惊,他没想到老外们会提出这种想法。
这就是以前的“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了,池影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内地导演,她这块牌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被证明了。
雷大佬第一时间把这个情况向电影局那边反映了,电影局也非常重视,这就是大家里程碑式的工作成就了!
看看,人西方好莱坞都求着和咱合作!
所以《戏楼魅影》这部片子的国内票房也直接影响到下一步对外开放的合作走向。
像好莱坞这边对导演的票房成绩极其重视,他们会观察一个导演最近三部片子的票房,如果是持续上升或者是一直保持一个高水准的话,评级就会持续上升,资金方面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但是一旦某一部片子票房扑街,那么就会立即调低对这位导演的评级和资金支持。
这一切都非常现实和功利化!
雷大佬和郑志宏仔细商量了一下,既然这样,这次《戏剧魅影》的上映看来还是要炒一炒的。
虽然自己人都知道,《戏楼魅影》的总投资不多,池影跟他们讲,不要期望这部片子会和《白蛇传》一样的票房。
但是池影瞧着华影集团和宏图影业的操作方式,感觉也没比当初《白蛇传》的宣传阵势差多少了,她有点懵逼,就问郑志宏:“这部片子总满打满算就700万投入,怎么可能是大片儿?咱也不是按照大片的形式来拍的……”
郑志宏踌躇满志,信心满满地说道:“对国内市场来说,咱们这部片子就是当仁不让的大片!当然要按大片的规模来进行宣传投放……
师妹,你看,以前所谓
的大片就是投入大,特效镜头多,像《白蛇传》就是这样的;但是你现在已经是大导演了,都拿了金球奖,成了华语片的票房记录的开创人,那大导演拍的片子自然也是大片了!”
池影都无语了,她也不知道《戏楼魅影》这部电影票房能走到什么程度。
像之前拍《婚礼婚礼》能有3000万的票房,大家都高兴的要死了。
现在好像票房不过亿,都不够看似的……
2000年7月6日,星期四。
《戏楼魅影》在京城举行了首映式。
池影自己都觉得这个首映式过于夸张和华丽了,搞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虽然没有像《白蛇传》那样跑去国家大礼堂,但是从花销和阵仗上也不相上下了。
华影集团这边包了京城最新、最大、最豪华的一处电影剧院,请的人又都排面很大,大家都乐呵呵地来捧场,先睹为快。
而在网络论坛上,自从预告片出来之后,就是讨论不断。现在首映礼的消息放出来以后,更是各大论坛的娱乐板块都霸屏了!
网友们一听说池影导演又有新片子上映,大家都期待满满,兴奋值瞬间拉满。
纵观整个华语片电影市场,能达到这种效果的也就池影了。
各种猜测推论,包括主要演员的背景履历,任何与影片相关的只字片语信息,还有拍摄地的猜测和验证……真是层出不穷,这种自来水把普通网友和观众的亢奋程度又调高了不少。
这次首映礼也请了不少互联网的朋友。作为全球第一批观影者,这些互联网从业人员或是知名网友都挺开心的。
好多人拿到首映式的邀请函之后,都在论坛上晒,特有逼格……
不过那天晚上参加首映式的人散场以后,论坛上突然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
有一个帖子特别著名,从出现伊始,就在海角论坛一直高高置顶……
【八卦江湖】热帖:论池影——她就是一只魅惑人心的妖?(爆)
发帖人:今夕是何年◎发布于1天前◎点击187.8万◎回复7566
#1L今夕是何年
今天晚上去看了《戏楼魅影》的首映礼。
我一直是池导的拥趸,之前的《婚礼婚礼》和《白蛇传》更是多次去刷。
但是这次看完了之后,好久都没缓过来。
后面肯定还是要二刷三刷的,还有些东西没看透,但是这部电影绝对值得反复多次观看!
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说池导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她真是电影界一只魅惑人心的妖!
从池影导演毕业的98年开始,她一年一部电影,一年一个题材,且每部片的题材都不一样,可偏偏个人色彩又非常明显。
池导喜欢拍国内别人没拍过的片子,比如第一部《婚礼婚礼》拍的是小妞电影,国内商业片这个类型题材的开山鼻祖,大家看得很乐呵,既舒适又温暖……
第二部片子拍的是特效大片《白蛇传》。本来这种传统民间神话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偏偏池导又另辟蹊径,把整个故事拍成了部群像电影,其中法海与小青的颠覆性故事延伸,让大家看得又爱又恨,□□……
这次的《戏楼魅影》走的又是惊悚悬疑的路线。
我不想剧透,但是我从这部片子上重新感受到了《羔羊》和《七宗罪》的那种战栗感和震撼感……
原本这种片子在好莱坞非常有市场,似乎那些西方新锐派导演才能驾驭这种题材类型,可现在看来,池导把这套玩儿得也很娴熟流畅。
可偏偏她才25岁,刚刚毕业三年。
这个年纪,斯蒂文伯格导演还在到处浪荡求投资;詹姆梅隆更是还在开卡车,压根都不知道拍电影是干啥的。
而池导都已经拍出三部电影,并且拿到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
她把人们内心中的欲望都拍得淋漓尽致,妖异诡艳,利用这些欲望拿捏着每位观众的观影快感……
池妖——我以后都这样叫你了!
请接受我献上的膝盖与膜拜!
#2L打打打西瓜
楼主,你这段话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不过池导确实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可偏偏大家又看的欲罢不能……
我等凡人只能乖乖掏钱进电影院
#3L阿拉蕾嘞嘞嘞
好像池导上一部电影《白蛇传》在国外卖的特别好,都已经能进北美年度票房前十了!
老米们都爱死了,又有华国特色,又有人类共性,实在是把观众拿捏的稳稳的。
明天要加班,没法去电影院。楼主再多说说怎么个好法?
#4L老草撩老牛
楼上的,你不知道剧透出门两百米吗?知不知道点规矩!
#5LTGF¥¥%
拒绝剧透!
#6L哗啦啦
拒绝剧透!下面的保持队形……
#7L他她它
保持个毛的队形,瞧不起谁呢!我明天去看了再回来聊聊……
……
池影看到这个帖子已经是好几天之后了。
她当时并没有在意,却没想到“池妖”这一绰号,竟伴随了她整个电影生涯。
似乎普通的网友观众都特别爱这么样叫她。
业内人士还是一直照常叫她“迟导”。
她倒是真无所谓,一笑了之,毕竟这是对她电影的肯定,更有一种善意的调侃。
7月7日,星期五,《戏楼魅影》公开放映第一天。
这部片子果然不负众望,上座率甚至超过了当时《白蛇传》。
各大影院也是严阵以待,老百姓观影的热度直接赶上了现在的天气——简直热火朝天!
不过不像前两次那样,从雷大佬到郑志宏,再到池影,基本上没有彻夜坚守的忐忑和焦虑了。
大家都是该干嘛干嘛。
郑志宏照常去各地督促发行和拷贝保密工作,主要演员们也开始进行路演做宣传。
第二天,池影早上醒来的时候,就接到了《戏楼魅影》第一天票房通报——1,317万元。
郑志宏看着这样的数据,颇为感慨——基本上第一天就回本儿了。
后面还有大把的钱挣,整整一个月的放映期呢!
他长叹了一口气,没办法,找好队友,一本万利!
不过随着第一天的公映,网上各种各样论调的帖子也出来了。
大家对这部片子的争论绝对超过了当初《白蛇传》。
区别于上次一边倒的称赞,这次各种意见都有,有叫好的,更有怒骂的……
有的觉得看得特别抑郁,有的觉得自己需要缓一缓,太吓人了,可能等过几天还要再去看看……
还有的网友则是觉得,为啥要拍这种充满负能量的片子,让人一点希望都看不到……
各地电影院的老总们倒是乐开了花。
你们吵也罢,称赞也罢,抨击也罢……反正该来掏钱还是要掏钱,大家是开开心心把钱挣了,还是骂骂咧咧把钱挣了,都无所谓,主要有钱挣比什么都强!
甚至有些老总都在琢磨了,我是不是该把我的车升级一下,不过他们也牢记雷大佬的嘱咐,做好保密工作。
每一个走出电影院的观众都是在激烈的讨论,网上的各种措辞激烈的争论也是愈演愈烈,于是这种霸屏的景象,一直持续到这部片子下映。
第二天,《戏楼魅影》依然走强逆跌,当日票房1,450万元。
华影集团这边是矜持地暗喜,但是却让业界其他同行们心里哇凉哇凉的。
照这个态势,这部片子破亿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同样都是拍电影,现在差距都已经拉成这样了?
别的导演还在那苦哈哈地奔着几千万票房,呕心沥血,使尽浑身解数;池影一下子就能到达亿元以上的级别……
圈内也是同样的感慨——这真是妖孽!
第83章 欧洲行特时尚特高级
整个七月,京城都是桑拿天,外面热得要死。
不过池影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提高不少,单位和宿舍里也都有空
调,无论白天晚上都很凉爽。
她住的地方离单位又近,早上太阳还没烈的时候,就已经钻去食堂吃饭了,晚上也要等天黑才出来活动……
她目前对这种小日子,还是非常满意的!
宿舍里的空调是去年谈逸和宋琳凑钱给她买的,她当时就想掏钱还给两人,被宋琳骂得头秃——你就这么见外?谈逸也满脸委屈,搞得她都不好再说什么了。
主要是天气太热,本来还想趁着清闲去看看房的,但是现在没啥兴趣了,天气这样大家都懒懒的,提不起劲儿来。
单位里又恢复了那种静悄悄的态势,很多同事也没再见过,估计又是去外地“采风调研”去了。
张大姐她们日常倒是对《戏楼魅影》感兴趣的很,每天上午还定时给大家通报一下前一日的票房,比池影这个导演还积极热衷。
今年的年终奖金肯定是有着落了,像她们这种单位,既有基本工资,又能有这种外部专项奖励,算是系统内过得最滋润的那一拨人儿,就很惬意,很快活……
七月份快要过去的时候,曾师弟留学的手续也搞得差不多了,得亏池影上次去好莱坞参加那次“前夜派对”,厚着脸皮硬贴上去讨好斯蒂文伯格大导,帮忙要到了推荐信,把最后一道难题解决了。
有着这种顶级大导演的推荐信,曾师弟的入学再没有任何障碍,本来他们家也不缺钱,这下总算把所有手续都办妥了。
曾师弟想要在秋季入学之前跟大家再聚聚。
钱师妹那边考虑了良久,最后还是去了京影厂。
京影厂这几年算是顺风顺水,不仅每年都有大项目,而且很多年轻的骨干人员也纷纷被他们招揽过来了,颇有一种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的感觉。
这时候差不多宋琳也快回京了,《楚汉传奇》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宋琳的戏份已经杀青,她麻溜地收拾东西滚了。
宋琳现在也算是练出来了。
陈大导不待见她,她也无所谓,反正干好自己的事儿,演好自己的戏份,你那些小情绪我就当是放屁——老娘也是去过奥斯卡的人,谁怕谁呀?
用金学英的话说,你陈大导再能耐也不过如此,我们又没指望你带着我们升咖,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就行了。
反而是你们这些人,还指望我们帮忙提升影片知名度呢!
不过宋琳的专业能力还是不错的,这点连陈大导都无法指摘;另外几个主演就没这么幸运了,被大导指着鼻子骂“你们会不会演戏呀!”
演虞姬的那位女演员是陈大导自己选进组的,没有被喷,但是演项羽和刘邦的那两位男演员就被骂的几乎崩溃……
其实宋琳私下里觉得,那两位仁兄也没差到那个地步,但是陈大导似乎压力很大,就直接把压力传导给演员们了。
宋琳在剧组的时候时常想起池影,当初大家凑在一起拍《白蛇传》的时候,也很难!
要说压力,那时候池影的压力更大,第二部片子就是2000万元的投资,还是要拍特效大片,也没见池影这样歇斯底里到处骂人的!人家比你陈大导年轻的多,经验更是没得比……
所以一对比,宋琳就知道,这部戏陈大导心里没底,露了怯。
不过这些和她都没关系了。
池影上班很积极,但是实际上其实也没啥事儿,多数时间都是在网络上冲浪,有时候也会找点书来看看。
曾师弟请大家吃饭那天,下午的时候池影坐着百般无聊,就想着去谈逸和姚一一他们单位溜溜。
这段时间谈逸工作特别紧张,动不动排戏都排到晚上,也没工夫来找她,所以池影有段日子没见着自己男朋友了。
大剧院这边竣工在即,他们那边的演出任务就迫在眉睫了。
他们这次排的是话剧《雷雨》,谈逸是A组的男一号周萍,姚一一演了A组的四凤。
像这种话剧,都要分AB组的。比如说不同的演出日和不同场次,又或者是另外一组演员临时有什么状况,都可以相互替补,不会只有一组人员。
池影跟张大姐打了个招呼,就提前翘班了。
外面太热,池影上了一辆出租车就去了大剧院这边的临时办公地点。离他们单位倒不远,那片儿静悄悄的,几乎看不到什么人。
池影在大门口登记了以后,就进去了,可即使有门卫指点,她也半天没摸到地方。本来想打一下谈逸的手机,又怕他忙,会扰乱现场,不太好,招人烦。
不过,这会儿池影觉得自己又要中暑了,连忙随便找个门洞歇一下,缓缓。
正在这时候,门洞里有个人下楼,正好看到池影坐在那儿,他盯着池影好一会儿,然后不确定地问道:“您是池影,池导吧?”
“是的是的,你好!”池影连忙回应,终于遇到人能问路了,“拜托问一下,我想找谈逸和姚一一他们,您知道他们在哪儿上班吗?”
“诶呀,还真是池导您呀!来来来,我带您过去。我是剧院办公室这边的,姓朱。我们这边过段时间就要搬办公室了,那时候你来就不会这么方便了……”
经过交谈,池影才知道,这位朱主任就是大剧院筹备办的副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和谈逸他们很熟。
于是在朱主任的带领下,池影很快就到地方了。
这边的办公地点分了好几个排演现场,像谈逸他们这一组在一个比较靠里面的现场。这里跟他们学校里的排练场都差不多,很空旷。
池影跟着朱主任悄摸摸地凑到门边看,里面他们正在很认真地排练着。
朱主任本来想进去?喊他们一下,被池影阻止了,“我就看看,不好打搅他们工作的……”
朱主任在那儿笑,“那要不我带您去边上办公室坐坐?”
“不用了,我就在这里等他们吧。我挺喜欢看别人排戏的……”
池影就坐在门外的走廊角落里,这里的空间比较大,又是室内,所以来来往往的穿堂风很凉快。
朱主任见状也没多说什么,转头去边上办公室里拿了一瓶水给池影。
“池导,等我们大剧院竣工开幕的时候,也想请您过来看开幕演出,您看成吗?”
“成啊,必须的!”池影连忙答应,这都是谈逸他们的行政领导了,当然要给面子。
“那我们到时候让谈逸给您发邀请函?”
“行行行,没问题的!你们不给我邀请函,我自己买票也要来的……”
“哈哈哈!”朱主任笑的很开心,“您看,池导,我们大剧院场地也很大,也有很多国内最先进的电影放映厅。像以后,您的电影首映式也可以放在我们这边……”
池影想了想,确实可以。因为大剧院的地段很好,档次也很高,在那里办的电影首映式也很合适,“可以呀,我以后和我们制片商提议一下,你们新地方那边位置和设施都非常好……”
朱主任更高兴了,像池影这种国际级的大导演要在大剧院办首映式的话,逼格一下就上去了,池导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力的,有她的电影珠玉在前,后面有别的大片,估计也会考虑大剧院开展相关活动。
《雷雨》这部戏已经是老戏了,而且是各家剧团单位都要拍的传统剧目。
大剧院现在招进来的不仅有谈逸这样的年轻人,更有许多中年的演员。看得出来他们已经排得很娴熟了,整场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卡顿。
到了中间休息的时候,谈逸无意中就看到门边有人在那儿探头探脑,再仔细一看,居然是池影。
周围的同事一下子就看到,谈逸的眼睛“唰”的就亮了,他几步窜出去问道:“你怎么来了?”
“不是说晚上出去一块儿吃饭吗?”池影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我记着呀,但我没想到你会过来。这大热天儿的,什么时候到的?”
池影在那儿笑,不做声。
姚一一看到池影过来,也挺高兴的,连忙过来打招呼:“师姐,您过来了。”
周围的同事这才知道,门外站着的年轻的女孩子就是池影池大导。
谈逸把这些同事跟池影都一一介绍了。
在圈内,电影导演还是在食物链最顶级的。
对于池影这种最近风头这么劲的名导演,谈逸的同事们都很热情。
谈逸介绍完了以后就说:“我们还有一会儿,要不我给你找个舒服地方坐去。”
“没事,我刚才坐那儿就挺好的。你们朱主任还拿水给我了,而且看你们排戏也挺有意思的。”
“都是老戏了。”
对于池影突然
从一直龟缩的小地盘里冒出来,谈逸隐隐约约的有点担心。他貌似不经意地问道,“就是等下一起去吃饭,没啥事儿吧?”
“没事儿,能有啥事儿?”
姚一一这时候已经站在远处,她也冲池影喊道:“师姐,我晚上也去的……”
现在姚一一也算是他们一拨的小伙伴了。
只不过池影跟谈逸缩在边上聊天,她也不好往上凑,没得做电灯泡。
周围的人见她这样,大约明白怎么回事,也都离得远远的。有的比较八卦的同事还用眉毛挑了挑,问姚一一。
姚一一就在那儿在笑,也不解释,于是周围的人瞬间都清楚了。
另外一个演“周冲”的男演员,是从别的剧团调过来的,年纪比谈逸还大几岁,但是演了谈逸在戏里的弟弟。
他不禁跟边上的一个同事轻声感叹着:“你看人家这命多好,刚毕业就演了两部电影,还是大片儿;现在女朋友都有着落了,还是这种顶级名导演,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这话酸味有点重,边上的人也不好接茬儿。
姚一一也听到一点儿,转头翻了个白眼。
谈逸见池影真没事儿,也就没再多问了。
按道理,池影现在事业上也是一帆风顺了,最近《戏楼魅影》火得不得了,破亿票房都是很确定的事了。
他在这儿跟池影聊天的时候,周围的人虽然隔着离得远远,但也都在竖着耳朵听。
“等国内放映结束了,你们下面准备要去欧洲那边了吧?”
“是的,咱们郑总非要去威尼斯,我们都已经在国内公映了,所以按照规则只能参加非竞赛单元了。”
“前几天,我们这帮同事晚上散的太晚,还结伴去看了夜场呢!真的挺震撼的一部电影……”
《戏楼魅影》这部戏对演员的挑战性非常大。谈逸当时觉得挺可惜的,这种复杂多面的角色让少爷给逮着了,既能挑战演技,又能让观众印象深刻,比少爷上次演的“许仙”含金量要高得多。
但是羡慕归羡慕,谈逸自身也是一个目标性很强的人,没有因为失去这次机会而乱了心智。
《戏楼魅影》的这边,郑志宏前期跟了几天,跑了几个地儿以后就不再跟了。
主要是他发现各地老总比他还上心,大家都是等着要挣大钱的,半点不敢放松。
好几位老总还跟他叨叨,要趁着这次机会把奥拓换奥迪。
所以郑志宏也就把心放到肚子里了。
这种事儿做麻利了以后,大家都是标准化操作流程了,所以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什么盗版碟出来。
郑志宏就回京,开始操办去威尼斯的事了。他们把相关的资料报给威尼斯电影节官方机构以后,虽然是申报参加非竞赛单元,但是威尼斯那边非常感兴趣。
因为今年年初的金球奖和奥斯卡之后,池影算是火遍全球了,到现在北美地区还在那儿热映《白蛇传》,欧洲地区放映了几轮以后,效果也非常好。
欧洲人自诩是电影发源地,都挺喜欢这种民族特色非常明显,又带着人性共通的电影的。
所以主席团成员对这种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新锐导演,能主动到威尼斯来参展,非常欢迎的。
毕竟非竞赛单元的参展影片还是以稳妥为主,人家也只是想在这个平台展示一下,然后拓展欧洲市场,威尼斯这边也乐见其成,几乎都是双赢的事情。
所以在接到《戏楼魅影》剧组申请以后,威尼斯方面当仁不让地就把这部电影作为电影节开幕影片。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式是8月30日,池影他们要提前过去,然后在那边待一段时间直到结束。
池影把这些事跟谈逸都说了,他也挺替少爷高兴的,毕竟上次“许仙”的戏份跟“法海”平分了,这一次付远琛是当仁不让的男主角。
这次剧组过去,主演肯定是要再走红毯的,而且还不需要大家一块走,特别凸显个人……
谈逸的那些同事们听着这些事,觉得特高大上,一个个一边装作在忙这忙那,一边一字不漏地都入了耳。
卫小敏在这方面的资源可能就比较差了,要走红毯的话,肯定还要有人帮忙去主动跟各大品牌商借衣服的。
意呆利又是时尚之都,四大时装周之一的“米兰时装周”就在意呆利,像这种老牌儿时尚之都,跟“巴黎时装周”的逼格就比“伦敦时装周”和“纽约时装周”要逼格高一点。
池影通过上几次合作,与艾琳家主设计师以及D家的主设计师都关系挺好。
池影首先联系了艾琳家的主设计师,告知对方,他们有女演员要去参加威尼斯电影展的开幕式,而且是开幕电影欧洲首映式。
对方极其感兴趣,尤其是在这种顶级时尚国度的平台展示,他们当即就表示愿意全力配合。
艾琳家在米兰那边也有欧洲总部,卫小敏她们可能还要提前去意呆利米兰试装。
最开始卫小敏得到消息,说要去威尼斯的时候都急死了。
她以前只是混电视圈的,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和人脉。但是卫小敏也在网上看过两次颁奖礼的一些介绍,知道这里面名堂很多。既然池影愿意帮她牵线,她当然也是感激不尽。
D家那边池影也试着联系了一下,D家的主设计师非常喜欢池影的影片,他觉得这位女导演身上的时尚气质非常强,而且对色彩的感悟以及对画面的掌控也是圈内顶级的,像《白蛇传》电影中的每一帧画面单独截下来,都是可以直接当做时尚大片的。
国际上,电影导演们不像电影演员,一般都不大混时尚圈,偏偏池影又是一个例外,她是女性又比较年轻,通过这么几次打交道,算是在时尚圈也有一定人脉了。
像D家的。
孙妍妍和陆伟四月份的时候,已经悄悄拿了证,但是酒席也还没办。
这次如果能去威尼斯电影展的话,正好两个人算是做蜜月旅行了。
孙妍妍是自费去的。
本来郑志宏是让她跟这次电影参展团一块儿去,但是孙妍妍这个人比较硬气,不想占宏图影业这边的便宜。
所以就她和陆伟先单独行动了,他们俩跟各自单位都请了婚假,提前去了欧洲,到了开幕式那段时间,再去威尼斯和剧组会合,听着特时尚特高级!
第84章 威尼斯访谈
在池影问鼎米国电影金球奖之前,华国电影人在国际电影奖项上的最高斩获,就是欧罗巴三金。像陈大导,就获得过法国戛纳电影金棕榈奖。
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电影节,其实是最早的全球A类电影节,如果单纯从这种评级来看,并不比米国好莱坞的金球奖或是奥斯卡金像奖差。
但是米国的经济霸主优势摆在这儿,好莱坞又是全球电影工业的聚集地,影响力无与伦比,所以欧罗巴三金一直被认为比米国的这边的金球奖和金像奖略微差一点。
像戛纳电影节,是每月的5月份中旬开始,通常是12天,法国人强调的是艺术与商业的平衡,所以电影节评审的时候考虑的是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平衡。
同时戛纳又最喜欢找一些好莱坞的明星来走红毯,所以在欧洲三金中,曝光度是排第一的。
同时戛纳电影节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之一,
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片商、投资人以及媒体。
当初在拍《白蛇传》的时候,郑志宏一度就非常想来戛纳转一转,并且还曾催促过池影,能不能往前赶一赶拍摄进程,这里头主要就是出于商业性考虑了,而且这里也确实是卖片的好地方。
至于柏林电影节,池影从来没想过要去,因为这个电影节是每年2月的中下旬,几乎要跟好莱坞那边的重量级颁奖礼是同一个时间段,两边冲突了。
而且柏林电影节强调的是政治性,虽然也讲究对新人的扶持,包括设有“最佳处女作奖”之类的奖项,着重于扶持新导演,但是对于池影这种强调商业化的导演路线并不相符。
这一次的威尼斯电影节是8月30号开始,9月9号结束,总共11天。
威尼斯电影节是历史上最悠久的电影节了,创立于1932年,被誉为“电影节之父”。
金狮奖的评审,更偏好于“作者电影”,实验性叙事和美学突破,追求的是视觉创新。
像意呆利人也是非常浪漫的,在水城举办这种电影节,就更偏向于学术与艺术讨论。
电影节强调电影就是要以导演为核心,这与好莱坞的制片人为核心的取向是不一致的。
池影现在在国内拍电影,其实决策权非常大,包括题材的选择,拍摄计划的制定,所有的演员挑选,甚至最后的剪辑权都由她全权操控了。
这三部电影的制片人几乎都不怎么干涉专业拍摄事务。
像好莱坞那边就完全不同了,普通导演根本就没有最后剪辑权,即使是很多知名大导演也多数如此。所以在这方面,池影其实比好莱坞的导演们权力更大,自主性和作者性更强。
一定程度上,池影能这么快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与这种放任自流、野蛮生长的现实有关。
归根结底,池影现在已经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拍摄一些主题深刻的,更有实验性质的电影。
这次参展团是八月二十几号就到了意呆利,前期一些准备工作以后,就在8月30号晚上6点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式。
《戏楼魅影》被选为开幕电影。
在主要演员走过红毯以后,池影是跟着电影节主席阿尔贝托一起进入会场的。
当时90分钟电影之后,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全场所有的观影者在沉默片刻之后,都起立鼓掌,掌声长达5分钟之久。
第二天,电影节的所有官方出版物都是头版头条报道了这部电影的。
比如像《威尼斯电影节日报》,头版整版就是《戏楼魅影》的海外版海报。这版海报的背景最上部是暗影下的徽式建筑,黛瓦白墙;中间部分是传统的戏台,上面是没有面孔的戏剧人物;而最下半部则是女一号“潘晓燕”的上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还带着厚厚的刘海,与上面的戏台融为一体。
海报的左侧是男主角“周定邦”只露出了半边身子,而右侧则是女二号“白凤英”,她穿着戏服,整个戏曲扮相,也只露出了左边身子……
所有这些人物形象,都是不完全的;与电影中上部黑白分明的徽式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一种诡异艳丽的感觉,与这部片子中的“全员恶人”的主要情节紧密结合在一起。
除了《威尼斯电影节日报》以外,其它与电影节相关的国际权威媒体,比如《综艺》、《国际影评》,还有一些意呆利的本土媒体,都纷纷统一用头版头条报道的《戏剧魅影》这场电影。
《好莱坞报道者》这种有米国背景的国际电影刊物,为了区别于其它媒体的报道,将眼光聚焦于导演池影,特约她做了一份专访,专访的题目就是《新生代电影革命者:对话华国最年轻的票房奇迹导演——池影》
威尼斯,秋日上午——当25岁的池影导演走进我们的采访间时,我们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她有着一张典型的东方人的面孔,个子不高,却非常清瘦,套着卫衣。
她甚至都可以去米国某所高中,冒充一位高中生。
偏偏如此,池影导演的第三部电影《戏楼魅影》刚刚以1.5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官,成为今年华语电影市场票房冠军,现在又在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式上,作为开幕电影与欧洲的观众见面了。
而她的第二部电影《白蛇传》目前还在米国热映,这部以华国传统神话作为故事内核的电影,为这位年轻的女导演带来了两座金球奖和一座奥斯卡金像奖。
作为华语片历史票房纪录创造者,《白蛇传》同时也杀进了今年北美地区票房前十名,目前排行第三……
池影导演的外表似乎与“商业片大导”的标签格格不入,而恰恰是这种强烈的反差,折射出华国电影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革。
PARTI:艺术与商业性的钢丝绳
Q:您的三部电影累计票房已经超过了10亿人民币,但是北美地区的影评人却总是在争论,认为你的电影是“裹着商业糖衣的艺术片”,你是怎么定义自己的创作呢?
A:其实这个问题对我而言,就像我们要在冰淇凌中分清楚糖与奶油的存在,艺术性与商业性它们早就融为一体了。
比如说我们在拍摄《白蛇传》的时候,探讨的是“人性和欲望”,但是却以非人的眼光去审视探究这一切的。
而这一部《戏楼魅影》,最开始走的是悬疑惊悚路线,可是当观众离场时,他们讨论的更多的是“人性中的恶”。
商业性不是原罪,它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听到你声音的扩音器。
Q:但是扩音器也会扭曲原声,在投资方施压的时候,你是如何坚守住自己的路线的?
A:怎么说呢?可能我比较幸运,我的投资者有时候甚至比我更强调“艺术性”,我们在拍《白蛇传》的时候,我的投资人就说“这样拍一点都不艺术,我们应该遵从人物的内心……”
当时我就跟他毫不留情地说,“如果遵从人物内心的拍法,这部片子就要PG-13了,我们的海外票房怎么办?”
这时候他才做了退缩。所以有的时候反而是我在坚守商业底线。
PARTII:华国电影的“商业化浪潮”
Q:作为导演,在这种商业化浪潮中,你感知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A:在我之前,华国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他们也有着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更多的华语电影人还在追求艺术性和教育性。
随着各种新的媒体进入普通人生活,电影在华国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我们不得不跟众多娱乐方式争夺观众。
我们想做的并不是硬性区分商业性和艺术性,我个人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华国观众回到电影院中来。
电影从诞生以来,并没有“艺术片”和“商业片”之分,这都是后人强加给它们的。而作为“第七艺术”,它是为了人类的娱乐和精神生活而存在的。
一部电影不好看,观众不愿意走进电影院去欣赏它,这都是很直观的,也是电影人的失败和耻辱。
但是随着华国商业片导演越来越多,现在电影市场已经逐渐开始回暖了,电影也重新成为华国群众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Q:这种变化的背后驱动是什么?究竟是资本驱动还是文化自觉?
A:这两者都有。
随着中国入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然面临着非华语电影的冲击。华国导演已经认识到,如果我们自己本土故事都讲不好,怎么和外来的强者竞争。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传统艺术美学与商业化电影工业的拉扯中成长起来的,小作坊终究是无法打败工业化大生产,我们必须认清这个事实,在这个浪潮中,我们首先要活下来,才能去追求更多。
PARTIII:女性凝视与产业桎梏
Q:
你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以女性的视角来构建的,这种刻意的强调会不会成为你自己的桎梏。
A:我不认为有这种疑虑,我自己是女性,我当然优先于女性的视角来讲故事,华国有一半以上的女性,整整6亿以上人口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精神后花园。
她们在工作中与男人平分秋色,而在家庭生活中则要付出的更多,即使这样,很多时候她们依然被忽视……
我作为她们当中的一员,更愿意让她们获得愉悦!
Q:但是数据显示,华国票房前十中只有你一个人是女性……
A:这只是开始,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走到人们视线中来。
其实这也确实是事实,你看,即使在好莱坞女性导演也不多。
Q:你在多种场合都强调商业性,可偏偏又在金球奖和奥斯卡中有所斩获,你是如何定义你自己的?
A:对我的定位很明确,我就是一位商业片导演,至于我的电影中艺术性有多少,从来不在我的考虑范围。我只希望能把故事讲好,我只希望我的观众能在90分钟观影过程中获得愉悦,而不是走出电影院后后悔掏了这张电影票的。
我对我自己的故事负责,我也对我的观众负责。
PARTIV:创作解剖与行业动态
Q:你的三部电影都是不同的类型,第一部是常见的好莱坞小妞片,第二部是神话特效大片,第三部又是惊悚悬疑片,你在选择题材时又是如何考虑的?
A:怎么说呢?想拍就拍了,多做不同尝试。我在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才22岁,生活有各种各样的可能,电影的题材自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尝试,
我希望去尝试去探险,去体会另一种人生。
Q:你在创作中是严格按照既定计划开始的吗?
A:当然了,这样才符合工业化流程。
(说到这里,这位导演笑了起来。)其实说我的电影是“作者电影”也非常准确,因为我的剧本是我自己写的,分镜头是自己画的,包括所有的拍摄计划以及最后的剪辑都是由我来主导的。
相对而言可能我比较幸运,我甚至比多数好莱坞导演都享有更大的权限。但是我必也必须珍视我的这种权利,用好我的这种权利
PARTV:技术狂想与人文底线。
Q:你当时拍《白蛇传》时,即使好莱坞顶级的大导演都认为,你的技术娴熟,特技也运用得非常完美。但《白蛇传》偏偏又是一个人文感非常强的电影,这中间的边界在哪里?
A:主要是看技术为什么服务?在我看来,技术是为故事服务的。如果单纯只是技术的话,故事就会被割裂成为一个个尸块。那么这种电影,即使特效效果再强,场面再大,也不会有人愿意去为它掏钱。
PARTVI:新生代的生存法则
Q:有很多青年创作者总抱怨没有机会,你的票房不败神话有什么秘籍?
A: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在电影学院毕业那一年,甚至一度都要离开这个行业了,幸好我的老师拉住了我。
后来我在这个行业里获得了很多比我年长者的呵护和支持,我很感激他们。当青年创作者抱怨他们无法获得机会的时候,可能也先要低头看看自己——我真的能把故事讲好吗?我真的能拍出一部电影吗?
在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之前,也要审视自己。这不仅仅是青年创作者,也是很多其他不同年龄段的创作者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华国国内电影市场资金不足,但是随着我们国内经济的增长,这个问题会被逐渐解决。会有越来越多的热钱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在这种行业浪潮来临之前,我们肯定要练好自己的本事
Q:对挣扎在艺术和商业之间的新人有什么建议?
A:我建议可以去一家餐厅的后厨,观察一下厨师是怎么做饭的。
一个成熟的厨师,必然知道什么时候起火,什么时候浇油,什么时候撒葱花……而在拍摄电影时,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哪个情节应该进入什么样的节奏,这都是一名导演应该非常娴熟掌握的技巧。
完成这些必修课以后,再去考虑所谓的艺术和商业……
今年下半年,我们会联合国内的一些制片商,举办一次青年影展。我们会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作者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而扩充这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新鲜血液越多,它的成长就越蓬勃,生命力就越旺盛。
第85章 影展轮到你们了……
这一次的威尼斯电影展,虽然《戏楼魅影》没有参加竞赛单元,但是池影他们回国时还是满载而归。
其中以郑志宏最为得意,《戏楼魅影》这部电影总投资才700万人民币,但单在国内就已经拿了1.5亿人民币的票房。
欧洲这边片子卖得也很火,毕竟池影现在已经名声在外——最年轻的金球奖“最佳导演”;然后作为开幕电影,《戏楼魅影》又在欧洲地区获得了最大规模的宣传,几乎各大媒体刊物都是头版头条的报道,所以这一次威尼斯之行的效果非常好,甚至日韩地区、东南亚地区的版权都同步卖出去了。
米国那边的话是华影的人在跟哥伦比亚对接,因为一直以来,双方的合作关系比较密切,他们是享有优先谈判权的,所以不管怎样,这波儿钱赚的是盆满钵满了。
无论是宏图影业还是华影集团,都很满意!
其实如果单纯是从总票房的数字来看,肯定是《白蛇传》最厉害了,单是北美地区的票房就已经达到了1.4亿美元,
东南亚、日韩以及欧洲地区的票房再加起来,更是不得了。
但是那些票房的收益,跟华谊集团以及宏图影业也压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毕竟版权都卖出去了,人家的票房再高,他们也只能干看着流口水,然后道一句:“同喜同喜,双赢双赢……”
所以单从实际收益角度来看,《戏楼魅影》反而是池影三部电影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部影片,真正是闷声挣大钱!
池影毫无疑问已经成了华国当下最挣钱的导演了。
他们回国的时候,已经是9月中旬了。
陈大导的《楚汉传奇》已经拍摄完毕,开始大规模宣传,为下一步大规模上映做准备。
从各个渠道投放的不同版本和长度的预告片来看,果然是场面很大,噱头满满。
无论是大规模场战争场景的片段,还是各个演员之间相互的交锋,真的是非常吸引人。而且投放广度更是令人咋舌,池影几乎是一下飞机就能看到这种预告片,无时无处不在,比起当时《白蛇传》的广告投放,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池影仔细看过以后,有点不妙的感觉。
前世并没有这部影片,但是池影现在已经是成熟的电影人了。通过与宋琳他们的交流以及一些行业流出来的信息,她甚至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这些预告片就已经把全片最精华的部分截出去来了?毕竟《楚汉传奇》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历史故事,大体的故事走向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
从预告片来看,各个经典场景都有截取,包括“破釜沉舟”、“垓下之战”这些经典战役都有展现,这就有点提前高潮的感觉了。
不过,这些跟她都没有关系的。
压力都在陈大导那边,吴天成更是卯足了劲的在那儿投放宣传,各种各样的手段都使上来了。
池影作为不相干的闲杂人等,纯粹是在那儿吃瓜看戏,反正她后半年已经没啥拍摄任务,要歇着了。
而且韩主任告诉池影,她很快就要升官了。
中心之前已经向电影局提了申请,要在内部人员中提一个副科。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事儿就是为池影准备的。
但是电影局那边的一直不肯给个明话儿,就那么拖着,或者是要“再讨论讨论”之
类的。
雷大佬和韩主任为这事,还去了电影局好几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