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2 / 2)

《折霄》开播三天,网播和上星热度都节节升高,且吐槽区的负面评价相对来说较少。

吐槽区从来不是一言堂,只是大up的评价更有力量。

大up发言,再加上大数据会给人推相同内容,看一部剧的评价就全是好评或差评了。

由于大多数的up们吐槽都有理有据,不是硬黑,所以有时剧没出圈,吐槽先出圈了。

有些播放成绩还不错的大热剧,上网一看被喷到一文不值,怀疑人生,也是常有的事。

《折霄》是近年来少见的,播放量和风评成正比的作品。

虽然吐槽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没有,但总体来说评价不错。

其中樊朝这个角色,无疑是前期讨论度的焦点之一。

等今晚的第六集播出后,樊朝甚至可以说是《折霄》第二季里,最引人瞩目的高光。

他的成功,并非源于戏份的多寡,而在于角色的完整度、弧光以及演员表演的说服力。

吐槽区up加班的同时,剪辑区up也是,营销号来凑热闹,甚至还有分析整容的博主。

《屎里淘金?是的,内娱小生的天,终于天亮了一块》

《樊朝才是真的误闯天家,天龙人play的一环》

《折霄演员颜值分析:樊朝究竟“神”在哪里?》

《流量打戏过山车》

《任何AI换脸都比不过原主的一位,也是从爱豆转型演员最成功的00生演员》

《我愿称之为导演/造型师/美术老师的炫技之作》

《樊朝丨月照林丨【朝花夕拾,佛不渡我】》

……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讨论点。

单是第六集末尾,飞箫的殉主就赚够了眼泪,樊朝和飞箫的几次互动,都能剪出花来。

一炮而红。

用一个出场仅六集的角色,总时长大约39分钟的配角,将他演员的这一新身份落地。

以往,大众提到月照林,是“顶级爱豆”、是“内娱顶流”。

但之后,这些前缀旁,必然会加上沉甸甸的两个字——“会演”,会演戏的年轻演员。

被用烂了的“未来可期”,放在他身上也无比合适。

这种认可,体现在多方面。

往近了说,月照林的粉丝群体中,涌入了大量,因为他演绎的樊朝而入坑的角色粉。

这些人里可能原本并不关注或对爱豆文化不感兴趣,纯粹是被“樊朝”这个角色吸引。

还有大众印象的刷新。

观众永远愿意为真正打动人的表演买单,无论出演者的出身是“偶像”,还是“科班”。

有一个能被记住的、立体的角色代表,对于广泛的普通观众而言,这是新的记忆点。

这比任何营销通稿,都更有力且有效地扭转了大众对“爱豆演戏水土不服”的刻板印象。

往远了说,商务邀请变得更多,公司收到的剧本邀约种类也多了。

以往递给他的剧本,多是看中粉丝基数,角色设定往往是带感的,小说改的古装剧。

《折霄》爆了以后,其中古装剧本更多了,但也不乏正剧、谍战片,文艺片的角色。

这些本子里,就有要演技来撑起剧本的复杂人设。

片方看见了月照林的潜力——

一个演技经过大众严苛检验、自带庞大体量粉丝、形象正面且极具可塑性的年轻演员。

没有短板,全是优势。在当下的市场里,凤毛麟角。

以往,片方找流量演员当主演,图的是热度和招商,但常常要承担“演技争议”的风险;

找实力派演员,保证了口碑,却又可能面临“市场号召力”的担忧。

两者永远不可两全。

月照林凭借“樊朝”一角,似乎打破了这道二边对立的壁垒。

一个罕见的、能将商业价值与演技口碑结合在一起的载体。

怎么会不争?

而月照林的下一个即将播出的角色,也成了瞩目的焦点。

他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某种程度上也像一次再检验。

如果再爆一次……内娱小生的格局将彻底改变,以他为首领跑。

这种“众星捧月”的局面,无疑将星穹推向了幸福的烦恼里。

因为下一次亮相,必将被放在放大镜下与“樊朝”进行全方位比较,一定要慎之又慎。

持平,超越,还是不及?避免“高开低走”,将是他接下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压力空前地变大,前景也前所未有地广阔。

但无论如何,月照林已经用“演员”的身份在内娱版图上插了一面鲜明而耀眼的旗帜。

足以照亮一段全新的征程。

·

这次月照林的成功,与其说是“运气”,不如说是一次精准的“天时地利人和”。

合适的角色(樊朝)、恰当的时机(折霄的高关注度)、演员(演技)共同作用的结果。

“啧。”

周冉还在拍《微生栋》,进组都要两年了,破电影还没拍完,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他本就不耐,又因为樊朝大爆的弯道超车而心烦,刻意让自己上网时忽略对方的消息。

但拦不住消息蹦他脸上,圈里狗仔又有要爆料xx塌房了,是个大瓜。

料君还点名,和月照林有关。

他“蹭”地一下坐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掉落红包,求营养液——

ps:

今天的第一更来了!

pps:

今天这章结束得比昨天早,感觉凌晨过一点应该可以发出去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