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憋着一口气的翻身仗,结果只是翻了个身。人家是大获全胜,周冉这算大获全败。
周冉内娱百草枯的人设也是稳——一方有难,八方嘲笑。
周冉输了就算了,还输得搞笑,落井下石的好机会啊。
曾经和周冉对上,被恶心得最严重的几家,居霖和梅嘉歆家都开始抽奖了,就是高兴。
不是金声公司养的营销号也高兴,忙着吃周难财。
不高兴的只有一家。
周冉破防得明显。
私下里发脾气还不够,翌日又对粉丝挂脸了。
粉丝在保镖拉的人圈外面递礼物,周冉就当没看见,还用肩膀撞对方伸出来的手臂。
线下的粉丝不免失落,发在微博上抱怨了一句。
甚至没带大名,就被“网暴”了。
“在这个最艰难的时间里对他这么苛刻,你有心吗?”
“孟威一直逮着冉妹吃流量,对他一点都不好,他已经很苦了,结果粉丝转头就在微博上质疑他的真心……”
“大姐能看场合吗,他在高校拍戏,校门口送礼物就很不合适了,他收了不是变相鼓励吗?”
“看你主页的晒单就买了几百块,凭什么对他要求这么多?”
“你知不知道你的微博一被营销号搬运,冉妹就会被扣上‘对粉丝不真诚’的帽子审判了?”
纷涌而来的指责让那个粉丝懵了,手抖着把微博删了。
又赶紧发了一条微博,说她没有那个意思。
她失落是知道周冉去那个高校拍戏,特意赶去送礼的,结果还被撞了下手臂,就蒙了。
道歉一出,同担还是不买账,追着她“杀”。
这个粉丝心理承受能力弱,被喷得受不了,直接销号了。
其实这件事里,周冉的粉群就是在“恃强凌弱”。
多吸不理智粉,且不断植入“我家是内娱第一顶流”人设的后果,就是粉群面子大过天。
追的是周冉,也是“正主以及我”吊打内娱的虚荣心。
一直被压着打就受不了。
——在月照林那里赢不了,总得有出口发泄吧?
所以抱怨正主的粉丝就成了可以被随意捏的软柿子。
接着,孟威也被扫射了。
有粉丝直接@孟威,或者去他微博留言——
【孟导扑了多少部电影,周冉是他求来救场的还不珍惜,祝新电影再扑,姐不兜底了】
这种大导都不是自己运营微博,骂了他又不知道,但粉群能以此立人设,外加稳定军心。
发泄一通是爽了。
但——
孟威点赞了一个影视博主在7.5发的“月照林拒演微生栋很可惜,他比那谁更适合大荧幕”。
点赞会显示在微博首页,所以一眼就看见了。
虽然孟威删得也很快,但果不其然地,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月照林又莫名其妙地被牵连。
·
看见热搜时的月照林在等化妆,嘴角向下,挑眉轻嗤:“这孟导,把我当枪使。”
孟威这个人才华是有,但也不是什么好人。
和所有功成名就的男人一样,抛妻弃子后有了新欢,然后被资本裹挟就开始乱拍电影。
再到松口让周冉担任主演,唯一一点艺术操守都没了。
他对孟威没什么大导滤镜,不过这波操作也是够恶。
傅寻瑛给他递了咖啡,直接啧了一声:“逮着你一只羊薅,见缝插针宣传他的新电影。”
吃相难看。
但月照林又不是想蹭就蹭,想用就用的工具。
他很贵。
如今孟威不是光棍,他有“合作”的公司,华娱文化影业。
傅寻瑛得了消息:星穹笃定《微生栋》之后也离不开月照林,主动去和华娱文化接触。
说去讨债也行,谈合作也行,总得捞点好处。
华娱文化的体量不小,大小荧幕都出过精品。虽然现在的饼不一定好吃,但不能不咬。
月照林喝了一口咖啡,僵住半秒,他艰难地咽了下去。
“…你买的?”
傅寻瑛:“那不是,小昼买的新品,甜橙美式。”
月照林默默放下。
甜橙?苦橙美式还差不多,而且酸、苦,涩,难喝出了新高度。
苦味从舌根泛上来,月照林的嘴角微微抽搐,捂住额头。
傅寻瑛一呆:“喂……”
月照林:宕机.JPG
好不容易才缓过来。
月照林味觉挺强的了,可以忍受没熟的菜味、也吃原味水煮鸡胸,但苦是另一种阈值。
本来还有点困,一口下去药到病除,精神百倍。
等一下,咖啡难喝归难喝,他好像找到了一种让自己睡不醒时强制开机的“解药”。
傅寻瑛:“……”
哥们,你知道你很可怕吗?
传说中的#内娱唯一伪人塑,人设稳得离奇了。
·
专辑破纪录的喜意逐渐散去,临近出道发布会以及mv释出的时间要来了。
曜团的氛围很紧张,所有人都瘦了一圈。
不但有兼顾练舞和外务的压力,还有出道后能不能吸粉的压力。
观众没有义务,也没有兴趣,等待一个爱豆在舞台上缓慢进步。
选秀团的生命也就两年,出道夜是关键点,出道后的第一次舞台也是。
出道夜已成定局,就要争取在首专舞台上“显露锋芒”。
所以不管曜团内部的人心齐不齐,群舞是挺齐的。
都憋着一口气,跳舞艳压除了月照林以外的队友。
不过这种竞争也分等级。
楚礼、陈吴,岑炽,这种综合能力强的是【优秀】梯队,其余的另外算【良好】。
谈深则是游离于两队之外的唯一【合格】,但把他丢团里也能跟上,不拖后腿。
发布会越近,练习室熄灯越晚。
·
很快,到了发布会当日。
这次选的场地不大,媒体还占了最前的区域位置。
但场子小有小的好处,不像演唱会离得远就看不见人。
没买着门票的也不失望,绿果平台有全程直播。
一小时后,观众入场。
能够容纳三千人的演播厅,比选秀公演的舞台更大,却让人回想起那时的舞台。
身份不同了——追过节目的都不禁生出感慨。
舞台比公演的大,演出也从几组变成了一组,不变的是粉丝构成。
入场后,大屏上就开始播放赞助广告,和释出过的专辑预热片段。
大屏幕上适时切出曜团九人的特写镜头,每一张脸孔的出现都引发一轮新的声浪峰值。
最后定格在《朔》的九人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