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2 / 2)

夕阳下,整个纳木错变成一块巨大的、流动的琥珀。

导演和摄影师调整着角度,将全身穿着新系列冲锋衣的月照林完美嵌入这幅神造画卷。

月照林站定在导演指定的位置,踩着冰凉的碎石,身后是沉静的灵湖。

导演指导动作:“月老师,抬头挺胸、撑开双手。”

“好。”

镜头里,月照林的身形被夕阳勾勒出一道耀眼的金边。

因为每天都在练舞,所以动作一点不僵,舒展而充满力量感,如同拥抱这片燃烧的天地。

“棒极了,月老师再仰一仰头,对,出深呼吸的动作!”

月照林依言仰起头,风毫无顾忌地卷起他的碎发。

冲锋衣的现代科技,与这里的原始壮美,形成了极具冲击力的和谐。

像是一个试图丈量天地、拥抱世界的人一样。

“保持住!”

导演紧盯着监视器,无人机一边绕着他,一边升空。

画面里,月照林维持着那个姿势,风更烈了,发丝凌乱地拂过他的唇。

这份“乱”,反而赋予了他一种肆意生长的野性生命力。

冲锋衣真的很配。

因为相对硬挺的材质,衣服巍然不动,仿佛那“风暴”,不过是拂过山峦湖面的微弱气流。

远处的土屋,代拍的镜头也被这画面攫住了:“光太暗了,也有点糊,但应该能卖出去。”

谁叫月照林火呢?代拍都追着到西藏里来了。

不但有人买,而且这种“独家照片”涉及没公开的商务,比公开行程卖得更贵。

翌日。

拍摄团队再来拍日出,拍完以后,还多留了一会拍雪山风景。

毕竟是公开景区,除了代拍,也有旅客注意到了那一群人。

抖音默默地多了几条同城,文案:“是哪个明星?”

配图是几张糊得看不清人脸,被助理用黑伞挡得严实的照片,还有他上车离开的照片。

本地人不咋关注内娱也不追星,回复寥寥无几。

原本无人在意,然后有一位神人发了一条评论。

【算了下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应该是月照林】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是一种腿身比量化的指标,常用于韩娱。

月照林的身材几乎是内娱独一档,所以也只有他。

大数据很奇妙,潮汐就这么奇妙地被推流了。

?!

啊啊啊啊啊!

·

同时,宣告收工的一行人,正不停蹄地赶往机场,踏上回程。

饶梦星也看见了抖音上的路透,幸好——虽然行踪暴露了,但拍什么广告没暴露。

也不是暴露就得赔钱,而是品牌宣传有自己的节奏,最好不要打乱。

飞机冲破云层,舷窗外是刺目的阳光和翻滚的云海。

七个小时后,飞机平稳降落在浦东机场。

那一封在纳木错夕阳下最终定稿的信,已经被他发在了微博上。

也许是他文笔不够好,也许是肉麻了一点……

总之他掩耳盗铃一样没看回复,说不上来的理由。

“照林?”

月照林回神。

突然听见耳边是一种熟悉的、细密的沙声——下雨了。

雨势不大,细密的雨点密集地敲打着廊桥,发出清脆的声响。

月照林走了VIP通道,公司安排的车早已在出口等候。

“照林——”

远处,站姐的叫声和咔嚓声同时传入他的耳朵。

月照林下意识地挥手。

远处,隔着一条车道和绿化带,朦胧的雨幕中聚集着一小群人。

都是看见了抖音上的消息,知道他要飞回来,就来机场蹲守的潮汐。

她们或撑着伞,或穿着蓝色雨衣,像一片蘑菇。

月照林:“栾哥,去那边绕一圈,车速慢一点。”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急切。

司机不敢再多说,迅速开车过去,放慢车速。

月照林按下了车窗,雨势不知何时变得很大,冰冷的、带着雨水腥气的风灌了进来。

“月照林!”

“啊!”

粉丝们惊呼,她们也没想到他会以这种方式出现,被雨淋的不悦瞬间消失,转而狂喜。

月照林提高音量,声音穿透雨幕,清晰传到每个人耳边:“雨下大了,都回家,小心感冒——”

雨滴落在他打湿了睫毛,在他脸上凝成小水珠。

·

【给潮汐的一封信:

写这封信的第一句,我本想惯性地感谢潮汐,感谢爱着我的人,承诺接下来会更加努力,这样才能匹配大家给予我的爱意……

可我又想,这些话说过不止一遍,似乎有些单薄。

想找出更真挚的词句,笔尖悬在纸上,试图在脑袋里凝练,却还是不知道该怎样落笔。

我看着日落,周边安静得只余下风声,我不禁想:

那份盘桓在心底、难以用“感谢”二字概括的感觉,是什么?

也许……

是“知道你们在”的安定感。

像在黑夜里看见前方亮着一盏灯,灯下站着熟悉的人,正朝我挥手的暖意。

是你们,用热爱和信任,为我点亮了“光”。

谢谢你们,让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永远不必担心身后黑暗。

这份光,是我的底气。

希望在以后的相遇里,我也能将它传递回去一点点,哪怕只是微弱的星火,也能在某个瞬间,让你们也感到相同的底气和温暖。

落款:(简笔画月亮)】

作者有话要说:

来晚了,白天加班,多加一点红包——

ps:

这一封信是手写哒,虽然月亮的字只能说是端正(。)小时候没上过练字兴趣班,但他还是觉得手写更能传达感情。

以真心换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