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电报(1 / 2)

沪市

温念睡饱了觉,在床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昨夜睡得可真舒服啊。

洗漱完毕,在衣柜里随便扒拉出一件衣服。

反正今天她不准备出门。

昨天傅砚声带回来,一些苏市的糕点。

今天她准备,跟卫英一起研究一下。

点心这种东西,要经常推陈出新。

时不时地换个口味。

不然,时间久了,再好吃的点心,也会腻味的。

下了楼,卫英已经把饭菜做好了。

温念见状,也去搭了一把手。

天天饭来张口的,也怪不好意思的。

卫英现在连她的房租,都不收了。

温念想把铺子里的分红,多分给她一些。

卫英也一口拒绝了。

温念也没强求。

她准备下半年,在外滩那边。

正式的开一家糕点铺子。

找几个有潜力的学徒,交给卫英带。

不管是这个铺子也好,其余的铺子也罢。

温念都准备,全权交给卫英管理。

到时候,多给她点分红就是了。

跟她接触了这么久。

卫英不光是手艺好,管理上也是一把好手。

如果只是把她的精力,单纯的耗费在做点心上。

着实浪费了她的才能。

况且,卫英年纪也越来越大。

做点心耗时费力。

时日久了,也是吃不消的。

不如早点把卫英解放出来。

把她放在更合适的位置上。

她们的点心之所以味道独特。

一是因为卫英的手艺。

还有就是她的灵乳液。

这才是她最大的底牌。

所以,温念不怕任何人来偷师学艺。

她家点心的味道。

谁也无法完全百分之百的复制。

这一点,温念从不担心。

自从上面颁布了,关于城镇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

处于改革前沿的沪市。

就迅速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

大街小巷里,弄堂口,越来越多的小摊,杂货铺。

遍地开花。

虽然大宗商品,生产资料的大规模生产,还在禁止。

但像是修理,商品零售,餐饮类的民生服务业。

这些基本已经不再限制,完全放开了。

温念觉得,要及时把握住这个机会。

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在外滩那边,正式的开上一家。

专属于自已的点心铺子。

这样,才能快速的积累财富。

这里的铺子,规模太小。

虽然生意不错。

但每天的流水还是有限。

她的钱包是鼓鼓的。

吃喝玩乐足够了。

但要是遇上大事,那点钱就不够看了。

还是得把生意做大做强。

过上几年,沪市住房制度,开始改革的时候。

她也有了一些积蓄,正好能在这里,囤上几套房。

至少,温念要先把,在现世住的那个地方,都给买下来。

就算以后不去住,也当留个念想。

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可是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

今天的气温再创新高。

卫英索性做了一盆,筋道的碱水面。

炎热的夏季,铺上一碗凉面。

上面码上豆芽,黄瓜丝,鸡丝,火腿丝。

再浇上酱汁。

撒上花生碎跟葱花。

再挖上一大勺子,温念之前做好的肉酱。

拌上一拌,那滋味,绝对鲜香嫩滑,清凉酸爽。

于晓燕一口气干了三大海碗。

温念瞄了眼她平坦的小腹。

咂了咂舌。

这干饭的速度,跟陆寒铮有的一拼。

也不知道这一大堆面条,被她吞到哪里去了。

干吃不长肉。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