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杨枚的反应来看,她显然也是知情者。
“杨主任怎么不说话?”
“我……我不知道。”
“不知道?”
宋观潮呵呵道:“看来我这个通池区区长的身份,在朱江区分局,不是很管用。
那这样吧,我请纪委的同志过来和你聊聊,怎么样?”
杨枚脸色更白了:“不,不……我……这是真的。”
“说说吧,抓了几个人。”
“七个。”
“人在哪里?”
“在看守所。”
“抓了多久?”
“我……不记得了。”
“接警出警记录、转移交看守所记录,都是由你这个部门负责。
你说你不记得?”
“工作量太大,而且都是录入系统里的。”
“那就去把相关的信息调出来。”
“好,我这就去。”
“你在这里坐着,打电话,让下面的人去调出来。”
“好。”
杨枚知道这件事情瞒不住,只能按照宋观潮的要求去做。
相关信息很快被送过来。
宋观潮和石队长,人手一份,仔细查阅。
一共七个人,最早的一个,是在一年之前。
此人四十八岁,是杜江市下面一个村子的村民。
他和女儿失联超过三个月,曾联系过女儿所在大学,也就是陵江师范大学,但并未得到有用信息。
于是亲自来到陵江,并在朱江区报案,随后来到分局做笔录。
做完笔录之后,警方以“寻衅滋事”
将其拘留关押,直至今天。
另外几个人,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石队长脸色阴沉的可怕。
他放下文件,将纸笔丢过去:“把所有知情并参与的警察名字,写下来。”
几分钟后,他看着名单上的名字,火气又升了几分。
参与的警察,竟然足足有12人!
这哪里是警察局,简直就是匪窝!
石队长很想立刻下令,把他们都抓起来。
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人太多了。
而且这些都是一线的民警,都是有配枪的。
贸然抓人,很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得叫增援!
他看向宋观潮:“得调点人过来。”
宋观潮嗯道:“我来调。”
警局这边,他能信任的不多。
但还好,还有梁皓。
“喂,梁市长,花园区分局的马局长,是你的人吗?”
他没有避着人,当着几人的面就直接问。
“是,怎么了?”
“是就行,你让他带点人来朱江分局。”
宋观潮把这边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梁皓惊了一下。
竟然要抓这么多人!
难怪要从其他区调人。
“行,我来联系,等下我亲自带人过去,到了打你电话。”
挂了电话,宋观潮道:“不能直接抓人,得想个办法把他们喊出来。”
如果只是抓一两个人,问题不大。
但人太多,而且都有配枪,风险就很大。
虽说大多数人被抓时,都会选择配合。
但也有人会做出比较冲动的举动。
只要有一个人冲动,就可能引发很严重的后果。
必须得想办法消除这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