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帝毕竟是做了多年帝王的人,这会儿冷静下来,吩咐到:“召百官进宫”。
半个时辰后,大臣们陆陆续续赶到太极殿内,有几位还带着轻伤,即便如此,殿内官员也只剩从前的一多半而已。
靖远帝虽已熬过危险期,身体毕竟损伤很大,且口齿不甚清晰。是以只是靠坐在龙椅上,由小内侍宣读圣旨。
第一道圣旨,侧立九皇子李景绎为太子,并亲政。李太傅、沈将军共同辅佐监国。
第二道圣旨,追讨三皇子李景绚杀父弑兄、残害大臣、结党营私、祸乱朝纲等各项罪名。并免除恒熙郡王、胡将军,刘侍郎、赵尚书、杨御史、内侍省大夫、江太傅、张全水、吴世成等一众官员的职务,一并追讨罪责。
至于调整新官员事宜则全权交给太子了,靖远帝彻底放权,休养身体。
三日后,三皇子一方退至渭河南岸,自立为王,称瑞鸿帝。全国总共36个州郡,渭河南岸,包含三皇子封地在内的,竟然归顺了13个州郡。
三皇子自京都撤出时,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途百姓生灵涂炭,不少流民逃窜,京都周边乱作一团。九皇子一方在整军准备讨伐三皇子的同时,匀出人手调度各方,开仓放粮,安抚民众。
战乱(一)
第六十六章战乱(一)
京中这边,肖贺瑞留守京中,护卫安全。太子亲征和舅舅沈桐沅一起讨伐李景绚。
北恒城将军府这边,沈星熠这边在段悦然一行人走后,除了对外宣称女主人身体不适,府门紧闭外,看似一切照旧,将军府这些核心人员却都是外松内紧。直到了第三日,竟有黑衣人夜探将军府,想要在井水中投毒,好在府中警醒,并未成功,可惜都是死士,也未能抓到活口,此后府中更是谨慎。不过两日,沈星熠发现北恒城内冒出许多生面孔,原以为是三皇子或者五皇子那边派来的探子,手下人调查一番却发现除了几名三皇子的人,更多的是申木国探子。沈星熠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有着十分敏锐的洞察力。虽然近日和京中断了联系,但也感觉出京中应是出了大事,且京中某方势力应是和敌国政要达成了某些约定。当即调来心腹的将领,拿出地形图,分析形势。而后的第七日,己方先遣部队和敌方先遣部队交了手,两方军队陆续爆发了几场小规模战斗后,敌方军队开始大规模压境,两军彻底开战。开战后的第二天,沈星熠也终于收到了九皇子密信,得知三皇子自立为皇,占领渭河以南。猜测申木国内应是与李景绚达成了协议,此刻开战,牵制兵力,让他不能支援景绎。好在京中有父亲和肖将军,他也不甚担心。稳扎稳打和敌军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