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是赵王。
扶澈这位公子,在整个帝国的权力格局当中,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存在。
毕竟手握十万兰台虎贲,再加上公子的身份。
或许在许多小说当中,以为掌握这样的力量时,面对任何政敌只要大军出动,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就行了。
对于这样的想法,扶澈(作者)只想说——一派胡言!
如果真的那样做了,对于扶澈来说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从古至今,军队的调动一直都是极为严格和敏感的事情。
领兵大将,非战时出征,对于麾下军队并没有专擅之权。
百骑以上不见虎符不出,大将要是能随便调动军队的话,那还要虎符做什么?
不然掌兵大将随时可以发动叛乱。
当年安史之乱,很大原因便是因为守边大将军政一把抓,军队大权朝廷完全下放到了守边大将手中。
长时间以来,边军只闻主帅,不识皇帝。
这才有了安禄山起兵的现实基础。
所以很多人的确是将很多事情给想的太简单了。
大将私自调动军队,是大忌。
一旦扶澈那样做了,这种直接违背大秦律法的事情,就算是自家老爹都不一定能保得住自己。
而现在扶澈已经成为赵王。
在整个燕赵之地,扶澈说一不二,反倒是让他少了许多掣肘。
能够全心全意的来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午后的庭院之中。
微风和煦。
缓缓的箫曲吹奏出美妙的音符。
少司命一身紫色霓裳,跪坐在小亭之中,缓缓的吹奏着。
庭院之内,茶香四溢。
这个午后对于二人来说,注定是惬意的。
而此时的扶澈,手持八服。
在庭院之中,仗剑而动。
相比于这份惬意,他倒是非常的煞风景。
伴随那刚猛迅捷的剑招一起的是森然的杀气和战场之上锻就的威势。
这种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东西,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掩藏的。
现在想来,当日扶苏在进入小圣贤庄的藏书楼之前,反倒是应该让扶澈和六剑奴一起在外面候着。
因为扶澈的杀气相比于六剑奴,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连这原本温暖和煦的庭院之内,也是多了几分寒意。
煞风景……
是真的煞风景。
一向喜静的少司命却是全然没有在意。
一边吹奏手中的玉箫,而目光却是始终跟随者扶澈的身姿。
眼神之中似乎带着幸福的笑意。
从成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日。
虽然说二人以前没羞没臊的日子,其实对于少司命来说已经习惯了。
可这几日反倒是逐渐平淡了下来。
一夜七次……
虽然听上去很厉害。
可终究是心疼丈夫。
少司命也明白,扶澈并非只有自己,更是燕赵的王。
督促丈夫好好休息,勤于国事才是更加重要的。
而绝非留恋夫人床笫。
任何爱情,都会逐渐趋于平淡。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逐渐也将不复存在,而会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