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年上型(1 / 1)

回到家里,秦京茹正在打扫卫生,见丈夫回来忙迎上来: “大茂,怎么样,我能一块去吗?” 这丫头小脸泛红,满脸的期待之色,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丈夫。 看来她是真的挺期待这次旅行。 从古代一直到改开前,绝大多数农民都不会离开居住地,去往太远的地方。 井底的小青蛙不甘寂寞,想去看看外边广阔的天地。 “没多睡一会?你这次可能去不成了,等我回来吧,回来一准带你出去,咱们去魔都、苏杭、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看看。” “我今天就给你弄个招待所临时工的工作证,我出去了,你就和你姐一起上班去,省的天天在家没事做。” 秦京茹大失所望,能上班领工资固然是好事,但一想到要和丈夫分开三个月就蔫了。 对此许大茂也没办法,给了希望又让希望破灭,的确有点残忍。 “我看看那几个孩子制定的路线。” 打开文件袋,把里面的东西都倒在餐桌上。 袋子里边是一张华夏全国地图,一张全国铁路分布图,还有一张信纸。 秦京茹从来没见过全国地图和铁路图,稀罕的不行,立马摊开仔细观摩。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地名,很多字她都不认识。 许大茂帮她找到燕京的位置便不再管她,专心看信纸。 只见最上边写着:队名暂定为燕京市雄关漫道远征队。 下边是行军路线计划,写着、火车路线、沿途要经过的大城市和一些主要目的地。 对照地图看完这个所谓的计划,再拿尺子量了一下大概距离,许大只觉一阵无语。 “这些孩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免费火车不坐,非要腿着,也不怕把腿给磨没了。” 这个所谓远征队的成员是真的有些异想天开。 在外奔波三个月,跨越冀、豫、鄂、湘、赣、黔、川、陕八省,步行距离接近3000公里。 刨去休整和参观的时间,平均每天要走40公里左右。 难怪徐部长说这个计划不合理呢,他是从漫漫长征路上走过来的,深知连续行军的艰苦。 这些孩子怕是觉着红一方面军平均每天能走34公里,还要经常作战,就认为“我上我也行”。 真要按这个计划强行坚持的话,或许勉强可以走完,但走完膝盖就得废掉。 再说许大茂也不可能花三个月的时间去搞串联。 娄晓娥是11月上旬的预产期,最迟10月31号就得到香江,总得留点提前量。 而今天已经9月2号了,看来这计划得大改。 秦京茹问清楚状况,立马如同发现了新天地一样,兴奋得不行,吵吵着非要丈夫把路线画出来。 “看这干嘛?这计划不靠谱,要真按这路线的话,我也甭去了。” “哎呀,你就画给我看看呗,画完再擦,我去借铅笔。” 秦京茹兴冲冲跑去秦家拿了铅笔和橡皮擦回来。 许大茂接笔,开始边画边讲。 “你看啊,按他们的计划就是从京广线到株州,株州是浙赣线的,从株州到南菖,然后腿到芮金。” “芮金是红军长征的,从芮金腿到井岗山,然后腿着去红太阳的故乡韶山,然后一直腿到尊义,再腿到延安,最后腿到西安,从那里搭火车回燕京。” 许大茂在地图上花了一个大大的圈。 秦京茹被一堆“腿”给惊呆了,看着这个地图上的大圈结结巴巴道:“这这得多远啊,这么远的路都用腿的?” “是啊,全程得5000多里地呢,要不说这些干部子弟不知天高地厚,都是些生瓜蛋子在那纸上谈兵。要我去可以,路线得改,不然我可不伺候。” 秦京茹也是心里打鼓,她还以为大部分路程都是坐火车呢。 虽然觉得自己可以吃苦,也想和丈夫一起“出门见世面”,可要腿5000多里地,她觉得有点虚。 许大茂见媳妇两眼发直,好像被吓着了,忙温声安慰。 “说了这计划得改,你别担心。我得上班去了,地图和铁路图我拿去厂里研究研究。” 许大茂找出户口本和媳妇的一寸照片,出门上班。 来到厂里已经8点半,算迟到了,不过也没人管他。 许大茂之所以想出去,还有个原因就是接待站的接待人数马上就会暴增,可以预见未来三个月会烦不胜烦。 那就干脆甩了这担子,让别人操心去。 来到李主任的办公室,没成想他已经知道了这事。 “小许啊,你来的正好,我正想让孙秘书去找你呢,陈秘书刚才已经给我打过电话了,咱们厂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去串联的,你们夫妻可算是开了先例……” “这可是大好事,对轧钢厂也是一次很有力的宣传,反映了咱们厂职工积极参加g、不怕艰苦和大无畏的精神,也反映了……” “所以呢,就算没有徐副主任打招呼,咱们也得给你一路开绿灯。” 许大茂还没开口,李主任就嘚吧嘚了一大堆,前前后后说了得有五分钟,把对上级的巴结发挥到了极致。 这李怀德居然这么上道,仔细想想,自从开年以来,自己要做的每件事他都支持,从来没有扯过后腿。 完全是神队友,都有点不忍心对他下手了。 这李怀德现在差不多40岁,尤凤霞就算15,隔了25岁,这货完全是老牛吃嫩草啊。 尤凤霞你就不用惦记了,以后你的归宿不是西天就是大牢。 既然那小丫头:()四合院之拒绝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