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的脸上一块黑一块白,不好意思地道:“婢子是因为黄相公来了,想到把坑下的暧灶点上,那知道煤太湿了,好久才燃看。”
说着又给黄衫客与贾仙儿行了礼,李益笑道:“贾大姊,你刚好问为什么床要这么高,这就是答案。”
贾仙儿道:“原来这下面还有暖灶。”
黄衫客笑道:“中原天气不比江南,半夜里冷起来冻得死人,暖灶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儿不比舍下,以糠壳为薪慢慢煨着,都是在床下起了石灶,燃煤为灰,烧热了石块,再隔着一段空间,把热气慢慢透上来,所以床一定要架得高一点,才不会为热气薰坏。”
贾仙儿弯腰到床下看了一遍,才咋舌道:“富贵人家真是幸福,我对北边的什么都习惯,就是暖灶不敢领教,到了半夜里,坑底的砖块烤得火热,睡在上面又乾又燥,喉咙里直冒火,像这样才叫考究,有温气而无火气,满室生春而不见一点烟气,对了!这烟通到那里去了。”
浣纱道:“有砖砌的烟囱一直通向屋外,再以茅竹凿空了,一直引到空旷处,随风吹散,管子接出去有好几十丈呢,这是夫人设计的,她怕落尘掉在园子里会损坏花木。”
贾仙儿看看浣纱一脸的黑灰,不禁歉然道:“麻烦你了!浣纱,其实你不必费事的,我们都练过功夫,就是在雪地里冻上一夜也不会感到冷。”
浣纱笑道:“不麻烦,这是应该的,爷跟小姐受二位的照顾太多了,一直在念着无法报答二位,难得二位来,总不能让二位睡冷坑。”
贾仙儿笑道:“对了!浣纱,我给你带了好东西来。”
她打开自己带来的包袱,取出一个小锦盒递了给她,笑着道:“你猜猜看是什么?猜着了算你本事大。”
那是个很精致的镂银长方盒,浣纱连忙在衣襟上擦擦手,拿着盒子摇了一摇,里面是一条长长的硬物,她不禁愕然道:“好像是饰物。”
贾仙儿道:“这是个首饰盒子,当然装的是饰物,我要你猜是什么饰物。”
浣纱偏着头,沉思片刻才道:“照大小跟长短看来,一定是枝簪发的金钗。”
贾仙儿笑笑道:“虽不中亦不远矣,里面的确是枝发钗,年纪轻轻的女孩子,戴了枝金钗有多难看!”
浣纱道:“那一定是玉钗了,糟糕!被我那一阵摇动,不要弄断了,那才可惜呢。”
贾仙儿笑道:“要是能弄断,那还有什么稀奇的,你放心好了,我已经试过了,拿着往地下摔都摔不断。”
浣纱吃惊道:“有这么坚硬的玉吗?那不是跟我们小姐的紫玉钗一样珍贵了?”
贾仙儿道:“如果不是那样珍贵,我也不敢送给你了。拿出来看看吧,准保会吓你一大跳。”
浣纱打开了盒带,果真怔住了,不单是她,连霍小玉也怔住了,那是一枝玉钗,不折不扣的紫玉钗。
霍小玉忙从自己头上取下了紫玉钗,两枝玉钗放在一起比了一比,居然完全一样,不仅是色泽相同。而且长短粗细大小完全相同。
她惊问道:“贾大姊,你从那儿得到这枝钗的?”
贾仙儿道:“我到洞庭湖畔去赈灾,归程上在一处山道中遇见一伙强徒,打劫一对夫妇,我杀退那伙盗贼,可是那女的己经死了,男的为谢我救命之恩,把这枝玉钗送给我,我本来不想接受的,可是我看见这枝玉钗,跟小玉妹头上戴的那枝完全一样,想到送给浣纱倒不错,刚好让你们配成对,于是就收了下来。”
霍小玉忙问道:“那对夫妇叫什么名字。”
“男的叫秦兴,女的却没问,看来这对夫妇也不怎么相称,女的比男的还大上十来岁,长得粗眉大眼,男的倒很俊俏,不过二十来岁的样子。”
浣纱道:“秦兴,好像是大郡马秦如龙的书童,老王爷过世的时候,他跟着一起来吊丧的,会不会是他?”
霍小玉却紧追着问道:“那妇人是怎么长相?”
“人已经被杀死了,我那里会注意,大概是三十多岁吧,粗眉大眼,对了,我记得她额角上有一指甲大的圆疤,玉妹难道认识这个女的吗?”
霍小玉的眼泪已流了下来,浣纱却愤然地道:“没错!那一定是大郡主,额角上的疤痕是老王爷用棍子打的。”
贾仙儿一怔道:“会有这种事?”
浣纱道:“绝对错不了,秦如龙官拜山西道采访处道史,大郡主跟他在任上,一定是她了。”
李益道:“山西道采访史仍然是秦如龙,小玉的大姊是采访史夫人,怎么会被盗贼所杀呢?”
浣纱道:“金宝大郡主一直就不安份,没出阁前,就在这里把小童叫到她的楼上去歇宿,被老王爷发觉,才拿棍子要打死她,是王太妃拚活把她给救了下来,那个疤痕就是那次打留下的,她一定在夫家又不安份了,跟着秦兴私奔,才遇上了强盗。”
霍小玉擦擦眼泪道:“浣纱别胡说!”
李益叹了口气道:“小玉,恐怕是真的,你说过紫玉钗是由一方玉璧分凿成四枝发钗的,像这种紫玉,举世难得其二,这一定是你大姊的东西,她遭遇如此,的确很悲惨。”
浣纱道:“一点都不可惜,完全是自作自受,该遭报应,王府的几个郡主,数她最坏,因为王太妃最喜欢她,在王府里,她跟王太妃两个人合起来欺侮夫人跟小姐,不知受了她多少气,那方玉璧,王爷本来是赐给小姐的,她一定要了去,王爷没办法,才命匠人雕琢成四枝玉钗分给四个姊妹每人一枝,才算称了她的心。原来她已变卖给王德泰了,可能是经王德泰重新琢磨后,她看看喜欢,又买了一枝回来,想不到还是遭到厄运,这总算是上天有眼………”
霍小玉垂泪道:“不许这么说,她总是我的同胞姊妹。”
浣纱道:“你把她当姊姊,她才不把你当作妹妹呢。夫人跟小姐被逐出王府,就是她捣的鬼,老王爷才断气,她就端起大姑奶奶的身份不许夫人跟小姐进门,更不准吊孝祭灵,现在果遭恶报了。”
霍小玉忙道:“不许你这么说。”
浣纱噘着嘴道:“她那样对小姐,您还为她难过?”
霍小玉道:“她对我如何是她的事,我并没有恨她,也不希望她有那样的遭遇,更希望那个妇人不是她。”
浣纱不敢再说了,李益忙道:“人死不记恨,浣纱!你就别再说下去了,看你一身脏,还不快换衣服去!”
浣纱答应着,却把装着另一柄紫玉钗的银盒递给霍小玉道:“小姐,这份礼太贵重了,还是您收下吧。”
霍小玉道:“那是贾大姊送给你的,给我干嘛?”
浣纱道:“婢子可不敢跟小姐戴一样的东西。”
霍小玉轻叹了一声,把自己的那一柄也放进了盒中道:“连这个一起收起来吧,我也不戴了,那个匠人在分割玉璧的时候就说过,玉璧是吉物,要始终保持完整,分之不祥,现在大姊果然遭到了不幸……”
李益笑道:“那有这么迷信?你另外还有两个姊姊,每个人也都有一枝玉钗,她们可没遭到灾呀害!”
霍小玉道:“不,二姊早岁守寡,三姊带着它没几天就跌断了胳臂,看来这玉钗确是不祥之物,我以前还不相信,因为大姊并没有受影响,今天听到贾大姊说起来,似乎真有点道理。”
贾仙儿道:“那有这回事,你不是好好的吗?”
霍小玉苦笑道:“我的遭遇难道不算惨吗?”
黄衫客笑道:“嫂夫人这话我就不同意了,你之所谓悲惨,无非是不见容于王府而已,我倒认为这是你的幸运,如果你还是在王府中当郡主,未必能嫁到十郎这么一个知情合意,才貌双全郎君。”
霍小玉见李益的脸色不太开朗,才想到自己的那番说话触忤了李益,自己也感到不安,只得笑笑道:“我也不是迷信那些事,以前我簪着它,是为了它得自先父的赐赠,看见它就想起慈父的亲情,但现在看见它就想起大姊的不幸,还是收起来的好。”
贾仙儿道:“早知道这枝玉钗会引起那些不愉快,我就不带来了。”
霍小玉忙道:“贾大姊!你别误会,对你这份重仪,我是非常感激的,我代浣纱谢谢你了。”
一面说,一面忙叫浣纱把盒子收起来,同时道:“你到厨下去看看,贾大姊给我们带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乾脆借花献佛,就把那些东西弄来吃吧。”
李益道:“对了!你叫李升去把允明也找来,也让他尝尝新,那些东西是有钱买不到的。”
贾仙儿道:“十郎!我们是避闹来的,最好别让人知道。”
李益笑道:“大姊放心,我这个表弟是谨厚老实人!一张嘴进的多出的少,只要吩咐他一声,保证连他老婆都不告诉,他听说我们在江南的经过后,对二位十分钦佩。”
黄衫客也笑道:“崔允明兄也是长安名士,虽非侠士,却有侠风,他自己生活并不宽裕,但对于穷人却很慷慨,我听说有一次他晚上回寓,遇见一个乞儿抖瑟于寒风之中,便把自己仅有的一件棉袄脱下来给了那个乞儿,自己却冻出病来。”
李益笑道:“允明表弟是有这股傻劲儿,除了迂一点,性情倒也慷慨可交。”
贾仙儿忙道:“十郎,你快叫人请他去。”
李益含笑吩咐秋鸿雇车去接崔允朗前来。
崔允明来的时候,刚好是傍晚时分,大家相见,各道契阔,十分投机。
席间,李益笑着挟了一块肉给崔允明道:“允明,你尝尝这个,吃过后看你说得出是什么!”
崔允明看还附有一枚小腿骨,乃咀嚼了一下,发现味道有点像风鸡,但又较鸡肥嫩。
他剔出了腿骨,看了一下道:“非鸡即鸭。”
李益笑道:“要是这个,黄兄也不必远从家里带来了,你再看看盘子里,翅膀跟头都在。”
盘子里果然还有一对翅,一个头,头比拳略小,嘴却是尖的,很像鸡,但脖子又比鸡短,他端详了许久道:“看起来像鸽子,吃起来也像鸽子。”
霍小玉含笑道:“因此它就是鸽子。”
崔允明一怔道:“什么?真是鸽子!有这么大的鸽子?”
李益道:“要不是贾大姊附了单子,我还特地到厨下去看了一下,浣纱正在拔毛,我才认定真是鸽子,这还是风乾了的,一头竟有三四斤重,如果是活的,真不知是多大!”
贾仙儿笑道:“我秤过了,一头五斤半,一头六斤。”
崔允明道:“这么大的鸽子是怎么喂的?”
贾仙儿笑道:“这是波斯的大种鸽,听说最大的重到十几斤呢,波斯人专饲作肉用。”
霍小玉道:“小时候在王府,我看见过一对活的,大约有七八斤重,是一个胡买进献的,我父亲视同拱璧,派了专人饲养,结果没多久就死了。”
贾仙儿道:“是的!物各有其性,离了本土就难以生存,这对鸽子刚送来时还是活的,我也想带来送给你们养着玩,因为祗有这种大园林里养着它们才适合,那知道还是不行,还没有动身它们就无精打采了,我只好杀了风乾带来,让你们尝尝味道。”
李益的神色忽而一暗,但祗有霍小玉看见了,别人都在注意听贾仙儿的谈话。
霍小玉感到很奇怪,贾仙儿的话并没有忤触他的地方,何以他的脸色会变呢?她觉得对李益越来越不了解了。
但是她看见李益的眼光移向四周,终于明白了李盆的心思,这一切虽然美好,但并不属于他的,虽然这是霍王所置的私业,而且把产券也给了自己的母亲--郑净持,而母亲也把产券留了下来,但是长安的人,谁都知道这是霍王府的别墅,尽管门口钉着陇西李寓的牌子。那只是自欺的行为,欺不了人的。
这一栋别墅,这一片园林,他们祗能免费地居住,住到他们离开为止,一草一木都无法带走。
即使他们肯免费奉送别人,且没有一个人肯冒着得罪霍王府的险来接受,更别说是花钱来买了。
虽然长安的王府很多,但都是跟霍王有交情的,而且每家王府,都有着住不完的别业,没有人会要这一片别墅,如果不是李益在长安颇有文名,表现的两手也很厉害,现在恐怕就被人赶出去了。
住在这片园里子,就像是坐在针毡上一样。
想明白了李益的心思,对李益不禁万分的同情,更产生了无限的歉意,因为这一切都是她带给李益的。
当着三个客人,她自然不便说什么,因此祗好在桌子下面,伸出手来握住了李益的手。
这一握把李益从惆怅的迷惘中握醒了过来,他不知道是什么事,诧然地望向霍小玉。
接着他从霍小玉的眼里看出了她的歉意,她的了解,她的关切,以及她的感激与尊敬。
不必经过语言,他们似乎已经知道彼此的心思,李益不禁一阵激动,他从来没有想到霍小玉能对他有如许深的了解,她似乎已能进入自己的身体里,成为自己的一部份了,因此也回以紧紧的一握,算是自己的答覆。
于是霍小玉站了起来,到了门口,把架上那一头雪白纯毛的鹦鹉解开,执着那细长的银丝练子,含笑道:“贾大姊!得了你这么多的好东西。无以为敬,我把这个送你!”
雪白的羽毛,亮圆而清澈的眼睛,却又十分柔驯,交到贾仙儿手上了,立刻跳上了贾仙儿的肩头用它柔软的头摩挲着贾仙儿的脸颊叫道:“雪儿乖!雪儿乖!”
贾仙儿伸出一根手指,鹦鹉又跳到她的手指上:“雪儿饿了,雪儿饿了。”
贾仙儿简直爱不忍释,用另一只手调理着它的羽毛,笑着道:“多伶俐的小家伙,只可惜桌上没有你吃的。”
霍小玉笑道:“它不是要吃东西,是要喝酒,这家伙猾狡透了,每次要喝酒,就嚷着叫饿,好像谁虐待它似的。”
贾仙儿连忙拿起自己的酒盅,雪儿低头,把杯中半杯残酒一口喝了,拍拍翅膀,然后才无限满足地轻叹了一声:“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吐字十分清脆,那副神态把大家都逗笑了,霍小玉笑骂道:“你是酒鬼投胎的,就会这两句!”
雪儿偏着头,一副扭怩之状:“是夫人教得好。”
大家益发笑不可仰,连黄衫客都忍不住伸手出来摸着它:“它难得,它居然能懂人言。”
雪儿点点头:“岂敢!岂敢!”
黄衫客面泛惊容:“你真听得懂?”
雪儿却扑扑翅膀:“客人来了,桂子,快倒茶!”
大家都笑了,霍小玉笑着道:“你的本事就像本朝开国元勋程咬金老千岁一样,只有三斧头,多问一句就露出马脚来了,贾大姊!怎么样,你还满意吗?”
贾仙儿以为她是开玩笑:“太满意了,只是不知道它自己肯不肯跟我去?”
霍小玉笑道:“你自己问问它好了。”
贾仙儿笑道:“雪儿,你主人把你送给我了,跟我去好不好?”
雪儿点点头道:“多谢收容!良禽择木而栖。”
贾仙儿倒是吓了一跳,连忙道:“我是开玩笑的。”
雪儿瞪圆了眼睛,显然不知所云,顿了一顿才又道:“客人来了,桂子,快倒茶!”
霍小玉笑道:“大姊别以为它真有灵性,它只是依人学语而已,经不起盘问的,不过它学得倒很快,刚才那句话我祗教了两天,它已经学会了,只是没记性,久时不说就忘得一乾而净。”
雪儿突然扑翅而起,绕着厅屋飞翔,口中还叫道:“敌人来了,上马杀敌啊!”
浣纱刚好端一汤进来,被它吓了一跳,差点没把汤泼了,放好了汤,才指着骂道:“原来是你在作怪,还不快回到架子上去!”
雪儿才像做错了事的小孩子,乖乖飞到架上停下,可怜地叫道:“好姊姊!下次不敢了。”
霍小玉笑道:“就是这几句,今天都抖了出来。不过也难为它,居然把几十年前的老词儿都想起来了,大概是我说它没记性,它有点不服气。”
贾仙儿道:“奇怪了。它怎么会说那句话的?”
霍小玉笑道:“它是先父西征突厥时代的战利品,由一个部属而呈献给先父,先父很喜欢,因为在军中,就教了句话,谁知有一夜,敌人来劫营,刚好被它发现,绕营飞叫,把大家都吵醒,总算还来得及准备应战,此后先父一直带着它,回到长安后,没有再从事征战,教了它一些别的话,它也忘记这句话了,今天不知怎么冒出来,送给大姊很适合,因为你们游侠江湖,总有一些对头的,它夜里不大睡,惊觉性很高。”
贾仙儿这才看出霍小玉不是开玩笑:“你真送给我?”
霍小玉道:“当然是真的,这种鸟是要时常调教的,家母入山清修后,我没多大精神,它也很寂寞,所以我前一阵子,教了它良禽择木而栖的话,就是想把它托付给人,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主,大姊来得正好,因为它很娇贵,但吃的东西可麻烦了,普通的人家还养不起它,有钱的人家又未必爱惜它……”
贾仙儿道:“既是令尊大人的宠禽,对你的义意是很大的!”
霍小玉一叹道:“先父留给我的东西很多,但我供养不起,实不相瞒,这次到江南,虽然薄有所获,可是我一场病化费了不少,我们实在不能再在闲情玩物上浪费了,这头畜生花费虽然不多,但比一个的人口粮还贵得多呢!”
贾仙儿道:“玉妹,假如你们用钱的话……”
霍小玉忙道:“大姊!不要,我们还可以支付得过去,只是想撙节一点而已,如果是贫至三餐不继,我会请你们帮助,但要朋友的钱来供奢靡之费,我跟十郎都不是这样的人。”
这一番话固然对贾仙儿不太礼貌,但贾仙儿与黄衫客都现出肃然之色,贾仙儿尤其钦敬地道:“对不起,妹子,十郎,是我失言了。我原来没有别的意思,江湖上肥马轻裘与朋友相共,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我忽略了读书人与江湖人不同之处,以十郎的文名,在长安市上,如果肯梢示风色,巴结的人一定很多,何至为了来秋所需,千里跋涉而作货贩之求呢,知友不明尚可恕,不明知友则不可恕,我罚自己三盅。”
她果然一口气喝了三盅,李益笑笑道:“大姊的好意,小弟是十分感激的,但小玉的话说得太坦直了。”
贾仙儿笑道:“应该如此,交朋友就该坦诚无伪。”
李益笑笑道:“小玉的病虽然化了一点钱,但还不至于困窘,我们之所以要撙节,最主要的是想把自己的手收一收,因为我们以前都太散漫了,小弟虽已通过部考,但初进仕途,即使分到一个缺,收入也不会太多,像那样花法,一年倒有半年闹亏空,就难以养廉了。”
黄衫客笑道:“十郎,你的做法与论调,我都十分赞成,不过你若是志在放外,想真正做一番事业,我倒觉得你不妨略改初衷,生活可以俭,但不可以寒。”
李益道:“这个……黄兄有以教我吗?”
黄衫客道:“放了外任官,就是直接牧民,你是簪缨世族,宰相子弟,小玉又是王族门庭……”
李益道:“黄大哥,别人不清楚,你该明白,我们的身分都只是空架子而已。”
黄衫客道:“空架子也可以唬唬人的,你到了任上,就凭这两个空架子,对上层各宪也不无影向力,因此你的生活绝不可有寒伧之状,造成别人一个富贵不能淫的印象,也可以省下许多麻烦,增加许多方便。”
李益笑笑道:“这个道理我是懂的,不过……”
黄衫客道:“我知道你的困难,到那个时候,我希望你不要拘泥,官任一定,找人梢一个信给内兄,现在南北运河都是贾家的节制,他会立刻派人致意。这不是资助你,而是为了使财尽其用,撑起你的门面,使你能放手行事,受惠的仍是老百姓,等于是我们共同行侠。”
李益感激地一拱手道:“吾兄如此关怀,小弟再不接受就是不通人情,到时小弟一定遵命。”
黄衫客笑道:“十郎的可敬处,就是通达人情。”
崔允明也笑道:“这正是表兄为他人不及之处,我且公贺一盅。”
这一席吃得尽欢而散,而崔允明醉得厉害,步伐踉跄,大家都留他住一夜,他却坚持要回去,李益笑道:“允明!小桃管得你这么紧?”
崔允明道:“倒不是紧,我一夜不回去,她一夜睡不着,是我于心不忍,而最厉害的是她毫无怨言,叫我更不好意思,所以爬也得爬回去。”
李益笑道:“小桃这么厉害?”
崔允明点头道:“说她厉害也好,说她高明也好,反正她是吃定我了,假如她跟我大吵大闹,我倒反而理直气壮地有话说了,但她以我的良知为羁,倒是把我圈住了,有时我经常在想,娶到这样一个老婆,究竟是不是福气?”
李益:“嫁到你这样一个丈夫才是她的福气,如果你是个不知好歹的人,她这一套柔情也就无所用了。”
崔允明苦笑道:“也许是吧,有时我心情不好,很想发脾气,可是我摔茶杯时,她把饭碗也送了过来,叫我有气也无处发了,只好忍住一肚子别扭。”
贾仙儿道:“崔相公!你也真是太不知足了,有这样一个好老婆,居然还有这么多的牢骚!”
崔允明道:“贾大姊!两条狗在一起,还要互相咬咬取乐呢,相敬如宾的夫妇,未必就是鱼水谐欢的神仙美眷。”
这是一句浅显的话,但是却蕴涵着真理,也祗有真正尝过夫妇生活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涵义。
黄衫客笑笑道:“那还是我送崔兄回去吧!”
李益道:“不!应该我来送。”
贾仙儿道:“乾脆你们两个一起送,再一起回来,我跟小玉各准备一块板子,回来后好好收拾你们一顿,让你们也尝尝神仙眷属的滋味。”
这不是笑话,但跟崔允明刚才的谈话凑起来,就是很有意思的笑话了,两个男人哈哈大笑,架着崔允明出门而去。
霍小玉看他们出门后才叹道:“男人真难侍候。”
贾仙儿笑道:“也要看怎样去侍候,凭心而论,我对那位小桃姑娘的作法并不以为然,那不是贤慧,而是在矫揉做作,男人之所以为男人,总该有一点个性,用这种手腕,也只有对崔相公那种男人才有用,假如对十郎。早就把他逼跑了,君子可欺之以方,男人过方了也是缺点。”
霍小玉道:“不错!要是对十郎,他一天都受不了,他就是那种无羁的男人。”
贾仙儿道:“对一个无羁绊、骄傲的男人,最好就是不要去超过他,事实上不仅十郎如此,天下的男人几乎都是如此,就是一个最敝陋的伧夫也有他本性的尊严,在人前不得申,回到家里也得不到发泄,慢慢就变得不是个男人了,我对崔相公倒是很同情,他过的生活很平静,没有波折,但也缺乏乐趣,他对自己的妻子找不到缺点,也是一种痛苦,而且是无以言宣的痛苦,今天要不是他喝醉了,他也不会说出那番话了。”
“是的,允明以前从来也没有说过这么多的话。”
“不说话可不是没有话。”
“改天有机会我劝劝小桃。”
贾仙儿笑笑道:“小玉!算了吧,我劝你别多事,那反而会增加她的固执与不安,一个女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别人比她更了解她的丈夫。”
“但我却没有这样想,我对十郎始终不了解,我发现每个人都比我了解他,跟他越接近,越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我倒是真心希望别人能告诉我,他是怎么样的人。”
贾仙儿道:“你也别自寻烦恼,目前你们过得很好,那就够了,了解得太深并不是好事,他在你面前将无所遁形,反而会使他不安,人多少总有一点不愿为人所知的地方。”
“你跟黄大哥也如此吗?”
“是的!他以剑法见闻于江湖,功力与造诣都比我深,但我们闲下切磋时,我发现他的剑法中仍有破绽,可是我却不能告诉他。”
“为什么呢?”
“因为他是以武功而自傲的,他不得志于文场才投身江湖,创下这点声名,是他最得意的事;如果我指出他的剑法上的缺点,等于是打击他的尊严,失去他的骄傲的,我嫁的是一个男人,不是一个剑客。”
霍小玉轻叹道:“大姊!我该跟你多学学。”
贾仙儿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小玉!你又在说傻话了,如何取悦自己的男人,是永远不能从别人处学到的,也不能用别人的方法,因为每个人都不同的;像小桃对崔相公,她至少用对了方法,如果你去向她请教,就会把十郎逼跑了。”
霍小玉笑笑道:“大姊!你为人妇之后,英气不减,却又增了几分娟媚,变得更为可爱了。”
贾仙儿道:“你记住了这两点,就可以把一个男子终生系于裙带上而不怕他跑掉了,英气现于人前,媚态现于人后,最令男人动心的人是他不在时,处处能表现独立而不让他担心,他在的时候却要时时娇弱不胜,似乎少了他就无法活下去。”
霍小玉笑道:“大姊这又是那儿得来的理论?”
贾仙儿笑道:“从黄大姊那儿学来的,我这位大姊才是真正完美的女性,我以前因为性子傲。不肯低头,不屑共事,真是幼稚得厉害,这次回去跟她相处了一段时间,才领略到她那无形的魅力,使每个人都不禁为她动心……”
霍小玉忙道:“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贾仙儿笑道:“从外表看,她是个很平凡的妇人,貌仅中姿,圆圆的脸,始终带着一团和气,可是非常能干,把一个家治理得井井有序,家里几十个长工仆妇,没有一个不对地敬畏有加。”
“那她一定很精明厉害了?”
贾仙儿道:“精明则有之,却一点都不厉害,只是言必信,行必果,赏罚分明,对人从不疾言厉色,可是御下却宽猛并济,而她所谓的猛,是一种柔中之猛,尤胜于刑责。有一个长工好睡懒觉,他经常早上起不来,她知道了也不去叫他,每天都是亲自捧了早餐,等那个长工起来后送上去,温言慰问,不揭穿对方偷懒,只说他操劳辛苦,她特别表示感激而来侍奉他以示敬意,三次以后,那个长工羞愧之心自生,竟成为一个最勤快的人。”
霍小玉不禁动容道:“这位大嫂子太了不起了,既保全了人的尊严,又示之以恩,怎不令人心折呢!”
贾仙儿笑道:“不错!她是真正懂得人性的,一样地感人以德,却比那小桃姑娘高明,如果崔相公澈夜不归,小桃不来个待门终宵,照睡她的觉,就聪明多了。女人最愚蠢的一件事就是作贱自己,那是一件自损损人的行为。男人有良心的,你作贱自己,转而增加他良心的咎责;男人没良心的,作贱自己毫无用处,伤了对方的心来维护夫妇的感情,实在不是好办法。”
霍小玉道:“再谈谈那位黄大嫂。”
贾仙儿笑道:“她平时不施脂粉,但黄大哥一回去,她一定打扮得整整齐齐的,那怕自己正在生病,也从没有以蓬头乱发的样子出现在黄大哥面前过!”
霍小玉叹道:“这样的一个女人,连我都爱她了。”
贾仙儿笑道:“可不是,我到家不到半个月,对这位大姊直是打心里佩服,我向她磕头时,心里还有点不服气,可是我拜完后,她立刻回我一拜。”
霍小玉道:“以嫡拜庶,她倒是很多礼。”
贾仙儿道:“她不是为礼而拜,是为了我的武艺而拜,她说黄大哥生性任侠,好管不平,她自己最遗憾的是不会武功,不能为黄大哥分劳,有了我之后,黄大哥得一臂助,她就真正地放心了。”
霍小玉道:“这位黄大嫂一定是学过兵法的,懂得攻心为上之法,否则怎么一下子就搔中你的养处呢。”
贾仙儿笑道:“兵法尚诡,她却是一片至诚,使我不得不感动,我从没有服过人,对她,我是真正的服了。”
霍小玉一叹道:“大姊!你的福气真好,能有这么一个知心属意的闺中知友兼畏友,十郎将来不知道会娶到怎么样的一个人!”
贾仙儿沉吟片刻地道:“将来的事,谁也无法逆料。小玉,如果你肯听我的劝告,就做一件聪明的事。”
“大姊!什么事?”
“十郎授缺放任时,你等在长安,别跟他去。”
“为什么?”
“第一是你的身子不利于远行;第二,十郎是单枝独祧,授官后一定会急于授室成家,假如你无法使王府追认你郡主的身份,他势必另娶,这是他的家世门风,倒是怪不得他。”
霍小玉道:“这个我知道,我从来也没有打算不要他另娶,只求我有一席之地就够了。”
贾仙儿道:“所以你不能跟他去,听由他自择,十郎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也不会畏忌权势,因此他所择的新妇,不可能凭仗着娘家的势力压下他,问题在于新妇本人,如果不能容人,十郎也一定会另作处置,不会使你委屈的。”
霍小玉沉吟不语,贾仙儿道:“小玉,我们虽非手足,却亲逾姊妹,我完全是为你打算,你有着几点优势,第一是你与十郎建情在先;第二是你的貌艳无人能及;第三是你的才情高,今后你只要多在柔情上多下功夫,自然能紧紧地抓住十郎,不怕他会变心。倒是你跟了去,反而会把自己的优势减弱,因为你的身子不好,旅途劳顿,再病下来,你就很难痊愈了,而一个男人最烦的就是枕边人缠绵病榻,汉武帝时李夫人病笃,坚持不容武帝一见,才是最聪明的做法,如果让武帝见到她那份憔悴之状,她死后也不会使汉武帝终日苦思难忘。”
霍小玉一声长叹,凄然无语。贾仙儿最后凑在她耳边道:“现在谈到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少年鸳侣,在一起恩爱难免,但却是你这种病最忌之事,你们在一起时,你必须善自节制自己,过两天我教你养纳之法,那可使你的元气不太受损,维持一段时期,如果能有一段时间的静养,对你只有好处,你的年纪还轻,凡事当往远处想,如果你想跟十郎恩爱白头,就得听我的话。”
霍小玉终于投在她怀中道:“大姊!我听你的。”
贾仙儿揽着她道:“好妹妹,有我这个大姊在。绝不会叫你吃亏的,回房去吧,他们也要快回来了。”
但李益与黄衫客到快天亮时才回来,因为他们送崔允明回家时,小桃果然未眠而等着。
看见崔允明沉醉而归,对崔允明倒是没作什么表示,却埋怨李益不该让他喝这么多的酒。
李益不便跟他多说,但崔允明的倔性却发作了,也许是临出门时所发的语言刺激,使他这个做丈夫的尊严受到打击,他跳了起来:“小桃!酒是我自己要喝的,没有人灌我,你凭甚么去怪别人?”
小桃没想到他会发脾气的,一时倒怯住了,楞了片刻才道:“相公!我是为你好!”
崔允明更生气了:“你为我好,难道表哥跟黄兄是存心害我了,他们闲得无聊时,在这种大冷天里冒着风雪送我回来,你没有一个谢字,反而来上一顿埋怨。我崔家门中从没有牝鸡司晨的规矩,一切还轮不到你作主!”
小桃一向倔强惯了,当着人骤然受此呵责,不禁也变了色,而且她究竟年轻,没有读多少书,一句话未经思索,冲口而出:“陇西姑臧才是你的崔家!”
这句话的份量太重了,崔允明却一言不发,只是转身拿笔展卷,伏案写字,李益忍不住道:“小桃!你那句话太重了,还不上去向允明道歉去!”
小桃话出口也已经后悔了,她知道崔允明一定在写休书,连忙过去道:“我不是有意的……”
崔允明凶凶地道:“不要解释,我不是在写休书。”
小桃一怔道:“那你在做什么?”
崔允明冷冷地道:“我在写易姓契。”
李益觉得事态严重了,连忙道:“允明!你这是干什么,夫妇间拌拌嘴也是常有的事,也犯得着这样认真吗?”
崔允明十分平静,抬头淡淡地道:“君虞,凡事都是劝人容易,轮到自己身上就不同了,如果易地而处,换了你处在我的地位,你该怎么做?”李益不禁默然,这是任何一个男人不能忍的事,因为那是一种尊严的折辱,因此只得以开玩笑的口气道:“你现在写这个有什么用,户部吏籍已有登录,你去申请易姓,不是闹笑话吗,快别胡闹了。”
崔允明微微一笑道:“君虞,你真把我看得那么没出息,会出卖自己吗?”
李益也笑道:“当然不会,你现在执掌刑部度文,谁也买不起,因此我觉得你是在胡闹。”
崔允明淡淡地道:“我这个人别无所长,就是酒品还算不错,酒醉也不会乱性,我绝不会作胡闹的事。”
他已经把字条写好,拿着去敲江姥姥的房门,江姥姥早醒了,却因为不知道他们闹什么,她是个懂得事的老妇人,所以乾脆不出来。听见有人敲门,知道不出来不行了,披衣打开了门,崔允明跪下叩了一个头:“姥姥,这是强儿的易姓契,我已经把他易姓为江,你可以把他列在江氏宗谱上,本来我不必这么做的。欠债无非还钱而已,可是我受你照拂于贫困之时,所欠的不祗是钱债,还有你的恩情,因比我以子报恩,偿债情于万一。”
说完他交过纸卷,回头就走了。
李益忙追上去叫道:“允明!你上那儿去?”
允明回头笑笑道:“上衙门去,那里可以睡,君虞!你放心,我不是那种会寻短见的人,马上就要过年了,我总得为崔家祖宗找一个进得了门的地方设祭。”
黄衫客道:“十郎!我陪崔兄去,你在这里开导一下崔夫人吧,安顿好了,我再来找你。”
他追着允明去了,李益跟江姥姥来到小桃的房里,见她哭得跟个泪人似的,才一叹道:
“小桃!你们虽然成婚不到一年,可是相处的时日已不算短了,难道你还不了解他这个人,他不是没有脾气,只是隐而不轻发而已,什么话都可以说,却不能伤他的尊严。”
江姥姥问明了经过,半晌无语,最后把手中的契书撕了,长叹一声道:“小桃!这不怪你,要怪祗能怪我!”
小桃不禁一怔,忘记了哭泣,瞪着眼睛望着自己的祖母,江姥姥苦笑道:“女孩子从小就该好好教养,等到长大了再教,已经来不及了!既然已沦为平民之家,就不该再把你嫁给读书人!李公子,请你去转告允明一声,等小孩子满了月,叫他雇个乳媪,把孩子抱过去!”
小桃这下子真急了:“姥姥,你不要允明回来了?”
江姥姥叹道:“他肯回来吗?”
小桃哽咽着道:“我去向他认错,跪着也把他求回来。”
江姥姥摇摇头:“孩子,别做那些傻事,就算他回来,你们之间也完了,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破镜可以重圆。断钗可以再续,只有勉强结合的婚姻。就像是一盏常用的瓷碗,打破了就无法再补完整了。”
李益觉得这位老妇人的见解十分透辟,所用的比喻也再恰当也没有了。小桃却不相信地道:“姥姥!这八个月来,我没有一件失德的事,就为了今天说错了一句话,允明会不要我了?他是那样绝情的人吗?”
江姥姥道:“他是个规规矩矩,至情至义的人,所以他才不会回头了,如果他写的是一纸休书,倒还可以挽回,因为他只是对你的德行不满,可是他写的是他儿子的易姓契帖,那表示他已横定了心绝不回头了。”
小桃悲苦地道:“我就是说了一句……”
江姥姥沉声道:“那一句最不可原谅,那表示你心里始终有这个念头,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这句话不是临时冲口而出的,如果你没有这种念头,根本就不可能会说出这句话。人从来不会说我要吃屎,却会骂人家是吃屎长大的,因为人从来也没有那个念头过,小桃!你自己平心静气想一想,姥姥有没有冤枉你?”
小桃低下了头,江姥姥又道:“你再想小玉对十郎是怎么样态度,同时再想想,允明以前是否喝醉过,他是个很有节制的人,最近却常常喝酒,你坐褥还没有满月,他却经常迟归,我问过他的同僚了,人家告诉我,他在班房里替别人缮写未了的案首,为的是躲避你。”
小桃哭着道:“我做了些什么呢?”
江姥姥道:“你什么都做,就是没有做一个好妻子,成婚不到一年,丈夫就不想回家,小桃,我不忍心说你,因为你太有把握了。”
小桃又开始饮泣着,江姥姥声音有点哽咽:“十郎!我没有一点怪允明的意思,只是对他非常抱歉,过了年,请你向他要一张退婚书,说这是我的意思。”
小桃哭叫道:“我不要,我不要。”
江姥姥反手一掌掴上去,厉声道:“小桃,我真后悔以前没有好好地打过你,才把你纵容成这样子,这一切后果,都是你自己找来的,你怨得了谁?”
小桃低头不语,江姥姥又道:“小时候我是怎么教你的,我为什么不让你到左邻右舍去走动,就是怕你染上那些长安妇人家的习惯,成了婚之后,我以为你识得好歹了。因此你跟允明衙门里一些同僚的家眷来往,我也不大管你,可是你学会了什么?学会了牙尖利嘴,学会了用手段来管丈夫,两三个月前,我就看出你们之间的不对了,允明回到家里,成了个没锯口的葫芦,一声都不发,你就应该注意了,可是你还以为是自己的成功了。”
小桃终于又哭出了声,江姥姥又厉声道:“耿家娘子费尽心力给你找了个乡下孩子来做帮手,你不要,嫌人家蠢,你想在平康里给允明找个人,这不是为了允明,而是为了表示你的贤慧,好在同僚间夸耀;允明主管司书时,你背地里受了人家的关说,接受了罪家的馈赠……”
小桃低着头,道:“我事先调查得很清楚,也问过他,他原来就准备为那些人开脱的,我这才答应了下来。”
江姥姥道:“不错,你知道允明是不会受赂枉法的,所以才接受一定办得通的案子,但这些钱仍是丧天害理,愚民无知,只希望能早点开脱,倾家来洗脱自己的冤枉,不知那些在中间转手的人对罪家狮子大开口,分润给你的不过是一点零碎。你以为是件好事,帮了人家忙,却不知道人家在背后里如何咒你。”
李益一惊道:“小桃!你怎么会做这种事?”
小桃哭着道:“我根本不晓得。”
李益叹道:“你太胡涂了,刑部那些牛鬼蛇神,岂是沾得的,平地三尺浪,一点芝麻的小事,到了他们嘴里,就会渲染成杀头充军的大罪,允明知不知道?”
小桃低头道:“他不知道我收了礼。”
李益道:“那就更不应该了,你这样会连累他的。”
然后又长叹一声:“难怪今天允明在那儿牢骚满腹,却不肯说出原因,小桃,男人家的公事,你怎么可以插一脚进去,我也觉得奇怪,允明不是那种冷漠寡情的人,今天的行为尤其异常,现在我总算明白了,他一定是听到了风声,却又不能责怪你,因为他一直内疚他赚的钱太少,在这纸醉金迷的长安,不能让你过好日子。”
小桃愧疚地道:“十郎!求求你,去跟允明说,我知道错了,今后我一定改。”
李益轻叹道:“小桃!太迟了,允明那个人外柔内刚,他从不轻率决定一件事,决定了就很难改变。他责问你的时候,说了句这个家究竟是谁在作主,我感到很不解,他不是那种尖刻的人,而你的答覆更糟,你似乎认为理所当然要从他身上收回那些,这就使他觉得无可挽回了。”
小桃又哭叫道:“他如果不要我,我就死给他看!”
李益神色一怔:“小桃,千万不要用这个手段来威胁男人,那会使事情更难挽回,允明不是那种用死可以威胁的人,你实在学得太坏了。”
词色之间,他没有掩藏自己的不满。江姥姥冷冷地道:“小桃,你看见了,一个泼妇的作为是没有人会同情的。十郎!就这样说了。过了年,你叫允明把孩子抱去,我把这儿的房子折了价,带小桃回岭南去。”
李益道:“那倒不必,事情还可挽回的,你们还是在这儿住着,小桃好好地收收心,规规矩矩地重新学学做人,先拿出事实证明了悔过,我再去劝劝允明……”
江姥姥却决然地道:“不!不必了!我没有把小桃教好,这是我的错!但小桃是我的孙女儿,我也不能叫她太受委屈,趁着她还年轻,委曲求全,即使允明回头了,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感情,生活在一起也是痛苦!终身的事是不能勉强的。”
李益不禁默然。他开始对这个老妇人起了相当的敬意,她是非分明,并不讳言自己的错误,但也有着相当的自尊。不冀求怜悯,不强求同情。
江姥姥又道:“小桃,姥姥并不想拆散你们,是你自己做错了,不!是我错了,错在对人家太了解,对自己的孙女儿反而了解不够,你是怎么样的人,就该找怎么样的对象,强逼羊上树,对大家都没好处,这是为你好!”
小桃俯下了头,江姥姥又道:“你们成婚快八个月了,你自己也明白,是否你们一切都很合适,都很相宜?”
小桃没有再说话,可见他们夫妇之间,并不是情投意合,最主要的还是思想上的差距与性格上的差异。
江姥姥一笑道:“允明是个可敬佩的好青年。他的气节品德没有话说,但是太刻板,跟你并不适合,他的书读得太多,你懂得又太少,闺房之间毫无乐趣,他处处将就你,这是很可感的,但他不会为你而改变,这样勉强下去,使大家都痛苦,又是何苦呢?”
脸又转向了李益:“十郎!允明把孩子给我们,是他很大的牺牲,但他这样做我并不感激,小桃总不能带了这个孩子再嫁到人家去,虽然孩子姓江,小桃也不能带了个姓江的孩子再嫁!所以,孩子还是请他带去,请他在退婚书上写得好听一点,我就很知情了。”
李益想想道:“好吧!姥姥坚持如此,我觉得也不错,姥姥如果要带小桃回岭南再嫁,我可以替允明作主,连退婚书都不必写了,权当没有结过这门亲,好在他们成婚时也没有惊动过多少人,我可以保证允明将来不会耍无赖,吵到岭南去。”江姥姥道:“话虽如此说,总要他有句话!”
李益道:“我会的!我会叫他把话交代得明明白白。”
江姥姥苦笑道:“那就全仗十郎了,夜已深,小玉一定等得很急了,我也不留你多坐了。”
这是逐客的表示,李益自然明白,立刻告辞出来,在门口恰好遇上黄衫客,两人结伴取道回家。
长安是京师重地,晚上是实行宵禁的,但也只是做做样子,因为长安市上的特种阶级太多,国学生,世家子弟,都是公然夜行,一袭儒服在身,足以通行无阻,最多上来问一声,也无非是讨几个酒钱而已。
李益是懂得这一套的,见人不待开口,就是一把钱塞过去,笑一笑,连话都不必说。
黄衫客已经知道了江姥姥的决定,他在崔允明的口中,也问出了决绝的原因,果然对小桃的私下受贿是最主要的原因,再见到李益打发巡夜公人之举,不禁叹道:“长安居,大不易,这是个钱的世界,像老弟那种人,根本就不该住在这个地方。”
两人回到家里,谈起崔允明与小桃的事,大家也是唏嘘不已,黄衫客与贾仙儿是练过武功的,一夜未眠不当回事,但李益却有了倦意,跟小玉回房休息了。
可是,回到房里以后,李益见小玉居然精神奕奕,忍不住问道:“你不累?”
小玉笑道:“我在贾大姊那儿睡了一会儿,正因为有了小桃的先例,我可不敢作贱自己来作为管男人的手段。”
李益叹了口气道:“谁都没想到小桃会是这样的人。”
小玉道:“是的,以前见到她的时候,多活泼可爱,怎么一下子会变得这么泼辣不懂事了。”
李益笑道:“那倒不然,她原来就不懂事,只是不敢发作而已,等她生了儿子后,自以为功劳大了,才无所忌惮地发出来。”
霍小玉道:“但是也不应该对你失礼,无论如何,你总是个客人!”
李益道:“就是我去坏了,她是独占欲很强的人,而允明却比较听我的话,那是她很不高兴的原因。”
“你劝允明的话都是为他好。”
“她以为给允明的安排比我更好,允明内迁度支,她作了很多建议,但允明一直说要等我回来跟我商量,当时她就很不高兴,说允明离了我就不能做人。”
“这是谁告诉你的?”
“十一娘,她劝我少管允明家的事,大概早就看出他们夫妇问的不协调了。”
霍小玉默然片刻才道:“鲍姨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好人。”
“本来就是,所以我认为你对她太苛刻。”
霍小玉苦笑道:“她不希望你插足别人的家务,但对我们的事又太关心了,关心得过了份。”
“那是因为她觉得对你有责任,因为你太善良,太纯真,太没有机心,她怕你会吃亏!”
“善良纯真的人一定会吃亏的吗?”
李益摇摇头道:“一个像你这样的人,谁也不忍心来伤害你,可是十一娘看不透这一点,她处的那个环境太坏,她眼中男人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只有欺负与被欺两种。”
“她认为你是会欺负人的那一种?”
“至少我不是会受人欺负的那一种,因此她对你不免要关心一点,处处要为你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