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恭喜(1 / 2)

农门科举:一门双杰 良月初九 3700 字 11个月前

堂屋里点着蜡烛,昏暗的屋里坐着四个大人,老林头和李氏坐在上首,林父林母坐在下面,林贺拿着一个小凳子坐在母亲旁,便边瞌睡边竖着耳朵偷听。

“贺哥儿先去睡觉吧,看你困得”,林母看林贺困得都张不开眼睛了,叫林贺自已去睡。

“不用,他也大了,家里的事儿也该叫他听听。”老林头阻止了林母。

林父点点头。

“伯英,你接下来是什么打算?”老林头今天白天激动的情绪已经稳定了下来,此刻又恢复了冷静,问儿子接下来的打算。

读书人的事儿老林头也不大懂,因此平时很少干涉林伯英。一开始想林伯英读点书去县城找个生计,后来林伯英自已提出要考科举,老林头想想也就同意了。

老林头觉得自已儿子是个心里有成算的。可能是从小身体不好的缘故,伯英小时候很少出去和村里的同龄孩子们玩,都是自已一个人在家。可能是动身体动的少了,就剩下动脑子了。从小伯英就很少闹意气,一直都是走一步看两步。在林伯英的人身大事上,老林头和李氏还是听林伯英自已的比较多。

“爹娘,小杰,我想好了,我7月就去府城参加院试。现在世道刚稳定下来,读书的人少,我现在考的话竞争也比较小,朝廷现在需要的人多,我得趁这几年赶紧抓住机会,起码考个秀才,这样家里压力也小些。”林伯英认真的想过了,这几年是最好考的时候,而且他还年轻,现在受点苦,一鼓作气考下来,家里也就不用在地里刨食了。

林母点点头“他爹,爹娘和我们都支持你,只是心疼你学的太累了。”

“小杰说的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给自已压力太大了。这次没准备好的话,咱们下次再来。”李氏温柔地对林伯英说。

“你们放心,这次府试我的成绩挺靠前的,院试正常发挥,我觉得机会挺大的。若是我考上秀才,你们也不用这么辛苦了,到时候咱家就搬到县城去住。”林伯英倒是信心满满,这次考上,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不多,大部分都有三十多岁了。也是刚开国,乱世的时候读书人少。

这次考试是本朝第一次开科,皇帝刚登基那几年没动静,读书人还以为本朝不开科,是以读书的年轻人很少,那些三十多岁的读书人大都是前朝末年就开始读了。

林伯英从十岁上开始读书,十五岁成亲后生了儿子,朝廷也不开科。与他同窗的大都放弃了这条路,但林伯英就是觉得朝廷选官不可能有比科举更好的方法,坚持科举才是他的出路,因此一路坚持了下来。

两年前朝廷明文发榜要开科取士,林伯英就知道他的机会来了。因此更加苦读,终于等到今年,一路通过了县试、府试,成为童生。这次院试,林伯英也是信心满满。

林伯英补充道“贺哥儿也大了,不能在族学混日子了,到了县城好给他找个好师父,也好给他紧紧皮,看看什么叫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说着还瞥了林贺一眼。

林贺睁大了眼睛,他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县城呢!林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在这个小山村范围内。最远也就是去过镇里。

“爹,你一定能成为秀才的!”林贺笑嘻嘻看着林伯英,忽略了那威慑性的一瞥。自家老爹总是认为自已的学习不认真,其实林贺对自已的学业是有安排的。现在还不到拼尽全力的时候,就应该好好休息,等学到四书五经再用力也不急。

林伯英又盯了林贺一眼。林母扯了扯林伯英后背的衣服,“不早了,爹娘,贺哥儿快睡吧。”

李氏点点头,拉着老林头回屋睡觉了。

“喔喔喔~”,清晨的小院,天刚一亮,院子里的鸡就叫了起来。

林伯英第一个披着衣服出来,开门走到林贺屋里,拍拍林贺,“贺哥儿,起床了,起来背书。”

林贺艰难的睁开眼睛,迷蒙的看着老爹,“爹,夫子教的我都背会了,我再睡一会儿!别叫我!”

“起来,背会了爹检查你。快起来。”

林贺无奈的翻身起床。他爹就是不明白养精蓄锐的道理,休息不好怎么能好好学习呢!

院子里,林伯英正在劈材,一个接一个利落的很,一点也不像读书人。

“先把昨天学的背一遍。”林伯英边擦汗边说。

昨天学的是千字文,但是从哪一句开始学的林贺就不知道了,这几年他一直想着老爹考试的事儿,上课都在神游,反正千字文自已都背会了。

“昨天学的是千字文,要不要我从头开始背吧,爹。”

林伯英背对着林贺点点头。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林贺背完了还自觉很满意的点点头,赶紧去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喝。

“好,爹问你,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这句何解?”林伯英淡淡道。

林贺流利的回答“这句的意思是一尺长的玉也不可贵,一寸光阴都应争取。”说完林贺就低下了头。

自从他爹去了府城,林贺就没好好听课,他爹一定是知道了,教他们的夫子认识他爹,以前两人一起读过书,不过夫子因为意外身有残疾,不能科考,只能在族学里教书。

“爹,我错了,我不该上课走神,这几天没有好好听讲。”昨天没看见夫子来自已家呀,林贺还纳闷自已老爹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

“知错就好,去把你娘和爷爷奶奶叫起来吃饭吧。”林伯英看了林贺一眼,这次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林伯英并不知道林贺最近没有好好听课,不过是诈林贺一下,没想到刚问第一个问题,林贺就招了。

林伯英很了解自家儿子,聪明是挺聪明的,就是心气太高,认为自已会了就懒得学,必须得时刻在后面抽着鞭子赶着才行。

林伯英也发现儿子把他箱子里的两本书拿走了,不过没有点破。

在族学里,林贺或许有点小聪明,学习比较懈怠,又有点好高骛远。等到了县城,他就会发现,进度比林贺快的小孩儿有的是。县城方教谕家的小公子,年方五岁,出口成章。甚至他这届考试,也有一个神童,年方十三就成为了童生。

林伯英这次放过了林贺,就是想往后带林贺到了县城,林贺就知道紧张了,毕竟林贺特别的爱面子。

等他考上秀才搬到县城的这段时间就当是最后的休息时间吧。

至于到了县城,林贺会不会还这么懒,林伯英一点儿不担心。林伯英很早就发现他这儿子特别爱面子,两三岁的时候就不肯穿开裆裤了,闹着要穿正经的裤子。那时候家里哪有多余的布料啊,看着儿子失落的样子,还是林伯英加班加点抄书给儿子攒了点钱,扯了布料给儿子做了条裤子。